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寻(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寻(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寻(5篇)

第一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摘要】

小学思想品德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它对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重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利用小学思想道德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回归到生活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根据如何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思想品德;生活化;生活情境

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是否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由此看来学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多么的重要。目前这个阶段,我国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而上课,严重与现实生活断开联系,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就无法得到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受到了考验,在这么大的一个社会环境下,我们该怎么让思想品德课程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回归生活

1.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创设生活情境

思想品德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而又高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只有贴近生活,切身体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仅凭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单一的讲授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思想品德、学习思想品德并体会思想品德,把优秀的思想品德行为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比如,在学习《社会文明大家谈》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无小组自由讨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带到户外,大家围成一个圈坐在操场上,鼓励学生大胆的根据自己在社会上看到的一些文明或者不文明的现象进行交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是小明,他今天在公交车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座位,为了能将自己的位置坚守到底他坐下便开始装睡,不久一位老爷爷上来了,而且就站在他边上,当时他内心十分挣扎,心里怦怦直跳,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看起来比自己还小的小女孩把位置让给了老爷爷,顿时羞愧的心情涌上心头,直到现在他都很后悔自己没有让座。针对这样的案例,教师首先不用对这件事情进行评价,而是要带头给小明同学鼓掌,表扬他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想要改正这个错误,鼓励他下次一定要弥补这个过失。通过这样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们在贴近生活的过程中,根据生活中的点滴来认识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不断的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

2.丰富小学思想道德课程的内容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单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内容,而是将教学内容拓展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道德行为、认识道德行为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观念。所以教师要把思想道德课程内容同学校的集体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很强,对新奇的集体活动充满了好奇,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积极的、正面的思想渗透,努力培养学生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道德行为的辨别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会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又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为今后的道德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思想道德

1.体会生活,认识道德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思想道德、感受思想道德,增强学生内心的感知和心理感受,从而巩固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印象。使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活动,帮助学生把优秀的思想道德行为内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2.改变评价方式

语言也是反映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媒介,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行为和语言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通过优化自身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学生都是需要激励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学习上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帮助和表扬,尽量不要批评和嘲讽学生,以免打压到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相互评价的方式,教师要在这之间做一个“引导者”,指引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正面评价,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使得班集体在大家的努力下更加的和谐有爱,同学们也能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好好的学习思想道德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在教学模式上是绝对不能小视的。作为小学思想道德教师,责任重大。不管是在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使得思想品德可以同生活结合在一起,而最终又回归到生活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社会输送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全能型人才。

作者:王丽丽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双语小学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

[2]方翠美.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J].考试周刊,2008.

第二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不是教学的主要课程,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发挥小学思想品德的作用,教师要将课本中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的创设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有一点作用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分析抽象概念的能力,教师如果单纯地给他们讲解课本知识,没有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那么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将课本中的文字知识具体化,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形象的情景中,分析问题,获得感悟。在讲解“热爱科学,勤奋学习”时,我给学生们创设了情景,让学生对勤奋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我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诚信的少年,我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情景,引导他们进行感悟、理解。我提问:“同学们,我们都要做一个诚信的人,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诚信’吗?”学生们在听到我的问题后,知道大致的含义,但又无法表达出来。然后我又说道:“小明借了小红一支铅笔,小明告诉小红明天就能够还给她。等到了第二天,小红和小明要铅笔,小明不承认自己借过铅笔。大家觉得小明做得对吗,小明的做法符合‘诚信’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不对,小明的做法是不诚实的。”我看到学生们能够简单地理解了“诚信”二字了,然后我又继续问道:“那你们理解的诚信是什么呢?”这时,有个学生快速站了起来,回答道:“借人家铅笔要赶紧还。”学生们听到后,哄堂大笑。这个学生挠了挠头,也尴尬地笑了笑。我说道:“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啊,不过还不够准确。”又有一个学生回答道:“答应人家的事就应该办到,不能言而无信。”我觉得学生们说得差不多后,我让学生们读一下课本中对诚信的诠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我们不难发现: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能够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而且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在这个课例中,我并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感悟“诚信”,再结合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授课的趣味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没有生命的课本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天玩。在授课过程中,我经常看到学生们一听到老师要用多媒体讲课,欢呼雀跃的情景。既然学生们喜欢这种授课方式,那么教师就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愿望”。在讲解“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时,我除了对本节进行讲解外,我还考虑到可以适当地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上找了这样一个动画:一个小偷,将手伸到了一个人的口袋,并且这个人没有发现。小偷窃喜,并发出尖锐的笑声。学生们看到这都觉得愤愤不平,正在这时,天空上掉下来“法律”两个字,砸在了小偷的头上,小偷想要逃跑,但是“法律”两个字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手铐,牢牢地套在了小偷的手上。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当学生们看到小偷被抓后,都拍手称快。在放动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都被生动有趣的画面所吸引,并且在放动画的过程中,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会提高授课的趣味性,将课本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个课例中,我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不法现象,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要比直接用嘴说的效果要好很多。

三、将课本延伸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内容生活化

不管在课上学生们学到了多少,或是教师讲了多少,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悟,在生活中运用到所学的知识。这才是开展思想品德课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将课本延伸到生活中,通过适当地引导、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将学生们带入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将课本内容生活化。在讲解“真正的友谊”后,我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体会帮助人的快乐。我为了将课堂教学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将课本知识进一步地进行拓展,我鼓励学生们课下帮助别人,然后在课上分享心得体会。过了一段时间后,在课上我询问学生有没有在生活中帮助别人。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一个老奶奶过马路,我扶她过马路,得到了老奶奶的赞扬,我很开心。”也有学生说道:“我们班某个同学成绩不是很好,我利用放学时间帮助他补习功课。在帮助他的过程中,我也巩固了知识。我觉得帮助别人真是太好了。”总之,课下帮助别人的学生都各有感悟,在分享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了什么叫“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通过这个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到,让学生们到生活中亲自去体验一下,将会获得更多的感悟,这要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更要深刻。

作者:董兆鑫 单位:江苏盐城市亭湖区股园小学

第三篇:生活体验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传统的小学思品教学中,教师囿于书本、困于课堂,重课内灌输轻课外体验、重认知轻践行,只是停留在道德的说教,使晓理、激情、导行三者彼此分离,无法达到知行的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把活动教学引入小学思品教学,既要重认知发展,也要强调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参与、探索、操作、讨论、体验中提高道德认识、掌握道德技能、培养道德情感。

一、生活体验回归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原则

1.自主性

教师要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进行转变,让思品教学为“学”服务,问题设计落脚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交流讨论中建构知识。

2.民主性

教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会消除紧张,潜能会充得得到发挥,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能积极地融于活动之中思考、记忆、分析与联想。

3.协作性

“独学而无友,则陋孤而寡闻。”教师要引领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借鉴、相互帮助中分享、释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师生协作中,教师发挥提供信息、点拨、启发、讲解的作用;在生生合作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4.开放性

教学形式开放,充分利用学校、社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中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口表达,形成丰富的生活体验;教学过程开放,教师不能过于强调教学预设,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可变的,教师要捕捉课堂上发生的“意外”,发挥教学机智,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学内容开放,不做教材的“搬运工”,要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

二、让生活体验回归小学思品教学的有效策略

1.注重课前体验,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参与资料搜集、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丰富体验。(1)参观访问。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典型现场,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如在《去中学看看》教学前,教者让学生去参观中学的校园,学生通过体验活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了解中学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与学习方法等,分析中学与小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优势在中学生活中仍需保持?为迎接中学生活,自己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英模人物、优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从他们的现身说教中获得启示,形成良好的品德。(2)搜集资料。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既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后面的学习新知铺垫。教师选择的内容切入点小,学生易于操作,如在学习《请到我的家乡来》内容前,教者让学生了解南京的旅游景点、小吃、土特产,并设计“南京一日游”的行程和旅游线路图,让“游人”感受南京景点的特色。

2.注重课中体验,强化师生互动

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获得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1)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呵护他们的成长,不断地激励、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生活体验。如在《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当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一定会很开心,很想与他们一同分享。”呈现图片,“图上画上的是什么?你有过类似的情景吗?当时心里是如何想的?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分享别人的快乐的?”(2)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彼此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在基础上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如在《地球在“发低烧”》教学中,教者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你没见过任意砍伐和摧残树木的现象吗?当时你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生活中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通过讨论,学生为“发低烧”的地球开处方,也树立了环境保护意识,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3.课后生活体验,延伸教学内容

教师往往重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后的巩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行的和谐发展。(1)延伸至社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参与实践活动,以检验他们的道德认知。如学完《从一滴水说起》后,学生学会节约用纸,并将之变成一种生活方式。(2)延伸到家庭中。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教师要结合思品教学内容,将家庭生活作为服务的“岗位”,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生活体验。

总之,小学思品课教学需要各种生活体验,教师要传达体验理念,引领学生亲历活动过程,让他们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张淑曼 单位: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第四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德育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政治体制常识、社会安全常识都离不开思想品德的教学。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严格按照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同时要与小学课堂学习内容相融合,使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德育品格,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觉悟认识。

一、教学切合实际,内容源自生活

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他们大多是通过感知其所处的日常环境来认识这个世界,所以有关思想品德的教学就应该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小学生通过周围环境中的人与事物来判断世界上的善与恶、好与坏,以此来形成良好的是非曲直观念和正确的社会道德认识,这样他们才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是日常生活中的准则,学习的升华离不开社会的磨炼。所以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应该切合实际,将源自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加以描述,以此来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将周围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情举例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逐渐深入到小学生的生活中来,培养小学生养成爱家、爱社会、爱国的情感,使小学生养成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好学好问、团结友爱等优秀的品格,切合实际地为其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双休日或者放学之后的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任务,这个课后作业任务可以有很多主题,可以是关于乐于助人的、可以使关于拾金不昧的、也可以是关于团结友爱的,当然完成任务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后时间,在学校的适当时刻也可以完成。教师可以在每周五的下午召开一节主题班会,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讲述这一周时间自己完成的作业任务。让学生们用自己最真实的话语讲述自己在周末坐公交车上为老年人让座的故事、讲述自己在课下时间帮助班级打扫教室的故事、讲述自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钱交给交警叔叔的故事等等。通过学生们自己的发言,学生们能够切合实际感受到良好的品德修养对自己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完善德育体系,加强多方合作

学校占据着小学生生活的绝大部分,所以学校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学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家庭与社会对小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需要个体自身来完成的,家庭的教育对于小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每个人出生后的孩童时期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家庭环境的好坏以及父母的教育程度高低决定着学生的品格思想。社会是小学生离开家庭之后除学校接触的第三个大环境,学生们每天上下学路过的地方、所看见的人或事、所经历的时间都会对学生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学生的父母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在子女身边,并且时常接送子女上下学,确保子女所接触的周围的人或事都是积极向上、包含着正能量的。同时父母也要经常陪子女进行心灵交流,与孩子多加沟通,帮助子女正确认识这个社会,并对这个社会抱着一颗积极向上的、感恩的心。学校的作用不必多说,小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和教师的引导和教导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加以重视。当今社会科技十分发达,有些负责任的教师在班级内部组建了微信讨论组等聊天工具,在聊天工具里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发送给学生的父母,这样能够使父母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到自己子女的所作所为和动向,让父母放心的同时还能够和班主任及时沟通,互相交流子女这段时间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然,学校也需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家长能够亲自来到学校与班主任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讨论子女的问题或者子女的学习成绩变化问题,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使学生家长和教师亲切熟悉,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规范日常行为,创新教学活动

每个人的孩童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优秀的行为习惯都是在这段时期养成的,而且行为习惯的保持相对稳固,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多个环节共同协调作用,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坚持,从心理学角度讲,长期对学生进行某种特别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能够产生所谓的思维定式。很多优秀的教师都会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教师会在每周的活动课上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例如,清理学校周围墙面的小招贴、小广告,打扫操场上的落叶,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去附近的敬老院进行服务,给老年人讲笑话、讲故事,陪老人们说说话,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以班会的形式为老人们表演有趣的节目,使老人们感受不到孤独。教师应该积极组织有教学意义的活动,使小学生们从孩童时期就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以及行为习惯,为社会做贡献。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严格按照以孩童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小学生作为主要角色、教师作为辅助角色、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小学生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使得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作者:王丽丽 单位:江苏盐城市双语小学

第五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

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给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进行能够在深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下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素质教育

在小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进行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小学生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小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课程教学项目,在现今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前进的步伐下,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向着生活化、情感化的方向发展,力图让学生在情境化、形象化的创设中感悟到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强化小学生对其的认同感,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高效率进行。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素质教育进行的措施分析

1.注重情感获得与养成行为习惯两者的相结合:素质教育下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除了在课程理论的传授,教师还应强化学生对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的认知和获得,切实使思想品德知识为行为的养成提供理论指导,又可以通过学生自身行为的获得强化对宣扬丰富思想品德知识的认同感。此外,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强化对生活中与思想品德课程相关的事件的挖掘,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高学生接受思想品德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寓情于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践行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的能力。所以,注重情感和行为习惯两者之间的结合是素质教育系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措施。

2.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保持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高效性。思想品德课程虽然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视。但是素质教育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进行力图能够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教学的实现。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如能够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学校和父母等与教材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场景的转换强化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熟悉感。此外,综合教学方法的使用还应加强思想品德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使用,通过各种学科常用的教学方式活跃课程氛围,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率。

3.丰富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性,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应注重对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这就要求素质教育下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应注重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通过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通过色彩、声音、图像等进行相关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课程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在课程上创设一种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积极的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思想品德教学的进行不仅仅是体现在小学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还应强化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在贯穿思想道德素质教学的过程张红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就这一方面而言,素质教育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心智的不成熟,其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学校里流行的不良风气非常容易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品性的形成。而处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又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传授积极的、正面的心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抵抗不良事物的能力,并且定时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要注重促成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形成,促使学生形成善于团结同学、积极合作的习惯。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设定主题,然后通过小组式教学方法的进行,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空间,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在课堂上发言。诸如此类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式的进行能够促成学生之间合作关系的形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3.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进行应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形成:2016年据新闻调查,小学生之间发生暴力的事件频频出现,已经严重影响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映,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所以,小学思想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消极反映,主动的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进行应通过理论讲授和行为获得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进行,同时通过良好人际关系的处理、健康心理素质以及合作精神的形成促成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作者:李志俊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纪家春华中心校

参考文献:

[1]何红梅.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管窥[J].新课程•上旬,2015(12).

[2]宋婷.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72-73.

[3]毕思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教师,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