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探寻(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
多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是由于思想品德学科在中考中属于非重要学科,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往往都不愿意学习非重要的科目,思想品德课自然就成为教学中学生不喜欢学,教师教起来苦恼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师愿意教思想品德课呢?这样就需要教师去研究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深厚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这样就会改变教学的现状。就此进行了认真的阐述。
关键词:
中学思想品德;情感教育;方法研究
思想品德课的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是由于思想品德学科在中考中属于非重要学科,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往往都不愿意学习非重要的科目,思想品德课自然就成为教学中学生不喜欢学,教师教起来苦恼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师愿意教思想品德课呢?这样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深厚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这样就会改变教学的现状。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问题。
一、给学生以爱
根据我们平时的教学经验得知,一个学生若是对你有好感,他就会和你交往,对你所讲的知识就会认真学习,他的这一学科成绩也就会得到提高。那么如何能实现这个目的呢?那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给予爱,只有通过爱心,学生才能够对你产生良好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由此看来,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情感波动的过程,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对每个学生有爱才能体现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是我们教师的一种美德和天职。孩子们更希望老师能够对他们关爱和呵护,他们的心理就是要实现这一要求,所以,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关爱和爱护,促进学生喜欢你,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跟随你努力学习,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能够使学生更加进步,更会迅速提高他们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成绩,我们要凭借情感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广大教师要充满爱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平静地对待和处理各种情况下的人和事,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使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地前进。当然我们也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友好相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持之以恒地、坚持不懈地去工作,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极大的力量,把思想认识转化为行动实施。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一般、思想觉悟不是太高的学生,更要珍惜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要积极表扬和鼓励,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力。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他们不歧视、不抛弃,用真挚的爱心去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的学生也可以进步,得到健康发展,这就是以情感人的力量。
二、增趣激情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不喜欢学习的时候就证明他对这个内容不感兴趣,自然也就会淡化了学习内容;反之,若是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有兴趣的时候,那么他就一定会对其产生极大的乐趣,接着便是积极努力地学习,因此,我们作为教师激趣教学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不管是讲授什么知识都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有了兴趣就有了热情,就有了动力,就会迸发出新的思维,就会积极参与到学习状态中。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研究和探讨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使学生感到自己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执教《法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了自己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角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快乐
增加情感教学就要设置各种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孩子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我先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班歌创作评比等活动,还成立了“求索”课外活动小组。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
总之,通过增加师生的情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者:王楷模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丰收镇中学校
参考文献:
吴红金.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第二篇: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思考
摘要:
随着初中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也在内容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尤其是初中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如何根据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现状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也是初中老师所要思考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他们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和需要也是老师所要面对的难题。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到有效地进行初中思想品德的授课呢?根据教学中遇到的情况提出一点参考意见,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生;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一、要全面更新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大多数也是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感受,也导致自己一节课下来特别辛苦,所以这种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迫切需要改革、需要更新。教师要吸取一些最新的资源并拿到课堂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去感触社会上那些真实的例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国家法律。围绕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来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能引起学生对于教学的共鸣。例如,在讲授生命与健康时,教师可以举出因为H7N9事件而导致一些鲜活生命逝去的事例,告诉学生生命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做威胁他人生命安全的事情。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传统的思想品德授课模式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教学,遇到想要教学的案例也都是老师用口述的方法让学生记住,但是这种方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让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教学内容变得鲜明,课堂氛围变得愉悦呢?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进行授课,将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做成PPT让学生进行观看,也可以将教学的案例搜集成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种情况下,教学将会变得有趣,课堂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例如,老师在讲述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课程时,可以拿出一些不同领域的不同人物的事例视频来进行播放,告诉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不是一定要去成为一名成功的科学家、语言学家等,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发展,那么你也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例如,公交车售票员向秀丽、农村爱老妇女林秀珍,这些都是普通的人物,他们却在平凡的人生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利用多媒体去播放他们的一些视频,学生能够更清晰明了地懂得什么才是人生的价值。
三、多组织一些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思想品德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在社会上尽力帮助别人,去做该做的事情,那么,我们的老师就可以多组织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真正地融入社会,感受社会上的温暖,从而学好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一些养老机构,帮助那些老人打扫卫生,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给他们无聊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再如,带领学生去大街上帮助清洁工打扫街道,从而告诉学生清洁工是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从而使学生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也让学生去告诉周边的亲朋好友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开展社会活动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社会活动中,把自己当做社会的一分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老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解理论教学效果好得多。
四、积极地对教学作出评价
课堂上,当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价。评价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无论是提问式教学,还是让学生自由发言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要积极地对学生的反馈作出评价,思想品德是一门开放性学科,答案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存在差异,就有可能导致课堂上的反馈内容也千差万别。例如,老师问学生什么是人生的价值;有的学生就会回答我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有的学生会回答我只要做好我的工作,愿意帮助他人,那么我也能实现我的价值。所以,答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不能把个人的观点强加到学生身上,只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发展,对学生的反馈作出积极的评价,学生才会更喜欢这门课程,能够上好这门课程。思想品德是初中生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他对于初中生的个性培养和对社会的认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如何教好初中思想品德也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让他们正确认识这个社会,遵守社会的规则和国家的法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老师需要去做的,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要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学,就需要老师慢慢去研究、去探索。
作者:刘丽 单位:安徽省阜南铸才中学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教出版社,2005.
[2]乙维杨.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5).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时事渗透策略
【摘要】
时事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时事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提升学生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又有利于学生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发挥思想品德学科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学科价值。
【关键词】
思想品德;初中;时事渗透
1.开展课前时事播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良好习惯
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时事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良好习惯。在每节思想品德课正式开始前,可安排3~5分钟进行时事播报,即让学生搜集整理近期国内外或本地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重大时事要闻,上课之前进行简要播报,并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对每件播报的新闻加上简洁精要的点评。教师课前要提前审核学生即将播报的新闻稿件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修改建议,确保时事播报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弘扬的是社会正气。为了激发学生踊跃参与新闻播报,自觉主动提升播报水平,可以通过竞争激励机制,每周进行一次“时事播报能手”“时事之星”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激励和带动全班学生一起关注重要时事和社会发展。
2.创设时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思想品德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在每次新授课之前,要结合教学内容精选相关时事导入新课。导入形式可以是教师的简洁叙述,也可以是多媒体图文并茂或视频形式的片段呈现。如在教学九年级《人生难免有挫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屠呦呦研发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时事导入,先视频呈现屠呦呦获奖画面片段,然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及屠呦呦研发青蒿素过程中经历近200次失败,由此导入“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课题,学生接下来就会很自然地投入对挫折的含义、导致挫折的主客观因素、挫折对人的双重性影响等知识的学习。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利用时事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仔细思考和分析时事材料中蕴含的思想品德知识。通过教学情境,学生一方面加强了对思想品德知识的形象化理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思想品德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灵活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开展时事主题班会,切实改进思想品德课堂呈现方式
尝试以时事内容为主题开展时事主题班会。如在完成九年级《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后,针对日本在我国钓鱼岛地区一再挑衅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反日情绪高涨,甚至一些地区出现了打砸日货的现象,笔者开展了“我们应该如何爱国”的主题时事班会,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台湾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殖民史,抨击日方右翼势力的无理行径,表达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定信念。针对反日过程中的打砸行为,引导学生反思其中的弊端,并理解理国的必要性。这样的时事主题班会,既深化理解了课堂教学知识,又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当然,时事主题班会还可采取知识竞赛、时事辩论、演讲等形式。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时事渗透形式还有很多,例如可针对重大时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撰写时事报告或时事小论文;还可以根据信息社会特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途径一起互动讨论交流热点话题。但不论是哪一种渗透形式,教师都有必要和学生一起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时事素材的概括、PPT的设计、时事渗透切入点的准确把握等。此外,还要着眼于长远,改变书面作业误区,让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培养学生思想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意识。总之,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改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思想,学会放眼未来,着眼世界,跟随时展脉搏,重视时事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思想品德课堂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
作者:徐小林 单位: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初级中学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三精准研究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一门课程,教师必须做到精准教学,即内容精准,教学目标无偏差;语言精准,学生理解无障碍;情境精准,思维生成无死角。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精准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是培养并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与紧迫感,立足课堂求“精准”,创新教学促提升,充分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独特的育人功能。
1.内容精准,教学目标无偏差
教学内容是思想品德课的核心,直接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意志。教师是否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国家意志在课堂上的充分渗透。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的“精准”上下功夫,确保课程意图得以充分实现。一是教师要有政治敏锐性,吃准吃透授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做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维护者、践行者;要把握好“度”,确保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正确面对并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想的转变、行为的改变。二是教师要学会钻研,吃透、吃准教材。所谓吃透,就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厚度,这样在课堂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将教材的精髓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所谓吃准,就是教师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弄清教材的本质内容与核心精神,知道哪些内容可以讲,哪些内容怎么讲,确保教学内容“不走样”,教学目标“无偏差”。
2.语言精准,学生理解无障碍
教学语言是教材和学生的中介,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才能传递到学生,才能为学生所感知并接受。初中思想品德课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涉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等多重关系,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综合性课程。如何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众多的知识精准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准确无误地理解,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仅仅掌握一些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时俱进,与时偕行,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基本的心理疏导与调适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懂得一些与青少年学生有关的法律知识;紧跟时展步伐与节奏,全方位地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3.情境精准,思维生成无死角
教师设计“精准的”教学情境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①教学情境必须基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情境的内核。离开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无论怎样生动有趣,都只能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②教学情境必须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切忌“假大空”,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要瞄准“真小实”,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状态。这样的教学情境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又有助于让学生学有所得,有的放矢地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③教学情境必须富有创意。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尤其要注重情境中矛盾冲突的设计,让矛盾冲突冲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实现学生心灵的净化与纯化。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精准”地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全面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与实效性,才能真正完成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作者:黄晨晨 单位:海门市能仁中学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教学法探究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谈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及应用策略,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教学法;探究
一直以来,思想品德教学都是采用理论讲述的方法,长期说教式的讲解方法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按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开展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出较好的学习效果。文章主要对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中的许多概念十分抽象,学生往往只能记住一些知识点。而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思想品德教学并没有实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入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构架理论与实际的桥梁
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的桥梁,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比较充足,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不能准确快速地把握到解决问题的要点,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也就是“眼高手低”。因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校教育来说十分重要。案例分析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应用特征及策略
1.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征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客观性、多样性、目的性。客观性特征即教师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应该尊重事实,保证案例的客观性,不能夸大其词;多样性特征即应该保证案例内容的丰富性;目的性特征就是严格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分析、总结案例。
2.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短小且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描述案例时应该真实准确,尽可能避免连篇累牍。选择案例之前,教师应该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导向性、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选取时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使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例子,在选择社会实例时最好能够选择学生有印象的且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如,在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可以选取2015年比较轰动的南京虐童案作为教学案例,案例讲解时可以围绕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父母的抚养权、监护权、抚养义务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2)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生动展示案例,增添教学的趣味性。传统教学中教师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大量说教性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课程,将文字、图片、声音与课堂案例相结合,使案例教学的故事性、生动性充分展现出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拒绝不良诱惑的案例并制成动画,向学生展现案例内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案例选择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注意找准案例与理论教学的契合点。案例教学中,教师选择实例时必须紧紧围绕课堂内容来进行,不能使案例内容与教材相脱离,违背课堂教学的目标。另外,插入案例时,应注意找准案例与理论教学的契合点,将案例与课堂内容完美融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重要。案例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培养都十分重要。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加强案例教学应用的科学性,紧紧围绕课堂内容合理选择典型案例,将案例与理论教学完美结合,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作者:汪衡良 单位:湖南省衡阳县岘山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岳福财.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
[2]陈进仕.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2)
第六篇:初中高效课堂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摘要: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新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和更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师的职责,通过思想品德课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课程,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对提高学生思想健康和自身素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从细节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育要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教育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学生生活出发,从点滴事情做起,把握生活中的细节,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初中生的可塑性特别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成长,因此教师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将所学知识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道德思想的形成需要每一位学生共同努力,如果某些学生表现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班集体,因此老师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观察学生生活中的表现,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实现思想道德整体素质提高。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习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差生”,使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建立良好关系。校园里弯腰捡废纸屑,保护校园环境是每一位学生的责任,帮助老师收发作业,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经过生活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更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注重实践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源于生活体验,学生只有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真正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热爱生活和学习生活。因此教师设计教学场景时要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外,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增长见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有效实践扩展其他学科知识。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社会上做小小志愿者,通过实践写出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良好的道德必须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触及学生的心灵。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达成对思想品德的共识,教师准备一些充分体现道德思想的问题,让学生尽情讨论,在讨论中学到知识,在交流中掌握学习方法,问题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能有感而发。对学校展开的集体活动和社会上组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大力推荐学生参加,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断听取老师的讲解,学会听取学的意见,从中找出与自己想法不一样的地方进行比较,找出对方的闪光点完善自己的缺点,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步。如讲解《感悟亲情孝敬父母》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和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播放歌曲《母亲》和《父亲》,让学生边欣赏边回忆父母辛苦工作为这个家庭付出的努力,回忆父母是如何抚育你长大的?我们如今长大了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发扬中华民族孝道的传统美德。学生之间互相探讨看看谁对自己的父母了解更多?课后可以安排每一位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教育学生今后要报恩父母,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崇高无私伟大的爱。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学习,做好我们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今后更好地报答父母的恩情。使学生在实践中明白更多道理,加强学生道德培养。
三、构建品德教育高效课堂的措施
良好的课堂环境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良好的预习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更轻松。课下自主学习,和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引发问题。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理解程度上的不同,从而形成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有目的性、明确性地把握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的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是每个老师的职责。学到《善于调控情绪》一课时,首先提问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你的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呢?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分析,首先注意改变焦点,做一些自己平时喜欢的事情,或者看一些颜色比较艳丽的事物,到周围风景区或者公园散步等,采取正确措施,而不是产生极端消极的态度,这样只会自暴自弃,找出失败理由,合理正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能影响周围人。在初中课堂上开展幽默风趣的教学,巧妙运用内容深刻和富有内涵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合理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乐趣,使课堂教学富有朝气和感染力。学生才能更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更多知识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要从实践教学出发,使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勤于探究的好习惯,将思想品德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作者:祝梅琳 单位:内江二中
参考文献:
[1]郑志勇.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14(06).
[2]韩永.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与时俱进[J].考试周刊,2014(59).
第七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逐渐进入到教师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关于教学有效性的话题探讨,和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实践,寻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但是,由于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所以依旧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本文就其现状及措施作初步的探讨,希望对其有建设性的帮助。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性
20世纪初期,有效性教学在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用”中被提出。我们知道,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而他们又处于这样一个极具变化的时代,这就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对世界的认识也深浅不一。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更应因材施教,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但是,当前的教学环境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理论指导、教师间缺少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呆板化等,这都需要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有效性的含义及对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1.有效性的含义。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含义的讲述有很多,笔者对其含义的理解如下: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学,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极大的热情于学习中,才能够充分实现有效性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着引导的角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色,设计特色的教学方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的有效性就包括学生学的有效性和教师教的有效性。学生学的有效性主要从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三方面考查,即学生是否以最佳状态(积极、主动),以最短的时间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教的有效性则要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两个方面进行考查。
2.有效性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意义。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那么,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无疑是最为有效的。处于这个剧变的时代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那么,如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急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就现在的教学模式发展下去?首先,学生对于知识的诉求已经与以往大不一样;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我们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再次,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新时代下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方案。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
同所有的课程教学一样,思想品德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缺乏理论指导,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研究,课堂沉闷,学生不主动学习等。
1.理论知识的欠缺。新课程改革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思想,使他们了解了一些有效性教学的理论。但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教师无暇去学习理论知识,只是凭着经验和感觉,进行实践和探索。没有理论的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不会有更为深入的发展,因而,要想改变教学现状,教师就必须自觉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缺乏有效的研究。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师很难有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仅凭借自己的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一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虽然有心进行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但是由于本身知识的限制,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会用采集数据的方法来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分析、总结,基本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主要注重于教学案例的改进和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这也大大延缓了有效性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有很多并不只能从老师那得来,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会觉得老师讲的他都知道,就觉得很无趣,所以会不认真学习,认为老师也不过如此。同时,学生的猎奇心理很重,不能激起学习兴趣的课堂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所以,在当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压制,他们会认为枯燥的课堂是一种煎熬。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充实教师的理论知识。由于教师的理论知识缺乏,不能深入地去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很难有突出性的研究成果,所以,教师必须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教师需要广泛阅读关于有效性教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逐步在脑中建立起有效性教学的有关概念,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保证教师有效性教学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促使教师少走弯路,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有效性教学的成功率。
2.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需要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更加的贴近学生,能够使学生明显地对课堂有兴趣。比如创设情境课堂,有机借助多媒体的形、色、声的功能,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设计有趣的提问,这样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借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与探索,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广大教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并运用于自身的成长中,指导自己的言语行为,那么,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才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张平 单位: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镇民族初级中学
第八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策略
摘要:
学校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专门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期,也恰逢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形成的关键期。抓住这个阶段,可以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新灵活的应用新型学习方式,改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初中阶段学生正值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转折点,把握好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让正确的价值观念、优秀的品德习惯在学生的心田扎根,才能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打好基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备受关注,设置了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由专职老师进行授课。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教师自身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改变现状,高效地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老师需要不断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深入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思想性和理论性比较强,主要围绕着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展开,体现的是社会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所以,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离不开社会生活现象和初中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通过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借助现在方便快捷、无处不在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生活现象、实例等,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与法同行”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部分内容时,老师结合初中学生关心的问题和感兴趣的内容,搜集了一些有关不法商家生产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损害初中生利益的案例,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谈话的方式,为学生讲述了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某学校学生因为去商店购买了过期的面包而引起食物中毒,某女同学在网上购买了假冒的化妆品而导致面部皮肤受到严重损害而影响正常上学等。学生们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也真正认识到了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的重要意义,学生学会了作为消费者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完成这些实例的讲述之后,老师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可以讲述自己知道的相关例子,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观点看法。由于初中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地关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所以学生们的发言比较积极,这不仅极大地扩充了思想品德课程的信息量,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了课堂氛围。由此例可以说明,老师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者,需要把握课程特点,结合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需求,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开发利用有价值的材料信息,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支持,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思想品德学习任务,提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应用先进手段,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改变着各个行业的传统模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信息时代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老师也需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大胆尝试应用多媒体、电视机、电子白板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其直观生动、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优势,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优化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例如,在学习“保护我们的家园”一部分内容时,老师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丰富学生保护环境的知识,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了一组图片,有堆满垃圾、污浊不堪、死鱼漂浮的河水,有清澈见底、鱼儿嬉戏的河水,有白云朵朵点缀的湛蓝天空,也有大气污染、灰暗阴霾的天空,有绿树野花遍布的山坡,也有光秃秃的毫无生机的山头等。通过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组组对比鲜明的图片,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不但让学生意识到人类错误行为对于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使学生对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了初步的认知,激发了学生保护家园的意识。接下来,老师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说一说自己对于保护家园的想法,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很多初中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老师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保护家园的知识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激活了学生的大脑,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了知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准备。由此例可以发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老师需要创新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先进教学手段的教育教学辅助功能,向学生呈现丰富的信息,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感性信息,高效地开展思想品德学习。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很多学科的老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对于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来说,传统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有着很高的比例,老师和学生为了应对考试,经常是画出学习范围和重点,让学生机械地背诵知识点,既影响了学习效果,也打击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老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热爱生命”一单元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一节内容时,老师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于生命也具有了初步的理解,结合当前初中学生因为一些小问题、小挫折而轻生、自杀等情况,没有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说教,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先阅读教材中的内容,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后,老师组织学生围绕着初中生因为父母的责备、老师的批评等而产生轻生念头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由六人组成,指定小组长,并由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原则上每个成员都要发言,做好学生发言记录。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发言比较踊跃,观点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放弃生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有赞同的学生认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珍惜生命。还有的学生则认为老师、家长应该懂得尊重学生,采取合理的方式指出学生的毛病,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赞同这一观点的学生也认为老师家长需要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避免极端行为的产生。通过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取得了比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由此例不难看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灵活的应用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等全新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高效的完成思想品德学习任务。
四、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增强思想品德教育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体系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理解各种理论,更加需要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对于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老师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品德形成典型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增强学生对于思想观念、健康情感、道德情操的切身体验。例如,在学习“遵纪守法”一单元中的“法律保护我成长”这一节内容时,老师没有简单的让学生阅读教材来了解法律常识,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了当地法律部门,经过其同意,带领学生进行了实地参观,并且请人在现场对学生进行了普法教育。由于这些人员的工作性质,法律知识丰富,掌握的真实案例也多,讲起来生动鲜活,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当专业人员完成了讲解之后,学生们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比方说,有关盗版书籍的问题、有关侵犯隐私权的问题等,经过与专业人士的面对面的沟通,对于法律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参与学习活动都兴致勃勃,意犹未尽。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法律知识的价值,让一些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法律工作的神圣与威严,迷上了法律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也让思想品德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例可以看出,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拓展思想品德教学空间,为学生创造深入理解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的机会,把思想品德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各种品德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可以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效果。
五、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实践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于老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评价还局限于考试方式,不但无法真正检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情况。为了让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老师需要创新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选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例如,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除了学校定期进行的考试之外,老师还会通过编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调查检测,发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老师也会为学生建立思想品德成长档案袋,认真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地评价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主要采取诊断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给予高度关注,而不是只关心结果。比方说,当发现有学生对于班级事务不关心,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时,老师就及时地找学生谈心,通过交流发现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是受到了家长错误观念的影响。老师就主动联系了学生家长,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帮助家长纠正错误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念。这种诊断性评价,真正发挥了思想品德课程在学生德育实践中的价值。由此例不难发现,科学的评价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效果,及时地反思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薄弱之处,可以采取有效策略,积极应对,解决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形成良好的品行,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全面深入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也需要以新课程改革的科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际需求,立足于解决和防范初中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系统全面的思想品德理论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学习活动,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姚桂明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第九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
摘要: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造就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作者是初中思想品德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希望对同行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利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升华和积累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使琐碎的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以《认清基本国情》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从本课标题中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国情”,之后可以让学生把“国情”写在一张白纸的中间位置,这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本课主要介绍的主题是我国的国情,那么我国的国情是什么样的?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呢?”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寻找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及与各民族和港澳台相关的具体国情。随后引导学生将寻找的内容作为“国情”的枝干标注在白纸上。最后引导学生寻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族和港澳台中的相关内容,将教材中所有知识点全部体现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学习的知识点,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学会合理消费》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甲学生在暑假的时候进行了兼职的活动,成功赚到了3000元钱,他想要用这些钱买一部手机,为此他征求了许多同学的意见,一位同学说:“买手机啊,那就买苹果的吧,现在不是流行使用苹果手机嘛。”一名同学说:“好好逛一逛,让你的父母跟着你去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款吧。”另一名学生说:“3000元的手机价格有点高了,你可以拿出1500元买手机,另外的1500元你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啊。”甲同学的三位同学提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意见,同学们若你是甲同学,你会选择哪位学生的意见呢?你会怎样安排这笔钱呢?教师利用生活化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质疑,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创新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教材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促使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有意识地引导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利用辩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双方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以《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弗兰克的故事,并以弗兰克是否应当承担银行被抢后储户失去存款的责任为主题在班级中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并和其他学生就意见中不赞成的部分进行讨论。教师从故事内容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小组内和其他学生就观点中的不同部分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思考问题的答案,获得独创性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引导学生创办与思想品德相关的手抄报。以《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学习为例,学完课本中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制作手抄报。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通过互联网、采访老年人、查阅书籍材料等多种途径搜集与本地区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精美的手抄报。利用制作手抄报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时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美丽的青山绿水与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场景进行直接对比外,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环保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调查自己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所在村委会或社区委员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环保建议。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学习基础性知识,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奠定基础,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并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孙晶 单位:吉林市第八中学校
第十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为了追随新课标的改革进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必须加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项。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后,可以更深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有助于学生在初中时代形成优良的综合素质,另外也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事业的进展。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开设的目的是在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会顺应时展的脚步,当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高效的培养以后,学生对于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出现的问题就会理性的思考,选择创新型的解决方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是初中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作者为了推进初中思想品德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方法策略[1],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分享。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人类发展以及进步的源泉,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积极的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当然对于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身而言,教学质量也会出现飞跃的提升。在对承受着实行创新培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积极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这样就会使课程的各个环节实现高效的对接,初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更为的顺利。总之,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初中时期各项能力的培养以及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
学校一切教育工作开展均要依赖课程教学这个广阔的平台,课程教学相应的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积极的采用充满乐趣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活跃的课程教学氛围之内,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求,以及使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可以以讲经典故事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进而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育人”,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构建以及发展,而初中生优质品德,需要依据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时自身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磨合而形成的。使学生的能力达到创新的目的,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立足生活,在观察、分析、领悟、解决的基础上,获得切实的体会,而后鼓励学生积极的对生活事件进行创新性思考,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有现实意义的观点或者建议。这里,我们以初中思想道德《积极的生活态度》课程为例进行分析。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积极的引导,向学生发问“积极生活态度对人类生活有哪些意义呢?”学生此时就会积极的回忆,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举例阐述积极生活态度发挥的作用,例如有学生说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又有学生说它可以帮助自己顺利的解决生活困难。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走进生活,去获得更深刻的体会,丰富自己的内心体验,养成良好的品德素质以及行为习性。总之学生生活经验丰富,那么学生的生活阅历就充实了,他们的视域范围变得开阔,带动了他们自身创造能力的培养进程。
四、建立合作精神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与教师的融洽沟通环节,使学生从他人的话语中获得对某个问题更深刻的体会,在互动合作中受到更大程度的启发教育,促进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在初中思想道德教学环节,教师应该适当地开展小组活动以及群体活动,彻底的摆脱个体活动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刻鼓励学生对小组成员的言论提出质疑,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学生就会获得从多种方向辨析问题的机会。通过合作精神的建立,学生之间相互启迪,他们就会采取运用各种创造性手段去解决问题。毫无疑问的,此时初中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实现了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承担起培养初中生创造能力的重任。立足于生活,坚持以人文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充实教学手段。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力争使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乐于思考问题,敢于探究问题本质,积极设想问题解决的策略,在实践中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出来,达到创新能力发展的目的。总之,在初中思想道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地全面发展。
作者:周美娟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大刘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曾艺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