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初中学生正处于逐渐构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期间对他们进行合适正确的引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重要使命,尤其是对于教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而言,这更是需要引起重视与关注的核心环节。本文从当下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出发,联系当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理念,试图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的重要意义,也希望能为当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与新方向。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重要性
1引言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有关注时代日新月异变化下学生群体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的先见眼光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基础的要求。当下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特征下,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俨然成为了一个社会无法回避的关注热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懵懂无知的儿童向丰富思想的青少年阶段的过渡时期,这段时间正是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所在[1],正是他们固定自身心理状态的核心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而这项艰巨而重大的工程,不光是要由家庭背景下的潜移默化来领衔,更离不开学校教育中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的重视与关注。其中,作为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极具特色与重要地位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对于这一艰巨挑战与光荣任务更是义不容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单是由于当下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更是对如今家庭、学校尚未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的弥补与补救。
2学生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
2.1从学生自身来看:
首先,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于三尺讲台的教育工作者,数十年的教育经历让我对当下学生学习环境的激烈竞争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哪怕只是小学的孩子,都已经自觉或被迫的开始了各种辅导班的劳碌奔波,琴棋书画必得通于一二,进入初中后,孩子本性中的好胜心与好强欲望更受到了极大刺激,即使在班级内部,孩子们也会暗自进行比较。在这样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孩子们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都被压榨得所剩无几,更令人忧心的是与之而来的加诸孩子身上的压力与负担,使大部分的孩子心理状况开始偏离阳光积极的方向,出现了例如过激情绪,过度逆反等种种状况。这种现象如今已不是个例,而成为了老师和家长都不得不面对和处理的难题。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心智由不健全到自我完善的发展阶段,这种情况一旦没有及时引起关注与必要的矫正,极有可能不断恶化甚至于最后形成个人心理状况中难以改变的顽固存在。[2]这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甚为不利,对其家庭也会造成不小的创伤,甚至于对社会都极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破坏。
2.2从学校与家庭来看:
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下学校,甚至不少家庭对学生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仍远远不够。在家里,父母与孩子缺少必有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孩子心理上一旦出现什么不良的变化父母也不能及时把握到;在学校,老师更专注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上而疏于对学生进行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辅导,尤其是在边远落后地区,甚至连心理咨询室这样的硬件设施都难以满足。[3]而家庭和学校又是未成年的学生们接触最多的环境,我们绝不能轻视这种环境对一个未成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足,极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轨迹,甚至于改变了孩子的光明未来。
2.3可能的解决手段与途径: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作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者,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我们理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更应凸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强调。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教材的编订也完全围绕学生在自己当下所处的年龄阶段可能会面临的困惑与选择,因而使得老师对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的把握也更加自然和准确。[4]此外,从根本上可以说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况,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所应当的要成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这既是对我们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者提出的责任艰巨的考验与挑战,更是国家的未来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一方面,我们可以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利用教材中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各种有趣而深刻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引导学生去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情况,并指导其学习相关的针对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调节的有效方法途径;另一方面,老师的一言一行,由心理健康状况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对学生,尤其是还不具备辨识能力的初中学生,是有着相当大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的。[5]因此,教师也应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建设,以自己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准确的发现、解决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性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身心健康的成长历程。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必须落实的重中之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当主动积极的承担起为正处于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的初中学生提供正确心理健康指导的任务,不能仅仅简单是局限于课堂上课本中的内容传授,而是应该切实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加以正确合适的引导。作为一名致力于思想品德课程改进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身体力行,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与塑性功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出心态健康积极的优秀栋梁!
作者:潘贵香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合阳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明,陈为华主编,《基于问题溯源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实践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05,第130页.
[2]赵清福主编,《基础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03,第155页.
[3]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组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1.
[4]李勇.初中思想品德的地位和作用刍议[J].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6,(第1期).
[5]李芷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