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品德教学做中学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键词】
“做中学”最早是由美国现代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他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做中学”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一、让学生体验“做”的过程
“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提出问题、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在整个“做”的过程中体验矛盾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在教学“身边的诱惑”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来读书、理解教育主题,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最终认识“如何对待身边的诱惑”,这样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理解、搜集资料、讨论、形成结论,整个过程学生是积极参与其中的,而结论的获得也不是教师强加的,是学生自然获取的,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单纯的说教。
二、在学生“做”的过程当中建构知识体系
在实施“做中学”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做”的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做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服务的。“单纯的经验并不构成学习”,学生从“做”中“学”,但是“做”并不等于“学”。学生不是为了动手而动手,而是在动手的过程当中积极调动大脑进行思考,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强调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外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指导学生对所呈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在思维相互沟通、相互整合的基础上建构学科知识,而且“做中学”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时,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我国社会发展的相关资料,对比解放前、解放后、以及现在等不同时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达到使学生受教育的目的。
三、让学生获得“做”的能力
“做中学”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在不断训练中获得发展。“做中学”是学生形成与动手操作活动相关联的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最终环节。当然,学生的能力形成并不可能由于教师开始实施“做中学”就能提升,还得靠长期的训练。首先是“做中学”教学模式并不是适应于所有的思想教学内容,在刚开始训练时要选择范围较小、适于探究的内容,更要选择材料相对容易找、易于准备的内容,资源要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选题更要具有综合性。其次是“做中学”首先是让学生明白面对不同的材料如何进行学习,如何进行分析,如何得出结论等,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方法。待学生学会了“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并能熟练运用了,再运用到难度高的学习内容当中,从而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到提升。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实施可待续发展战略”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呈现了教材当中的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家庭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大家都有意识控制自家牲畜数量;一种是尽可能地多增加自己拥有的牲畜数量。十年后,哪种选择会获得较高的利益?”这个问题情境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四、通过“做中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就学生个人而言,“做中学”对学生的身体、心理、智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身体上来说,“做中学”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活动,而且也促进学生手和眼的协调。杜威指出:“手和眼的训练也直接地和间接地是注意力、和想象力和判断力的训练。”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在“做中学”,学生有着明确的目标,也明白实现目标的方法,通过学习学生不但可以获得知识,更可以锻炼能力。从道德方面而言,由于学生通过在“做中学”掌握了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他们可以就社会当中的具体方面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作者:王世晖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