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品德教学公民意识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伴随着政治建设的稳步发展,我国对公民意识教育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存在公民素质普遍不高、道德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因而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迫在眉睫。思想品德课应担当起公民意识教育的重任。提高学生公民意识可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情境、注重实践等途径。
[关键词]
思想品德;公民意识;榜样;情境;实践
为符合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需要,也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而这也成为目前学界的一个共识。简单而言,公民意识包括权利与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国家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等。不过,从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普遍反映来看,当前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意识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缺乏相关的、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仍旧遵循传统,重视教师灌输而轻视学生实践,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公民意识不够强等。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几种方法。
一、树立榜样,鼓励学生形成公民意识
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的同时形成一定程度的公民意识。所谓的“榜样激励法”,是指教师通过示范典型,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优良品质并主动学习、模仿他人行为的方法。使用“榜样激励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具化为形象的人物或者事件,从而直观、正面地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选取历史人物作为榜样,也可以选取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引导学生在了解榜样的行为之际,学习榜样的精神。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平等尊重你我他》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列宁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的故事:“某次列宁去理发,店里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不少人都在排队等候。看到列宁进来后,大家急忙让座请列宁先理。列宁微笑着拒绝了,并对大家说:‘谢谢大家的好意,但是这样做事不合适的,我们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顺序理发。’说完,列宁自觉地坐到了最后一个位置上。”这个名人故事一方面告诉了学生要遵纪守法,相当于回顾了七年级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从侧面告诉学生,这个世界上人人平等,如果大家都能够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社会就会和谐。使用“榜样激励法”时要注意,应选取真实可信的人物或时间,切忌为增加效果而夸大榜样的行为。
二、创设情境,感同身受提高公民意识
情境教学法在很多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思想品德学科也不例外。它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恰当的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科体验与感悟。由于公民意识并不是绝对抽象的概念,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感同身受地思考事件并作出判断。如学习八年级《诚信做人到永远》时,教师可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并让学生选择判断:“你去参加一家大型外企的面试,面试官看到你时说了一句‘我们原来一起在牛津学习过的’,但是你并没有在牛津学习过,显然面试官认错人了。那么你该做出怎样的反应呢?如果认可面试官的话,可以给自己加分,或许对面试有利……”在学生思考后,对选择指出面试官认错人了的学生和选择将错就错套近乎的学生,教师给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对前者:“听到你诚实的回答后,面试官表示满意,原来这是面试的第一个问题,就这样,你进入了下一轮面试。”而对后者:“面试官表示遗憾,你没有经过考验。”产生了情感认同后的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诚实这一做人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拥有诚信品质的人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才可以为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学生的公民意识也就此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实践,在行动中落实公民意识
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将生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将公民意识落到实处,正是实践对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地参与,可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为他人服务的精神。通过思想品德课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课本中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走出课堂,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作为公民应有的意识。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敬老院等地方为老人提供服务,感受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区,就社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你是否参加过社区的民主选举”等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公民意识。实践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上交实践感想或进行心得交流,进一步巩固公民意识。实践活动在有利于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水平和素质,和学生共同成长。青少年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也是培养公民意识最关键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应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以扩充挖掘,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人才。
作者:郁智慧 单位:江苏海门市三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