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思考(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由于学生所处的初中时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脱离生活轨迹的教学措施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应用教学措施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努力挖掘真实的事例,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更贴近现实生活,如此才能指引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现象,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一、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例
正在经历的、感受的日常生活即生活实例,往往让初中生感触颇多、感想颇深,而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一些相关生活实例融入教学课堂上,通过理论知识的研究、分析去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此法不但充分突出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也将课堂和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比如,教师在讲授“挫折”这一知识面时,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主动讲述自己曾遇到的挫折,描述当时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又是通过怎么的方式方法去面对和解决的等。学生之间这种敞开心扉的沟通和交流,不但能使他们端正心态,还能让他们正确认知、从容面对挫折,进而培养他们拥有坚强的心理状态和素质。
二、创造性地应用教学资源
思想品德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其内容是以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思想品德形成、思想品德发展为基本出发点,教导学生做一个奉公守法、负责人的好公民,其目的是发展生活中的学生和学生的生活。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灵活、巧妙、创造性地优化教材,让自身教学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品质。比如,教师在讲到“爱国”这一环节时,可以将教材中名人的爱国事迹同周围学生或本班学生的典型实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不是遥不可及的,所有人都能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实践高尚的道德准则。如此一来,学生就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保持卫生、保护环境、节约用纸、节约用水、帮助他人等,最终得到身心的锻炼和精神的升华。
三、总结
总之,初中阶段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薄弱,还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否则,他们将无法真正明辨社会上、生活中的种种道德现象,也很难形成正确的、稳定的道德观。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辨别能力,指引他们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具备健康的、优秀的品质。
作者:南小宁 单位:南小宁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葛维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4(07).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研究
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行为意识的重要时期。因此,思想道德教师需要抓住这个时期,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引导他们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这对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中,需要融入更多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
一、加大初中思想课程生态文明教育的比例
在初中学科中,所开设的思想道德这门学科对培养我国现代建设人才起到很积极的作用,既是促进学生全方面健康发展的主要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学科。所以,我们应该整合初中思想道德课程有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并且整合成为一整章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知识,转变教学模式,加大对初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在研究我国当代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这门教材后,我们发现只有一节内容是在系统的讲解生态文明知识,其他内容与生态文明教育联系性不大。根据教材内容的编写情况以及对初中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需要编写一个单元,系统性的进行讲解生态文明知识。在编写教材内容中,可以多加一些其他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对策以及做法。例如,在泰国,所建设的垃圾银行。每一个社区都会鼓励此社区中少年儿童去搜集垃圾,然后在教他们怎样把垃圾装入袋内,怎样存入到垃圾银行中,并且他们这种搜集垃圾的行为,也会得到相应的报酬,报酬并不是现金,而是兑换成为他们上学所需要用到的物品。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我国应该加以借鉴,不断加强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
二、加强初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措施
1.树立绿色生活观。
当代我国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深度开发和利用大自然资源,对大自然的平衡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的生产环境。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建立起新的生活理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绿色生活。绿色生活是指人类能够将保护生态环境贯穿于行为举止的始终,其主要目的是要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按照大自然的循环节奏所进行。同时绿色生活所涉及的领域是较广的,例如,节约用水和用电、杜绝一次性制品的使用、不浪费粮食、不乱丢拉法、分类处理垃圾、不随手摘花、不随意刻画、爱护草木、不使用塑料袋等等。只有要是有益于保护环境的,就需要多做。
2.树立绿色消费观。
所谓的绿色消费观,其实是指消费行为不但要与我们当代人消费需求相符合,还需要考虑到后代消费的需求,也能够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绿色消费包括着产前消费、产中消费、产后消费等等一系列环节消费观念。绿色消费既保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保证着大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从绿色消费内容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消费产品;第二,在消费中,重视处理垃圾,做好垃圾的分类工作;三是,培养消费者节约能源以及资源的意识。在学习与初中生养成生活习惯相关内容时,为了能够对深度对学生展开教育绿色消费观方面的知识,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探讨。第一,所谓的绿色消费,是指吃绿色的食物吗?第二,处理好垃圾的分类算是绿色消费行为吗?第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精美的外包装盒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吗?第四,追求时尚是绿色消费行为吗?第五,朴素消费与绿色消费等同吗?
3.树立生态法制观。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制止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建立起相关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一系列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是重要的。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企业和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对生态环境起到很严重的影响,乱砍滥伐的现象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要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强制要求人们爱护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对初中生进行生态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初中生了解到与保护自然相关的法律制度,能够按照法律制度的要求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且也积极引导家人和朋友也能遵守法律法规。我国虽然制定了很多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力度完善我国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使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各企业以及人们也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另外,在课堂上,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使学生了解到更多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在学习这些法律法规中,在生活实际中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4.树立生态道德观。
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唯有不断对初中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将这种保护意识在行动中体现出。我们常常所讲的道德教育实际是指人类在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所体现出道德素养以及行为,使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要求相符合。生态道德主要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关系,简单来讲,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思想道德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述一些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的例子,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和沟通,交流自己所做过或者看过破坏自然环境的事情,在交流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改正自身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行为,帮助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保护环境意识,从自身的身边做起,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学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思想道德教育者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探索出加强初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之间要相互配合,使初中学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成才成长,这样对加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行为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欧颖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研究
摘要:
思想品德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而且思想品德课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老师的教学一定要实现生活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让知识与生活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
思想品德 生活化 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而且国家对教育的期望过高,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程在中国得不到好的发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思想品德教育强调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让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下面我就来谈谈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1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1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中学时期基本上就是人的思想意识形成时期,很多学生还是处在叛逆期,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很好的教育学生。在这个时期他们所有的意识,无论是在方面思想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在飞速的改变着,这就需要一个好的老师来引导,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恰好起到这个作用。
1.2改变传统教学弊端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而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比较明显的改善这种状态,它可以让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课堂由被动化变得主动化,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案例分析
老师在讲解到《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找一些诚信的经典案例。例如美国总统林肯,他曾经在朋友家的商店里当店员,少找了一位老妇人12美分,他在发现后当晚就步行了六公里路去还给那位老人。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因为最后林肯当上了美国总统,老师可以先给同学们讲这一个案例,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思考林肯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再公布结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在讲到《心有他人天地宽》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放一些电视片段,比如卫子夫中的一些情节,卫子夫从小就对人很宽容,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老师放完片段以后,就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谈谈他们在遇到电视中的情节时会做出怎样的决定,然后再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才能让他们在长大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在《权利义务伴我行》这一课中,老师可以结合党章进行讲解,因为党章中重点强调了人民的权利与义务,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课下去找党章的材料,然后自己先进行阅读,充分理解以后,可以开展班级辩论赛,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争取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内涵。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
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走向生活化是改革的重要发展,因为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思想品德课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只有把这二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3.1要努力实现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教材中一定要突出生活内容,让同学们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无用的,这些知识对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生活都会很有帮助。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让知识与社会生活充分融合,老师也要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又对教学有帮助的生活案例,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老师要避免避重就轻,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重点,不能忘了教学的初衷。
3.2要注重教学策略:
一个好的方法能让老师的教学事半功倍,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方法,谨慎选取教学案例,一定要选取最贴近教材的内容,切忌选择联系较少的案例,而且案例要突出正能量,不要让学生心中充满负能量。同时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进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接下来老师要讲解的内容能够很好地接受。老师在讲案例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学生自己设计情景剧等,从而让学生能够很清晰的了解生活中的知识。
3.3要找准切入点:
拥有一个好的开始,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老师要注重教学的引导。在课堂开始之前要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吸引学生。初中的教学重点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让学生学会一种方法,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就学会知识。所以,初中老师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调整教学计划,要紧扣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可以挑选一些时事与教材内容结合,让学生及时了解新闻的同时又能学到知识,这些时事一定要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会很积极地去学习。因此,找到一堂课的切入点是很重要的。
4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的生活化并不是教育部提出的一句空口号,他要求老师们要切实执行,只有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初中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所以老师一定要注重这一时期的教学,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让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
作者:李玉兵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
[1]黎雁飞.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4,(1):120-120.
[2]程方圆.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9):10-10.
[3]杨慧敏.践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促进学生思想与行为管理[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9):167-167.
[4]何联峰.试论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4,09:58.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微课应用探析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纯理论知识的课程,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直在阐述教材内容,而学生就在不断地勾画与记录。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记录受到了阻碍,学生也因为忙于记笔记而忽视教师的口头阐述,对重点、难点仍然不能准确地理解与掌握。而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微课”的出现能良好地解决这一现状。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微课 应用 探析
思想品德是需要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科目,我们不仅仅要教学生记住知识点,更要深入理解重点与难点,可是即便是能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也难以达到这一教学要求。因此,我们要精益求精,采取更加符合课堂、更加高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微课”。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它主要是通过视频录制,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讲解或者其他精彩教学活动过程。它具有时间短、内容少而精、形成小情景等特点,核心组成内容是课例片段,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相关资源,使传统教学与新兴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成为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中的一大助力,是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好助手。
二、浅析“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一)“微课”是绝佳的预习教材
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提前掌握知识点,标注疑难点,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目标、有目的地听讲,使课堂效益达到最大化。但是由于许多知识点学生仅仅看教材难以理解,于是干脆不进行课前预习,等着教师的课堂讲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对此,我们可以将微课作为一个帮助学生进行预习的工具。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时,学生对“如何正确面对文化差异”这个问题一知半解,处于一种模糊的理解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这一问题该从哪些方面思考、该怎么样回答,我在班级群中上传了一个关于这个问题解的讲微课小视频,学生只需利用5分钟看一看就可以省下一大段的预习时间。果然,在随之的讲解课堂上,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加全面、理解更加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帮助教师进行课堂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让课堂获得更好效益,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中的教学设计,使课堂从一开始便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比如,在讲解《我们的人身权利》这一单元时,由于许多人都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利用微视频制作相关课件,如人格尊严权、隐私权等在生活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又应该怎么维护自我权利。用短小而精悍的微视频呈现该单元内容,引起学生对权利的认知与关注,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学习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并运用到生活当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
(三)“微课”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一节好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点讲解完整,还能激发学生起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乐于学习的人。初中生涉世不深,还不不了解学历、技能等东西,他们做的很多事都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既是教师教学中的难点,也是突破口。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时,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父母的爱,时常认为父母喜欢多管闲事,让他们失去了自由,无论教材上讲得再文艺、再感人,也难以触动他们。这时,利用微课堂教学便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作用之一是营造出一个有关于课堂主题的“小环境”,它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我在学这课时通过微课资源播放了《一袋米》的感人视频,在视频末尾将教学内容结合进去,学生们不是泪流满面便是眼眶通红,无疑每个人都受到了极大感触,这已达到了我想要的初步成效,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学会尊敬、孝敬父母。
(四)“微课”让教师总结归纳与反思
“微课”除了通过教学实例、教学设计之外,还包括教学反思,它在使教学内容“出”的基础上,还能使教学内容“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我们可以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一目标前进,提升自我教学素养。教师可以利用摄像工具、软件等进行课堂录制,制作自己的微课,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重复观看,找出不足之处与可取之处,最后进行总结归纳,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思想政治微课中,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选题的精准性。微课要求短小精悍,要求切中要点,学生往往最具话语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记录以及提问整理相关清单进行选题。第二,设计的新颖性。当今时代靠什么取胜?无非是创新,所以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的时候,要有创意。
三、总结
总之,教育在改革,技术在进步,处于微时代的我们,除了自身素养要与时俱进,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也要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微课这一学习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它是所有教师与学生的福音,它的运用能让思想品德课程变得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作者:沈阳初 单位:浙江省嵊州市鹿山街道小砩中学
参考文献
[1]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02):15.
[2]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一项关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初中政治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介绍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1.启发式教学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启发式教学很早就被教育者提出来了。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都是启发式教学的雏形。后来,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后,这一原则得到不断强化。
2.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用于指导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能否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能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这样看来,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计划。
3.元认知学习理论
元认知与自主学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理论在学习方面的具体体现。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就能有效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元认知具有不同于传统认知的特点。首先,在活动内容上,元认知是对认知内容的调节和监控;其次,在对象上,元认知的对象是内在的、抽象的认知过程或认知结果;第三,在目的上,元认知是监测和促进认知活动的进展;最后,在作用方式上,元认知只能通过调控认知活动,间接地促使主体的认知活动有所进展。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
基于对以上几种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以及对自主学习内涵的深入理解,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1.制订合理的教学规划,提供适宜的教学内容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做批注
初中政治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通过阅读和批注的方式,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课外政治教材和报纸,鼓励学生写批注,并进行定期交流。对于一些政治问题,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由教师进行系统总结,以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自觉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活跃程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青少年心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烦恼箱”,让学生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投进“烦恼箱”中,然后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分享烦恼,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立性和自律性
自主思考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并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元认知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应提高独立思考与独立完成课后作业的能力,加强自律,实践元认知学习理论,并从中受益,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把授课内容回归到社会生活中
众所周知,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并通过所学的政治知识来理解社会现象,所以教师应把政治教学回归社会生活,让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教学《保护自我》时,教师可以引入鲜活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保护自我的重要性,通过思考和讨论,寻求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以实现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运用自主学习理论,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作者:曾辛炳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
第六篇: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有幸参加了“2015年中卫市市级骨干教师远程提高”培训学习,现就本次学习简要谈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点滴体会、思考。
一、探析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社会与学校的忽视,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始终“缺氧”
应试教育与升学压力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品德课始终被列入副科的榜单中,被视为末流,而遭受冷漠,不被重视。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中考中已将政治学科考试形式改革为开卷考试,且分值低于其他科目,这严重削弱了思想品德在初中学科中的地位。多数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语数外方面的学习时间,肆意缩减思想品德课课时,导致老师难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这也让基础知识无法落实,学生能力培养受到影响。同时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资源稀缺,学校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业绩的考核往往只注重毕业年级,造成思想品德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大局势下,教师很难在短期内将新课改的理念与实际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沿用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思考问题,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陈旧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气氛沉闷,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也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缺少兴趣与渴求。
3.思想品德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是育人思想、培养感情、陶冶情操、授人知识的学科,可以说是德育功能最强的一门课程,且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力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为教而教,为表面上的完成教学计划而教,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满堂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戴院霞新课改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点,而这恰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目标。
二、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感悟
1.体现特色,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堂的潜力和魅力
(1)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学生的兴趣来自三个方面: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学到新的东西;能够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和创造。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这些方面的设计,能够让课堂生活化、真实化,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学科的魅力。
(2)要准确定位课堂。
思想品德课承载着德育功能,要求我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认知领域,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要挖掘教学的深度。
从课程资源中挖掘出较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创新性;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有“灵魂”贯穿始终,具有思想性;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具有逻辑性;课堂设计要有计划性、目标性、针对性。
2.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地吸纳包含时代内涵的新知识,为中学生的思想注入丰富的时代内涵,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渴望探索真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要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移情换位,思其所思、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在教学中建立平等、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善于探究,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要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与学生同忧同悲、同喜同乐。
3.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并重
在当今现实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授予学生基本生活常识、法律规范、国情国策等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之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既收获成绩,又不断成长,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指引学生塑造自信、自强、坚实、成熟的人格。
三、总结
社会的迅速发展,给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吸取新知识与新技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注意把有效教育的理念运用到日常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实践,锐意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新的活力。
作者:戴院霞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张洪学校
第七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美育途径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仍是中国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笔者是一名教学一线的初中思品教师,在思品课堂上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将高尚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心灵,让思品课堂吸引学生,是职责所在。笔者就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美育的途径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作一简要分析。
一、树立教师形象的榜样美
教师的工作富于创造性,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纯洁的学生打交道,学生具有自主能动性,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对象和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审美能力的优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外在形象美,得体的服饰、优雅的妆容、可亲的教态等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更应该塑造自身的内在美,关爱学生、理解家长、团结同事,善良而宽容,严谨而细致,敬业而智慧,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二、感知教材内容的意蕴美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材料贴近生活,语言优美,故事动人且富有哲理,特别是古今中外的名言名句更是发人深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朗诵、理解、复述等手段,将这些蕴藏在教材内的意蕴美挖掘出来,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把握教学环节的过程美
1.让教学语言美起来
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所以教师应严格锤炼语言,让学生在教师优美的语言中与思品课堂完美融合。
2.让课堂导入美起来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导入设计得巧妙,就能起到先声夺人、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
3.让教学情境美起来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美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改变平铺直叙的刻板式说教,使得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情境相融,教育效果水到渠成。笔者在进行《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学时,设计了以时下热点话题“青岛天价虾”为背景的情境分析,从“大虾的出场”到行为的分类,从“大虾的处置”到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从“大虾的走红”到给我们的启示,整节课围绕该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让思品课堂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在一起。
4.让课堂设问美起来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课堂设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趣的设问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点亮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贯穿课堂的设问,就像一粒粒珍珠一样,将一节课串成美丽的项链。教师要善于从教材、资料、生活实际中挖掘值得思考的资源,用故设悬念、层递式、抛钻引玉式、两难式、辩论式等提问方式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5.让教学手段美起来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拓展了教育的时空,引起了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促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微课、慕课等方式有效地联系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四、启发教学生成的创造美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同时更要善于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笔者在组织初三“学会与人合作”内容的教学时,精心设计了课堂活动“心中的塔”,让小组同学用废旧报纸和透明胶带合作完成“心中的塔”,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在活动后的分享中感悟到合作的方法和原则,同时最后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塔也充分展示了各组学生的创造力。
五、总结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在思品学科中挖掘丰富的美育资源,充分发挥它的美育功能,引导学生辨别美、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这是值得每一个思品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美能导善,美能启真,美能怡情,让我们做一个美美的思品教师,让我们的思品课堂真正美起来!
作者:李妹红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