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议(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前言
我们都知道,时事热点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时事热点是思想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有效的运用时事教学,可以优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上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互动之中。另外,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爱国情怀。所以,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时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时事热点为教学切入点,发挥时事热点教学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
2、时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2.1结合时事热点,培养爱国情怀
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件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素材,例如,钓鱼岛事件,日本无视历史枉称钓鱼岛是日本的,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外爱国人士对日本当局的强烈谴责,但是有少部分爱国人士抗议思想过于偏激,打砸日货,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教师可以引入这一事件,让学生讨论何为爱国,如何正确爱国等,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对挑战国威的事件,不盲目不偏激,不卑不亢。再例如,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越来越高,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时事热点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国家正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2.2加入时事资料,丰富课程资源
与时俱进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课程教材在编写之初是精心挑选了最新的社会素材,但是社会是飞速发展的,课程教材难免会出现陈旧滞后的问题,很难激发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求知欲。时事热点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资源补充。它的突出特点是素材新且富有议论性,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较重,时事热点对初中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选取典型的时事热点案例进行搭配授课。以苏教版九年级“与诚信同行”为例,在进行这一模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联系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的“三鹿奶粉”事件来举例教学,在学习法治与道德模块时,教师可以引入食品安全案例等。把时事热点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鲜活素材引入课堂之中,为思想品德教材注入活力。
2.3分析时事热点,理解教学重点
时事热点除了“新”这一特点外,还有另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真实案例具有说服力,容易让学生接受教材上的观点。以苏教版九年级“学会合作”为例,课本讲述了合作的重要作用,除了可以使个体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外,还可以使个人与集体的力量最大化,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从而走向成功。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明确指出本节内容的关键点是“战胜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可以结合“汶川大地震”、“天津爆炸”事件、冬奥运申办成功等时事进行讲解,这些事件都曾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这些困难是我们国人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渡过的难关,而取得的成功也是我们国人万众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通过对这些时事热点的回顾,有助于学生领悟合作的价值,更好地理解教材的观点。
2.4探究时事本质,提高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考试中,思想品德的考试题目大多数是以时事素材作为题目背景而进行提问的,尤其是在中考试题中。因此,教师应归纳整理时事热点,并在平时课堂中多角度寻找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进行考题模拟,与学生一起进行题目分析与解答。例如,“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这一时事的分析涉及到哪些教材观点。如果是从“扶”的角度出发可结合课本的“传统美德”、“亲近社会”等观点进行解答;如果是从扶老人被讹角度出发,可以结合“与诚信同行”、“自我保护”和“法治与德治”等观点进行分析,本文只是列举了部分观点,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因此,对时事热点的探究,可以引出很多教材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5融入时事教学,优化德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与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创设德育机会,以道德的魅力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框的“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为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收集相关的时事材料,通过播放视频或PPT的方式,让学生对“责任”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触,通过视频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责任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同时,学生感受视频里的情境时,也会不自觉的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这样就加深了对“责任”的理解与感悟,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3、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可以开阔学生的社会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作者:徐勇健 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生活化思维探析
一、树立生活化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其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受应试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更多追求的是学生的成绩。于是,在教学中,教师总会千方百计去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完成大量的练习,甚至有教师在学生无法背诵的情况下会以抄写多遍的方式来要求学生,教学走向了应试的极端。如此,思想品德教学和生活也就逐渐偏离。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只有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树立发展意识,逐渐推进生活化教学,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更好地认知教材知识,获得思想品德的提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首先要体现在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上,教学中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为最终目标,而不能停留在应试的牢笼中。其次,要灵活地把生活和政治有机地整合起来,教学中既要让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如涉及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知识,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素材并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探究,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从而促进其从实践到理论的认知构建。最后,要能从生活出发并“反哺”于生活。在教学中以多元化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构建思想品德知识后,要注重在针对性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化拓展实践,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为压缩课堂时间,一般很少创设情境,认为自己在课堂中讲得越多,学生就接受得越多,这样更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不错的成绩。这样的教学以应试为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或时事政治案例来导入新的学习主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常见的、熟悉的案例来引入新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话题、多媒体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从生活案例过渡到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中。以《身边的诱惑》为例,教学中教师先以“有奖刮刮卡”的方式让学生上台刮奖,刮奖活动后出示不同品牌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可以刮奖,而另外一种不可以,问学生更愿意购买哪一种。根据学生的选择引出“身边的诱惑”的主题,并追问“我们身边存在哪些诱惑”,从而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存在哪些诱惑。让学生从生活案例进入学习主题,在问题引导下展开思考,更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要注重以时事政治来引入新的探究主题,从而更好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以《走进法律》的教学为例,初中生的法律意识还较为淡薄,对于哪些事情是违法的,哪些事情是合法的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为此,教师可借助网络收集一些中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来作为导入素材,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某生因沉迷于上网而向同学抢劫、如某生为赚钱买手机而帮助堂哥运送等。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明确什么事情属于违法犯罪,然后进入讨论交流过程。
三、引入生活化素材,促进学生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学生的生活较为贴近,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一些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地教教材,不会灵活运用教材,不会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有用的素材来引导学生理解新知。新课标强调教师要能运用好教材,而不能机械地教教材。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引入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并以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以《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为例,教学中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隐私”的含义,先以某生在同学面前说某个同伴的不良嗜好为例,引导学生思考“隐私是不是就是丑事”“什么样的事情才可以成为隐私”。然后追问“是不是不愿意公开或不想告诉别人的事都是隐私”,以此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隐私的概念而归纳出隐私应该包含哪些必要条件。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展开讨论,学生能更好地构建知识。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引入生活素材,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教材中的案例,也不是要照搬教材中的案例,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判断案例是否恰当。以《财产属于谁》的教学为例,教学中先展示出租车、公民居民楼、个人银行卡、青藏铁路、鸟巢等图片,追问学生这些财产属于谁。然后以教材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判断财产的归属权问题,在讨论中明确财产的归属划分。
四、开展生活化实践,培养学生技能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即可,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以思想品德知识来武装自己,并更好地认识生活。如此,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实践就是不可缺少的。但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依然以书面练习为主,认为实践耗费时间,且容易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其实不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并在学校内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可较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书面练习对学生的发展作用,相反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分层练习,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财产留给谁》的教学为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遇到一些关于遗产继承的问题,但要组织学生展开实践调查较为困难。为此,教学后教师可结合生活中某个家庭遗产继承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模拟活动,以“小法官”的形式进行“审案”,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更好地理解继承权的含义。此外,教师也可在课后引导学生开展辩论、讨论、主题交流活动。如《平等尊重你我他》的教学后引导学生就学校生活中该如何尊重同伴、老师、家人等开展讨论活动;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教学后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活动。这样的活动都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形成技能。
五、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宗旨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如果把思想品德课程从生活中剥离出来,让学生机械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是无法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健康发展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生活的认知也不断增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以生活化情境来导入探究主题,以生活化素材来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思想品德知识,在生活化的实践中应用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活思想品德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林毅勰 单位:福建福鼎市金桥学校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学主动性培养探析
一、在激发学生对学的内容的兴趣中培养学的主动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首先要对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有效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相反,如果学生对思想品德产生了厌恶之感,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鉴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自主能力的培养提供前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时,可充分利用幻灯片等教学工具来展示真实图片:烟囱吐出滚滚浓烟,森林变成荒地,河流干枯,土地干裂等。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真实感受,让他们急于了解其中的原因以及领悟这些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的不利影响。当学生在观看图片感触颇深之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就此想出对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解决办法,以此来激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比教师的空洞讲解要有趣得多。初中的思想品德时刻紧随时政,关注动态,教师便可以抓住这一学科的独特性,以“时政”热点作为基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实践性、品德性。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味地脱离实际、远离时政,那么思想品德课便会成为一潭说教的死水,毫无生气,更不要说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了。这就启发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时政来激发学生兴趣。不管是“外媒热议中国废止劳教制度,要防止出现替代品”、“农村家庭本科生就业最难,失业率高”,还是“‘简政放权’,中国积极激活市场内生动力”“贫困儿童生活调查‘山寨食品’成难得美食”,这些都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成为思想品德课的最新热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借用这些时政热点来阐述课本知识,既使思想品德课充满时代色彩,又可激发学习兴趣,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学的主动性
民主课堂的营造首先便离不开师生关系的融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则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氛围,甚至是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借助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来向学生传递爱,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相反,在课堂上老师不能总以权威者或是监督者的口吻来与学生交流。初中生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具有反叛精神。如果老师一味采取强制手段,不仅难使学生屈服,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厌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都毫无益处。因此,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教授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中获得新知,习得能力。如教师在教授“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便可以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那些具有正确消费观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表扬;对那些还未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同学,老师也不应严厉地进行批评,而应面带微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改变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为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如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一节专门讲授价格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关注生活。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从生活出发,告诉学生目前市场上的水果价格飙升,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然后就抛出问题,“是什么影响了今年水果价格的大幅上涨”?接着,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有的学生会回答是因为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也有的学生会回答今年的水果减产了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在自主探究中寻求答案,无形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兴趣、营造民主课堂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以此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教学的优化。
作者:施路平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中学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时事播报作用浅议
一、时事播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形式
将时事播报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采取每一堂思想品德课,都利用五到十分钟来进行时事播报,或者也可以采取定期抽出一堂课专门进行时事播报。时事播报主要是将搜集到的时事的政策新闻、社会热点等内容传递给学生。在形式上绝对不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上可以采取两种,其一,教师将搜集到的时事新闻播报分享给学生,每播报一则新闻之后,都要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分析,表达自身的看法,教师在最后做出点评与总结。其二,采取学生课下搜集,课上播报分享的形式。为了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进行时事播报,可以采取轮流的方式。同样,当同学播报分享之后,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教师做最后总结。这两种形式一定要并用,缺一不可。
二、时事播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1.时事播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自然时事播报会引起其极大的好奇心与兴趣,而如果单纯地讲解思想品德内容会显得单调、乏味,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如果将时事播报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融合教学,首先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不但掌握了时事内容,通过与教材的有机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另外,在学生课下搜集、课上播报分享这一形式过程中,等于给了学生一个展示平台,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搜集时事新闻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把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2.时事播报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增加教学资源。
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融入时事播报,绝不是形式化的追求热闹。而是因为时事播报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来说是支撑,如果是单纯的教材内容,那么此课程教学将会完全失去生命力。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与形式都是全新的,但教材编写毕竟属于过去式,尤其对于思想品德这一科目来说,时事政治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进行时事播报等于注入了新鲜血液。另外,通过时事播报,可以使教学资源变得更加生动,例如播报地震发生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果遇到地震发生你会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对地震的认识。这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3.时事播报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
搜集资料、课上播报分享这一形式,学生资料的搜集需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杂志等等,搜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考、想象的空间。课标下,要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而时事播报恰好完成了思想品德教学的这一目标。
4.实时播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一阶段就是学习阶段,无法接触外面的社会,也无从知晓外面的社会。学生的知识面是狭窄的,而通过时事播报可以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实时播报的内容从国家政治到社会热点,再到离我们生活触手可及的新闻事件。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刻板,更加接近于社会实践,给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5.时事播报有助于落实德育功能。
通过时事播报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大量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励志故事等等,教师对其加以引导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一个优良的道德品质。这比单纯的教材理论道德教育来得更加生动、有效。
三、总结
本文以时事播报在初中思想道德中的作用为研究课题,主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资源、有助于探究性学习、开拓视野、落实德育几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王昕 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一、寻根问“源”———挖掘教材内容,明确情感教育目标
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关爱之情、同学的真挚友情,都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默默奉献的平凡一生、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都会成为学生的感动瞬间;诚信做人的高尚、助人为乐的快乐、笑对生活的自信,都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信息,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情感因素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独特感悟的情感在课堂中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2.情理之中,处处有情。
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具体的课时情感教育目标,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片、文字材料和感悟探究题目,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与提炼。例如,通过介绍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在感动中懂得人性之美;展示祖国壮丽的山河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剖析社会的冷漠行为和不和谐现象,增强学生的是非感、荣辱感和道德感。
二、设身处“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
1.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服务于情感教育目标,做到合理有效,生动灵活。
(1)耳目一“新”。
教师要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中创设情境,要融入教师的个性,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要鼓励学生以主人的角色来吸纳和处理有关信息材料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创设情境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用问题引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片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
(2)生活再“现”。
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结合社会热点。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收集、挖掘材料,引导学生在平凡小事中体会真情和道理。教师要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善于从中提炼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教学情境的有效进行,学生情感的真正激发,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投入。
(1)身先力“行”。
教师自身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把自己对教材内容、对生活、对人生的每一份感悟都融入情感,用动情的语言、动人的眼神、传情的动作展现。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环境和学生状况决定情感表现的倾向、方式、分寸,使学生获得最佳的情感感受。
(2)丰富真实。
教师的情感要丰富、真实,要以自己的真诚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的语言要有激情,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爱心、同情心、责任心渐渐形成并得到强化。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既能听到学生充满欢乐的笑声,又能看到学生淌着泪花的脸庞。
三、实践出真“情”———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如,学习完《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让生活充满爱”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有学生结合自己成长中的感人经历,感激伟大的父母之爱,充分流露出关爱父母、孝敬长辈的情感;有学生感谢老师的默默奉献,表示在人生道路上要铭记老师的无私教诲;有学生被他人的真诚之爱所感动,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产生要回报他人、感恩社会的情感。
四、心灵沟“通”———注重情感交流,培养学生情感品质
1.心有灵“犀”。
初中生非常希望教师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他们喜欢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喜欢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师生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体会了什么是平等和尊重,领悟了什么是感恩和幸福,理解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在情感交流中既得到感性的体验,又获得认知识的飞跃,逐渐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品质。
2.心心相“印”。首先,要走近学生。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找准师生情感交流的切入点。其次,要尊重学生。教师要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与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处理好适应环境、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再次,要赞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要吝啬鼓励和表扬,教师要学会用赞赏的目光欣赏每一位学生。
五、总结
思想品德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和烦恼,品味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培养学生的诚信负责、乐观进取、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肖晓峰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滨江实验中学
第六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时事热点有效融入思考探究
一、抓住时效性,客观理解
将时事热点合理引入思想品德教学中也要讲究其正确的方法,应该懂得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炙手可热的新闻或者关注度十分高的新闻才是正确的选择。例如,思想品德课本中有一课“学会拒绝”,在领会课本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运用一些现在初中生十分关注的人物,举例说明我们要对一些不该接触的事物“学会拒绝”。这样使学生在“听新闻”的过程中不觉受到了正确的教育。
二、分析代表性,认真对待
老师在选择时事热点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的同时,在心中引起反思,以达到课程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选择情绪控制不好的案例,提出这一例子后,学生之间会引起积极的讨论,学生的内心也会得到反思。了解到情绪重要作用的同时,一定会在日后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注重分享性,避免灌输
不一定只由老师去挑选时事热点进行讲解,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所关注的热点新闻,让其在课堂中与老师一同讨论、一同分析其中的内容意义。这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也在运用新教学方式的同时,避免了以往教育的“灌输”思想。
四、总结
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中引入时事热点,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效果的提升,在老师与学生对时事新闻的讨论中,使其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使课堂更加有活力,让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开展。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将时事热点与课程结合,培养学生的客观分析能力和对社会探知的欲望。
作者:张晓红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第三中学
第七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探讨
一、用真实的思想感情进行课堂教学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由儿童向青少年进行转变,变得更加感性,思想品德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授课,找准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这一阶段,思想品德老师可以用真实的思想感情来打动学生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即所谓的情感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情感。
1.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开始变得叛逆。例如,开始对事情想得比较复杂,而且比较感情和情绪变化比较大等,所以思想品德老师应该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及其情绪的变化情况,除了保持与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外,更应该成为朋友关系。只有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与学生处理好关系,学生才会喜欢老师讲的课,才会愿意敞开心扉,学习也会变得积极乐观。思想品德老师除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外,更应该保持自身的威严,威严并不是单纯的严厉,而是通过老师的个人魅力来影响学生。例如,老师可以在平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不是指成绩好的学生,也包括成绩一般或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品德的课堂中,让学生个人愿意学习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掌握好人生的方向盘。
2.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总是想脱离父母的管束,创造自己的私人空间。但是实际上学生又离不开对父母的依赖。思想品德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孝顺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主动与父母谈心,了解父母的生活,分担父母的忧愁,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对父母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回报。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亲近师长”这一单元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对老师、父母产生深厚的思想感情,如何懂得感恩和尊敬老师和父母。这样的情感教学方式往往比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效,因为发自内心的意愿会鞭策学生更加努力。
二、师生思想教育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价值,在爱国思想为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思想教育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学生的道德情操主要包括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尊重年长者,爱护年少者,孝顺家长,乐于助人等各方面。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老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2.培养老师的道德情操。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所以老师个人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思想品德老师也要注意个人的行为举止,拥有优秀的道德情操,包括职业道德、行为举止、自身的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只有思想品德老师自身做好榜样,学生才会从心底佩服,愿意去跟老师学习。除此之外,老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库的更新,只有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才会跟上时代的脚步。
三、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导入方式
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单一,没有实验等教学环节,所以,老师应该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1.设置相关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这主要是指在上课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所讲的内容中来,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接受课本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尊自强的第一课《天生我材必有用》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愿评论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由此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
2.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导入。
现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重要,在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中有很多案例,老师应该重视对多媒体的利用,在课前或课上给学生准备一些与讲课内容相似的小视频或是歌曲,丰富多彩的课堂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参与其中。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的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中,老师可以播放一些集体力量的小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感悟集体的力量,引领学生走进课堂。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且要用真实的情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自愿地去学习思想品德这门学科。除此之外,老师要注意培养自身道德情操,给学生做好榜样和楷模,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老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只有多彩多样的课堂导入方式,才会让学生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作者:徐娴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第八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人为本探究
一、胸有学生
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这是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和教学方法三者协调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条件,才能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这一现代教学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否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无从谈起,如有的教师在整堂课教学中,除了某些地方用了“是不是”、“对不对”等词语以示给学生“回答”的机会之外,大部分都是教师自身在“导演”和“演戏”。教师应树立“心中有学生”的观念,树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教学”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教学观。只有树立这样的教学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克服或避免陷入传统主义教学派(认为教师是主宰)或实用主义教学派(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泥坑。要尊重学生,把课堂看作是师生间互相交换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信息的过程,是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要备教更要备学,不能只研究教什么知识,能应付什么考试,应站在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高度,了解学生晶德现状和道德认识结构,研究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方法教给学生怎样学习,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任务。
二、角色换位
课堂教学中,创设特定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故事当中,引导学生在教材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进行想象和体验,这就是角色心理换位教学法。这种把课文中的人和事搬到学生身边的换位教学法,既可以增强教学的形象化,又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同时,还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心理换位教学法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假设法。它主要是将故事中的人或事假设成我或我的事进行想象和体验的教学,从而悟出道理来。如《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教学中,为了讲清守信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这样假设提问:“假如别人答应你的事他没做到,你会怎样?”这样以假设法教学,利于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打开思维情感的闸门,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表演式。即借助于学生亲身实践而领会道理。如《身边的诱惑》一课,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失主找到失物后激动心情,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进一步表现宋晨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向宋晨学习的情感。三是游戏式。教学《爱在屋檐下》这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同学们一听做游戏,兴致就来了。
三、巩固成果
思想品德课需要有学生怀着强烈情感参与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活动才能有实效。但是,在思品课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仅仅是“昙花一现”。学生的情感没有保持下去,影响了学生道德行为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让学生动手写“读后记”,互相交流“读后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所谓思品课“读后记”就是学习思品课的内容后,记下自己的收获、感想等。它与语文课的读后感很相似,可从内容方面着手写,主要记下理解了的知识要点、道德观念,体现思品课的知识性;还可以从思想方面写,主要记下自己的道德情感体验,体现思品课的实践性。从形式上可以有以下几种:一课一记式、单元小结式、学期总结式。让学生写“读后记”易在高年级进行,应课堂上给予时间保证并进行检查,还要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写“读后记”,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保持并深化道德情感体验,强化知行结合,加快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同时也给了教师迅速的正确的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内外结合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升华,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道德行为转化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因此,思品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是知行统一的好方式,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一个途径。例如《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课的教学,我利用听录音、看录像、榜样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课外,又以“祖国更美好”为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故事会、演讲比赛、专题手抄报、参观等,体会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变化,感受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怀,对祖国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五、总结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人文精神和生活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原则,必须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只有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着眼学生生命成长特点,服务于学生未来成才需求,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领教学,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最向往的精神乐园。
作者:董玉红 单位:甘肃省西和县兴隆乡初级中学
第九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小组学习模式应用
一、何谓小组学习模式
所谓的小组学习模式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单位
进行的教学活动,也是课改下所积极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如何有效应用小组学习模式
1.有效分组
分组是实施小组学习模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但是,在具体的小组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该环节,基本上是随机分组,或同桌一组,或前后桌一组,或按学号、成绩等进行分组等等,然而这样的分组并不能真正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价值,严重不利于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价值,在分组时,我们可以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实现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习的情况下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实施小组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分组工作,要确保学生在合理的分组中找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
2.有效实施
(1)小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环节,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而且,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例如:在教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模式的价值,也为了确保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模式,首先,引导每个小组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需要树立“忧患意识”吗?②为实现振兴中华,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③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讨论,明确观点,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2)小组学习模式在习题讲评中的应用
习题讲评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以往的习题讲评中我们一直采取的是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来应对考试,严重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习题讲评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试题进行分析、讨论,以确保学生在小组讲评中,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为高质量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实现做好巩固工作。例如:2013年5月16日,“投资重庆,共赢未来:中国内陆开放国际合作论坛”在重庆举行。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高层、国际一流财经媒体高管、知名专家学者等近400人参加此次论坛。中国内陆开放国际合作()①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②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③有利于抓住机遇合作互利共赢④有利于加快重庆的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这是2014年四川省雅安市初三思想品德一模试题,在讲评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析该题的考查点,即: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之后,在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并结合题干进行选择,这样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3)小组学习模式在反思环节中的应用
反思环节是任何学科都不能少的一个环节,该环节既能帮助教师明确改进的方向,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我们并不注重反思环节的存在,总是“一堂课铃声响起就是结束”的思想来对待教学,严重忽视了反思环节的价值。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比如:概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互相检查需要识记的内容,互相交流自己存在的疑问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3.注意事项
小组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依旧是主控课堂,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根本没有展现出小组学习模式的价值。又如:小组学习内容选择不准确。也就是说,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都要采用小组学习模式,导致课堂质量下降,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等等。
三、总结
总之,在实施该模式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确保小组学习模式的价值最大化实现。作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认真贯彻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观念,要有效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
作者:姜以雄 单位: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富庄初级中学
第十篇: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在传统的初中思品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设备可谓十分的简陋,一支粉笔一张嘴,最多加一幅挂图!这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让思品课堂生动起来。多媒体课件,能化静为动,使无声变有声。这些形象生动、逼真的画面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很多生活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看到了这样生动的画面后,学习兴趣倍增,更为重要的是,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生动、活泼了,有效的克服了教学呆板的现象。比如,在进行“走近法律”知识教学时,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有关的音乐,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然后再播放《法律是我们的朋友》的动画,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有助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这样能拉近学生与社会活动的距离。再如,在学习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思想道德、社会道德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道德风尚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也随着提高的道理。我们知道,学生是很喜欢音乐的,音乐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说来,在传统的教学中,出了听到老师的讲课声以外,就是学生的读数声了,学生是很难在课堂上能听到音乐声的。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后,随时能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一段音乐。比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一首《天亮》的歌曲,学生在听音乐,读歌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理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再如,在进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内容教学的时候,我们除了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外,还可以请学生讲讲自己家乡的变化,此外,还可以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让学生的心在歌声中升华,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深刻的认识了改革开放在中国发展中所起到重要作用。
2.便于创设教学情景。情景教学的生命力是永远旺盛的,初中思品课更加需要情景的创设,但传统的教学设备不方便思品教学情景的创设,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由老师讲解一些社会问题,或者讲一个小故事。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后,创设教学情景变得十分便捷,可以很轻松的将国内外发生的事,再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亲眼看见刚刚发生与千里以外的事件。这样的教学,不仅给学生逼真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能随时让学生分析这些时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关心时事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坚强的意志》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再现汶川地震的救灾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川人的坚强意志,也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场景,这样的教学,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多媒体画面特别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初中思品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道德教条,要让学生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从思想上熏陶学生是极为重要的,简单的说,就是要打动学生的心!在思品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感人的事,可以直接打动学生的心,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很深刻的。再如,很多学生认为法律的制约离自己很远,没有任何亲身经历,不知道犯了罪是多么的痛苦,老师在进行《防患于未然》知识的教学中,可以播放一首迟志强唱的《铁窗泪》歌曲让学生听,这样真实的营造了富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感受深刻。
二、使用多媒体的注意点
1.认真备课。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紧贴教材内容,首先要吃透教材,否则设计出来的课件不一定符合教材内容。毕竟,多媒体课件属于教学的辅助手段,这个辅助手段的目的是突破教学上的难点,让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起到深入浅出的教学作用,而不是为了课件而课件的。在设计的多媒体画面以及动画方面,要有思想性与艺术性,这样才能打动学生的心。2.精心设计。设计的课件要有美感,无论是字体还是音乐,甚至是背景,都要有艺术效果,凡是不合理的图片、动画都无需插入,否则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与老师之间开展合作,积思广益,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努力使设计出来的课件,都具有很高的质量。当然,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到精益求精。作为老师也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去探索,每次上课后,要做好教学反思,找出课件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教学水平。
三、总结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思品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乃成 单位:射阳县耦耕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