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了解、关心学生
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时比较少,该课教师接触学生的机会太少,甚至根本不认识学生,上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关心如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学生的品德情况、学习状况根本无从了解,教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品德课最好由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班主任兼任,以利于因材施教。这样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品德教学当然需要成为触及学生灵魂的教育。因为教师的职责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塑造人格。教学中要采取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师的眼中要有学生,而不是为了教学任务敷衍了事。思想品德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更是德育要求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甚至日常言谈举止上都始终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显示出高尚的人格,学生才能听其言,信其道,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自我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主动发展,而自我教育的切入点是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以自我完善为动力。因此,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要尽量多地取自生活,千万不能机械生硬地教教材,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地用教材教。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随时选取生动鲜活的事例,有的放矢地教学。这样生活与课本相结合,而不是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一味地进行灌输。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抓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件小事、出现的问题或者闪光点,及时生成新的内容,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通过所经历的事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也认识自己,提高自我反省能力和自律自控的能力,从被动状态转入主动状态。以自我教育、主动发展为目标,学生就不再因自己的不足自暴自弃,而是把不足作为突破点和目标。古人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内省和反思。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互相提醒警示,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融于教育情境,用身心的经历感受自我要求,形成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人格的形象设计,逐步形成与社会道德一致的个体思想。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才能从情感深处得到触动和升华。
三、重视情感体验
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极大弊端就是说教太多,而学生情感体验太少。道德认识如果离开了道德情感的体验就无法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强调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体验性,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滋润心灵,蕴养德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目前,有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仅仅停留在道德认识的层次上,根本没有关注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行为的形成。即使做了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比如品德课程能够正常开课,上足课时,也能够进行一些主题教育活动,但是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学完了课本就能形成的,也不是做了就有效果的,很多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仅仅是为了形式而组织,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改革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课的评价,如果仍然沿用试卷考试的方式,就很难考查到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因为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只是考查了教材中的知识部分,而学生良好品德是否形成根本考查不到。因此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查应以日常行为表现为准,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教育、监督,形成一体化考查。只有把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协调统一,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才能争取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当然,学校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在一体化教育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把思想品德课、班会、心理课等方式整合起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把握方向,设计方法,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评价方式采用学分制,这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修学分的过程就是学校、家庭、社会监督、激励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发展,能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道德行为,逐步内化为思想品德。当然,要真正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尽心尽职,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
作者:于学龙 单位:莱西市沽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