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当今初中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式的教学环境,很多社会因素进入学校范围,这种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只有让学生适应这种转变。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交际,这种交际就是一种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自我关怀和互相关怀,通过不同个体之间的交往体现出个体存在的价值,并让个体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交往过程中其价值得到体现,并得到别人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因此提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十分必要。
二、初中思想道德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1、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部分主要通过工作来体现,理论部分则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第一步,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才能进行实践工作。初中生由于受到的不同的地域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原因,基本思想道德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属性的学生展开科学引导,饼子啊教学过程中避免差别对待,。教师需要将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初中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教育。首先需要让初中生明白提高思想道德工作的必要性,通过对比自身与社会上一些人文精神楷模,让初中生产生紧迫感,形成一种提升自己的冲动。之后再进行分类教育,对思想基础较低的初中生进行详细教学,逐渐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介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良现象及解决方法,帮助其不断提高思想高度。针对有一定思想基础的初中生,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育者可以通过讲述自身经历供初中生借鉴,逐渐帮助他们升华自己的思想,并达到更高层次,逐渐建立使其发展方向明确为社会需求高级人才,促进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
2、针对初中生心理特征展开教学
初中生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群体,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之所以不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原因就在此。为了便于人文精神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展开,必须深入了解当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具有明显的消极特点及积极特点,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有明确的自主观念以及独立意向,在实际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且初中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逐渐增强,能够明确知道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做的事勇于承担后果。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一些初中生自我评价过高,以自我为中心。人文精神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善于团结、善于表达的当代新青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必要时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并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性制定教育方针,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人文观念,全面健康发展初中生的人文思想。
3、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贯彻到教学过程中
初中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尚未系统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得到有效引导,就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贯彻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某些基本的思想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互动合作思想,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合作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相关技能。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在课堂上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尊的健康人格。
三、结束语
初中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应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思想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更加明确的道德思想以及社会人文情怀,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
作者:施叶萍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师心理状态分析
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思想品德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心理健康的思品教师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摸索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尊重学生,客观地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不同时期的特殊心理及学生之间不同的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前“要我学”为现在“我要学”的学习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如果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待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较弱的学生态度冷漠,对他们的表现有偏见等,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也必然会影响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效果。
二、对学生建立高尚品德的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思想尚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正确树立,可塑性很大,易受外围环境的影响,思想往往复杂多变。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品德教师不仅传播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一个心理健康的思想品德教师,他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有甘作人梯的无私精神;对工作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勤劳肯干,他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是言传身教的典范;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不偏爱权贵子弟,不歧视贫寒学生;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无私贴心的帮助。“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这些高尚的品德会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这种无声的行动比有声的命令更让学生信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高尚的优良品德。反之亦然,正所谓“近墨者黑”。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态度恶劣粗暴,心胸狭窄,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斤斤计较,自私自利,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等不良品德。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对学生信任,并待以爱心与真诚相待,教师的影响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近感、依恋感,自然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与道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进敬其师,效其行。”这样有利于思想品德教师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三维目标教育。
三、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研究表明,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有主要的决定作用,而情绪则有很强的感染性。心理健康的思想品德教师有稳定的情绪、乐观自信、豁达诚挚。对待学生能够以一种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目前的不足和缺点,并用期待坚信的目光相信学生日后的优秀。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对人对事的包容与接纳,是一种很伟大的教育力量。思想品德教师怀着这种智慧的教育心态,每天把微笑带进课堂,让他的课堂充满欢笑和愉快;把自信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天天中增强;每天让学生感受到他对学生的尊重,使学生天天有尊严地成长;每天都用欣赏的目光赏识自己的学生,让他的学生日日都如沐春风。教师在这种健康的心态下,对他的学生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烦人的说教,也没有粗暴的惩罚;有的是灿烂的微笑,亲切温柔的话语,循循善诱的教导,让学生每天都体验和感受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最终得到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的教学理念。
四、对学生性格的影响
我国心理学界认为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决定成败,性格影响着人一生的命运。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几种不同类型性格的教师各自带一个班级教学,一段时间后,结果各班学生的性格出现明显的差异。性格温和、办事民主的教师,其学生的性格比较积极主动,待人接物态度友好,尊敬师长,有礼貌;性格严厉、做事独断专行的教师,其学生的性格比较暴躁、不合群,不主动参加班集体活动,团队观念较差,有的还有攻击倾向;而性格冷漠、做事不负责任的教师,其学生易处于不遵守纪律状态,性格变得漫不经心,无所谓。实验表明,教师的性格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心理健康的思想品德教师有良好的性格,而教师的良好性格就是一颗种子,一旦播在学生的心里,在每日与教师的接触和影响下就会绽放出美丽芬芳的花朵;同样,一个有不良性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其学生的心田只能是长着杂草和荆棘,可见教师的性格优劣对学生性格的影响之大。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作者:邱秀丽 单位:尤溪一中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科学运用
一、体验式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注重新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体验中生成知识”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课的体验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要求教师大力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但这种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问题不少:方法被滥用的倾向比较明显;现代教学手段利用率不高;新的评价方式尚未被广泛采用;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运用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
1.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合理应用,必须要通过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模拟演示、表演等形式,创造性地尝试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在课堂外,教师要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关注的题材。如在讲九年级《环境保护国策》前,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前面的紫薇河,学生被青黑色的河水惊呆了。抓住这个机会,我向学生展示了十年前紫薇河清澈见底的照片。看完我的展示,看着眼前污浊的河水,强烈的反差使学生感慨万千。回到课堂后,讲到有关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很好。
2.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情境体验教学是指政治课教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来创设具体情境,以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心理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实施情境体验教学的四大步骤:步骤一:进入情境。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牵引下,产生丰富的感觉体验,进而深入情境,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过程。步骤二:融入情境。学生利用在情境中得到丰富的知识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步骤三:升华情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表达出自己的体验来,并强化这种体验,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步骤四:超越情境。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应用于情境之中,解决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使体验有了真正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让学生用活动的形式去吸收那些知识和原则,那么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而讲故事和评故事活动就是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方式,在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如讲八年级《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时,我就用故事讲评课的方式讲授此课,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安排学生在课上讲述这些故事并要求作出简单的评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来。通过这些故事,他们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意义,获得了很好的情感体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论辩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这种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例如,在讲八年级《合作竞争中双赢》一课时,我就采取了辩论的形式。在上课之前,首先,给出辩论主题:竞争中有合作吗?要求学生在课下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丰富自己的论点。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先进行小组讨论,拿出自己找到的论据,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做主持人,让小组推出四名代表进行台上辩论,再推选几位学生做评委。通过论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4.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思想品德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如讲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本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要求,提出两条以上精神文明创建的合理建议。学生调查小组分别展开参观调查访问活动,回校后彼此交流信息:有的发现紫薇公园马路边乱扔垃圾现象十分严重,提出应派专人监督和管理;有的看到城北村河道污染严重,提出应禁止乱排工业污水;有的发现水泥厂工业污水排放严重,提出应加大法律打击力度,严惩污染企业。学生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合理应用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对思想品德教师的要求
从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来看,体验式教学法运用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合理的探究,提供实践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有效创设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情境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的体验,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要通过平时的观察来了解学生的性格,有意识的调控学生的表达情绪的习惯,对于内向型的学生可以让其多参加活动,提问时让他们多表达内心体验。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强调课堂纪律、少让其参与活动等方法,让其情绪表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3.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情境是否有效达到目的离不开教师本人快速融入情境的能力,教师要身体力行带动学生一起体验。教师在课堂中的情感应该是随着教学内容的要求而产生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四、总结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给思想品德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搭建了全面发展的桥梁。实践证明:学生只有产生了相应的情绪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感悟,进而把道德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最终形成完美的人格。
作者:沈海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中学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浅析
一、了解学情,认真备课
现代的教学已不再是盲目的开始、顺其自然的过程、等待好的结果。这样的教学是无序的、混乱的,其结果也必然效果不大。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是个别学生的培养。为此,思想品德教学要了解自己学生的学情,认真备好课。
1.了解学情
这就是要摸清学生的底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构建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取,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教授的,而是学生在自身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吸取新的信息,再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借鉴形成的新的知识。为此,只有了解学生基础,才能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一课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这这一概念的相关掌握情况,这样才能补充相关的知识。通过了解,学生对这一概念比较模糊,为此我结合现有的中国梦的内容,阐述学生所熟悉的“共同理想”。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2.充分备课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备教学大纲,更重要的是注重“备学生”。备学生要将新知识从这里产生,要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起草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教材、教法和学生融为一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知道,同样的教材也许会因为学生地域差异、环境差异、性格差异等而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首先,备课的群体是全体学生,不是个别学生,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差异,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基本、兴趣爱好、有什么优缺点等等。其次,备课要注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第三,以充实学生基础和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
二、设置情景,提高实效
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学习知识同样需要一定的情景。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良好情景下学习知识比简单的传授更为高效,记忆更深刻,理解更到位。为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情景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例如,在教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具体如何让学生做一个具有责任的公民呢?泛泛而谈,学生能以引导学生对社会上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如果我们联系社会老年人摔倒没人扶这样热点新闻话题,学生一定能参与到讨论中,分析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做,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最终形成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扶”起来,负起这份社会的责任。再如,我们学习《投身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课时,学生觉得这一话题对自身比较遥远,认为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是哪些名家的事,个人公民无足轻重。这就需要教师设置教学情境,用逆向思维的形式开展,如果没有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大家都不注意个人的行为,社会会如何。再联系旅游季节,有何不文明行为,为何在女红军头上照相的游客会被列入黑名单,在这样的氛围学习中,学生就进入主题,理解了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个人的关系、对社会的影响等等。情景教学是新课改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激发学生理解和深入探索,让学生主动地去认识知识、获取知识,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三、转变方式,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通过教师教、讲知识,学生自身去悟,而新时代的教学提倡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学生合作学习,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学习变得不再是单独形式,通过资源的相互摄取,让群体的知识得到交流,从而为学生自身构建知识提供更为便捷的可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是一次革命,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合作学习通过交流达到共同理解问题、理解知识的目的;通过讨论、分析将未知问题分解开来;通过分工合作,让任务分散,进而完成更有难度的问题;同时还能期待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教师在认识到这一学习方式后,最主要的是如何组织好合作学习这一活动,让这一方式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四、总结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教法,让学生在有效的情景下学习、探究知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形成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模式。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工作量,解放了教师,能让教师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创新教法,提高自身教学实效,为开展更好的思想品德课堂做准备。
作者:陈秋玲 单位:广东省兴宁市永和中学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略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需要兴趣做动力的。而兴趣的培养则是教师教学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了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有了兴趣的学习是一种富有成就感的知识获得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新课的导入阶段入手,在新课伊始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得到延长,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在教学中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集中。更为主要的是,兴趣的产生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多彩的“生活情趣”一课的教学,我在课前导入中以朗朗钢琴独奏的乐曲作为引导,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朗朗如何勤奋学习的故事讲述出来,然后教师再将自己精心设计的PPT出示,让学生全方位领会一个人拥有健康良好的兴趣是多么重要。如流水一般的钢琴声在教室内回荡,学生在如此美好的氛围中开始新课的学习,效果很好。
二、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编排宗旨是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内容。教材包括道德教育、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这些内容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和素材,是教学中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有用内容,借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尤其是学生身边的案例,更是教学中的首选,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更熟悉,理解起来更方便。比如,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等,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引用素材,成为教学的佐证。人教版思想德教材的内容具有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鲜明地体现了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理念。比如,“难报三春晖”的教学,这是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以及与父母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我联系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引导学生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课堂上进行的讨论足以证明学生更愿意接受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一个学生这样说,母亲节的早上,我想每天父母都为我操持,今天我要让妈妈享受一天,于是悄悄地为父母做了早饭,虽然是很简单的蛋炒饭,但是却代表我爱妈妈的一片孝心;晚上妈妈下班,我递上泡好的茶水,问候妈妈辛苦了,并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母亲节礼物———贺卡交给妈妈,写上自己感恩的心情,祝妈妈节日快乐。妈妈看到后热泪盈眶,夸我懂事。我只为妈妈做这一点点,妈妈就感动的流泪,比起妈妈为我付出的,实在是太少了。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做家务,多关心妈妈,让妈妈每天都感动。
三、联系媒体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当今社会是一个媒体普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鉴于此,我在教学中密切关注生活中媒体报道的一些素材和案例,然后将这些内容结合到教学中来。由于是生活中具有影响的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产生效果。在“珍爱生命”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针对网络上关于学生跳楼自杀或者是因为人为灾害出现的死亡案例,让学生谈谈生命的重要性。有一个学生就借助作家毕淑敏《我很重要》一文中的句子阐述生命的重要性: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们不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们不重要吗?这个话题让学生的讨论十分热烈,内容也非常感人,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确实做到了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四、总结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体现。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和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首先要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入手,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是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光华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油溪中学
第六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分析
一、尊重科学,注重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一味追求标新立异,错误认为“新鲜”压倒一切,把课改前的一些科学的正确的做法统统视为陈旧、落后,给予全盘否定,而是要批判地继承以前的做法。新课程、新理念同样没有抛弃优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针对初中学生依旧会面对考试这一环节,笔者认为,以前教学流程中的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做法仍然要吸收、借鉴。
二、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运动中,课堂气氛一扫以前的沉闷乏味,变得生动活泼,别开生面,但是仍然在这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盲目追求形式,取悦于听课人,出现表面的热闹与外在的活跃。小组讨论,教师一味迁就、放任自流,走上“放羊式”的合作交流。穿新鞋走老路。为活跃气氛变“满堂灌”为“满堂问”。乍看群情激昂、热热闹闹,但总跳不出师生间的单向交流。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增强学科整合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结构和学科体系,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但要重视自己的教学体系。
三、新课改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我认为首先在备课中应有体现,当务之急是处理好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消化教材中设置的探究活动,这对教师本身就是一个考验,所以要求教师要有技巧性、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发言,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如何收放有序,要求教师要有前瞻性,预见性。课备得好与坏就看是否能够处理好对新课标的解读,对教材内容娴熟地驾驭。其次在课堂上,每节课的时间是限定的,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又能突出教师的主导,这就要看教师如何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因生制宜。第三,在作业的布置上数量和难度也应有所考虑。笔者曾经教过两个班级,一个实验班,一个扶差班。本想相同对待,结果实验班的作业出色完成,扶差班的学生作业一塌糊涂,大半学生完成不了。这让我们有所启发,因材施教是分层次教学中我们要坚持贯彻的法宝。第四,作业的批改、个别辅导也应有所区别。在同一个班级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又应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怎样才能让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不掉队、既培优又扶差呢?这是我们共同的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何高科技的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作用。比如运用多媒体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在课堂上能够吸引学生,做到图文并茂,使课堂效率更高。但如果每节课都上多媒体,应付任务走过场,那相当摆设。所以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应恰到好处,不应为用而用,否则热闹一阵,收效甚微。2.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应做到能放能收。3.教师不能再单枪匹马,逞个人英雄,自己的“绝招”往往是狭隘的,要合作交流,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科集体智慧。这就是备课组里强调集体备课的意义就在。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应无顾及的“迁移”“延伸”,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不应为追求轰动效应,无原则的拔高。5.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各种资源,设计创新性试题。鉴于思想品德是中考科目,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外要花时间收集社会信息资源,在课堂上能够结合时政热点剖析教材,考试时能够体现学生运用教材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发生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6.注意学科知识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注意学科渗透。7.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单靠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一个探究课题课前就要求学生展开活动。比如在学习“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涉及台湾问题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外翻阅史料、上网查询、走访解放台湾老军人等活动形式让他们深切感受“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是铁的事实。8.拓宽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熏陶。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功能就是加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翻开九年级课本比比皆是,比如“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9.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广泛占有资料、信息,把握命题的时代脉搏,真正做到既体现新课改精神,又提高教学成绩。
五、总结
总之,在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如何遵照新课程标准,大胆探索新课改,是我们坚持教学一线教师面临的新形势。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导向。在教学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注重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努力克服不利于教学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攻坚克难,创造一片有利于新课改教学的新天地。
作者:朱福成 单位:福建省诏安县边城中学
第七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提升途径
一、精心切入新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课程。我们的教育对象及内容是活的,当然,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当是活的。所以,老师必须采用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仔细钻研教材内容,精心备课,必须要精心设计开课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语能够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像一把打开新课的金钥匙。因此,每上新课时,我会利用漫画、小品及故事等不同的方式作为新课切入点,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致,使他们更快地投入学习中。例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时,我拿出一幅《该找谁》的漫画导入新课,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说一说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什么?我们应当如何阻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呢?采用漫画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探索为何要规范经济行为及应当如何规范经济行为等法律问题,让学生的兴趣促进优良的教学氛围。这样教学,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小栏目”,让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启发式教学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其强调了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发表独特见解,从不一样的角度思考问题。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有许多名人名言及小知识等参考资料,而且还有“想一想”及“说一说”等小栏目,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小栏目,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思维的空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进而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例如,学习《法律保护我成长》这一课中,在讲到“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不可以让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时,我结合生活中的现实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为什么不让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呢?进入舞厅又对未成年人有哪方面的危害呢?”设置此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讨论问题,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他们想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欲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自发表见解,有的学生说:“进入此类场所会对学习造成影响”;有的学生说:“会添加家长的经济负担”等等,由此可见,合理运用教材中的“小栏目”,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而且可以指引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搞好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行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实践中。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而自主学习。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增强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例如,在学到“环境保护”这一知识点时,我让学生通过学习清楚了解到保护环境是中国每一位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那么,初中生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针对此问题,我举行“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独自搜集资料及图片,从而增强他们思想品德意识,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理念。增强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并且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通过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论证,进而提出符合实际的治理环境的建议。经过教学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懂得学以致用,进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规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乏味感,因此,老师必须要重视授课的方式。1.采用幽默的语言授课老师在讲授概念及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千万不要平淡无奇、单刀直入,而应当有声有色、栩栩如生。老师可选取幽默故事抑或是漫画等内容导入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中的乐趣。2.讲理论知识时,分析要简明、清晰老师讲授理论论证知识时,应当利用生活中的有趣案例,如此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更透彻理解理论概念,使分析过程变得简明、清晰。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了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老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图表分析等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及形象性,将他们的视觉、听觉得到有效应用,强化学生学过的知识,并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五、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通常处于一种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以老师讲授为主,极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机会,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这样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智力得不到发展。在新课标的变革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依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联系实际生活,要求学生自主观察、感受及体验,老师还需重视对学生的思维、感情及行为方式的培养。因此,老师需更新以往的教学方式,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发挥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如热门新闻、名人趣事等),将思想品德教学处于广阔的现实社会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他们切实成为学习中的主角,在参与学习中获得体验,在创新中获得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实施创造性教学。
五、总结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一定要进一步优化。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立足改革。这样,我们的教学方法才会更新颖、更丰富。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我们担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一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重任。为了更好地完成此任务,教师一定要立足改革,走出误区,重新建立思想品德教学的新形象。虽然路程很长,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持续实践、持续探索,则必然可以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不良方面,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的德育及智育功能。
作者:杨家雄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夏道中学
第八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教学运用
一、积极开展提纲导读式自主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提纲导读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对初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为有效。在导入课题之后,可以专门留出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预设时间大约五分钟。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精简,并要有层次感;在学生教材的阅读上也要有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读教材,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辅导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习的内容,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对于一些较易的问题,阅读过程中就把它解决了,不理解的可以做一定的标记,留到下一阶段教学去解决,这样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如在教学九年级《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中的“生活在法治国家里”这一内容时,教师在黑板上给出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基本环节,分别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依法治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怎样实施依法治国或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快速阅读教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解决了前两个问题,针对第三个问题,教师只要结合文中的例子予以必要的讲解,就会很容易解决。
二、有效进行师生合作探究式活动
活动要能顺利地开展,首先要改变我们教师的观念,确立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关系。师生合作是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也是普遍的方式。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师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展开讨论,这样的活动能唤起学生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九年级第六课第二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针对标题中的“法”字提示学生回忆“法律”包括的内容,即权利和义务两方面,由此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把握本框两目“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灵活开展生生小组合作式活动
生生合作,是打造当代高效课堂必须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合作方式,既适应于新课程改革下的新教材,又能从现在的学生的实际出发。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更强调让学生这个主角回归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紧密生活实际,在活动中感悟知识,锻炼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生合作能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为了开展生生小组活动,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如下:首先,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我就在班级组建四人学习小组,由本组最优秀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开展活动,小组长任命一个“书记员”,负责记录,每次小组讨论都由小组长指定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或由小组长自己作为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发表意见;其次,讨论过程中,教师尽量让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放手让学生合作,解决疑难,之后教师只需点拨,归纳总结;再次,我对每节课都预设一个(最多两个)类似的主题活动的安排;最后,针对当节的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来开展,合理设置问题,并对活动开展做好前瞻性。随着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小组也慢慢成长起来,到了八、九年级,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
四、总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未来课堂教学将面临着更大挑战,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改变。课堂教学必须有更适合的方法,我们应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不断交流与总结,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刘其槐 单位:福建省大田县上京初级中学
第九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教学法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存在的优点
在以前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初中学生学习能力有限,还不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透过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层面的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穿插一些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政治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当下社会现象相结合,学生仅仅只能从书本上学到有限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只是通过上课和考试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因此,学生只要记住相关的理论知识,这种僵化式的学习模式,不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割裂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然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到案例教学法。
二、选择案例要坚持什么原则
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给学生做示范,从案例中学到实际能用的知识,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内化,从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这些有效的学习效果都是建立在正确合适案例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对案例的选择不合适,将会导致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案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深远,在对案例进行选择和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具有时代特色,案例新鲜有趣。
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最好与初中生生活息息相关,融入当下时代的特色,选取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为事例。对案例进行剖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对事情的思考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道理诠释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
2.与理论知识点结合,做到真实可信。
选择案例的首要标准是符合思想道德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将事例与课堂书本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此外,选择的事例要真实可信,这样学生才能对理论知识信服,相信书本知识,更好的对书本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选择典型案例,剖析深层含义。
在授课过程中添加的案例特点要鲜明,最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学生通过很显眼的对比,对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才能得到很透彻的理解。对经典案例的剖析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此的启发和思考。
三、如何实现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1.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相关性”运用。
案例的选择和运用是以和课程相关为前提的,先让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再进行案例教学,两者的有效结合,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学会宽容”的教导时,积极运用到“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作为校长的陶先生,有一位男学生总喜欢用砖头砸其他同学,为了正确引导这个学生,陶校长并不是像其他教师一样惩罚批评该学生,而是用一种宽容鼓励的方式,该学生做对了四件事情奖励了他四块糖果,最终这个男生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通过对这个小故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陶校长行为的看法以及学生从这个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陶校长这种宽容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效仿。
2.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实际性”运用。
要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从学习上而且要从生活方面着手。因此,运用的案例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体现在实际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的理解,从而将所学的知识正确恰当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引导学生学习“自强自立”时,选择一些接近生活的例子,如《两个乡下人的不同命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两个乡下人,两个人对人生抱有的态度完全不同,其中一个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乡下人,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走上了与另一个乡下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程。在对这个真实事例学习之后,缩短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到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这种优秀的品质,不断迎接人生的挑战,锻炼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3.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穿插相应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对案例的看法、认识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了知识,而且增多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因此,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扩大了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当代提倡的素质教育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成功将教学中心转到学生身上,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不再是流于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积极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赵金荣 单位:海拉尔区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