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心理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的理论阐述
(一)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虽然不是必修科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恰恰相反它是在人的教育发展的初期直到最后的,它是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打基础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思想品德课程将道德伦理和心理健康以及国情方面的相关能力都有机的整合在了一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价值观的养成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心理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对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能与周围的环境有一个很好地平衡与调整。它是教育工作者利用科学的心理方法,对受教育者加以有利积极的影响,用来维持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出良好的品格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激发出前进的动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这就是心理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地位。心理教育离不开思想品德的教育,二者不能分离出来独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能仅仅套用学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所定的目标,当然也不能按着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为基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二、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一)从细微处体味真理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是在他们对道德的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指引学生对真理正确理解是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心思是单纯的,因此作为老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品德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同学们将一些寓言故事:如给同学讲《揠苗助长》的故事,让同学们懂得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强迫其生长,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太急功近利。
(二)于学习环境中陶冶情操
小学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活泼的性格,陶冶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课上有一个美好、和睦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室对他们身体和心灵的双重陶冶。老师可以将拾金不昧的人的名字写到班级的“光荣榜”并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褒奖,这样同学们就会争抢着做好事,班集体也会健康向上的力量所引导从而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三)在行动上做好示范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会经常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和处事方式,而在这一阶段,老师的行为动作对学生的影响的巨大的,他们会认为老师做的就是对的,进而模仿改造变成自身的行为。如果在这期间老师不能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反而做了反面教材,那对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势必会有所阻碍。老师不仅要根据课本上已有的例子进行教学,还要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出去参加扫墓或者是募捐活动,在募捐过程中,老师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教会学生尊重别人同时也要有做足够的爱心和包容心,去理解和包容他人。学校还可以与社区负责人联系,带领孩子走进社区,从这个基础上来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素质。
(四)在现实中锻炼培养
心理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学生自发的参加社会互动的结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针对学生心理防线较低的特点而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对他们的行为制定一定的规范,使其正常成长。要多组织一些积极健康的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们去爬山,而且要求他们自己准备爬山所要准备的东西。如:零食、鞋、衣服等等,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要把班里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互相照顾,这样就加深了他们之间的交流,还让他们懂得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背。但是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绝对不能用这样的方法,一定要敢于向传统教学方法发起挑战,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有效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对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要在学生有着健康心理的情况下,更努力的加以引导,是学生的心理朝着更成熟、更稳定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学生成为“四有青年”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对社会及人生有正确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对中的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重塑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培育了学生完整的人格,也健全了学生的心理,使其心理变得更健康、更积极。小学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中辅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会让孩子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作者:梁琛 单位:张家口市桥西区下东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