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品德与社会教师需结合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实施文本赏析、探究学习、指导学习、家校联动、社会联动、活动体验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均衡的品格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21世纪,社会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我们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个体的终身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课题。教育工作者应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品格与能力。
一、核心素养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在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为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的终身发展品格和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被最终敲定,确立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责任担当、社会参与三大方面,具体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征,“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课程的总目标。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在课程目标及内容设计上所突出的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与教育部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是相吻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之所在。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策略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有益探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文本赏析,夯实学生的人文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教材文本充满了人文气息和思想情感。教师应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这一重要特性,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的文本赏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文本赏析中感受人文气息,接受情感熏陶,进而提升人文素养。诵读是文本赏析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富有情感地诵读文本。在五年级上册“沿着江河走下来”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深情诵读教材中拟人化描写黄河全貌的文章———《九曲黄河天上来》。随着时而抒情、时而激昂的文字,学生仿佛跟着黄河母亲从茫茫青藏高原出发,奔流过大山,滋养着平原,最终流入大海。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指向性,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赏析教材文本中的思想情感。在五年级下册“勿忘国耻”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便借助《虎门销烟》的电影片段,加强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思考“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站上世界舞台的深刻道理。教师指导学生深度赏析、个性解读教材文本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情怀。
(二)探究学习,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接触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与生活相关事物的运作原理,懂得质疑、勇于探究,形成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开展回归生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教师可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认真严谨、勇于探究的科学思维。在教授“学做集体小主人”一课的“人民的代表”这个重要知识点时,笔者创设了“假设我是区人大代表,正在听取同学们对学校附近交通安全的意见,请大家畅所欲言”的情境。在这个有趣的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对交通安全问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对于学生的发言,笔者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与学生共同探究验证这些意见合理性的方法,以及如何付诸行动。笔者通过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设置和详细的问题探究思路解析,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奥秘。比如,在“伟大的发明”一课结束后,笔者布置了一项探究学习活动———制作关于“传递文明的纸”的海报,海报的内容可以包括历史上的书写工具介绍、纸张的制作过程介绍等。学生在收集整理相关素材、制作海报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到了纸这一发明的科学奥秘,还学会了运用图表对比、数据分析、文字描述、图文呈现等科学的方式进行学结,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
(三)指导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灵活选择导入方式。在“炎黄子孙的心愿”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播放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香港回归的片段,引发学生思考“为何升旗的时间一秒都不能差”“为何香港回归那一刻令人彻夜难眠”等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思辨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在课堂精讲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相对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针对历史、地理等客观性强的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边思考,掌握听、记、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探究某个开放性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互助学习方法;在梳理知识点时,教师则可指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列表法等学习方法。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和课后复习的策略。比如,在“走进民族大家庭”一课的教学总结环节,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关于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总结性表格,并请学生结合课堂中学到的少数民族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引导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
(四)家校联动,教会学生健康生活
开展健康教育也是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途径之一,教师需结合学校情况和教学实际,开展家校联动活动,帮助学生过上积极、健康的学校与家庭生活。一方面,教师可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项目和活动,联动家长开展“健康生活”系列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因此,笔者结合学校的特色项目———足球和乒乓球,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了亲子足球比赛和亲子乒乓球比赛。此外,笔者还结合学校的冬季长跑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制订长跑计划表,每周完成三次晨跑任务;结合学校的青春期讲座,开展主题为“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悄悄话传递活动,与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主题,联动家长开展相应的健康生活活动。比如,在教学“勿忘国耻”一课的过程中,笔者顺着鸦片危害这一知识脉络,要求学生课外与家长共同完成“远离,健康人生”手抄报的制作,联动家长帮助学生感悟健康生命的美好。教授“走进民族大家庭”一课时,笔者对各民族特色风俗进行延伸,让学生课外与家长一起探讨自己家乡仍保留着的有意义的风俗,联动家长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社会联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为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教师需联动社会,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所学、所悟应用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帮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其一,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建立的联动机制,激活社区的育人功能。一方面,教师可积极引入社区的教育资源,为课程教学注入活力。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笔者邀请社区中已退休的广州钢铁集团工人为学生介绍广钢的发展情况,学生从中感受到新中国的发展成就,增强了为国奉献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如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宣讲活动、社区敬老活动、公益募捐活动等,使学生习得落实责任感、服务人民的途径。其二,教师还可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社会基地进行学习、实践。例如,结合“从统一到鼎盛”这一课关于我国古代频繁文化交流的知识点,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荔湾博物馆一日义工活动。学生不仅真切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还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参观指引、简单讲解等社会服务中,并由此意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六)活动体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用好实践活动这位“好老师”,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其一,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获得道德感悟和情感升华。在结束“伟大的发明”的课堂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土豆、萝卜、肥皂和废橡皮等容易雕刻的材料,动手制作能够表达自己心中想法的“活字”,并印到白纸上展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使学生深切领会到“活字印刷”在文化传播中的重大意义。其二,开展探究式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习得自主探究、自主创新、自主领悟的能力。譬如,在布置“我给我家写家史”一课的课外作业时,笔者要求学生采访、收集家里长辈的成长经历,并发散思维、立意创新地呈现自己家庭的变迁史。有的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轴制作海报,呈现了家庭发展与时展的同步性。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策略可以多样化、创新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教师都应聚焦核心素养,把握课程目标,明晰课堂方向,从而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探究和感悟中,形成全面、均衡的品格和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华.回归学生生活提高德育实效———对小学品德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22):11-12.
[2]马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教学路径[J].华夏教师,2018(15):58.
[3]江丽珍.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J].求知导刊,2017(28):113-114.
作者:关伟文 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培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