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对策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的主要渠道,承担着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多种文化并存、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社会道德观念出现了一些消极变化,这不仅给中学生本身带来了考验,也给广大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和困难。因此,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问题形成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发展,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相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当下,许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往往有着种种问题迷惑不解,甚至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思想品德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我们仍然有许多教师按照过去陈旧的思想观念来教授品德,用自身过去的经验来教育学生,课堂往往会形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坐在下边当“观众”。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时。一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基本上是以灌输式为主,这无疑促使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灌输式教学缺少必要的教学灵活性,也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点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二是教学脱离了实际应用,像教师常常将思想品德理论简单地视为一种抽象的、静止的思想知识,没有将社会中人们损人利己或是缺乏科学认识等行为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意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3.教师的教学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一是在绝大多人看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就更加被人们所忽视,其中也有不少教师存在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只要将本节课的内容阐述完就意味着教学任务结束,缺乏教学该有的责任心,所以这样的教学观念让那些为了获取高分的学生,再一次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二是教师的教学身份没有得到转变,同样地,有些教师认为考试点主要针对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只要掌握这些即可,根本没有认为自己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真正的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且也忽视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解决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师教学中采取何种模式、何种方法的依据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第一步。应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要熟悉考试大纲但是在授课时不要只盯着考试内容讲课,虽然考试是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跨越考试的狭窄观念,从宽度和广度上提升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和政治思想观念,培养四有青年,同时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比如,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形式引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过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模式,彼此分享经验和智慧,集众人力量解决问题,既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又提高分析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和熟练运用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论,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既保障学生的兴趣,又提高学习质量。在其授课中,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年龄、需求的差别,因材施教,既照顾多数学生,又兼顾个别差别。比如,在问题设置上难易中等兼顾,在教学速度上适当照顾多数同学,在作业布置上可以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选择。2.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教学中,老师如果不善于把握学生的注意,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如果不注意听课,就无法较好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较传统教学的优势在于其能使用声音、图片、视频等相对生动形象的展示,图文并茂地阐释教学内容,而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也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3.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有的教师肚子里“墨水”多,但是常常在讲课时倒不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没有把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教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思想品德知识,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而且还要深入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杨桂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