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小学阶段是树立学生良好品格和形成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思想品德课程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指导,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可以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健康快乐。

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具有典型意义的育人课程,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的前提,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小学阶段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人格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推动小学生健康发展不可缺失的环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校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实现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适当地渗透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上,不但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加强教学效果。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教师加深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了解,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兼任思想品德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来说,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可以加强学生运用心理知识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情况,根据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使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加深对教材的研究,大力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安排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使得教材中原本存在的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不能够完全体现出来,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很多不便利。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充分挖掘出思想品德教材中包含的那些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小学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身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体系,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2.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规律,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心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心理发展和品德养成的可塑性比较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如果教师还是一味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容易使教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的质量。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在学校,学生直接接触的人除了同学就是老师,师生之间构建健康良好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日常交往,努力与学生之间构建自由、平等的关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问题,通过不断的互动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针对性更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宗旨。例如,对待性格内向、悲观的学生,教师可以试着运用生活中的鲜活例子进行劝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使其健康成长。对于那些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让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总而言之,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到具体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是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延金光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海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