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教育优化浅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种情感,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强烈,才能使自身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愿望被激发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努力探索,享受过程,也能享受成功的乐趣。对学生而言,数学较为抽象,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甚至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如喜欢的故事、个人经历、生活画面等以动画、音乐、图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通过形象、生动、有趣的展示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讲解《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2÷1,4÷2,6÷3,8÷4几个算式,要求其计算结果,另外可配上分苹果的文字与图片解释算式的含义,即将2个苹果分给1个小朋友,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以此类推,发现结果均为2个,最终得到数学规律“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或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商不变”。这种教学情境既富有儿童情趣,又能吸引学生参与学习,使其各种感官均被充分调动,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所在。
二、联系日常生活,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小学生由于年龄较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教师必须尊重并灵活运用其发展特点与规律,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教学活动富有意义与情趣,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例如,在讲解《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圆形,接着询问学生汽车轮胎、自行车车轮等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是五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呢?通过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并加以操作实践,从而了解圆的特征,并且让学生回忆其他在生活中被做成圆形的物体,结合刚学到的知识描述一下做成圆形的原因和优势,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如果数学与实际相脱离,就相当于割裂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无疑加大了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但是在引入和讲解数学知识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则能够使其感到真实、生动、亲切和容易接受。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帮助,而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就是自主探索,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落实于日常教学之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当然,组间交流合作也是不可忽略的,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得到的成果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相互交流,使自己的想法逐渐完善,达到小组学习的目的。比如,在讲解《9加几》时,首先向学生提出“还有几盒饮料”的问题,接着则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即要求其进行小组讨论。当学生的想法已经基本成型,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说出答案时,再要求其与组员相互交流,分享凑十法、接数法、点数法等多种解题方法,充实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巧妙地将探索空间留给学生,可以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又可以汲取他人的优秀方法和思想,共同进步,享受学习。
四、通过多元化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是传统教学的特点之一,“有进步”、“答得好”等常用评语与单一的考核内容及形式往往难以科学评价每个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个性化评价的作用,是教师不重视过程,只在乎结果的表现,在无形之中泯灭了学生的丰富性与教育的复杂性。因此,为了优化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实现评价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方面发展。例如,在讲解《圆柱的认识》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观察和实践,分析圆柱的特征,对于学生得到的结论不可采用类似的评语加以敷衍,应用个性化的评语肯定学生的优点。如果学生发现“组成圆柱的面共有三个”,可称赞其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了圆柱上下底面相等的结论,可赞扬其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即使学生的回答中有错误,教师也不应全盘否定,可称赞其勇于发言,只需再进一步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五、总结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长等多方面的付出与努力,数学教育的优化也是如此。小学是学生身体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引起其自主学习、探索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赵丰华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蔡桥镇三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