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融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几年,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首先对“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做一些介绍。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学家M•可莱因的三本著作——《古今数学思想》、《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和《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书中他对数学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国内学者孙小礼教授和邓东皋等合编的《数学与文化》,总结了一些数学名家的论述,介绍了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奠定了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基础,激发了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对数学文化的关注。研究使我们意识到数学文化的内涵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也意识到有必要探讨如何在数学课程建设性、培养学习兴趣及能力等方面融入数学文化。
2.数学文化的内涵及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2.1数学文化的内涵
有学者指出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是指数学命题、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精神产品是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和数学美等观念性成分。也有学者认为数学文化主要指数学在思想、精神以及人文方面的一些成果,比如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观点、应用价值等内容。数学符号语言具有精确性、简洁性。数学以其特有的符号语言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量、量的关系及其变化,这种符号语言规范、简洁、方便,且刻画精确、蕴含深刻。数学思维方法具有抽象性、深刻性和独特性。数学通过符号化、抽象化的方法来描述世界,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归纳总结提炼,抽象出数学建立模型,进而在数学模型上展开相应的推导和计算,形成对问题的理解、认识和预测。数学美的简洁、和谐、统一。简洁首先指数学结构的简单性以及数学表达形式的简单性,其次是指它能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公式,揭示错综复杂的自然规律及事物的本质。和谐是数学外在的一种相容,如各种数学模型与现实模型的对应,各种数学理论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都表明数学与科学之间的协调。
2.2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数学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大学数学中有如下作用:2.2.1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数学工具。2.2.2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2.2.3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感受数学美的一种方式。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简洁性、深刻性、逻辑性、严密性都与它的抽象性密不可分。数学对于人的观念、精神及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圆周率π,多少人经过了几千年的探索,直到十九世纪后半叶才弄明白,它不仅是无理数,还是超越数。数学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所形成的普遍性、深刻性、有效性以及由此在人类文明史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了数学作为文化所具有的意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学会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养成善于思考,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3.数学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数学文化以合适的形态走进课堂,如何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教科书,并将数学文化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数学文化的教育。
3.1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及数学史的引入
课堂讲授数学知识时,将数学知识的发展史引入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知识产生、发展及形成的全过程,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由无数个例抽象出数学本质,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传播数学文化的时机。
3.2增强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数学首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不仅为理工农医服务,它还渗透在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等各领域,可谓无处不在。其次数学也应该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有选择地掌握有价值的数学,以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的文化修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存款、贷款、住房按揭、价格分析、股市走势等,这些事情都和数学密切相关。
3.3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融入数学文化教育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此时,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是单纯地模仿与记忆的“继承式”学习,而应是“自主探索”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可以分组进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通过探究式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概括、表达与交流能力,及归纳整理的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产生、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既能证明又敢猜想;能够合理的进行演绎推理,在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研究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平亨.浅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74.
[2]蔺云.解读数学文化.大学数学,2006,22(2).
作者:黄玉梅 陈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