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策略浅议(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策略浅议(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策略浅议(9篇)

第一篇: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以后,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遵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积极改善课堂教学的成效,进而促使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都具有有针对性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而分层法是能够协助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达到学生共同发展的科学良好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帮助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设计出可行性的数学教学方案,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分层教学法的合理使用,善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借助分层法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发展作为教学的主线,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推行新的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教学现状,为学生起到良好指导作用,从而使学生都可以得到公平的学习途径。因此,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不同的实际现象,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分层教学法,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方面的指导,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一、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计分层教学

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期间,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特点、日常表现情况、兴趣爱好等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以后,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把学生划分为一等生、二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的类型。同时,教师在划分学生层次的时候,还要注意不造成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划分的层级进行保密,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即可。把学生进行各层次划分以后,教师就需要安排学生的学习座位和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宜控制在5至8人,其中在每个学习小组里面应至少安排一名一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分配的优点就是有助于学习成绩优秀的一等生可以适当帮助学困生在学习方面的辅导,还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自愿的参与学习讨论之中。这样就能使教师适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课堂学习的气氛,以此达到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共同提升学习成绩的效果。例如,我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就参照学生日常的考试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一等生、一般生、学困生三个级别,如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划分为一等生,成绩在70-89区间的划分为一般生,成绩在69分以下的划分为学困生。然后根据我所设计的划分思路,把班级里面的40位学生划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里面含有2名优秀的一等生和1名学困生,这样我在日常教学时就能够从一等生的反映中,及时掌握学困生目前的学习成长情况。并且我还定期开展每个小组平均学习成绩的比赛活动,对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借助这种科学的分层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等级分配,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是能够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进步。

二、参照教学大纲,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

教师的教学的基础和学生学习主要材料共同来自于数学教材,所以教师应当正确依据教材大纲的教学内容,把教学的任务有计划的设计划分,以保证划分的教学目标能够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及时根据日常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基本情况,有计划的把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划分,即基础教学目标,就是需要每一位学生必须能够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内容,这个目标是必须要达成的;中高层教学目标,这个目标主要是为中等以上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设计的,它可以使这类学生思维能力有更好的发展。例如,我在开展“克和千克”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划分为2个层级。第一类是基础教学目标,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很好的掌握克和千克的基本概念和之间关系的基本计算方法,使学生结合公式就可以快速计算出结果;第二类就是中高层教学目标,是需要中等以上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学习的同时,我还为这类学生设计毫克的相关计算知识,使学生对计算公式做到很好的灵活运用。通过分层目标的教学,促使每一位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设计分层课外作业,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数学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数学教学关键的部分,它可以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巩固课堂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分层法的原理为学生设计课外数学作业,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我在开展“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节教学结束以后,把该节的课外作业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题型,其中必做题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必须完成的作业,主要内容也就是课堂上最基础的数学内容;选做题是对课堂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另增加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课堂基础知识,还涉及教材以外的其他数学内容,让学生学会把课堂知识能够正确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去分析问题、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借助分层布置作业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课外作业千篇一律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教师合理的使用分层教学法协助教学,能够有效改善传统一刀切的教学缺点,参照学生实际学习的状况,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为学生设计出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学科素养能够全面提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展现自身的教学艺术,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分层教学的优越性,带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霞.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管窥[J].新课程:上,2015(1):43.

[2]王冬玉.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5(10):226.

作者:王祥清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东山街道官坑小学

第二篇: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于其他学科中比较抽象的科目,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小学的数学教师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的重任。使用建模的思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减小数学学习的难度,也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学习兴趣

建模思想其实就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好一种数学的模型,用数学的语言来概括相关的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和空间形式等。而且现在的数学模型在我国的社会中已经运用地比较广泛了,这让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建模思想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教师从学生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发挥相关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将数学的问题实际化,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感知积累表象,关注模型本质

教师在使用建模思想进行教学时,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对模型创建的对象的感性认识。在学会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建模时,要学会抽象出各种类似事物之间的东西,抽象出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积累到比较丰富的经验。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提供比较广阔、运用恰当的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感知到这些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进行准备的建模过程。比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可以建造相应的数学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多种多样的事物进行观察。比如孙悟空可以随意变化的金箍棒,还有被切成两半的苹果,粉碎的月饼、水杯中的不同毫升的水,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来考虑物体的质量、体积、长度、个数等,分析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从而对分数这个概念有着比较感性的认识,学会建构分数的模型。在小学数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数学活动,并不需要教师专门在课堂中留一部分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是通过平常的数学活动来让建模思想和数学知识进行结合,其中既需要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还要能够了解模型构建的本质,把自己平时所学习的生活中的数学的层次提高到专业的数学学科上。另外,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对于学生的一大难点就是区别数和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单位“1”的学习,只有表示一个物体时,一块的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块时一样的,但是当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时,这两者有巨大的差别。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本质,准备建立分数的概念,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运用联想,提升应用价值

在教师渗透建模思想时,切忌使用生搬硬套、机械模仿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在众多繁杂的问题中,帮助学生挑选出重要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数学的本质中找到其相同之处,和以前学习的旧知识联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新的学习系统和体系,便于学生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比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可以首先构建数字二分之一的模型,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想象,可以使用一块蛋糕,一个苹果、一根笔,一张纸等,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官去感知这二分之一的概念。但是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虚拟的二分之一,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理解,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想象空间,经过反复的想象,学生慢慢熟练,可以迅速把握物体的本质特征,完成分数的模型构建。模型的构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训练,教师要时时刻刻穿插在每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学习新知识时贯彻这个思想,在对整章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时,也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回想其中的模型构建,实现思维的反复发散,久而久之,形成学生自己适应的学习方式,提高建模思想的应用价值。

三、优化建模过程,拓展建模范畴

教材是模型构建最基本的工具,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工具,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要程度,充分利用教材,让教材发挥其作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非常多生动的实例,这些实例在生活中都比较典型,充分贴近生活,还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在模型构建中运用到这些资源,引申到数学模型中进行使用。比如在学习相关的加减法内容时,教材中有一些数小棒、小鸡的教学活动,这些就是比较优秀的模型构建资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教材,便于学生的接受,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数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总的来说,数学当中的建模思想是一种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来说比较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思想。虽然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使用建模的思想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还不太广泛,其中的教学过程和方式也没有完全成熟,还需要社会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总结现实经验来使之成熟化。在小学数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相关的建模思想,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顺应我国时代的发展。

作者:季焕庆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和生活的整合

【摘要】数学以多种形式展现,例如图片、文字、音乐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接触生活中实际数学内容的知识,对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培养。基于新课改、新教材的数学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的,这些我们都深有感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爱上数学,从而为孩子开启数学新天地。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提升建议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学习数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也无时无刻不运用数学。所以尽量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在生活中多积累数学的例子,数学教学也融入生活,从一些途径中提出问题,让更多多样化的问题被学生提出。

一、用数学化开启孩子的学习数学新天地

数学教学是一份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用一个合适的方法去教学.比如可以游刃有余地将部分的教材中替换,替换的内容也是贴近生话化,为学生所熟悉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例如:“对数据的简单整理”的教学时,老师可以替换教材的部分内容,首先了解了学生家庭住址布局情况,然后用以一定的符号去标注,让学生标出自家位置所在地。由此让同学对家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生们会用数学方法进行展示。数学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小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弱,更需要科学化的方式去引导。挖掘在生活中对数学的因素,并且通过利用,使得学生将一些数学问题化复杂为简单,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一直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毫无疑问,生活处处有数学,老师要做好引导作用,比如将生活与数学联系,用一些贴近于生活的例子,这样就能使小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数学知识也会更容易被吸收。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引入生活例子来理解,或者也可以从生活中去提取相关的数学现象,从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体现生活也不断体现生活内涵,体现数学知识。然而教师需要在在教学中不服从变形和引用,这样才能体现数学与实际的生活是贴合的。数学化地诠释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而也是以更加生活化体现小学的数学。

二、数学实践中与数学经验关联

把生活和数学二者包含。对于我们的小学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容应该被教师更好地进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思考能力。例如:解答数学中的应用题“有一堆55吨重的水泥,用一辆自重10吨的汽车运载,将水泥全部拉完需要几次?”。我要求学生把同相关的计算式子列出,接下来让学生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然后更好的得到正确答案。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卡车的运输次数,就算只有最后一吨煤也需要一卡车来拉,所以学生就可以分析得出需要运输六次。这是个贴近生活的例子,而且以数学的问题加之生活实际解答,能使学生多角度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进行思考后对一些问题形成策略,这是一个独特而又新颖的想法,对学生来说,开启了他们发现世界的新视野。当然教师可以对生活中的经验加以利用,创设教学情境,使得数学是在生活教学中被学生感知,教师的数学思想教育也是在生活中被传授。在教学的过程中,当然要掌握学习方式的度,行之有效的才能称得上是好的。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所以与社会进行接触就成了他们所渴望的,希望得到所接触的社会的认可,生活化的教学情景需要教师来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并且对数学的学习更好适应。

三、在数学中设计特定的情境

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数学情境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所以数学问题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行,看待数学的眼光要调整,那么就变得简单、有趣。对于生活中素材的提取,学生们要善于观察,从自己的求知欲出发,不断发现数学的奥秘,领略数学的独特之美,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教师在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获得更多知识,所以把数学与生活结合则可以行之有效,并且也对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进行培养。例如数学中有一个“田”字格的图案,需要学生思考并且设计通行路程及计算有几种通行方式,由此,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应用在生活中讲授。假设有这样“田”字的道路,让学生通行,学生自然会把自己设定为同行者,发散思维,从而得出许多通行的方法,答案往往是多样化,且都是含有一定道理的。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情境化的的数学教学所带来的是全新的数学诠释,让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数学的应用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的学完数学以后,在脑海中所停留的是生动化的数学知识,而不是死板的数学记忆。只有这样,现代小学数学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四、结束语

数学是神奇且美妙的,我们通过对它的诠释和学习方式的途径,数学应用知识的引用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科学运用数学从而使生活中一些简单且实际的问题得到解决。长此以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水平的提高,提升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赵爱芳.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课堂[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2.

作者:巫平娣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心小学

第四篇: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摘要: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在小学数学当中引入的“日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日记而是指一种学生在课堂听讲的过程当中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讲,并不需要做笔记,在课下的时候通过回忆教师讲课的内容把教师强调的课程当中的难点、重点用自己的思考理解做一个有层次的梳理。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数学日记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内容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日记;教学研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学界研究的焦点。作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学生的数学交流沟通能力在学生数学教学当中一直是被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实现自身数学能力的一个蜕变,对学生的帮助有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日记教学当中,教师要正确发挥自身的角色功能,在学生刚开始练习如何使用数学日记当中要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写数学日记的能力。在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利用数学日记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要求做适当的拔高,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能力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数学日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手段。除了生活当中我们常用的话语语言以外,在不同的学科和行业里面也有自己的专属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人们在进行数学交流的过程当中使用的语言。在小学教学当中引入数学语言有益于规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学生通过回顾教师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在课后以一种日记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梳理,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实现自身数学能力的一个提高进步。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会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学习,这一节教学当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术语有很多,像除法运算当中学生需要理解掌握除数、被除数究竟是指哪一个部分,这一部分的概念是学生学法运算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没有一个好的理解会给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就像盖房子一样基础打不牢后面想要房子的坚固也无从谈起。在这一节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把对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给重视起来,使学生的数学表达用语更加科学规范。

三、数学日记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时期,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上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自身的数学独立探索能力则比较差。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如果一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则很容易使自己囿于一隅,久而久之学生的视野与思维能力产生则会产生一定的定式,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数学日记对于学生数学视野的进一步扩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课堂教学的延伸要求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要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多种多样的知识。数学日记可以说是连接课堂教学与学生视野训练的一架桥梁。学生将课堂上接受到的知识与平时自己了解到的课外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一个融会贯通,进而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一个进步与提高。例如,在小学数学日记教学当中,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整理的同时也要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写数学日记。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三角形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在数学日记当中写下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是有一个角超过了90度,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角是90度,而锐角三角形则是每一个角都不超过90度。学生在日记当中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对这些角的特征做一个进一步的生活化的梳理,比如说生活当中在盖房子的时候经常会用三角形的量器来判断房子盖得是否垂直;锐角三角形里面有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形状是正三角形,也就是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学生在数学日记当中引入这些想法可以让自己不至于完全陷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自身对生活的观察使自己的视野能够更加宽阔。

四、数学日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不可否认的是数学是一门复杂抽象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陷入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普遍会有一种畏难的情绪,认为数学学习起来太过困难,进而逐渐地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态度,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使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数学日记教学当中学生在一些涉及距离面积计算的问题上经常会把一些换算比例搞混淆,像100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公顷等于多少亩等问题,学生如果是单纯的去理解这些问题则很容易陷入混乱当中,但是如让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这样一种方式则比较容易让学生去深入的结合自身兴趣的去学习下去,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带有自身的感受在里面,他们在理解的时候会根据课堂上的知识与自身的理解对这些知识做一个形象化的处理,进而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自身的兴趣点会不断地出现,学习动力也会更加强劲。

五、结语

数学日记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科学的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把它作为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数学日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使学生的数学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章晶.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2).

[2]王丽英.用三种数学日记构建小学生心中的“数学王国”[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4):49-51.

作者:刘金霞 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教师进修学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教育发展目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改革,活跃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氛围,达到了教学创新的基本目的。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创新做了探究分析,望为后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发展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小学的学生大脑还未发育完备,大多数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较差,且活泼好动,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授课质量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新课改为基础,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最大程度的利用新型教学技术,在提升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的同时,保障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不够开放

虽然新课改已全面实施,但就现阶段而言,在制定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大多都还是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核心[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围绕书本知识来进行,并没有考虑到当前学生阶段的自身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呈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严重地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内容过于老套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大多以数学理论为主要教育内容。但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专题训练为主,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大多不知所措。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其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应对其实际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适当培养。由于教学手段略显落后,致使一些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也缺少思考性,极大的限制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明确合理化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成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创新教学的最初目的,符合当前教学趋势,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确定教学的整体大方向,保障后续教学。要想实现合理化教学目标,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育工作者应对其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创造多样化教学,使教学模式不再单一。与此同时,还要适当的设置实践活动,使教育目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而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第二,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确保教学目标的建立,使教学目标最大程度的与所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有机结合,进而达到满足学生自身学习需求的最初目的,保证教学目标合理化。

(二)增加学习趣味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将所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因素进行融合,可明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2]。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应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更直观地展示多种形式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加深学生对两种图形的认知程度,并对其不同图形的特点及组成方式有简单了解,在学生对以上两种图形的理论知识充分掌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让学生分小组对不同图形进行相关讨论,进而加深其学习印象。在充分讨论过后,教师可在多媒体中选取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两种图形的实物让学生根据不同图形的特点对其进行判断。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实物来实施教学,当学生对两种图形特点及构成有一定了解后,让学生在自身所处的学习环境中寻找对应图形。教师利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满足了新课改要求,达到了教育阶段性目标。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判制度,保障创新教学的基本作用

如果说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大脑,科学合理的实施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心脏,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四肢,那么及时有效的教学评判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嘴巴。为了保障创新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完成创新教学后,应第一时间对该章节教学质量进行评判,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进而达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的目的。除此之外,学生们也可对教师教学质量做出评判,保障创新教学的科学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反省,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教学,与此同时,还要给学生适当鼓励,增加其自信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其以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要想保证小学数学教学创新顺利完成,就必须以当前小学数学模式为基础,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实时变换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最初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晶晶.创设情境,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7):29.

[2]王升元.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5(17):152.

作者:夷玲 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精确性、严谨性以及应用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学科,而且具有很高的灵活度,对其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缜密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头脑的灵活度,而且启发性也比较高,是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较好的一种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头脑、智力逐渐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构建各种思维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锻炼和提升学生头脑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数学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主动学习是教师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小学生对事物的喜恶感尚未定型,可以说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依旧处在空白阶段,只有学生在接触一些事物之后,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学生对某事物的兴趣才会展现出来。而且,小学生是很容易被影响的,家庭因素、教育环境、生活环境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可以使学生往健康方面成长发展。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把数学的良好形象建立起来,让学生从内心上愿意接纳数学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其严肃的面孔、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片面性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教学,严重打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提起数学和数学教师就“闻风丧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和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重新定义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数学教师的形象就是永久不变的严肃面孔,严格的让人不敢接近,而且小学生的心智比较单纯,就是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进而对一个人进行判断,教师太严格的形象往往会降低教师所教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分数。而且在大部分学生的心目中,数学就是无聊枯燥的数与数的计算,学生从内心上就对数学有一个很大的隔阂,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让学生学好数学甚至比登天还要难。因此,教师要挖掘学生的内心,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对数学进行重新定义,革新学生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认知。首先,数学教师要“洗头革面,重新做人”,在教学中少一分严肃,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夸赞;少一分冷酷,多一分微笑。然后,教师要用教学之火,点亮学生对数学的新思维,让学生走进另外一个数学世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从内心上接受数学,从本质上愿意学习数学。教师可以更改自己的教学风格,将自己的教学打造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充分欢声笑语的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对学生进行微笑示意,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好感;教师可以摆脱老套的教学工具,用自己的肢体进行数学知识的展示,调动数学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讲一个短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例如灰太狼和喜洋洋,将这些动漫人物带入到数学教学中,增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二、将学生生活实际问题融入数学教学中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问题的引入都是依据教材或者是各种数学教学辅导书,上面的问题虽然都是经典小学数学习题,但是这些问题太“正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此感到十分陌生,而且一些习题涉及到的事物,小学生没有接触过,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间接性的打压。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彻底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教师要设法作出以下改变。首先,教师可以将教材上的数学题进行改变,将一些题干改变成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事物。例如:在加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数字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让学生在数小动物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加法知识的学习。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身边事物对数学问题进行构造或者改编,让学生自主进行题意的设定,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的熟练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

三、在游戏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是最爱做活动的,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学生又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将会十分高。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比如: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橡皮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制造几张大饼。然后,再将大饼进行割分,从而让学生在制作和分割大饼的过程中对分数知识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认识以及掌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在小学阶段受到的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数学学科的学习会跟随学生的一生,而且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涉及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用长远的目光看待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更好、更深层次的发展铺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丽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7):9-9.

[2]马蔚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之我见[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4):00170-00170.

作者:邵明乾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薛寨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教学估算教学优化策略

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都以精算为主要部分,却忽视了学生估算能力以及学生计算灵活性,而由于估算能力对学生发展影响较大,合理运用估算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就以当前估算教学不足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优化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

一、采用口算方式,保证估算简约性

估算本身就是一种粗算的方式,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估算时,仍允许学生使用笔算的方式,学生计算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为此,要想提升小学估算教学质量与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刚开展估算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估算,并掌握有效的估算方法与怎样使用相关估算进行估算,保证小学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更为简便的方式进行口算,在提升估算简约性的基础上,促使小学生拥有更强的估算能力。在引导学生采用口算方式时,小学教师应为学生讲授以下几种估算技巧:一是进行加法与乘法估算时,一数增则一数减。这一技巧主要是指学生在做加法题与乘法题时,两个数在均不是整数状态下,为提升估算精准性,就要在增加一个数数值使其变为整数后,减少另一个数的数值;二是进行减法与除法估算时,采取同增同减原则。这一技巧是针对学生做减法题与除法题时应采取的,若学生在做减法估算过程中,被减数增加而减数减少,则会导致最终估算结果出现过度变小的情况,只有两个数同增同减才可以缩小估算值与精算值之间的差异。例如,学生在做“456+127”这一估算题目时,让学生在采用口算估算方式的同时,应引导学生使用一数增一数减的技巧,此时学生可以将该题目转化为“450+130”或“460+120”,上述两种方式得出的估算结果均为580,而精算结果为583,此时既会保证估算简约性,也会保证估算准确性。

二、结合实际问题,提高估算灵活性

由于学生在进行实际估算练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若学生只能够按照一种方式进行估算,学生估算速度与估算灵活度会明显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不良影响。为此,为了提升小学估算教学实效性,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估算技巧以及估算方法时,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实际的问题,让小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问题,保证学生估算灵活程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练习的方式,让小学生明确估算题应从实际出发。在该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思考情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对比,而不是让小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思考。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在做“吃饭459,购物323,请估算吃饭与购物总共需要的钱超过700吗?”这一题目时,学生就可以完全忽略两个数的尾数,此时只需要计算“400+300=700”即可,由于第一个数超过400,且第二个数超过300,因此两项消费最终支出肯定会超过700,此时学生做题灵活程度与速度会得到快速提升。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估算方法,在督促学生进行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形成估算智慧。

三、精心设计估算练习,实现估算常规化

根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当前估算在教学中所占比例并不大,这也是造成小学生估算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要想优化估算教学,提升小学估算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就应为学生精心的设计估算练习,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估算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在常规化的估算练习以及估算学习中形成估算意识与估算习惯,此时学生估算能力会得到增强。在为学生讲授《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时,应引导小学生以题目所提供的条件为支持,进行长度、宽度、周长、面积等多方面估算,只要拥有估算机会,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去估算,并让小学生在利用相关估算技巧进行估算后,将估算结果与精算结果进行对比,促使小学生能够正视估算。在感受到估算优越性的同时,针对可以使用估算方法完成的数学问题,更愿意使用估算方法与技巧。除此以外,教师不仅应利用所有能够估算的机会让小学生进行估算,更应该以小学生估算能力为支持,为学生设定生活化的估算题目,促使小学生在与家长吃饭、逛超市时,都能够主动进行估算,让小学生在不断进行估算练习后,拥有更强的估算能力,进而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互动,有效提升估算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由于估算能力具有跳跃性、直觉性、内隐化的特点,因而在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开展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时难度较大,教师既要让学生扎实掌握系统、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应为学生留出学习估算技巧的时间,在提升估算常规化的同时,使得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效果更理想。

作者:蔡香云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孙镇第二小学

第八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问作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后续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能力,但许多教师的提问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策略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学生通过小学数学学习初步了解数学知识体系,掌握简单加减乘除的运算,学会如何解应用题。但仔细研究传统数学教学提问,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的教师提问方式过于简单,形式往往为“对不对、是不是”等,缺乏实际意义;也有的教师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打击了学生的答题信心。因此,如何有效进行提问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要求较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提问提出自己的策略,供大家借鉴。

一、注重提问的引导性

提问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即教师需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点。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为了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进行训练,会减少提问的次数;同时提问时较为直接,如这个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教材知识点时肯定会较为陌生,对于一些未接触的题目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过于直接的提问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提问的引导性,提问时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先从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入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得到最终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出现无法回答的情况,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鼓励,或者让其他学生帮助他,切忌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以我自己的实际教学为例,在讲解完《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点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我随即开展训练活动,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观察图形,计算该图形的面积。学生在刚接触这道题目时陷入了难度,有的学生说:“老师,这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没有学过。”我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图形:“大家能否从其中看出哪些我们知道的图形?”有的学生观察能力较强,一下子就可以得出图形是由长方形和三角形构成,也有的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无法一下观察出。我先将下面部分遮起来,这时三角形就露了出来,然后将上半部分遮起来,长方形就露了出来。“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选取其中一名学生进行回答,“那这个图形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计算呢?”学生回答:“长方形面积加上三角形的面积。”我紧接着进行提问:“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已知,三角形的高也有了,那么三角形的底如何得到,是多少?”学生观察后就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随后进行计算。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得出正确的解题方式,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加强问题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而教学内容又存在一定的难度,提问学生既不利于有效利用教学时间,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就会降低提问难度,忽略了问题与教材内容的紧密联系。其实这种提问方式反而不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使学生无法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因此,为了增加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问题与教材内容的联系,多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在提问中掌握教材内容。以《认识钟表》的教学为例,我先通过问题进行了教材内容的引入,“大家知道每天第一节上课是几点吗?”学生就会疑问这与教材内容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知道如何在钟表上表示出来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课内容。”通过问题引出教材内容,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住,积极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

三、结合学生层次性进行提问

学生受成长环境和从小学习方式的影响,学习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高,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就可以得到准确答案;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引导才可以得到有关的结论。但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往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层次差异,提出的问题随即选择向学生进行回答。这会打击学习能力较低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不利于促进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因此,结合学生的层次性进行提问就非常必要。教师首先必须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对应的问题,通过基础教学提问开始逐步增加难度,有效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对应的进步。

四、结语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注重提问的质量,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教材内容,并且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丰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6(12).

[2]郭秀章.探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

作者:廖美林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小学

第九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学习方法运用

有效学习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极为适用,由于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借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掌握到有效学习方法,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以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从而为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本文着重以兴趣激发法、倾听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游戏学习法四个方面为切入点,着重探讨有效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兴趣激发法

兴趣是学生前行路上的明灯,只有以兴趣作为指引,才能照亮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兴趣激发法,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不断汲取到有益的养分,以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进步。另外,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着手来引发小学生的共鸣,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小学生可以将目光放置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处,并随之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与趣味性,以调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获得提高。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时,教师应运用兴趣激发法,来促进小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如在日常蔬菜、水果的购买中,让小学生明白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并明确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使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充分的掌握,从而彰显出有效学习方法的价值。

二、故事学习法

学习的过程并非只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其中的情感因素也占据了很大部分的比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低,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也很难充分集中注意力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极为不利。对此,教师就应充分发挥有效学习法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中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来充分吸引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让小学生的情感如水一般随着故事情节而流动,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限趣味,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教师可利用故事学习法的方式,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为小学生讲述富有趣味的故事,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讲述《小鸭子》的故事,而后再引入找规律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使小学生的情感获得升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多媒体学习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它能够通过直观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效率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并且,这种方式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有利,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无限趣味,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获得提升。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形直观的展现给学生看,如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等,以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小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小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获得有效提升,最终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切实进步。

四、游戏学习法

小学生普遍都具有爱玩游戏的天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游戏学习的方式,让小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使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获得有效提升,以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游戏的设计,教师应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保障游戏内容是小学生喜爱的同时,也应确保数学知识的融入,这样才能发挥出游戏学习法的真正价值。另外,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一旦小学生偏离主题,将全部目光都放在游戏的娱乐上,而忽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就应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小学生回归到正确的方向来进行数学课堂的游戏,以推动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进步。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学习方法,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让小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探索精神,不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与分析,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获得有效提升。另外,教师应将有效学习方法的重要价值发挥出来,可以通过兴趣学习法、故事学习法、多媒体学习法以及游戏学习法这四个方面,来充分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总体进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更为长远的发展。

作者:陈静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孙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