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解析(7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解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解析(7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方法

摘要: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只有逻辑性的理论学科,他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自己独特思想、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师要在其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核心素养,理解数学的思想,才能做到数学的活学活用。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核心素养;渗透

一、引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汇总,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还应当提高整体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的能力。然而,现阶段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没有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乐趣。

二、数学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犹如中国传统文化一样,都是有思想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基本技能、学习的基本品质和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注入主体精神的合金,成为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下图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三、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融合的途径

(一)培养问题意识,将逻辑推理素养融入数学教学中

好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能唤醒学生的潜能。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仅仅是教师在一味的传输知识,并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将学生的主动性提问当做一个严谨的教学策略看待。这种呆板式的教学从根本上说也是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将数学建模素养融入数学教学中

学习启于思考,思考则来源于疑问,疑问则是引导学生思维的线。如:数学教师教授圆周角的内容时,可以先准备好一张画好圆但没有圆心的白纸,然后提出问题:“谁能不借助任何工具准确找出圆心?”类似于这种具有悬念式的数学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在实际真实的数学情景当中,从数学思考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实际问题。

(三)巧解难题,提高数学运算素养

伟大数学家高斯说过:“规律是数学的灵魂,发现规律远比记住规律来的重要。”在我们学习数学,解决数学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规律,需要数学教师耐心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数学的运算能力,也是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之一。例: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子摆成的小房子,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该同学用多少个石子才能摆成第十二个房子?解:利用数学规律,对图形进行分割处理,将所有的小房子都进行三角形和正方形两部分的分割处理,得出规律:方形的石子个数依次分别为4、9、16、25,由此探索规律为(n+1)2。三角形的石子个数分别为1、3、5、7,规律为2n-1。∴搭小房子所用石子的规律为(n+1)2+2n-1=n2+4n,带入公式可计算出结果。数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最终求得运算结果等,以此提高数学的运算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四)学会总结,进行数据分析

数学问题的答案是标准统一的,但数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却有多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接受教师传达的教学内容,也要吸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总结,分析问题。四、结束语总之,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该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学科素养。从而使学生从内在理解数学,爱上数学,方能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方能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芳.数学核心素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J].百家争鸣,2015.

[2]朱建石.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75).

作者:崔玉丽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后村镇中心初中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关键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关键点;成绩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非常重要。下面谈谈初中数学学习的几点关键。

一、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一些例题

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子、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2.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3.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三、多做练习

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还要真正掌握方法,使“多做练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出的,是最基本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课外的习题,也有许多基本题型,其运用方法较多,针对性也强,应该能够迅速做出。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注重这些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式,这时在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同时,掌握了更多的思维方法,为做综合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做练习”要长期坚持,每天都要做几道,时间长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和较大的收获。

四、如何对待考试

考试成绩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数学素质的好坏,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要把功夫用在平时,考前不搞突击,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应该在平时就掌握好,考试前一天晚上不搞疲劳战,一定要休息好,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认真分析,严密推理。考试时要冷静,对于那些一下子做不出的题目,还是要努力思考,尽量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一定的步骤也是有分的。

作者:田鑫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对策探析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在新课改实施之后,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究。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对策进行了探究,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教学对策;师生关系;问题情境;现代教学技术;生活实际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鉴于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学好数学非常重要。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书面成绩的教学对策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在新课改中提出:“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意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目的,把数学新课标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认识到了做好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新课改实施之后,对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也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有效的数学教学对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建融洽的数学课堂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对教师的一切安排只能服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就是真理,学生只需要记住就行。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自然对教师存在有敬畏的心理。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数学课堂上,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习内容枯燥,学生不能发挥自主性,呆板、枯燥的学习让学生感到乏味,学习效果欠佳。在新时期所提倡的是“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放低姿态,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同等的地位之上,多听听学生的心声,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出发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教师能够和学生平等交流、自由沟通,才能够让学生身心放松,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教师的和蔼可亲对学生也形成感染力,促使学生向教师敞开心灵之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只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才是活跃的课堂,学生才会在轻松的气氛中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致更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在数学学习中自然离不开问题的创设,只有利用好问题,才能够有效地学好数学知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为学生创设恰当、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教师所创设的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同时也要让学生在探究之后有所收获。只有让学生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才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猜一猜我们操场上的旗杆有多高?又怎样测量出它的精确高度呢?”听了之后,学生都陷入了思考和探讨中,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同学们也非常认真,变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三、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创建新型的数学课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发展和普及,依靠计算机的各种技术也不断产生。其中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在众多的行业中都发挥着优势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自然也不例外。通过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墨守陈规的教学状态,综合运用文字、图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富有美感,处于动态教学中,学生都感到新鲜,学习兴致高涨,在整堂课中都能够保持较高的兴趣。例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如果教师单纯讲解这部分内容,抽象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前,教师制作一幅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在大屏幕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在开始,太阳和蔚蓝大海远处的地平线相交;随着太阳的上升,和地平线处于相切的状态;突然,太阳跳出海面,和地平线相离。优美、生动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赞叹不已。在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对所观看的视频进行引申:把太阳比作圆,把地平线比作直线,进而展示圆和直线相交、相切、相离的三种状态。由于有了直观的展示,学生头脑中都已经有了印象,在数学内容的学习上感到得心应手。

四、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所学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所学内容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简化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数学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够使数学富有生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巧妙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乐学,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与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新的方法,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寻找教学对策,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作者:詹长英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莒口中学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之中,数学教师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才能够使得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实现数学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的措施这一课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纠错习惯;纠错方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是巩固学生数学学习的最好方式,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敷衍应付等现象,改善目前数学教学中机械训练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下文将以培养学生纠错习惯的重要意义为着手点,从而针对目前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提出培养学生纠错习惯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在理论的层面上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些思考。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的重要性

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于目前的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除了在教学中要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学生在数学学习以及做练习题的时候出现了相应的错误,不仅仅是由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而做错,往往也是因为自身没能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学生在目前的学习过程中,对待数学练习题往往是机械训练,缺乏了自身巩固与思考的空间。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同时对于学生个人发展而言也是必然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正视培养学生纠错习惯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于转变,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加强培养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纠错习惯的具体措施

1.将培养纠错习惯贯串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

一般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传统的方式就是作业,但是作业能够体现出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质量太过片面,不能够真正实现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所以需要将培养纠错习惯的这一教育任务贯串教学始终。所以可以将初中数学教学分成三个阶段进行,以此细化培养方式,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阶段概括。首先,在课前阶段,教师需要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预习实现固有数学概念的自我纠正。举一个例子,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学生的固有概念中,是三条线就能够形成相应的三角形,但是在预习的过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发现不是任意的三条线都能组成三角形,需要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这个三角形才能够成立。所以课前阶段的纠错习惯培养的优势在于学生是独立完成任务的,往往对于所纠正的知识点印象更深。其次,在上课进行教学的阶段,除了教学内容之外,学生也需要针对前天的作业进行改正,并且总结经验,这一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纠错习惯培养过程,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与引导,才能够实现教学过程之中的对于学生纠错习惯的有效培养。最后,主要就是作业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相应的纠错本以及试卷错题集等,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整理,启迪学生去进行问题的主动解决,提升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将纠错成为一种习惯。

2.加强纠错行为习惯的规范

往往学生对于纠错行为没有明确的方法与概念,缺乏自己培养纠错行为习惯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去引导学生培养纠错习惯,加强对于学生纠错行为的规范,以此实现学生习惯的良好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准备纠错本,在这一过程之中,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所以需要教师也能够坚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检查与监督,从而敦促学生去进行纠错本的有效整理。所以,教师需要将硬性规定与弹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纠错习惯的较好养成。从记录错题开始,需要利用不同颜色的笔,比如蓝笔等记录下自己错误的原因,用黑笔写下题目以及解题过程,用红笔对正确答案进行相应的标注,这里的标注需要涵括相应的知识点与知识内容,往往在这一环节上,学生可以通过详细记录纠错本而将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无形中实现了构建,初中数学知识在构建中也能够帮助学生融会贯通。除了记录纠错本之外,学生还需要反复巩固温习纠错本,在考试之前,或者每一个周末,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做一遍纠错本上的题,进行巩固吸收与理解,因为纠正错误的过程其实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有可能学生在犯过数学题错误之后就再也不犯,但是更大的可能就是学生还是会反复犯相同的错误。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将加强学生纠错行为的规范看作一个长期的过程,定时将纠错本回收,在看纠错本的过程之中,也是对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质量的一种掌握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上课提问纠错本内容等,来实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学习的巩固,并且可以针对纠错本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调整与改进,以此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综合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来说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意义,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加强纠错行为的落实,教师可以通过将纠错习惯培养贯穿教学始终、加强对于纠错行为的规范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知识巩固,从而推动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峻华.“题组反思”式教学在初中数学单元复习中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刘丛棉.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作者:柏保林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伍佑初级中学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

摘要:初中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已经逐渐呈现出了抽象性特征,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这是初中教学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矛盾。但是,借助信息技术,数学教材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象和方式呈现给学生们,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本文将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

一、引言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信息技术对于教育行业而言,既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的教学,也已经不能再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了。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便代表了我国教育行业的一种主流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其不仅仅能够活跃初中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性。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二、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先导便是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吸引住初中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将数学知识和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初中生完全置身在问题情境当中,能够全面激发出初中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数学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更具新颖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初中生养成探究问题的好习惯。举例说明:数学教师在讲“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时候,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问题。具体步骤如下:数学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埃及金字塔的视频资料,利用金字塔的雄伟壮观来吸引住初中生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引导学生们思考,金字塔的底部应该是什么形状呢?这时,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学生们会给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菱形等等各种各样的答案,数学教师便可以趁此机会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来展示金字塔的内部结构,用非常形象且立体的方式来展示金字塔的底部形状,让学生们认识到,金字塔的底部是正方向的,当得出这个答案时,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数学教师要继续提问:古埃及人们到底是这样在建筑设计当中确定直角的呢?学生们必然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会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们还没有接触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这就是数学教师开始讲述勾股定理逆定理的重要伏笔,学生们会非常认真地倾听这一原理,因为他们想知道埃及人到底是利用了一个什么样的原理来建设金字塔的。

三、借助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为了提高初中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举例说明:数学教师在讲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这是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知识,因为三角形的内容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学生们在思考的时候是很容易进入到一些误区当中的,所以,数学教师就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们的思维回归正途。利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非常具体且形象的东西,将其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了解动态结合的数学知识,这对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关于“3cm、5cm、8cm”的三个边能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很多的初中生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把3cm的小棒和5cm的小棒放在一起,作为三角形的两个边,然后再把8cm的小棒作为第三边,发现不能成为三角形,这种直观的展示告诉了学生三角形三个边之间的关系,要比数学教师的直白口述形象很多。

四、提高数学课堂训练的科学性

要想培养和提升初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完成课堂练习,全面提高数学课堂训练的科学性,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完善和梳理数学知识的结构,将已经学到的知识真正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难题,那就是因为课堂容量是固定且有限的,能够给予学生练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基于此情况,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课堂训练,学生们通过观看荧幕上的题目,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当他们回答正确的时候,荧幕上就会出现一个卡通人物给他们鼓掌,或者说一些鼓励性的言语,学习的动力就会更加强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当前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能够很好地吸引和维护初中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祁晓慧.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J].《科学导报》,2016,(1).

[2]李艳.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2):166.

[3]张巍巍,王秀平.浅析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6,23(4):26.

[4]杨天勇.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小作家选刊》,2017,(12).

[5]刘燕.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J].《中外交流》,2017,(18)

作者:庄园艳 单位:泉州现代中学

第六篇: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而对于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与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数学学习对于他们具有一定的难度。想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出符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内容。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合作探究式作为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中,并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果。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实践研究,以期帮助广大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所谓合作探究,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分组以及合作学习的形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其在不断的尝试、思考与探究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其引入到课堂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调动其感官器官,从而在自主思考、合作讨论以及主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但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并未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即使有也只是止于表面,造成初中数学课堂持续低迷。基于此,下面将针对合作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探讨。

一、构建合作小组,加强沟通交流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之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需要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以及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编剧也是导演,学生不仅是主演也是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合作探究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以及认知能力,通过认真分析了解不同群体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技能水平,并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组。通常而言,每一小组的成员在4到6人之间为最佳,分组时不仅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确保每一小组的优生与差生比例相当,平均实力相差不大。在小组的分配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挑选出每一小组的组长与记录员,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机会担任小组长以及其他职位,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让学生以及教师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探讨,并在相互切磋、讨论与交流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如果说分组是合作探究教学的第一步,那么探究则是合作探究教学的关键,所谓合作只是对于探究学习的一种形式限定。因此,想要将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其学习的兴奋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法进行教学,从学生兴趣点入手,以情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材,并对所要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与设计;其次在教学情境创设之后,教师需要在适当环节将这种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般而言,可在教学伊始之前引入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将其思绪锁定在情境中,以此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并在基础上进行深入教学。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将学生的思绪以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收集几组图形(风扇、飞机、台灯、风车等),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分组,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在这一情境创设中,不仅有机地将抽象的数学文字转化为了形象的图片释义,还让学生在主动的思考、探究与合作交流中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合作探究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当然,情境的创设也可运用到基础知识教学之后,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习的教学内容与知识要点。

三、制定学习任务,引导合作探究

数学学习光有探究欲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因此,在成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之后,教师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合作探究学习,让其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而不是漫无目的、无所事事。具体而言,首先教师需要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以确保合作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才华;其次,教师应当确保教学内容、目标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落实,并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最后,引入教学任务需要恰到好处,既要符合初中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实际与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节时,其主要内容在于让学生对于三角形的概念、特征以及性质有一个认识。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小组为单位设置这样一个学习任务:对校园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找出三角形与四边形并统计其数量,此外,并对这些图形的外形特征进行一个大致的描述,用时最短、描述最恰当的一小组会有机会赢取奖励。

四、小结

总而言之,合作探究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构建合作小组、创设探究情境、制定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芬.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

[2]包艳梅.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56.

[3]巩雪.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6,(32):126-127.

[4]徐启高.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2):84

作者:曹斌 单位: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第七篇: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空间性特点比较明显,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问题导学法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相应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初中数学在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好初中数学知识,能够为高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问题导学法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以便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通常情况下,教师会通过课后作业、考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所选择的题目要具有针对性,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习题,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最新版“勾股定理”的课后练习中,教师可选择以下问题: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a=6,c=10,求b;已知a=5,b=12,求c;已知c=25,b=15,求a。通过这样的练习,就能让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灵活的运用,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是要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解决问题。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最新版“平方根”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小明的妈妈想要裁出一块面积为36cm2的正方形布,问这块布的边长应该取多少?教师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得出3×12、4×9、6×6等都等于36,但小明的妈妈想要的是正方形的布,所以其边长应该取6。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引入平方根相关知识,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

(三)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氛围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最新版“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全等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全等三角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对全等三角形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策略分析

(一)问题要有针对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随堂提问让学生思考,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要能够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最新版“图形的旋转”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与图形旋转有关的概念有哪些?旋转的要素有哪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再引导学生掌握旋转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判断出一个图形在经过旋转后所得到的图形是怎样的,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时,如果只是生硬地将问题提出来,有时会让学生感觉很突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问题情境进行合理的创设,将学生置身于所创设的情境中,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主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最新版“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茶叶盒、帐篷、纸盒、地球仪、魔方、国旗等图片,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本、文具盒、课桌、椅子等对这些几何图形进行记忆,再根据不同图形的特点,将其进行分类,让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从而使学生对几何图形有初步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适当地加强导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导学,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因此,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适当地加强导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最新版“投影”的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如下:我们把一束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作中心投影,把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作平行投影,那么用灯泡照射物体和用手电筒照射物体形成的投影分别是哪种投影?用灯泡照射一个与投影面平行的不透明物体,在投影面上形成的影子与原物体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当物体与灯泡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影子的大小会有什么不同?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能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投影进行区分,还能掌握投影的要素,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因此,在问题导学法的实际应用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并适当地加强导学,才能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以此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丽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效果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7).

[2]贾新林.基于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6(8):79.

[3]雷莉.如何将问题导学法有效地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J].读与写(上,下旬),2015(20).

[4]居逸云.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9).

作者:王兰花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