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文章论述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探索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开放式问题教学;抓住辨析问题进行教学,并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正所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对创新非常重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相关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数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进行论述。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
要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提出创造性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性思维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大脑思考、联想,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学生来说,创新性思维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不断深入探究,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去发散自己的思维,其创新、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论证、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知识点,抓住数学中的热点、活点、趣点,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有趣的地方,同时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采取一些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或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教学,举办数学竞赛活动等。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环境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思考和探索氛围,使学生能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探索,分析问题。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是作为引导者进行引导。如在讲勾股定理时,可随意先出一个关于勾股定理的题目,利用学生们手中都有的三角板,让他们计算三角板的斜边长度,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探讨。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讨论结果,抓住时机引出勾股定义,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怎么来计算,这不仅有利于学习的创设,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重视开放式问题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很好的拓展
实践证明,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数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丰富内涵性,通过对数学知识体系内容的研析,以问题教学为平台,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圆的讲解时,可以这样设问:平面上一点到圆的最大距离、最小距离分别是6和2,求圆的直径。以这类有多种解法的问题去引发学生思考。
(四)抓住辨析问题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让他们去质疑,一切的创新创造都是来源于质疑,只有产生了问题,才会有解决方式的产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树立辩证思维的教学,多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去观察问题解答过程,从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问题分析的有效方法和问题解答的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储备力量
理论是创新的基础,如果无法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那么创新性思维也不可能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来引导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把握。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规律,才能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系统网络,才能进行系统的深度思维,进而更好地运用和转移。只有了解这些数学理论形成过程,才能领悟和掌握数学的基本逻辑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
三、结语
把枯燥死板的学习内容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进行问题创设,理论实践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赫.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3):128.
[2]胡敏.给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增刊1):1573.
作者:杨庆 单位:广西灵山县伯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