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运用(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教学运用(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运用(10篇)

第一篇:探究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探究式学习也是师生双方建立新的关系,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能力进行改变的一种学习过程,以提升学生能力和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无法取代的效果。探究式学习也是新课程中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目前小学探究式教学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我们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

小学探究式教学需要以教师作为引导主线,将问题作为核心,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逻辑和创造力进行培养,提供开放式教学环境。发达国家中,基础教育使用探究式教学已经比较成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单纯地是一个倾听者,更多的是以课堂主宰者身份来参与,对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使用自己能够利用的资源来进行创造和探索,教师在问题当中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会有更高层面的东西被挖掘,打破了学科的抽象,形成了开放的教学环境,知识的获取渠道也得到了扩充。这些都提醒我们这些小学教育工作者,未来的小学教育必然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将课堂归还学生,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提倡合作互助,深入挖掘全体、协作、开放和创新的探究式学习平台。

1探究性学习内涵和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以及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让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进行实验和调查,处理加工信息,等一系列活动,从中获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养成。(1)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学习需要选择课题,然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然后获得成果,这些都需要学生的参与,亲自完成,因此自主性比较强。(2)探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对自身生活和社会相关的事物进行实践,能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探究性学习具有过程性。探究性学习确定课题后,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习能力,从中获得感悟,获得知识。(4)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型。学生学习的内容除了数学学科之外,还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融会贯通,学科交叉,可以侧重于实践也可以侧重于公式法则,即便是确立了同一主题,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目标来进行切入,进行研究分析,在获得结果表达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灵活性,学生以及老师个性的发挥空间比较大,学习的内容开放性比较强。探究性学习中,除了需要教师的指导之外,学生的参与也至关重要,学生以个体进行独立研究,或者以小组进行探讨分析,能够进行文字表达或口头表达,学习的方式开放性也比较强。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体验,凸显个性创造,不同学生使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体验和结果也不同,所以评价标准也需要有开放性。

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以追求知识结果为唯一的目标;教学方法机械呆板,即使知识的传授,学生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些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当普遍。除此之外,我们提出使用探究性学习,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能够了解到自己是知识的发掘和探索者。

2.1“探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数学可以使学生有依据地猜想和发现。凭借着数学结构链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可以进行类比的猜想;凭借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进行经验的猜想;凭借着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学生可以进行直觉的猜想。有了这样的猜想,学生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成为学生探索可能结论的过程。发现问题到根据依据来猜想,然后对自己的猜想进行研究,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数学能够为学生的发现提供方法和思维策略,让学生获得智慧,得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再创造”。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学生真实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保证。

2.2“探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性

探究性学习当中,学生对于偶然遇见的问题以及通过联想类比遇见的问题,能够从中发现规律。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对知识的产生以及发现的过程了解,他们在遇见事物和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总结归纳其规律。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能够不断去发现和创新。其次,学生从探究性学习中进行归纳和推理,能够通过经历验证结论。这样学生对探究的态度能够形成,学生对研究的方法也能够更好地掌握,从体验探索中感受到艰辛和发现的喜悦。探究性学习,既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又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加深刻地掌握,而且学生对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会变得更加强烈,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驱动力,对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学习心态均有养成效果,能够更好地形成数学素养。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和实施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使用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遵循认知规律,将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自主地学习,通过合作讨论来培养创新和实践精神,具体的操作和策略有以下一些内容。

3.1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探究情景的建设需要在教学时设定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感觉熟悉,可以凭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习惯来进行解决,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以及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心口相通,所想所感能够表达。

3.2倡导自主探究方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3.3合作交流探究活动

以学生个体作为探索基础,在小组以及班级内展示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互相之间能够进行探讨,从而深入了解数学知识规律,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之间能够懂得互帮互助,相互弥补,提升自我表现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3.4实践运用探究拓展

探究知识是希望能够将知识合理地运用,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开发智力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它能够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在实际的教学教学中,将习题和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增加学生的数学能力。此外,我们还需要对探究性学习的实际效果进行关注,避免学生的无效参与,让探究性学习变成一种形式化的教学。

总而言之,探究性学习可以作为数学课堂的核心内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始终都贯穿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能够发挥出组织、引导的作用,能够亲身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尽量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地去探索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复杂环境下合理的运用探究态度去发现和创造,让自己未来的学习获得基础,能够持续地进行发展。

作者:张喜文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双榆树小学

参考文献

[1]邵万强.小学数学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2]郝志军.论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0(9):37-40.

[3]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1(11):39-42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智慧课堂特征

摘要

结合教学实践,对智慧课堂如何有效实现教学方面的互动,如何更好地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智慧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互动

1前言

智慧课堂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在智慧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自行携带学习设备,比如常用的电脑等,通过利用教学APP软件,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模式。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及时反馈,利用多屏技术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或者是答题方式等,多样形式的媒体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教室里使用的均是活动桌椅,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提供了便利[1]。

2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互动行为特征

2.1在智慧课堂中的学习小组互动行为

根据智慧课堂的教学特点,需要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那就是让学生随机组成小组,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由教师编排小组,一般是3~5人的学习小组,两个星期后重新进行组合。组建小组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团队带来的力量,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融入新团队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潜能。在组员相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点以及看到自我的短板,以取长补短。这种学习小组的建立也可以很好地达到互动的效果。比如小学二年级上册中将会介绍角,并认识角的大小。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慧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可以提问学生:哪些是角?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角?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小组的形式,为学生分发一些卡纸,让他们凭着自己对角的认识,做出与角有关的小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小作品分析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角的教学活动。在开始认识角的教学的时候,通过媒体教学让学生再一次欣赏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角的图片,比如五角星、金字塔、剪刀等,让学生感受到关于角的实物存在于生活中,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受,并让学习小组介绍本组关于角的作品。这样安排,学生对角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就是通过三角形认识角的名称,比如锐角、钝角、直角,知道哪一个符号表示角形,学习利用简单的方式对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并学习画角。学习小组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课堂交流,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各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力。在认识角一课中,学生学习画角,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互相比赛画角,指定画哪几个角,然后让学生开展画角比赛。小组内部选出最佳的那一张画作为参赛代表,参与组间竞争,从中选出画角最标准的一组,并给予小组奖励,对其他小组成员也不要忘记鼓励。这样形成良性竞争,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2.2在智慧课堂中的课程情境互动行为

智慧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全员参与互动,数学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情境互动的模式,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生动地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为大家演示。首先,将学习的课文内容运用在课堂中。比如在教学数字大小比较和改写一课时,课堂重点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正确读;二是写多位数;三是比较数值的大小,主要是对万以内的数值进行大小的比较,让学生意识到改写单位的必要性。利用课堂上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常见的与数值相关的图片,如超市价钱标签、公路里程路标等,并询问学生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也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哪个数值比较大,哪一个数值比较小。或者是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让几位学生上台拿着某一样物品并展示价钱,让学生指出哪一个物品的价格比较贵,哪一个比较贱。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本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来,教授学生认识整数大小时,先看位数,哪一个位数多,即表示那一个的数值就比较大,这样就可以顺利开展新知识的教学。课堂场景互动的模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识,使得学生快速掌握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以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将课文内容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基本分辨数值大小的练习,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场景中,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以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值大小比较技巧。

2.3在智慧课堂中的课堂知识互动行为

重视课堂知识互动模式,智慧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经过学生间交流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让学生有效地学习课堂知识。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堂小话题,设计1~2个主题即可,可以选择学生当下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比如趣味活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提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点燃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小学生学习乘法表时难度比较大,而且他们对学过的知识,隔几个星期不温习就又会忘记。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智慧课堂上主要通过知识互动的形式,加强学生对乘法表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训练。首先可以分段进行学习,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在不理解的状态下,让学生死背乘法表是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比如教学3的乘法口诀时,为了能让学生对口诀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口诀音频或者是微视频,让他们注意观察音频中的人是如何念口诀的。然后利用小学生好玩的特点,将实际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中。比如制作沙包,学生在手工操作课堂上已经涉及过,对其制作方法很了解,数学教师将沙包引入3的乘法口诀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媒体设备展示沙包图片,让学生明确说出沙包由多少块布组成,并提出问题:缝制3个沙包需要多少块布料?缝制4个沙包需要多少块布料?缝制5个沙包需要多少块布料?等等,让学生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计算。这样的活动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3的乘法口诀,生活代入感强,以便更好地接纳新知识。

2.4在智慧课堂中的教学设备应用与教学的互动

在智慧课堂中,将现代技术与课堂结合是其一大特色,可以利用设备进行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形式下开展学习[2]。比如幻灯片教学方式,教师经过多样的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好的教学幻灯片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对即将学习到的知识产生好奇心。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的作品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想碰撞的机会,通过观看其他学生的作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增强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增加学生与媒体间互动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等设备的辅助下,在课堂上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学习,通过深度互动模式,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个阶段的数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幻灯片等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多样的、精彩的、生动的学习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在智慧课堂上要善于利用教学设备,增强课堂教学互动行为。

2.5在智慧课堂中的课堂评价行为

对小学生数学活动的评价,考核他们对数学知识或者是基础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才能有效地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具体情况,从学生数学成绩以及对教师评价中分析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为能更好地调整数学教学内容、方式等提供依据,不仅有效地衡量教师的教学效率、工作水平和工作态度,而且评价学生是否能从智慧课堂教学中受益,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因为这样的评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考核,所以学校要重视建立智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各科目的教学发展[3]。课堂评价还包括对考试试题讲解的评价。每一小单元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均会组织学生开展小测试,完成小测试后,就要对试卷进行分析。教师对学生的测试卷要进行系统的登记,因为试卷测试分值是证明某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方式之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就要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客观的分析,将学生的不足之处以及优点进行分类,从整体上分析整个智慧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出原因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加强练习学生的薄弱环节,使得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比如在九九乘法表的学习中,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学习热情比较高,掌握知识的速度也比较快,很快就可以将完整口诀背诵下来,但是越是到后面的学习越会出现学习热情消退,学习后面数值的乘法困难等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即时做好教学方案的调整。

3结语

智慧课堂具有多种形式的互动模式,可有效产生课堂教学效果,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互动,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对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帮助和促进作用。

作者:韩新珂 毕丹丹 单位: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西坞小学

参考文献

[1]黄荣怀.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4.

[2]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2012(5):42-49.

[3]王雪焕.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161.

第三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小学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在不断的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最终实现普遍应用,是我们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

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是师生互动方式的一种变革,使教师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立体的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更加的直观。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能够丰富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对学生的导学作用,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研究的新课题。本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交互式电子白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增加教学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的事物往往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接受新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形象直观、图文并茂、能动会变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的感官参与,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段动画,利用电子白板放映,学生们倾听着动听的音乐,树上的8个苹果,逐个被小松鼠从树上摘下来……。然后文本出示疑问:“当树上一个果子也没有时,树上还有几个果子?通过这个有趣的动画我引入课题《0的认识》,这样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提出学习新知识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这样课堂教学就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二、复杂的计算问题简单化,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空间、动态过程、复杂计算等问题都不容易理解,而小学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应用较高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就能用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方式把教学信息的呈现给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功能,能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形象化,不仅是数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通过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电子白板能够让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这样减轻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也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究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到无限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教学能把抽象的知识立体化,比如教学《圆的面积》学生很难通过合理的想象,推导出公式,而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把圆依次分成相等的若干份,拼成相应的图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动态的演示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扩大师生互动范围,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充分提高师生的互动性,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彻底的改变。交互式电子白板所具有的书写、画线、移动、旋转、容器等功能,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精彩的教学互动情境,从而电子白板也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和集体学习的互动平台,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协作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探索意识,培养了主动建构的意识和能力。电子白板进入课堂改变了原先枯燥、抽象的教学状态,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自主学习、交流尝试、协作探究,使学习变得有趣、直观。教师可以通过上课时的使用和学生的尝试,让学生掌握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以小老师的身份通过展板进行展示自己的问题,这样老师就把课堂完全的交给了学生,通过学生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老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例如给一年级小朋友上数学课,为学生提供一个鸟窝和几只鸟蛋的照片资料,学生看到图片就会产生兴趣,这时一名同学提出问题,用电子白板把问题展示给全部同学,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很喜欢利用电子白板的展示功能。枯燥的课堂立刻鲜活了起来。以上通过电子白板的应用,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得到进一步的统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辅助功能,如能够得以巧妙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创新设计教学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是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我们每一位教师不仅要学会使用这个工具,而且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个工具,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更加丰富,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作者:郭慧媛 单位:河北省固安县宫村镇北马村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探究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也在向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分析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并提出科学的应用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内容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学习数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学习数学的逻辑性,而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逻辑思维。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必须要逐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策略探究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数形结合思想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将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与数形结合思想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科学应用。同时,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新型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分析

(一)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几何意识

几何的学习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初步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数学学习意识,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数学的学习与进步。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这一单元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当学生分析这道例题的时候,如果仅仅是通过数字型的描述来解题,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借助几何图形,将会使问题简单化,并且数形结合也会使学生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扩展。通过这个几何图形,学生就可以弄清楚题干的基本信息,这样就可以结合所学到的体积等相关公式,迅速理清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所以,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习题探究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阶段,习题探究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数形结合的思维来进行习题探究,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例如,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的高都是6cm,梯形上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都是10cm,梯形上底比下底少3cm。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梯形的面积少多少平方厘米?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如果运用一般的思路将会使解题步骤非常繁琐,但是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就非常容易得出答案。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用图示表示出来,梯形比平行四边多出的面积正是一个底为3cm,高为6cm的三角形,直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算出:3×6÷2=9cm²。所以在进行数学探究的时候,要学会拓展思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拓展意识。

三、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策略

(一)教师加强数形结合的课程讲解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教师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数形结合的课程讲解。例如,在讲一道习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解题角度入手,启发学生运用更加简便的解题思路,使学生逐步的了解并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和使用,拓展了解题的思路。

(二)提高学生注意力,促进数形结合教学方法的讲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注意力不高,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对数形结合思想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学生就需要仅仅跟随教师的讲课节奏和讲课思路,按照教师所讲解的数形结合的理念去进行习题的练习和解答,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且,通过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

(三)完善教材中关于数形结合的相关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材设定。因为对于小学教材来说,并没有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单独列出,当作主要的学习章节,这样就容易使数形结合的思想讲解的不彻底,从而造成思维学习的混乱。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教材设定,将一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补充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来完善数形结合的教学理念,并配合相应的习题,这样就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促进小学数形结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不仅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而且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全国友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双胜小学

参考文献:

[1]蔡文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3,(22).

[2]崔同建.浅谈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3]金妤茜.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2,(32).

[4]袁艳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3).

[5]潘秀红.教师如何让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绽放[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第五篇: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解析

摘要

生活化教学是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经验,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研究,以期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生活化

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作为具备较强抽象性的课程,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十分必要,也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文中主要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综合分析。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育价值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

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形式各异的数学元素,如计算所有支付的费用与花费的时间等,对于此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计算问题而言,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可取代。简单地说,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看待外部世界的视角。同时,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充分转变数学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认知数学知识,进而有效构建数学知识框架。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数学元素入手,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解数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作为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物质基础,密切联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元素,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知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具体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从数学视角解析现实生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及时传达以下思想:在万千世界中,处处都有形式各异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探究,从数学的视角来解析现实生活,切实感受知识与现实生活间的关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这一课时,“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教师此时则可以拿出重为1千克洗衣粉,引导学生自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要求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袋绿豆、一袋大米、1包鸡精、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引导学生选出四样物品中约重1千克的物品。通过有效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数学素材,可以使数学课程教学变得更具亲和力,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用作教学背景,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利用电话或者家访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充分挖掘出学生现实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二)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活问题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对于此群体而言,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都是晦涩难懂的,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简单数学知识,将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合理转化为易于解析的生活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进而不断降低教材内容的学习难度。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年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年王老师的年龄是陈强的3倍,王老师6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年后的年龄相等,陈强和王老师今年各是多少岁?”要想求解陈强和王老师两个人的年龄,我们可以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然后根据“王老师在6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年后的年龄相等”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设今年陈强的年龄是X岁,王老师的年龄是3X岁,可列方程:3X-6=X+10,2X=16,X=8,3X=3×8=24。答:陈强今年8岁,王老师今年24岁。通过有效利用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项工作:其一,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从生活中找寻教学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简化成为生活案例,教师在实际利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的衔接问题,站在全局角度分析事物,不可以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

(三)积极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风趣且与学生现实生活具有诸多关联的数学素材,尽可能做到素材的多样化,展示方式多彩性的发展目标。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在选取数学素材上,倾注大量的教学精力与时间,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而不是将自己的解题思想强加给学生。在实际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保留充足的讨论时间,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在教学前教师需要事先准备若干塑料板,要求学生求出班级地面的面积。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探究面积的求解方式。A组学生:摆满后数出来的;B组学生:不用摆满,每行摆5个,摆了3行。师:这样一共可以摆多少个?与它的长和宽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它的面积是多大?猜想一下,它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式后,教师需要布置一个趣味性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房子地面测试面积。此举不仅有效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而且在学生参与公式推导的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四)以学生的学习思维为切入点

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要及时摒除复杂难以理解的教学手段,从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入手,积极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且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首先,当前阶段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想到的内容比较跳跃,在很大程度上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与多元化数学思维,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生活元素,以此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其次,从学生学习思维这一视角入手,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问题有效转换为比较常见的知识,进而有效解决问题。最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才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生活化数学思维。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思维,侧重关注一些特殊学习想法的学生,利用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一种基础课程,只有数学基础打的牢固,才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利用。通过有效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孟勤 单位:日照国际海洋城滨海湾小学

参考文献:

[1]李爱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J].求知导刊,2016,(08):92.

[2]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2016,(05):194.

[3]王莹.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读与写,2016,(05):210.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运用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方式,将声、光、电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以画面、音乐、动画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调动试听感官,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开发联想思维,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时为现代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运用在小学教育中,要紧跟时代步伐,改变思想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设备。多媒体教学促进了城市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农村学校,尤其是贫困山区学校教育资源贫乏的现状,改变了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的陈旧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校的教育观念。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恰当管理好、使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源。

一、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必须选好素材,并恰到好处的运用动画、音乐等手段将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动画、音乐和视频当中,使学生乐于听,乐于看,乐于思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尤其是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

数学中的重难点等知识,仅凭教师理性的讲解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理解也不清晰,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模拟、演绎的特点,将学生引入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数学学习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难度。

3.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思维、探究和创新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

二、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多优势,但也要因情况而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应用,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结合课程内容,联系教学实际,合理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在使用时也应根据课程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而又不盲目使用。具体的课堂内容要具体对待,不可千篇一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己课程的设置情况,合理科学的安排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优势,但运用不当不但不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甚至还会使教学陷入被动,因此教师要坚持原则,不可盲目使用。

2.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了,以最好的学习状态获得知识。教师的教学理念一定是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多媒体技术解决了课堂教学中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3.合理处理设备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其作用旨在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效果更加良好。教师在教学中切忌忙于操作电脑,只围着一台机器转,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和认知反应的观察理解,学生的学习固然需要现代技术的辅助,但教师更要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电脑,何时利用电脑,教师都要掌握一定的时机,合适的时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多媒体设备发挥出优质的教学效果,而不只是用来展示课件。

4.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处于皮毛状态,一般都是半路出家,仅仅经过短期的培训和自学就承担起了多媒体教学工作,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不足,质量不高,甚至制作出来的课件不但不能够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反而误导学生。数学属于自然学科,内容比较抽象,而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习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并更好的得以应用,因此,学校要注意提高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定时进行培训和指导,使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和课件的制作更加得心应手。

三、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1.更新教师观念

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在教学中要真正懂得教学技术与教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技术的运用是否符合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辅助的帮助和引导,使网络教学对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性、创新性得到充分发体现。

2.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把握火候,使用得当,当学生上课注意了不集中,容易走神时及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诱发学习兴趣,振奋学习精神。当教学内容需要强化时,运用多媒体强化重点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学习思路受阻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开发逻辑思维能力,使思路扩展。在课堂中,教师不可以死板的利用多媒体,应该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多媒体相结合,并灵活运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已设计好的板书内容和教学程序进行大胆取舍,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对于不适合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要及时取舍,使教学效果更加科学,优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教学难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作者:王秋梅 单位:山东省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

第七篇: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摘要

信息化时代下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这样的教育策略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加快改革力度,加大创新力度,和时展相适应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来说,它和别的学科存在差异,这是一门集空间、数字、变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的逻辑性较强,所以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和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适度改革教学材料,加大创新力度。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

1.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授课方式下,学生是倾听者,教师是讲述者,但是对于数学这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来说,它的抽象性使得灌输式教学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新课改下,要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所以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和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通过竞赛答题的形式分开教学,另外,教师要听取学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引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小组和小组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主动进行学习。所以,要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预习这一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熟悉课本内容,在开始讲课之前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有利于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不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掌握正确预习的方法,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正确预习,同时还要强调预习对于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小学生获得预习方法的同时获得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学生主体性培养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数学教师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成和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堂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加强课前预习的效率,使学生可以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课后练习和巩固,使学生形成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竞赛学习的形式,教师安排几个学生分组坐好,按照课堂内容出题,指导学生进行自由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讨论计算方法和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印象,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来更好的了解知识,比如在讲授数学公式时,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亲自的解题总结解题过程来代替直接告诉学生公式内容。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程内容,让学生可以大致了解要学什么,然后让学生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进行运算,并得出结论。

4.创造欢乐活泼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方式为教师讲解,通过教师提问选择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应该以人为本,学生应该为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要营造一个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积极的去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并且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

5.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的活跃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中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了教学方式的一个主导。传统的黑板板书已经被学生熟悉,并且缺乏新颖,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其形象的展现,如运用简笔画、画像或是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被激发,从而提高了数学教学课堂的积极性。

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

1.教学紧密联系生活

教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可以运用教学,而且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需要针对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发展阶段,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融入生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2.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把教学和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段时期的学生中,他们的个性和习惯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解释问题的方式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学生的兴趣,是否需要介绍案例,介绍的情况是教师需要具体思考的问题。有必要通过准备课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需求,从而开展有效的课程教学。

3.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主要阶段,而数学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主要课程,其通过计算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把握特点,因材施教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差异性,其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做到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掌握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用更加形象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使教学问题形象化。

5.启发引导式教学的应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举办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合乎学生要求,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过,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下功夫探讨。在这一背景下,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举例来看,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要通过分组讲解的方法讲解课程。对于分组来说,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列举合适的例子,帮助学生把数学和日常生活相结合,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加深印象。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小学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信息技术和先进的辅导工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一基础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所以,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要实现教学方法和社会变化的同步改进,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加快教学模式创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学以致用。

作者:彭思 凤华菁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胜利小学

参考文献:

[1]张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11).

[2]姚永芳.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1,(21).

[3]黄秀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2011,(3).

[4]季晓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学子,2015,(4).

第八篇: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研究

摘要

“德育为先,质量为本”。可见,德育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德育教育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去,争取课课有德育,时时有德育。为此,小学数学应育德于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潜移默化

现如今,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德育往往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征,使得学校的德育低效。各种明令禁止的规章制度,使得学生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实际。如今学校倡导德育,让学生们有更健康的发展方式,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应该更加参与其中。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本领,我们应该将德育与数学紧密结合,在课堂和生活中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掌握必须得生存技能,也要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做一个人,德育从娃娃抓起。

一、有机整合,自然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很不明显,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上的数学,甚至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使数学的严谨性、科学性通过老师、课堂,让学生受到启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也是一门艺术。

(一)结合教学过程,启发学生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回归于生活。作为数学老师,可以采取趣味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融入其中,在其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比如,用情境故事让学生融入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自然科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如教学珠算时,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算盘来上课,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算盘是怎么样进行算数,还有自己的计算方法,等学生讲完之后,教师切入正题,向学生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一大发明。

(二)利用课本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就小学课本的内容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掘或提炼德育的切入点:材料、定理公式、数字、图表、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的简介,并且要紧密结合课本内容,做到及时、精准渗透。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少有内容涉及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本结合实际的方法,将德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有些老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思考角度,突破常规教学思维定势,使学生在对问题的不断探讨中,发展个性,培养自身性格及能力,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如有些老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推理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与周长的关系,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变与不变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通过“怎么才能使这条剪下的丝线正好为相框一周”的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生活中,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加强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情操陶冶,潜移默化

教师本身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影响。教师满腔热血、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自己的言行举止、严谨的教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写好教案,穿着干净整齐;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讲普通话、语言简明扼要、有逻辑性,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模仿能力很强,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他们认为老师是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是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少数成年人,所以老师要以自己为学生的榜样,学生德育教育融入老师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的示范指导、榜样表现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在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同时,老师也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中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发现,学生学习时由粗心大意的毛病,其实就是学习习惯没有被培养好。不同年级要讲授不同的知识,在小学生的数学讲授过程中,更要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全部接受。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思考问题及提出问题,写作业过程中认真细心,注意数学符号以及数学运算法则的使用,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多使用学到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小做到学以致用。这些从小培养的习惯,将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学生的思维是鲜活、灵动的,相信只要教师善于引领学生,给予学生展开思维翅膀的空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会真正变得精彩不断。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严谨的思维模式培训相结合,做到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例如,有些老师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列出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出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一类是方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这体现了德育范畴中的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课堂最后,通过方程数学史的介绍,让学生知道未知数和方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激励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体现了纲要中的爱国主义范畴。我们要充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了解以及理解数学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们从小注重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数学学科设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至行星运行规律的计算、下至生活中简单的数字运算,都会涉及数学学科的不同方面。由此可见,数学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基础,人们生活发展的基础。在小学生学校教育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及接受能力,结合现实生活,安排教育课程,循序渐进的将数学知识传授给每位学生,与此同时,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数学思维模式教传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用兴趣吸引他们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建立合适的小学数学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评价体系皆是以考核成绩为主,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成绩忽略了德育教育,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应该引入德育评价指标,对小学生日常行为品德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有动力培养学生的德行,同时小孩子也会重视良好品德的学习及养成,作为教师应该从小教会他们德性上的好东西,知识应该掌握,但是更应该有美好的德性,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些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小学生数学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解答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疑惑,让他们从数学角度解决问题,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对孩子们将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老师给孩子们的建议、评价及教诲,对孩子是一生的影响。寓德育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实现德育、智育的均衡发展。数学课上的德育不仅仅要教会他们必要的生存技能,还要教会他们用科学理性的眼光看世界,让他们对自然科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数学是小学中仅有的自然科学必修课程,它对培养小学生的自然科学认知,甚至对他们的做事态度及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彩凤 单位:青岛湘潭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刘晓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将科技,2016,(08):157.

[2]邰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3,(09):163.

[3]张萍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成才之路,2011,(15):16.

[4]杨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神州教育,2013,(06):59.

第九篇:小学数学教学激励艺术应用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激励艺术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爱上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激励艺术,教师要从内心真正理解激励的内涵,还要多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并避免走入误区,这样激励艺术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教法;激励艺术

小学阶段,学生们刚刚接触数学,相关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既是陌生又是新鲜的,如果这时数学教师能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让数学展现出最有魅力的状态,运用激励艺术,让教学充分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对于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和研究的持久的兴趣等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需要应用激励艺术,用微笑和肯定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将他们引入奇妙的数学殿堂,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一、运用激励艺术的正确态度

1.理解激励的理念。激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策略,它让人更多地看到自身的优点,从而做事更有信心、积极性。新课标倡导教师学会“尊重与赏识”,这也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尝试激励艺术的原因。教师要学会从内心真正尊重、赏识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真正的优点,适时、恰当地肯定或者表扬学生。同时,教师也应意识到激励艺术是不能滥用的,不管什么教学手法都应讲究适度原则。而且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情感需求的丰富和多样性,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激励策略不是唯一的选择。

2.保持激励的意识。虽然说教学中应该尽量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在观念中教师一定要保持激励的意识,因为激励应该是一种始终如一的事业,对学生如果采用了激励策略,那么在之后的各个相关的环节中,教师应有统一的态度和前后一致的标准,不然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昨天他这样做得到了表扬和鼓励,怎么今天我就被忽视了?此外,教师既然选择应用激励艺术,那么就应该将这种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植根于心中,这样才能应用得更加纯熟。尤其是数学的学科特点是抽象、富有逻辑性的,对于感性思维比较丰富的小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如果能够通过应用激励策略提高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那么对教师和学生自身来说都将是受益颇丰的。

二、教学中应用激励艺术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激励艺术,最常用和直接的当然就是口头上对学生进行激励,相信许多教师都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就不再赘述。这里想要详细说的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几种方式,这几种方式因为略显别具一格,反而让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变得更加自然和温情,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1.借助眼神。有时表达赞赏不一定需要有声的语言,通过眼神也可以传达内心的赞赏,而且比用嘴说出来更能让孩子们信心倍增。比如:在教学“线与角”时,我就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在家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线或者线段,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位置的变化,在上课的时候说一说。其中,有一个学生完成得特别认真,还用笔把自己的发现精心地整理出来画到了一张纸上到讲台前给同学们讲解,等他说完,我便用赞赏的眼神投向他,他立刻感觉到了,回到座位还一直满脸欣喜。

2.借助小动作。一些能够表达赞赏的小动作,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也很有效。一次上公开课,我的授课对象是一群其他学校的学生,我也很紧张,教学的节奏没有把握好。当我提出一个关于运算比较难的问题时,学生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不敢举手发言,这时,一个男生举起了手,尽管他的回答并不是特别出色,但他这种勇敢不怕犯错的精神实在可嘉,为了配合讲课进度,我并没有停下讲解,只是慢慢走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虽然,我没有言明对他的赞赏,但一个摸头的小动作却把我的鼓励和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

3.借助文字。通过书写文字来表达对学生的赞赏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效果,文字表达向来比口头上更文雅,也更有说服力。老师直接用文字来肯定学生的进步,并着眼于学生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自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借助文字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最佳平台就是学生的数学作业,如果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时不只是指出错题,打个分数,还能写写学生的进步表现,学生通过文字特别具体地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学习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必然大增。

三、避免走入应用激励艺术的误区

1.并非多多益善。激励艺术不是单纯地要多表扬学生,而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鼓励与信心,因而要注意是确实必要的时候才加以应用,如果应用得过于频繁,可能会让学生迷失了重点,失去激励的意义。

2.激励不等于物质奖励。有的老师把激励等同为物质奖励,喜欢用小铅笔、贴纸等学生喜爱的小物件来吸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其实这种用“奖励”拉拢学生的做法是误解了激励艺术,激励更应该是源自心灵的。

综上所述,激励艺术确是一种“艺术”,想要更好地运用它,我们还应继续探究具体的尺度和方法,那样,才能让学生们在恰如其分的激励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认同感,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林小光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一零八学校小学部

参考文献:

[1]钱惠维.适时激励,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快乐阅读,2015(20).

[2]毕含超.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法的有效运用体会[J].都市家教月刊,2014(5).

第十篇:小学数学教学任务驱动法运用

[摘要]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安排探究性任务、开放性任务或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培养起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的优质、高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数学时往往漫无目的,不知从何学起,造成学习的效率不高。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指明了方向,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明确的任务来开展教学活动,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从而顺利完成既定的任务。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安排探究性任务、开放性任务或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培养起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探究性任务,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设置探究性任务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学习。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围绕方案进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有自动开关的玻璃门、时钟、电梯等,接着教师给学生安排了任务:从中找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并通过将实物图形转化为几何图形来发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它们的特征。带着这样的任务,学生进行了探究与交流,发现这三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运动前后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但也有着不同的地方,如平移是沿着直线运动,旋转是围绕一个中心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转动一定的度数,轴对称则是对折之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三种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从而在比较中把握它们的概念及性质。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与发现,可以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累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开放性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开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任务,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任务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以体现,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数学素养。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在前面已经学过“负数”的基础上,对于用有序数对来表示位置进行深度拓展。教师给学生设计的任务为:以教室座次为例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你的位置为原点,用有序数对表示你喜欢的同学的位置。这样的任务开放性比较强,因为是以自身的位置为原点,所以不同的学生所画出的坐标系是不同的,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时也是不同的。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横轴和纵轴,将一个平面分成了四部分,在表示时就可以发现,有的同学的座次需要用到负数来表示,这样也就让学生对于负数的认识有了一个全面的提升。同时在展示之后,学生还可以总结出,与自己同一列的同学在用有序数对表示时前一个数为0,与自己同一行的同学在表示时后一个数为0,这样也就为以后系统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性任务,发展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数学能够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的本质,发展起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实践性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身体上的“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量一下自己的“身体尺”,知道自己的一?、一庹、一步、一脚分别的长度,然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用自己的“身体尺”量一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注意选择合适的“身体尺”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组内分享、交流。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不需要知道物体的确切长度,并且也不可能时刻带着尺子,所以“身体尺”就显得特别重要,学生在量出自己“身体尺”的长度后,就可以自主探索一些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同时教师也不需将学生固定在教室里,可以让学生到操场上验证一下跑道的长,搂一搂大树估计一下一圈的周长等等。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能够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在实践中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在为学生精心设计好任务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发现和理解知识,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真正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建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楼王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华.浅析小学数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学园(教育科研).2012(22).

[2]徐彭荣.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