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探寻(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数学教学探寻(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数学教学探寻(10篇)

第一篇: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已经广泛地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在新课改之下的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对其具有重要作用呢?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作出了分析,并分析了信息技术如何在整合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以此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为良好的教学质量做出必要准备。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数学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的实施开始不断加强,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要想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与时俱进也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教学技术之一,在高中的教学中也开始被不断的应用,因此,信息技术在整合高中数学教学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浅析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要想打造一个高效学习的课堂就离不开教师的备课,教师在精心备课时需要了解到整个学习的脉络,对教育目标非常掌握,如果在其中加入信息技术,就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古板,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教师在讲到双曲线的定义时,采用传统的教学就很难让同学们理解其中的意义,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对其作出演示,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其中的内在变化,清晰的明白双曲线的形成。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信息技术在这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够将复杂变得具体化。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们加以引导,加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让学生们自己发现并解答问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更加利于学生们接受。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加强了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实践过程,这样学生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探索兴趣。根据观察与实践,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达到的程度。

二、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力度并加强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不断加强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过程才能够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改要求,并且顺应时代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上升空间,适应于近些年来的国家规划。加大实施力度与研究力度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习并推进观念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观念,教师观念的转变对新课改的推进有着推动作用,对此,采取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教育讲座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改变传统的观念,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加强教学质量的改进,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素质与创造力。通过不断地学习之后,我们的教师了解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确定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意义,这些对学生们的素质教育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教学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今的教学需求,因此,加强学习并推进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非常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措施。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培训

开展有关于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可以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育团队做准备,开发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出人力功能。教师熟练的掌握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这对于培养现代化一流教师队伍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教师技能培训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常规的现代科技媒体运用以及知识技能培训、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加强先进经验的掌握、聘请外校的专业人士来我校做技能指导、举办课件展示与评比,增强教师的参与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现实当中来。在信息技术的培训过程中,与实际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只有适用于实践的技术才能够对教学的发展起到良好效果。

结语

比较来看,也许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很多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但是就目前国内与国际的教育发展来看,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形势下,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应用也是迟早会普及的。因此,尽早的尽快的应用好信息技术是时展所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该加入的成分,信息技术的使用十分具有必要性。课堂上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十分值得采用与拓展的教学新形式,值得学习与整合应用。

作者:蔡桂宇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岭.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理论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1.

[2]骆魁敏.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3,01.

[3]张文艳.刍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Z1.

第二篇: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再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进程,必须对我国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和创新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为应对时代的发展趋势对教学领域进行了新课标改革,使我国的教学在整体上发生了改变,适应了当今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代格局,满足了时代的真正需要。本文旨在介绍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地分析和研究,找寻有效的解决对策,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宝贵的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是我国基于时展而提出的解决我国教学领域问题的重要策略,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进程,如果不加以改变就会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拜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对课堂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良好的发展方向。通过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变化和发展,从中总结经验,为之后的教学进步做好准备。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课堂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地位得到逐渐提升,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抛弃了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对数学的掌握也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熟悉程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使学生改变了对传统教学的认识,帮助学生摆正了数学的学习态度,枯燥呆板的教学形式被打破,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偏见之间减退,学生可以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带来的欢乐和魅力,从中找到快乐。新课改背景下老师通过一些辅助工具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了过去不能实现的一些高难度工作,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创造了条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既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对高中数学基础性知识的重视,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掌握数学的最基本知识的同时,兼具数学在实践生活中的技术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促进未来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围绕学生得以展开,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我的创造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使数学内容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另外,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予以不同的教育方式,便于学生真正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性和多样性,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程度上进一步分析了数学更深一层次的意义。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

1.过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需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力。不过,部分教师却没有将这个问题熟悉理解,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将学习方式进而自由化、开放化,也不是由学生掌握全部的主导权。老师过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却未能将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良好地发挥,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2.没有将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算在计划之内

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老师领悟到情感价值的深刻内涵,所以无法进行有效地指导。情感价值的作用随着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普及得到极大的重视,老师却无法真正发挥自身能力,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学生也无法理解所要表达的意义,自然也就没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3.过度依靠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国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如今社会高中数学教学开始频繁使用多媒体辅助设备,甚至有的教师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技术,直接通过课件向学生表达所要传授的数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性工具,却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得到,学习效果也就凸显不出。

(二)新课改背景下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应对之策

1.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注重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并在实际生活中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关系,强化师生的互动和学生彼此互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厚的感情。

2.采取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二者结合的方法

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导教学课件上,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并同时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讲解,启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能力,活跃课堂的气氛。多媒体技术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使用的辅助性工具,应当与传统课堂授课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良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时期,对我国的发展尤为重要。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数学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发挥创新精神,找出合理的对策实现问题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向一个良好的方向继续发展。

作者:张秋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袁丹.新课改下谈高观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D].西北大学,2013.

[2]杨丹丹.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J].现代交际,2013,06.

[3]李艳.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向量的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解题能力培养

摘要:

高中数学是高中课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解题能力。当前我国的高中生都处在高考的压力之下,数学的教学和学习都是以题海战术为主,这中题海战术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学会解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经过多次的课程改革以后,教师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普遍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主要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的,尤其是高中的数学教育。为了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大多数学校都采用增加课时的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做题,教师不断的解题。教师在解题的过程中会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做题的方法,然后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记住题型和解题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做题加深印象。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不好掌握其规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所以,教师应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数学解题能力的概念和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1.1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概念

所谓的数学问题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或者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矛盾。在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或者矛盾)的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创造和发展的过程,而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解题是再一次的对数学进行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典型的数学题的解决方法,来进一步的探索解决数学题的基本规律。数学解题能力是指,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的独特的心理特征。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决定着解题是否能够继续地进行下去,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会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

1.2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高考成绩中占有很大的分数。更有一句俗语说“得数学者得天下”,高中数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充分的理解、掌握所学的基本的数学定理和规律,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数学基本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2影响学生数学解题的因素

2.1受到数学问题本身的影响

数学问题分为很多种,有理论的数学问题,也有实际运用的数学问题;有创造性的数学问题,也有非创造性的数学问题;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也有非创造性的数学问题。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有效性。是否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影响着学生是否能顺利的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受到文字表述的影响。例如应用题,这种题型一般会用很多的文字来进行表述,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般都是一字一句的对题目进行分析,有的时候表述的文字会给学生带来干扰,学生只有排除干扰才能解决问题。

2.2受到数学知识结构的影响

数学知识结构指的是,人们在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结构。就是学生在自身的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经验和自己的记忆、感觉、思维结合在一起,最后形成自己的有组织、有规律的整体性的结构。从这个方面来说,认知结构的差异会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解题能力。

3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3.1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用大量的数学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达不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降,积极性也会降低,同时还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

3.2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做题的首要环节,数学题目中经常会隐含一些隐藏的条件,如果学生不能发现这些隐藏的条件意味着学生最后不能解开题目。而且,在题目中还会有一些干扰视线、思路的条件,学生必须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才能正确把握题意。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谨慎的、全面的、正确的把握题意。

3.3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是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把数学课本中的基本定理牢牢记住,并且学会在习题中准确地运用。同时,教师应该在基本的定理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不能只停留在课本。当学生就有发散思维的时候,遇到问题就不会被片面的思维局限,可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的数学题题型变化多端,会出现不同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强调数学题的数量,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当学生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就可以快速的应对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成绩。

作者:袁勇 单位: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

参考文献:

[1]周艳.高中数学应用题题型研究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14).

[2]袁武平.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学周刊B版,2010,(3).

[3]卢晓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5.

第四篇:微视频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摘要:

教师利用微视频资源来优化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对增添数学趣味,促进数学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增进学生认知,提升课堂实效有着积极的作用。文中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微视频的鲜明特点,认识微视频教学情境创设和应用的意义,并努力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讨有效策略,期待为日常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微视频;教学情境;意义;创设;应用

微视频广泛融入数学课堂,不仅为数学教学共同分享数字化教育技术和资源提供了便利,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积极利用微视频资源,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优化应用策略过程中获取真实的教学效果。

一、微视频走进高中数学课堂

近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在持续推进,微视频资源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关注。一是,基于资源形式的实用性特征,微视频日益进入教师的教学视野。适应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需求,同时由于微视频制作设计的低门槛、低成本特点,许多一线数学教师都乐于进行尝试、探索,积极接受并利用微视频媒体新形式,来创建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情境;不仅勇于在公开课交流活动中展示微课教学,而且坚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微视频,为常态化微课教学做出努力。二是,基于资源形式的新颖性特征,微视频广泛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逐渐被学生所熟知,这为新教育技术环境下开展数学微课教学、美化学生学习情境提供了有力支持。三是,基于资源形式的直观性特征,微视频逐渐融入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巧妙结合自主展示、新课引入、课中探究、当堂训练、课堂小结等各个教学环节,灵活应用微视频,引导学生共同思考、促进理解、增强演算、强化推理,更加凸显了微视频资源的积极意义。

二、创设应用数学微视频教学情境的意义

1.有助于丰富学生学习形式,增添数学趣味。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创设形式多样的微视频媒体(如生活化视频、问题式视频、展示类视频、情节性视频等),为学生增添了数学学习的新形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趣味。学生在这些新颖生动、“短小精趣”的微视频情境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学习范式的变化,提升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

2.有助于迸激学生问题意识,助推数学探究。微视频新媒体为教师创建问题性探究情境提供了技术便利,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入情入景中融入问题情境,有效地将问题环境、问题设置、学生认知、探究行为等各个学习因素关联在一起,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指引他们深入问题思考,探寻探究目标,努力去释疑解惑,求得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3.有助于营造形象直观氛围,激活数学思维。微视频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新媒体要素,以其直观形象的优点,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支持、新元素。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微视频情境下,在条理清晰、分解形象、Flash直观演示、音视频展播等视频氛围中,积极参与数学探究学习,体味学科性、专业化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并在富有趣味性的微视频情境中激活数学思维,更加理性地感受、体验数学学习过程。

4.有助于诱激学生学习情感,增进数学认知。微视频突出的技术功效就在于能借助一定的视频情境设置,发挥视频情境导引、支持、调控教与学过程的作用,指引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情绪和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数学课堂效果。情感性也是微视频作为教学情境新载体的主要表现。有了相应有效的媒体情境支持和烘托,学生更易于激起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更加主动地去探知、认知、获知,更进一步增强努力探求数学知识和规律的积极情感。

三、数学微视频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应用策略

1.巧设生活性微视频情境,激趣导学。生活化是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巧妙利用富有生活趣味的微视频资源,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能有效沟通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数学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在丰富、生动、亲近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兴趣,顺利开展数学学习。例如,在必修一《函数与方程》第二课时“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新课引入环节中,教师适时创设了截选的大商场“竞猜智能手机价格”视频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视频中激烈的竞猜游戏活动,同时也提示学生参与思考:“利用什么方法可以在限定的次数内猜出智能手机的价格,并最接近实际价格?”此时,在学习小组讨论过程中,做好预习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利用区间一分为二的方法是最接近实际价格的竞猜方法。于是,教师顺势引入了本节课的探讨主题———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继而要求学生合作思考:“‘在2000-4000元价格范围内竞猜手机的价格’与‘在特定区间内求函数的零点’是不是有相似之处?你能尝试解出方程lnx+2x-6=0在区间(0,3)中的近似解吗?”由富有生活趣味的情境导入,学生的探知欲望和兴趣被激起了,他们参与数学新课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此,教师紧扣数学学科的应用性特征,利用微视频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化问题切入,引领他们在亲切的学习场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探讨思考竞猜价格的方法中进一步理解了数学的二分法思想方法。可见,适宜的、典型的、富有趣味的微视频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场景,并在情境支持下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与生活体验的有效链接,在共享交流中引向探索、通向新知、培育素质。

2.精设问题性微视频情境,激疑引探。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必须是能引发学生质疑、思疑、探疑、释疑的情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性微视频情境,不仅要注重视频情境设置的目的性,而且要重视情境下问题的新颖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只有在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梯度设计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将学生引入问题探究深处,获取探究实效。利用微视频创设问题性教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探究广泛使用的有益形式。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必修五“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创设了一个动画模拟视频素材:“小王向老王借钱,老王同意在30天内,每天都借给小王100元钱,但要求小王在30天内每天给他回扣,第一天回扣1毛钱,第二天回扣2毛钱,第三天回扣4毛钱……依此类推,每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那么,请你想一想,小王同意做这个交易吗?小王会赚钱,还是赔本呢?”学生面对这样的视频情境,立即激起探求的欲望,有的学生还动起笔来计算了……教师在此利用设置新颖形象的模拟视频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并进一步渗透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味数学的奥妙,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必修一“映射”教学时,教师适时选取利用了本校优秀教师张老师的优质课视频片段,指引学生在层层推进、由简入繁、富有梯度性的视频教学情境中逐步进入问题探究。例如视频中展示了问题情境:“(1)A=N,B=Z,f:取绝对值;(2)A=Z*,B=R,f:取以10为底的对数;(3)A=B=R,f:取倒数;(4)A=B=R,f:乘2加1;(5)A=B=R,f:平方。以上对应f是否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在这样的梯度推进的问题视频情境中,教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伴随着问题信息量的递推,在由浅入深的问题探究过程中掌握映射的概念以及判断的依据,明确对应和映射之间的区别,从而深化了对映射概念的理解。

3.善设直观性微视频情境,激思致学。直观性是微视频教学情境设计的重要要求。教师结合特定的数学概念、定义、公理、推论等教学要求,创设直观性的微视频情境,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捕捉、理解、处理课堂信息,自主建构知识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丰富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要素中,微视频作为优化课堂教学情境的主要载体,体现着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如在教学情境设计中,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精心把Flash动画、文字旁白、音视频、精彩图例等相关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设计成微视频格式,为学生铺设一个直观贴切的学习场景,在展播活动中指引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必修一“充要条件”教学中,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对高中数学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先通过给学生展播一段自主设计的约2分钟的“电路图问题”Flash视频,视频中设计有:“以‘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A,以‘灯泡B亮’为结论B。”借助Flash动画形象分解、直观演示,微视频为学生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支持,有效诠释了“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等各种情形,既让他们重温了物理知识,又在清晰明了的视频情境中深入把握了“充要条件”的概念,领悟了数学实质,获得了新体验,激活了认知和思维能力发展。

4.妙设情感性微视频情境,激情促知。情感性是微视频教学情境的显著特征。现代教育教学尤其需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关注和发展。教师创设情感性微视频情境,有利于为数学课堂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端正学习态度,增进和培育良好情感。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途径和形式是多样丰富的,不仅可以通过富有趣味的数学史、数学典故、数学家事迹等精选视频案例,让学生亲近数学、激趣融入数学课堂,而且还可以通过搭建数学学习平台、优化课堂学习方式,以及利用广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来拓宽学习渠道。在搭建数学学习平台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设备(如班班通)为学生搭建Moodle学习平台,利用交互性、网络化的学习情境,便捷传输视频等辅助教学素材,强化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在线学习。在数字化资源方面,教师不仅要广泛搜集有益资源(如教学资源网上的经典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自主开发设计一些适合数学教学实际的数字化微视频,充实自己的教学博客、微信、QQ空间,为学生的课中即时在线探讨、课后拓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视频素材,让他们充分感受数字化学习情境的良好氛围,进而增进数学学习的情感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自己手中的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和Ipad等终端设备,把数学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疑难困惑、意见建议、典例新解、家长期待等录制成微视频,发送给教师或在班级微博空间里,让更多同学参与互动交流、共享学习。微视频是微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资源载体。如何利用微视频资源,为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日益成为数学学科教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话题。为求得微视频教学情境的真正实效,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从课堂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实况出发,探索有效策略,持续优化微视频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应用。

作者:林兴旺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对高中数学微视频教学现状的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19期

[2]李文.微视频技术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15期

[3]田秀权.探析微视频教学在高中数学思维训练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5年09期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研究

摘要

好的电影之所以能吸引人的眼球,是因为它创设了美妙、感人而生动的情境,且加入了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和枯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引入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直观的活动与场景中,展开主动快乐的探究。本文从创设生活情境、活动情境、实践情境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情境教学法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教学质量;策略

情境是一种模拟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情境创设基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展开,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服务。枯燥、直接而单纯的数学公式、方法教学,会让学生感觉到乏味而缺乏兴趣,这就需要科学创设情境,运用趣味、丰富、开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化模糊为具体,以此让学生在真实而恰当的情境中提升学习兴趣,深化对数学概念、模型的理解与运用,最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生活情境,是指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学习建模与应用来解决生活问题。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实际物体、实际生活案例、经典生活问题模型等构建丰富、生动、形象而具体的生活情境,奠定高效数学课堂的基础,激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几何概型”知识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教师提出问题:“某公交车到终点站的时间是12:00-12:30,那么可能出现多少种结果?每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吗?”再者,教师拿出生活中学生们常玩的射击靶盘图片,一般的为10环,宽度一致排列,还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的靶盘。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射中最中心的那个环的概率是多大?如何计算?”基于此,引导学生分析几何概型的特点为: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数种,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相等,并结合画图分析,运用长度、面积、体积等比例计算的方法,计算出某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考与互动合作,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创设活动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趣味的活动、游戏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学习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味地要求学生解题、做试卷,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感到厌倦。而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创设活动情境,通过丰富、趣味、生动的活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探究中,以此在活动中反思数学知识与方法,并收获直接活动经验,探求到最优价值的数学思路。如教学“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教师创设了趣味的活动情境:给每位学生一张白色的边长为30cm的硬纸,要求学生在其四个角上剪裁下4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在剪裁后将剩下的部分折起来,确保这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箱的容积最大,请问剪裁下来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多长?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展开自主探究活动,通过建立函数公式、计算推导等,得出答案。通过创设自主活动情境,能够激励学生参与互动与合作实践,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三、创设实践情境,强化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是现阶段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为了契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践行“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探究、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实践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展开生活课题的实践探究、问题解决,在循序渐进、逐步实践探究中,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等比数列”知识后,为了深化学生对等比数列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就可以设计主题为“房贷还款方式选择”的综合实践活动,即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鼓励学生选取某个银行,调查它的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还款差异,若想贷款80万,哪种还款方式更适合前期压力大的家庭呢?通过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探寻分析,并与师生、家长互动交流,了解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能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学习观。科学实施情境教学法,对于激活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学生压力大,为避免枯燥的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到厌烦,可以通过有效、科学的情境创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合作探究,以学生的参与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

作者:汤伟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

参考文献

[1]徐品修.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原则探究[J].学周刊:上旬,2016(3):72.

[2]陈玉存.创设情境豁然开朗———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5(3):34-35.

第六篇:类比推理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摘要

类比推理教学方法有助于建构学生的系统数学观,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改变传统师生关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是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类比推理;高中数学;应用

一、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设计

(一)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传授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繁杂,定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运用类比推理方法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个体系的作用,在讲授新知识点时要注意结合学过的类似内容展开类比推理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总结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整合能力不强,对于新学的知识记忆深刻,对于学过时间较长的知识遗忘性较大,尤其是高中数学这门难度非常大的学科,学生当堂掌握的定理和方法,容易与下一个阶段学习的新知识混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类比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首先,教师应该在每一小节、每一章节、每一册教材结束后进行及时总结归纳,通过类比推理区别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其次,教师应该在每节课课程导入环节中,通过提问方式与学生一起回忆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利用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列出知识类比图,辅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启发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类比推理法在高中数学启发教学中的实用性很强,教师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以一个知识点推理出一个整体的数学模块,通过这节课的知识类比预习下一节的知识,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而实现掌握一类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一)在高中数学知识整合中的应用

将类比推理应用到高中数学知识整合中,可以将需要整合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划分和总结。以向量为例,共线向量的基本定理是指设a为非零向量,则b与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λa;平面向量是指设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对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μ,使a=λe1+μe2;空间向量是指设e1,e2,e3不共面,则对于空间任意向量p,存在唯一有序实数?x,y,z?,使得p=xe1+ye2+ze3。共线向量基向量的个数是1(一维对应直线),平面向量的个数是2(二维对应平面),空间向量的个数是3(三维对应空间)。用这样的类比推理法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到共线向量、平面向量以及空间向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理清复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高中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清晰,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平面与空间的类比推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思维平面化,他们在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感觉十分吃力。针对这个问题,在空间平面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平面几何:若直线a∥b,b∥c,则a∥c,类比推理得出立体几何α∥β,β∥γ,则α∥γ;由任何三角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类比推理得出任何四面体都有一个外接球和一个内切球。用学生所熟悉的性质类比,他们很快就能吸收理解新知识。

(三)抛物线切线研究中的类比推理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和类比,就可以给出比较贴切的抛物线的定义:连接抛物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做一条割线,固定的点A不动,逐步移动B向A靠近,割线AB的斜率在不断变化,当B趋向于A的时候,这条线被称为曲线在A点的切线。这样通过不同概念间的类比联系进行区分和记忆,更通俗易懂,降低了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四)统计知识模块的类比推理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猜想推理,比如说,教师教授学生统计知识的时候,可以先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样品统计相关知识,进而提出问题:“通过样品统计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一下相关变量统计的方法吗?”学生在此启发下,动脑思考,不仅锻炼了思维品质,还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前后联结性。

三、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数学类比推理教学的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例如,教师对类比推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缺乏系统的类比推理教学研究,教师不注重类比推理的方法传授,而是偏重于解题技巧。这些问题阻碍了类比推理教学的运用和发展。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应该加强新课标教育思想的宣传贯彻,改革教学评价机制,促进高中数学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另外,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进修,与时俱进,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作者:刘海蓉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正银.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01):91-92.

[2]谢辉.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6):260+396.

第七篇:高中数学教学类比推理分析

【摘要】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有更高的学术性与针对性,其程度复杂,一直是学生不易克服的科目之一。采用类比推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以及效率,类比推理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定理的程度能够进行有效检验,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研究背景,对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分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

类比推理;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寻求高效益的教学方法成为教育部门以及教师共同的追求目标。类比推理方法是教育改革不断探索的产物,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数学内容,引领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因此,探讨类比推理方法的应用效力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一、类比推理的概述及意义分析

类比推理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此方法主要是为学生巩固旧知识奠定基础,并且为学生展开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模型的课题时,教师可以将平面知识具体应用到空间问题的求解上,并利用三维空间的计算方法来寻求模型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在旧的知识体系中推理出新的空间模型结论。由此来看,类比推理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中运用类比推理方法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类比推理与高中数学实践教育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它既能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开辟一条新途径,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获取以及理解新的知识。例如:高中数学老师在讲解二面角的概念时,通过解释其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图构成的图形),与学生之前学过的角的定义(由平面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进行对比,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掌握对二面角的特点,从而对这两个知识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新知识的展开与应用变得更容易。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不管是从旧的知识体系上摸索新的知识,还是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类比推理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向量知识时,学生容易对有关的共线向量、空间向量以及平面向量的定义以及关系混淆,在此课题上,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推理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向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算是由共线开始向平面以及空间的转化过程,让学生能够从此方法中理解向量知识设立的思想与知识结构处理中的和谐,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类比推理的应用分析

1.新知识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与研究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类比推理的运用有效解决了教师对学生灌输新数学知识的困难。高中数学课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并且各种知识点都显得比较紧凑。所以,教师只有对每个知识点做好框架分析,整理出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结合类比推理方法,才会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体系有充分的理解。高中数学讲求方法的重要性,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才会提升对数学的学习效率。类比推理不同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它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注重在旧知识的应用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理解力。例如:教师在开展空间平面性质这一课时,通过介绍直线的平行定理可以类比推理出平面及立体几何的平行条件及知识。如,若直线A//B,B//C,则A//C,以此为条件可以得出,α//β,β//γ,则α//γ。或者对内接球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三角形或内接圆的相关知识,类比推出任何的三角形都存在一个内接圆,通过知识类比,学生能更快地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2.知识整合的应用

在教师进行知识整合时,应用类比推理分析可以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规划,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在向量知识课题中,由于学生对这一方面的掌握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先对向量的相关知识做好教学设计,按照向量的课程安排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向量定义开始,逐渐类比推广到空间向量知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灌输向量知识理念以及解题方法,使学生从清晰的逻辑中学会向量的有关知识及应用技巧。这种类比推理的方法除了使学生理清这些知识点外,还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结构有所把握,并且会通过这些结构把具体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了对数学知识运用的难度。

3.提出问题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被充分体现出来,教师除了教授相关知识与方法之外,还需进一步重视学生提问的能力。由于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时,一般对于复杂度较高的重点知识内容不容易掌握,仅凭教师的书面板书很难将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和运用的东西。因此,教师应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发现或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给予学生讨论的机会,深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印象,从而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顿,完善自己的知识体库。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与掌握状况,设计不同的问题,通过类比分析的方法向学生进行提问,根据三角函数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的不同,教师可以提出根据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继而再类比出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或者也可以提出三角形的面积与三角函数的关系等问题。从这些关系中进一步得出三角函数的定理公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三角函数的应用技巧。

4.解决问题的应用

类比推理方法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了使学生对高中数学有更好地掌握,教师也应注意在利用类比推理方法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解题应变能力,以便学生对于陌生的题型不再感到畏惧。例如:在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平面几何的知识设计出相关问题,从简单的题型上引导学生对立体几何问题的认识。在具体的题型运用中,学生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并且对遗忘或忽略的部分进行了有效的弥补。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将平面知识引入到立体几何中,通过这种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方式开发学生的解题思维,使学生从点到面地解决空间几何问题,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类比推理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知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知识境界,并让学生学会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利用这种方法,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结合发现数学中的奥秘,从而探索出学习数学的内在规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作者:刘景达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陈诚.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杜长固.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90.

[3]曹会洲.论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月刊,2013(1):16-19.

[4]尹海菊.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J].学周刊,2015(4):161.

[5]黄彬彬.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34.

第八篇:信息技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趋势。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容易使课堂显得乏味,也不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主要讲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同学们该如何在在高中数学中利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在课堂中运用也成为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例如多媒体设备和电子白板设备等,不仅能更好的表现教学内容,而且也增加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结合图画、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将高中数学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活泼形象的表现形式,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而且还充分的引导了我们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结合教学知识点,创设出适合知识点教学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性、活泼性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表现出生动、真实的一面。另外,教师通过电子白板的运用,让我们自己运用电子白板进行学习,激发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信息设备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2、化抽象教学为生动教学

信息化设备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形式。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白板设备的运用,都能够将信息化设备的优势与教学知识点结合,使得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增加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解析几何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讲授概念之后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再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同学们面对着枯燥、死板的知识,不仅打击了我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同学们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点。在抽象的知识点下,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题目中,也是一种无用的学习。在信息技术设备的运用下,将抽象的立体几何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将几何图形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同学们很好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各个面,各条线。在立体几何图形的展示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清楚地掌握立体几何的各个知识点。将数学中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的,清晰的形式,从而也提高了我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3、实现自我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只是局限在课堂中,一旦课程结束,同学们的学习模式只有通过题目练习的形式。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课堂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我们乐于接受的多媒体形式,创设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它还能将课堂带到课外,让同学们在没有教师的时候也能进行自主学习。老师通过信息化设备之后,能够发给同学们一些相关的资料,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同学们课堂上不懂的问题课后进行补缺,让同学们再次学习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善传统教学实施

传统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模式,一切以教师讲述为中心,而同学们在整个过程都是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模式不利于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结合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结合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够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充分的发挥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

1、动态展现数学模型,生动化教学课程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几何学是较为抽象、难懂的一章。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是通过老师讲解,黑板绘画的形式进行教授,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同学们只能通过自己脑中的想象进行理解,而对一些想象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是比较难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容易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将几何图形的立体结构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同学们能够轻松的观察到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通过这种方式讲解几何知识,不仅节省了教师绘画的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每个同学都理解立体图形。动画的形式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温故知新,提高学习质量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较繁重,这需要同学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后的复习上面。传统的复习模式只是同学们课后练习的方式,这种枯燥的形式很容易让同学们产生厌烦的感觉。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下,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课后辅导进行复习。在计算机的运用下,同学们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在课后通过视频的形式再学习一遍,直到完全理解。课后辅导还包括课后练习,将练习题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同学们在练习过程中,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步提高同学们做题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生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不仅能够使同学们更加清晰的理解教学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课堂的活跃,激发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死板、枯燥的图形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将老师一人讲述这种单一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间共同探讨学习的形式,将声音、图画和动画各种形式完美融合到各种教学过程中。使得同学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不仅能够降低学习负担,提高我们的愉悦感,更为重要的是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结语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高中教学进行融合,不仅能够保留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教学的优势,同时也发挥了同学们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校和教师能够充分的重视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并且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技术的运用增加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在轻松快乐中学好数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学质量的发展。

作者:程大炜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潘德春.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省华山中学,2014

[2]孙毅.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濮阳市外国语学校,2014

[3]沈晓燕.浅析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2014

第九篇:高中数学教学学案探究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学案探究”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的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因此,文章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阐述“学案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学案探究;高中数学教学;应用方式;意义

目前,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很多高中数学教学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弊端,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设计“学案”,整个课堂的教学都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没有一定的条理性,也没有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优秀的数学老师也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提出了“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主张老师在教学过程前先设计好学案,上课的时候按照学案上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学案上有一些内容是需要探究的,老师可针对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或合作探究。那么,“学案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究竟有哪些应用呢?笔者将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案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数学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和必修课,在发展学生发散性、逻辑思维及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步伐。为了适应全新的教学需求,需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学案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1)可以提高老师的能力。“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老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因为“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进行学案的设计,在设计学案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查阅很多的资料,认真地研究数学课本,对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还要做很多的例题,并且从中选择出各种类型的经典例题。老师们通过学案的设计对教学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说一个老师要把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都设计成学案,老师们也可以互相合作,把每一节的学案设计分配到每一个老师身上,这样也可以让老师们互相学习,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2)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数学课堂的主体依然是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很没有帮助的,运用“学案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这样的探究学习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3)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数学的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记住一道题的解法,而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扩展学生的思维。“学案探究”的教学方式对扩展学生的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发现题目和以往做过的题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想到解答方法。

二、“学案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新理念下的“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学生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1)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来学习数学知识,学案上的问题都是老师根据书本上的知识总结出的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定义,引导学生一步步总结出某个数学问题的定义;这些问题也有些是引导学生去探究某个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学案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迅速地带领学生进入到数学问题的思考当中,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来对数学知识有更深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也可以在以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现在要学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集合”这部分的内容的时,就可以运用“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老师先进行学案设计,“集合”这章节的学案设计包括知识归纳,就是这节课需要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也包括例题选讲,就是老师选择了一些好的例题进行讲课,这些例题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老师在课外找到的一些经典的例题;还包括一些针对性训练,就是在老师讲完课之后,让学生通过做一些题目来学会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快速地进入到这些问题情境当中,学生会依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在预习过程中了解的新的数学知识来思考这些数学问题,“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老师提出映射的概念是“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a,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在集合B中有些只有一个元素B与之对应”,提出概念后,老师可让学生自己去举几个映射的例子,让学生对这一块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并不是非常浅显易懂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很容易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想要让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就需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可能还会遗留下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合作探究的目的在于集众人的智慧,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比如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布置了一个题目,让学生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每个学生都思考了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可以求出答案,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智慧共享,最后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解答题目。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比之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不难发现,“学案探究”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开阔思维,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作者:刘远祥 单位:贵州省贞丰县贞丰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安明.“学案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

[2]周秀余.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2014.11

第十篇:高中数学教学导学案应用

摘要:

相对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导学案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更注重师生之间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遇到的困难,灵活的设计学案,通过师生的共同配合,顺利地完成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但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导学案的模式讲高中数学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下面我就结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思维规律,谈谈导学案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思想

导学案的设计应遵循层次性原则,所谓层次性是指问题的设计来源于课本,但要呈现于高于课本。确立导学案设计的核心思想,导学案必须为科学有效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对学习起到定向的引领作用,学习过程中老师为学习的指引者,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其次,确立教师的服务职能,教师的服务职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从提高自身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指引者,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二、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摆正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地位,明确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任务,有力地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改革。如何将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普遍的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到学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1、教师要把学案的设计和高中生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

既然导学案模式以学案为教学的载体,学案的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突出设计学案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设计出优秀的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方面:教师要充分地分析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和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合理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对于教材的应用要敢于打破教学常规,不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学案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1)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理解水平存在的差异,对导学案设计的内容要分层次化,导学案的深度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入难,保证所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按照学生课堂预习、教师课堂导学、学生总结归纳、作业练习的教学流程,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案,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让学生明白所学的内容,对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2)教师要注意设计教学方案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既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指导作用,就要让学生掌握高中数学学习的规律,可以依据导学案的内容把高中数学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综合运用,这就要求教师中注意学案前后要有统一性和连贯性,避免学生在学习时对数学知识有所重复和疏漏。

2、教师要掌握好导学案学习的实施过程,按照教学计划做到有序而不乱

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即使设计再好的学案,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要想确保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顺利地实施,教师要掌握好教学时间,把握好教学节奏,做到有序而不乱。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功课,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前,可以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学案自己提前预习。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在学案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而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最好的预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关键知识点的讲解,教师要抓住教学案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要反复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对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略微提及,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掌握。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学生个人发言和师生问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2)在教师在课堂讲解全部结束后,可以带领学生在快速温习一下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把其中重要部分让学生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可以及时巩固课堂的教学成果,也方便学生以后复习所用。

3、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要详实而生动,不可流于形式

教师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导学案。教师对导学案的实施也不必拘泥于固定模式,虽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导学案中涉及的每一步都要尽量落到实处,但是,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导学案随时做出有针对性的增添和改动,让导学案更好地为教学任务所服务。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图像、文字、影像和教学实验等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设计导学案,通过学生的导学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己预先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和角度体现出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机抽出几份学生的导学案,引导所有学生共同找出她们的不足和可取之处,同时教师可以在指导的过程中,以学生学案为突破口,将教学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通过对学生设计的导学案的掌握,教师还可以切实了解到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所在,以学定教,设计出更符合所有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导学案。

总之,通过对高中数学学案的设计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型方式被运用到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但是不变的是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本文做提出的设计方案和实施策略是多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成果,希望能对其他教师的教育有所帮助给教师以启迪。

作者:叶欣 单位:渤海大学数理学院 葫芦岛市实验高中

参考文献

[1]王艳艳、浅谈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

[2]许彬、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6.

[3]靳菲、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

[4]陈秀芝、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特点和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

[5]李文磊、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读与写;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