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培养(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内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培养(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内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培养(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明确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重要意义

一、前言

数学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主要任务之一。所谓数学思维,就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拥有将数字变得形象化,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逻辑思维来归纳和推理出一些数学公式并且准确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智力与思维开发与形成的重要阶段。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具有不同的差异。一些学生的接受和吸收能力比较强,对于课堂上的知识能够很快掌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于各种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而有一些学生则刚好相反,他们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比较困难。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教学水平与有效性的提高。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因为,学生养成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面对数学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与问题的理解,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有利于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数学水平相连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易掌握的多种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和判断能力,真正将课堂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深化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促进教学和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是不言而喻。但是当前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教学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对知识的具体感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很多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空间感知能力才能够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与接受。但是小学生由于心智和思维等方面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因此其抽象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上的抽象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就是将课堂上抽象的知识巧妙地融合到生动具体的实例中讲解,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可感,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而且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相关知识点时,由于分数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分数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因此,老师可以将分数的相关概念融入到切西瓜或者是分糖果等活动中,让学生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增强对分数这一抽象的概念的具体感知,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各种发散思维的能力,来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得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知,不仅能够有效地将抽象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提高教学有效性,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与旧的知识联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减法”这一知识点时,鉴于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的相关知识点,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这一特点,充分联系加法这一旧知识来展开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与复习,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相关运算,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都得到有效地提高。如在教学99—33=66这一算式的算法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联系66+33=99这一加法,然后再问学生99-33等于多少。

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普遍“一言堂”死板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知识点时,在教学新知识时,老师可以先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关于“角”的问题来创设一个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与认识,如“同学们,我们平时做操或者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的时候,都会左转、右转或者后转。有谁知道我们每次转都形成了多大的角吗”等。

结语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与任务,对促进教学及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老师不断尝试与探索,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者:李敏 单位:章丘市诺德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8):66.

[2]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法研究,2012,(3):102.

第二篇:小学翻转课堂数学教学应用

摘要:

翻转课堂是于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起源于美国的新型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符合未来课堂发展趋势的“新型课堂”。现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翻转课堂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

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它也是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载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巩固与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相关的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教师录制的微视频为载体,对知识和时间重新安排与颠倒,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对于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翻转课堂应用的意义

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在课下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内容实现知识的预习,它替代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述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提出疑问、解决问题。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实现教学目标,这是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颠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班级授课的形式,老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自主探究与学习新知识的环境,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教学,可以很好地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教学目标。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传统模式中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发者和引导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扬。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探讨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翻转课堂对于数学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直观看到普通教科书的知识被视频化和信息化。载体与媒介也发生了改变。新时代的小学生对传统的纸质教科书知识没有很多感觉和情感。但是作为新的知识传播途径的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给学生带来了可以接受和学习知识的全新方式。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这样一个全新具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就一定能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更多便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微课就是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出的概念。微课一般的表现形式是微视频,这是翻转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知识预习与展开相关知识的思考。视频播放可以自由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有效控制学生学习的进度,便于知识巩固和复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课堂时间。同时,通过在翻转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师生感情,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

(一)帮助找准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准确实施,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各个时期所需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以《角的度量》学习为例,学生课下进行自主预习和学习,并且了解详细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运用相关的教学视频对角的度量有关知识进行学习,在网络互动中建立角的度量的概念,方便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教学模式有所认识和了解,在自主探究的情况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上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与探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对角的度量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构架。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协助的能力。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领会学习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学习进度,对视频内容做好记录,实现课前预习和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自主领会学习内容,提高领悟力和观察力。

(三)课堂知识进行内化和扩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观看视频和课下预习掌握的实际情况,结合部分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与兴趣选取探究题目。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讨。小组人数一般尽量控制在6人以内。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说采用网上搜索、多媒体电子书等方式进行知识内容的有效扩充,了解外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提高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知识得到了强化与吸收,还进行了知识面的拓展。但是,对于教师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熟练地使用电脑。对于教学的重难点在录制教学视频时,要注意突出和强调。只有教师能够改变和提升自己,及时掌握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这样才能录制出优秀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学习知识的方法。

(四)课后的评价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自主学习与预习及小组合作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效果进行评价。翻转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可以由自己、师长、同学等共同完成。这样得到了公平、公正、有效的学习结果评价,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形成各种过程结果相互结合的评价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和学生评价获取有益和有效的教学反馈,更加了解学生各项活动的实际实施与学习的情况,为以后开展类似活动给予可靠的指导。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借鉴与反思,并且给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希望它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真正生根开花。

作者:包玉莹 单位: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雪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4).

[2]任建英.“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浅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6):35-35.

[3]付德容.浅议运用微视频“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中),2016(3).

[4]任建英.“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浅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6):35-35.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应用

摘要:

在教育改革的这些年,小学的教学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仍然需要继续改进,以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应用比较困难,还需要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话式教学方法的介绍,以分析对话式教学在目前教学当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改进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应用

义务教育当中的小学阶段是重要的学习阶段,小学的教学要求高,难度大,不仅要求将课堂教学内容很好地诠释给学生,还应当注意教学方式,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尤其是小学当中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一直是小学的重要学科,对学生起着很大的启发作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对数学的教学形式要更加注重。对话式教学方法在数学当中已经应用,并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目前来看,对话式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到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必须对数学教学当中的对话式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

一小学教学对话教学的基本概述

首先我们要了解“对话”二字的含义。所谓对话,就是指两人之间产生语言上的交流,并且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沟通以获得对一些方面的了解。在数学教学当中,对话式教学方法的主体双方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通过对话形式产生交流和沟通,学生通过对话老师,获得对不懂问题的理解,老师通过对话学生,获得学生不理解的方面或者产生疑问的方面,进而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知道。在这种对话形式众,主体双方都是“互赢”性质的。不仅如此,对话形式除了语言上的交流之外,在数学教学当中还可以获得情感上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更加增加了双方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另外,这种对话形式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地位平等,学生才敢于说出心中所惑,才不会有所顾忌。这样就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正好也能够解决学生主体性不足这个普遍性问题。

二目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现状分析

对话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教学上问题。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些问题逐渐突显出来,继续得到改进。我们先来分析对话教学在数学当中的现状及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对话形式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当中,对话式教学通常是为了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在实际教学中,一切的对话设置都应该服务于教学目标,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然而,由于缺乏对课堂的预见性,许多对话形式并没有服务于教学目标,而是脱离教学目标而存在的,很多可以说是无意义的对话形式。对课堂预见性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教学备课的不足,没有参透教学内容,没有合理规划教学对话形式的开展,最终导致数学课堂中的对话形式脱离了教学的实践。

(二)师生平等性得不到体现

我们知道,对话的前提应该是对话双方的平等性,只有对话的双方自我感到平等了,才能顺利的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开展,学生才能说出心中所想,教师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反观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之间仍然存在极大的不平等。教师往往是师之尊者,教学态度严肃,给学生一种高压的感觉,在一些教师的眼里,师生平等好像是在对自我的一种贬低,思想上认识不足。另外,学生长期视教师为高高在上的人物形象,已导致一种惯性,人为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惯性思维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丧失,在对话式数学教学当中,难以新形成真正的师生平等,对话式教学的效果和目的也就难以真正达到。

(三)缺乏有效的对话方法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偏执于自身的主动性,对问题的提出层次不符合学生的回答,没有给学生回答或者提问的机会,或者教学索性自问自答,使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缺乏学习上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在课堂中还是更忠于自己一个人讲授的方式,而忽略的对话形式,这样,学生心中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老师也不能更加清楚学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在讲解数学当中的“二分法”内容时,教师问学生,将一个西瓜分给四个学生,应该怎么分?学生会回答:将西瓜分为两半,再将每一半再继续分为两半,这样就得到四份同等分量的西瓜。教师:你们说得对,那谁能来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然后学生就难以启齿了。不是学生不想回答,而是学生压根就不知道怎样表达,首先许多学生不理解数学语言具体是什么,另外,即使学生明白数学语言,但是对分数等还没学的知识并不知道如何表达。这就形成了对话缺乏效果的问题,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量。

三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改进措施

根据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立即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寻求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在小学数教学学当中对话式教学方法的改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提升教师数学理论知识及专业素养

许多对话教学形式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对新课改的要求不是很清楚,方向掌握不准确,以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数学教学,难以在对话式教学当中应用改革理念。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将丰富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丰富对话形式,使对话形式充满活力,设置合理的对话形式和对话内容,使对话形式符合于教学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引导教学方向,增加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新型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把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对待,积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细心听取学生的疑惑与意见,悉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二)提前做好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进行教学的基础性工作。要提前做好课题的研究,从思想上重视课题研究的重要作用要重大意义。课题的研究要符合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下,课题研究要不断进行深入学习,使课题研究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有将课题研究做好了,才能更有效、更有自信地投身于教学工作的实践当中,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题研究当中,要将对话式教学方法融入课堂研究,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完美的结合,并在不断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完善或者改善课题研究。在这一点上,就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对话式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打造高效的对话模式,不断挖掘对话式教学的优势。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应用的同时,还要不断对其提出改进措施,以使教学方法的效果最大化。

(三)加强小学数学对话的学术交流,增加教学经验

在改革的深入背景下,我国各个地区在小学教学的改革层次上不尽相同,有的区域有的学校改革效果好,教学效果佳。在数学的对话式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学校要抓住改革的机遇,在不断进行自身提高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各区域各学校教学的经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效果,进一步提升对话教学的水平。教学经验交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组织数学教师去对话式教学方法应用较好的学习进行听课,积极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并将好的方式运用到本校当中;其次,各校教师之间可以展开交流会议,相互交流经验方法,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四)提高对话艺术

许多数学课堂对话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对话艺术的缺乏,使得对话形式缺乏合理性,脱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教学实际,甚至与学生层面的理解能力也有出入。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对话艺术。首先,要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跟朋友进行交流,而不是跟可怕的老师说话,避免让学生感到海珀,不敢说话;其次,在对话的语言上要增加亲和力,多使用亲和力强的词汇,例如“请”、“好吗”、“可以吗”等这些没带侵略性的词汇;最后,教师应该将自身塑造成一个易于接近的形象,平易近人,使学生感到舒服,避免在课堂当中太过严肃,可以适当利用一些小笑话环境课堂气氛。只有当学生受到平等对待,受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才会加强,才会积极参与对话,学生与教师形成良性对话,教学的效果也相应提升。除此之外,良性对话模式会极大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学生会更加投入在老师的教学课堂之中,学习质量更加好。

四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往的对话式教学在很多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需求,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存在一定的约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话式教学必须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前做好课题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对话的艺术。

作者:沈小林 单位:陆川县乌石镇沙井街头校

参考文献

[1]段若楠.基于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4.

[2]王凤娟.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少年,2016,11:147.

[3]项红燕.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科普童话,2015,11:19.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较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笔者在本文重点阐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创新;小学数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较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下面就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特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思维空间,他们才能够去想象和联想应该想的东西,他们的活跃思维才能得以施展。素质条件的教学就可以极大地使学生进入到创新的优势环境学习中,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创新特长,敢于想象创新。而传统的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丝毫的创新意识,他们只是极其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记忆,他们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未被书本上知识的规律。这就极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现代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意义,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学的环境创设,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导语营造一堂课的教学气氛。比如,我执教“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的时候,我把20个不同颜色的篮球按照红、粉、绿的不同颜色编成号码。然后让学生根据屏幕上的序号来考老师,老师就会轻松地说出它们的颜色。通过这一表演,学生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对这一堂课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就非常有利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也步入了创新的参与中来。创设新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主导作用。”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教师要把各种问题的思考都要引导学生来完成。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做到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精神。

1.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他们认真地做着老师讲的课堂知识,他们丝毫没有想入非非的问题,认为老师是唯一的主宰者,没有可疑问的问题,只有老师才是唯一的,是知识的尊崇者。因此,教师要明确注重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想象和猜测问题的形成,给他们创新的空间。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节课的时候,我便问及学生道:“同学们,看看你们感觉应该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只要你们感觉有疑问就可以放开心理的阻拦,大胆地发问。”于是,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各种问题: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是怎么进行计算的?它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等等。这就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发问。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也得到了普遍提高了。

2.给学生一定空间。

数学的特点就是比较抽象,学生自然感觉到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们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他们勇敢地走进分析中。培养他们的敢字精神。比如我在执教“时、分的认识”时,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对时针所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于是我就指导孩子们结合教具钟表的模型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探讨,很快就得出了统一的答案了。许嵩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所以,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结合生活情境让他们进行问题思考。它要体现在小学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学生身边所经历的事实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比如我在“相遇问题”一节,就谈到大伟和莉莉的事情,当大伟的笔记本落在家里的时候,莉莉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激烈的探讨和争论,导出了三种方法,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按照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们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有着更多的广阔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作者:于晓艳 单位:大安市舍力镇六合学校

第五篇: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策略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与更新,为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有必要转变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讨,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近些年来,我国新课改得到更加深度的实施,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必要实行创新,紧跟时展的步伐,实施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抽象性,其教学的实施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编制,实施内容创新。

1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但是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该教学模式的采用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首先应该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应结合其心理特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开展教学,从而了解各个学生的内心想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并且也可以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主动。

2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

课前预习对数学学习影响较大,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疑问,从而带着疑问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捕捉教师讲解到的相关知识点。然而小学生最初并不了解预习的正确方法,此时教师就需发挥其引导作用,教予学生新课的预习方法,使其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逐渐掌握如何自主预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指导,也可对自身的备课带来帮助。

3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例如在讲解数学公式的过程中,先不向学生直接展示数学公式,而是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然后进行结果的总结。例如在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先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引入,使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之后让学生使用尺子进行实物的测量与面积计算,从而使结论得到明确。可让学生扮演测量员的角色,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并安排助手帮助记录数据,然后进行数据计算和总结。如此一来,可使学生得到数学计算的真切体验,接触到测量与计算的实物,也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数学思维与感知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进行知识的灌输以及课堂的提问,然后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者点名回答。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学习上的优越感,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未能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导致其学习积极性较差,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疏远。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并不多,导致课堂气氛缺乏活跃。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针对某部分学生,而是包括全部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建融洽、平等的氛围,使各个学生均有其存在感,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对此,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分组合作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之间实现经验的共享以及疑问的解答,在相互帮助下一同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以往严肃的态度,注重语气的温和和语言的风趣幽默,从而使学生过于紧张的心态得到放松。教师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不应一味地指责,而应表现出对该学生的期待,注重对这类学生的鼓励与支持。教师应帮助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从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也可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和谐,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5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加强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在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十分显著,多媒体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应该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多媒体的使用也成为教育行业的一种重要趋势。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而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知识在多媒体课件中合理编制,在课件制作中突出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并且充分运用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也可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多媒体教学具有新颖性、灵活性以及形象性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促使学生对数学新课教学充满期待,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投入,也使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对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数学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使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紧跟时展的潮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数学成绩得到提高,并使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得到体现。

作者:令俊平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山丹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徐珍.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求知导刊,2014,04:136.

[2]宋金胜.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88.

[3]王鹏.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24.

[4]李权.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105.

[5]刘云.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2013,20:91.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策略管窥

摘要:

小学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科目的混合教学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开展动态课堂,将游戏环节融入课堂,调节课堂氛围,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调节师生关系,用语言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对数学有兴趣、有自信的基础上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

小学生;兴趣;数学;师生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一名学生对所学的科目产生了兴趣,那他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热情时,学生们便可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兴趣的基石上,学生们可充分调动注意力、思维、积极性等有助于成绩提高的因素,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小学数学这种对学生思维、逻辑等要求较高的学科,让学生拥有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出几方面建议。

1融合其他学科,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的教学应呈现更多不同的形式,打造多样化的课堂,而教师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各科目之间的联系,创设出更多样化的情境。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知识要点,也加强知识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各个学科之间关系的认识。例如:将音乐与数学融合,可以将九九乘法表或其他难记忆的公式编出一首歌曲,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也可以通过哼唱记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语文学习中也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样的诗句,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并再说出其他包含数字的诗句,这样在数学课堂中拓展语文知识,让学生思维的外延得以拓展。

2调节师生关系,拓展学生数学接触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对一名教师的喜爱而对他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的情况非常普遍。于是调节师生关系便成了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多运用“赞扬教学”。针对小学生渴望得到肯定和支持的心理现状,对学生们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打击,以喜悦愉悦的情感,认真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反馈和分析。让学生们对这门学科拥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对这门课有一定的天赋,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每一句鼓励和赞扬,都会使学生充满动力,更加努力的投入学习。在生活上,教师给予的关心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愿意与教师分享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要直接批评,而是应该以引导的语气说“接近正确答案了,再想一想”或者“思路很好,但是有瑕疵”。在教师温柔鼓舞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开动脑筋,冷静思考,激起对学习的兴趣。

3结合游戏教学,点燃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多半是调皮、爱玩的性格,虽然这个性格特点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的听课,但是如果利用好学生的这个性格特点,反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上适当的添加一些游戏环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和活跃,将“寓教于学”不再只停留于书面。例如: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玩儿“击鼓传花”的游戏,击鼓的学生停止敲鼓时,正好拿到花的学生要上讲台回答一个数学问题。或者在学习“正方形与长方形”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里比赛谁找出教室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更多。这样简单有趣的游戏能迅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生参与度,很容易便能让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比如在学法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们:“猩猩妈妈有12个香蕉,把12个香蕉平均分为三份,给小猩猩一份。小猩猩觉得少,便让妈妈重新分配,妈妈便将12个香蕉平均分为六份,分给小猩猩两份,小猩猩心想自己比刚才多分到了一份,便高兴地走了。可是小猩猩分到的香蕉数目真的变多了吗?”通过最后的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在解决小猩猩的疑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新课的知识,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4提高动手实践,发散学生数学学习

许多调皮的学生不适合规规矩矩的听课,成绩差强人意,可是往往动手能力不比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差。在数学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帮助理解,达到化抽象为具体,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遇到数由小正方体堆积成的立体图形中的正方体个数时,较复杂的图形通常不太好想象,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答案一目了然,在不断动手的过程中,还能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习“正方形对角线相等”这个性质时,可以先让同学们用纸条做出一个正方形,然后再用纸条度量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将做好的两条对角线比较,不难得出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结论。在学习“角的认识”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角,并且对自己做出的角加以描述。这种动手和发言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态的课堂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对学生以后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学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给每个学生同样多的耐心和机会,特别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更应该给他们自信,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持有兴趣的前提下,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新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还能实现小学教学的初衷。

作者:于兴军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天台镇全家存小学

参考文献

[1]黄春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65-66.

[2]李宁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提升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中旬),2014,(4):12-13.

第七篇:小学数学教学模型思想渗透

摘要:

模型思想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领域。《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内容反映的就是数量关系模型,主要呈现两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在具体教学中,应将模型思想的教学融入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着眼现实生活,在感悟中构建模型,运用模型解决问题;合理定位小学阶段的模型思想。

关键词:

模型思想;常见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

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也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数学模型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模型思想列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学者史宁中认为:数学模型思想是指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所依赖的思想。数学模型使数学走出数学的世界,是构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1]由此看来,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数学模型。本文就如何在《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具体教学内容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进行简要的分析。

1对《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课标》对模型思想的解释是这样的: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2]可以看出,模型建立和模型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有关《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内容反映的就是一种数量关系的模型。这一部分内容是根据《课标》重新整合增加的,主要呈现了两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第一组模型讲述了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模型讲述了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这两种模型强调的是乘法,因此从数学运算的角度考虑,还可以称这种模型为乘法模型。首先,这两组数量关系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和学生生活联系也比较紧密,学生对这些概念都有感性的认识。虽然学生知道这些概念,但并不一定真正理解。这两组数量关系中,数量和时间比较容易理解,单价和速度的概念较难形成。事实上,只有通过三者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同时,也只有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更好的表达两组数量关系。因此教学时应该重点理解单价和速度,并通过单价和速度来认识总价模型和路程模型。其次,这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一方面反映了从现实生活到数学模型的抽象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由数学模型到实际生活的具体运用。《课标》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模型思想的教学时,不仅仅应该教会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更要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再次,虽然教材只安排了这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但这一模型可以适用于一类现实中的问题,比如:总数=行数×列数。模型和一般的数学算式不同,它是一类算式的表达,而不仅仅表达个别算式,它来源于实际问题,因而又能解决一类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具体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模型的现实性,在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解决一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思考

2.1将模型思想的教学融入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模型思想的教学不是作为像具体知识点那样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数学内容来进行专门教学的,而是融入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拓展运用”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悟的。模型思想的教学应该渗透到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去,和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作为一种数学思想,它是不能脱离具体知识点单独进行教学的,应该和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共同作用,这样才能体现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整体提高。例如,《常见数量关系》这一内容是苏教版小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将模型思想与数的运算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总价模型和路程模型,还能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

2.2着眼现实生活,感悟中构建模型,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数学建模一般经历四个过程:现实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验证并解释结论。首先,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小学生思维相对具体形象,因而在教学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情景还原或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学生熟悉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知道抽象的模型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其次,教师不应该直接把模型告知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出隐含的数学模型。对小学生而言,建模的过程其实是将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抽象为数学语言。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模型思想的形成,也有利于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模型建立后还应该进行巩固,要将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第一点和最后一点是相互呼应的,模型来源于现实生活,最后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开始。对于单价、速度这种难理解的概念,可以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让学生感悟。问题呈现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具体的数量关系,发现总价(路程)、单价(速度)和数量(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结构,掌握了基本方法后,遇到实际问题时,才能获取相关信息形成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小学阶段模型思想的渗透应该融合在具体教学内容中,不宜定位太高,同时应该基于现实生活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作者:吴雅萍 单位:江苏省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第八篇:小学数学教数学思维学应用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一方面可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另一方面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从各个方面提出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为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应用

所谓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可以通过数学的观点,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使数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生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小学数学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数学思维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存在差异,并且受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具有的领悟能力较强,教师只需对其稍加指点,就能较快及较好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也有部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困难,在学习方面更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数学学习思路比较混乱,在学习过程中一再受挫,最终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应用,需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应用数学思维于问题的解决当中。因此,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但可以使其形成特别的观点,也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上升至更高档次。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途径

2.1首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首先应使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这一点十分重要。鉴于小学生处于年幼阶段的心理特征,其心智处于发育阶段,对数学学习的目标和价值缺乏明确,然而对新鲜事物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例如,教师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并非直接告知学生面积的计算公式,而是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块,让学生尝试着将平行四边形裁剪成其他更简单的图形。学生在热情高涨中进行思考与操作,在这过程中,学生可发现平行四边形实际上是长方形转变得到。然后,利用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最终得到其面积计算公式为底乘以高。该方法的采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2.2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实践表明,教学疑问的提出能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产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更加清晰,凭借思维活动的分析可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数学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保证提出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意性,通过数学问题将新课知识点引出,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到紧张的思维状态中。例如,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面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何一定要具有各自特有的质因数,且同时包含共有的质因数?———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该问题的解答存在较大的困难,要求学生需对算法知识具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将自觉地陷入思考,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答案,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表现得十分活跃,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3注重各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

教师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十分重要。教师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养成和提高。在完成某章节知识点的教学之后,教师应事先准备好数学习题以及复习课程,凭此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鼓励学生从各方面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如此一来,学生将能有效衔接新旧知识,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就除法和分数而言,两者从实际意义上而言具有较大的相似点,并且商不变的性质、比值的性质存在相同的地方。教师在完成这些知识的讲解后,还应对各项基本性质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实现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将数学思维在实际解题中得到应用,就必须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教学问题进行设计,同时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带来帮助,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

作者:苟建 单位:西藏林芝市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修臻.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曹靖.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54.

[3]刘艳秋.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0:63.

第九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精彩细节研究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细节的展现,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精彩细节的设定及利用,保证数学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将数学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彻底剔除,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细节;课堂教学

前言

新课改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减负高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注重课堂有效性的发挥。小学数学是教学中的主要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精彩细节的呈现,使课堂的有效性更好的提升,通过教学细节进行利用及指导,赋予课堂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精彩细节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经验的总结,使其对教学细节进行了较好的掌握,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东县开展了“真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一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实际学习为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定的气氛,并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学生内容是学生实际需要的,能够为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拒绝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精彩细节的展示,能够将真学课堂应用的较全面,首先,精彩细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实际总结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内容的精简提炼,具有真实性;其次,通过精彩细节为学生提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服务意义,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有效性更好的开展。

二、注重数学精彩细节的设定,增加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一)学习材料选择上要注重精彩细节与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这种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材料的选择注重精彩细节的提炼,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细节的体现,将教学材料尽量具体化,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将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好的开展。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注重对学习内容的提炼,学习材料的选择能够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实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认识图形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习的目的进行总结,对学习材料的选择注重体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与其他类似图形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教学结果能够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同学认识长方形时,要将长方形的特点与学习材料进行比较,突出教学细节,使学生接收的有效信息更加的具体,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利用细节引导教学活动内容并提高有效性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真学课堂的内容,以服务学生的学习内容为目标,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构建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数学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应该利用好教学中的细节,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意识的规划及流程的设计,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炼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内容进行教学环节及教学问题的设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际教学中的精彩细节,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启发,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感受课堂教学内容及环节,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使教学细节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

三、利用数学精彩细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利用交流互动,发现精彩细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及沟通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互动中的细节,进行教学环节的补充,更加便于学生接受。例如,教师在周长计算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周长的学习公式总是记不清楚,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利用学习材料请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图形设计,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计算图形的周长。部分学生在图形制作的过程中用尺子将制作图形的绳子进行测量,然后再制作图形,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细节对学生展开提问“为什么会先量绳子?”学生回答“因为绳子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教师将这个细节扩大并利用在周长教学中,使学生将抽象的周长计算方便变得更加具体。

(二)利用学习偏差,生成精彩细节

由于教师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及想法不同,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理解,使其学习内容出现偏差,影响了教学结果及学习成绩。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纠正学生的学习偏差,将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但是教学效果提升却不是很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这种学习偏差,对学生进行引导,形成新的教学细节。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想法,将学习偏差内容进行转换与换位思考,了解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学习偏差。其次,教师根据问题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利用这种学习偏差形成新的教学资源进行应用,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精彩细节的挖掘,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学中的精彩细节虽然很小,但是能够深刻的反应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与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了解,更能够反应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挖掘教学中的精彩细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作者:康爱珠 单位: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小学

【参考文献】

[1]杨飞.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助推教学效率的提高[J].才智,2016.12:68

[2]张丽军.以情激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兴趣与教学的有机融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2.09:170

[3]刘振清.让探究式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3.01:52

第十篇: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多样化方法研究

摘要:

小学阶段是建立学生系统学习思维,建立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阶段,也是学生开始走进相关学科的启蒙阶段。这其中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启迪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有效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各类问题。问题显然作为数学学科本身的内在组成部分,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建立有效的标准体系,促进问题的解决。数学教材与数学时间都存在着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逐步分析其问题多样化的解决方法。促进小学数学的课程有效建设。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

1引言

随着教学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深层次的要求。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技能,利用数学方法有效的解决生活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从数学学科的学习之中锻炼多样化问题的解决办法,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建立,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具有促进意义。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体系之中,课程改革要更多的倾向于多样化的教与学,倡导教师在教学之中逐渐的培养其学生的自主研究的能力,创新、妆造能力,以及多样化的解决办法的能力。所以,笔者立足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教学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的研究。

2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多样化的教学方向

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多样化目前为止,仍旧是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重点与难点,笔者针对自身的教学经验,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在教学之中,教师要重视基本数量关系的教学,建立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有这怒地性的建立数量关系的分析思维体系。帮助学生了解简单、常见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之中的价值所在,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系统化的解题思路。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之中逐步的将数量关系建立起来,有效促进基本数量关系的积累,关注活动经验上的感悟与积累。其次,在教学之中,重视对于学生策略思维的渗透。实际上,在我国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已经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了。在教材之中,从列表到图画,对于数学知识的呈现都是一一列数,很多数学问题,都是从实际生活之中转化而来,由教材的编写者进行了假设性的使用。所以,教师按照教材进行的讲授多少已经将策略思维渗透其中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讲引导作为教学的主要方法,帮助学生在教学之中将策略意识进行应用。再次,在教学之中,重视策略的合理性选择。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多种方法的转化。同时也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学生由于各自思维体系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也有所不同,教师不宜强求所有学生都能够自行思考所有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学生“取长补短”的思维,并在教学过程孩子中逐步的帮助学生对于自身的策略与思维进行优化。例如数学中常见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的设未知数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可以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简易算法,“假设笼子中的鸡都抬起一条腿”的计算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并且进一步建立起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3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的后续发展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多样化的解决方法教学之中,笔者发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坚持练习的方式与方法还有待加强,练习中常常会因为很多因素导致训练的中断。学生急于完成作业,往往缺少更多的思考。所以,想要熟练掌握多样化解决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教师在数学教学之中,应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在理念灌输以后,鼓励学生要主动探索问题,在习作之中要记性大胆的创造、创新。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在头脑之中逐步的建立起多元化的思维体系,积极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建立数学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仅要进行学生学习的指导,同时也要对于策略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建立学生策略思维的能力,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大脑”。同时教师也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与资源探索新的问题与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要及时完成收集课题相关论文、案例、反思、课例等资料。

总之,教师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保证教学方法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贯彻于实施,在学生喜爱与接收的环境下,完善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多样化的解决方法。

作者:吕洪莉 陈鸿宇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三盛玉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桂芳,宋乃庆.数学课程中的算法知识“集中显性教学”与“分散隐性渗透”相结合[J].数学教育学报.2013(02)

[2]张桂芳.整式乘法运算的几何背景图形及其教学应用[J].数学通报.2013(02)

[3]张桂芳.浅析多位数乘法计算中的进位错误类型及笔算乘法的教学层次[J].小学教学研究.2012(23)

[4]韩飞.“一题多解”与高职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高等数学研究.2012(04)

[5]周洪伟.“一题多解”对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作用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