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数学教学渗透(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强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本文针对数形结合思想对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教学实例来阐述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0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应试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1]。目前,我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把知识进行各种相关运用,在这一前提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接触到而又比较形象的数学图案。怎样把数学问题和利用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2]。首先,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把数形结合的思想逐步渗透,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图形去思考问题的意识。其次,教师应该合理地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图形知识,加强学生数形结合的应用范围。例如:扇形和圆锥的转换关系等。最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上,多安排一些数形结合的习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并不断通过习题进行练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加深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自信起来,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因此,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运用数轴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
数轴作为数学中最基础的学习工具,它能够把很多数学问题直观的反应出来,数学教师应该恰当的运用数轴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比如:相反数的概念,到原点距离相等且在原点两侧的两个点是相反数,教师先为学生讲解了相关知识点概念后,再进行实际举例论证,这样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思考再结合数轴上的呈现,就很容易理解相关的概念,并且把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靠。
2.2为学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构建了桥梁:
众所周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几何的前提必须要掌握代数的运算,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同位角、内错角和和同旁内角》的知识内容时,不仅要求学生会独立的认识和描述“三线八角”、能够区分平行线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和同旁内角等,还要求学生具备对角的正确计算能力。所以,恰当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合理地处理学生在学习几何中的难点。
2.3在坐标系里,根据函数图像得出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函数的知识点贯彻着学生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因此,学好函数知识在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从七年级比较简单的一次函数开始,到九年级相对复杂的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依然离不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最初的图形到后面的性质,再到具体的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都展现出数和形的完美结合。
2.4数形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中较为复杂的应用题: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因为应用题比较复杂的性质,历来都是初中生比较困扰的难题,教师应该合理的教会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把应用题从复杂转换为简单的方法[3]。在七年级数学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经常以行程类型的应用题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这类应用题大多数都会带有许多干扰性的信息,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审题的方法,从应用题已经给出的条件中找出重点信息,在正确的画出线段图,对时间、速度、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思考,就很容寻找到等量关系,从而正确的列出方程式,处理问题。在八年级数学教材中,处理手机哪种收费更便宜类型的应用题时,如果学生能够在同一坐标系内准确的画出两个进行比较的函数图像,就很容易从图像中判断出结果。所以,从图像出发,能够把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变得简单易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带学习中。
3数形结合在教学实例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怎样培养学生具备数形结合思想也是教师的重要工作。首先,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注意到数和形直接的关系;其次,结合实际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数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代数中合理地构造几何图形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运用几何图形处理代数问题。例如:已知抛物线y=a(x+1)(x-a/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则能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抛物线的条数有多少条?面对这个计算题如果选择用代数的方法进行求解过程会非常的复杂,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根据练习题给出的已知条件画出图形,把抽象的代数问题转变成为直观的图形,在分析了题意后,学生应该从所画出的等腰三角形出发,对可能出现的合作等腰三角形进行认真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所以,学生只要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就能够把看起来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十分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借助坐标系、几何图形、函数图形、实物操作等,不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处理问题时的应用方法,让学生科学地掌握数形结合,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单化,实现优化解题过程的目的,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作者:张智伟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晨光中学
参考文献
[1]罗毅.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S2:128-129.
[2]戴韩.数形结合教学思想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5,23:210.
[3]张加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与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58-59.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
每堂课仅有四十五分钟,学生抱怨四十五分钟太长,教师感觉四十五分钟太短,二者间的矛盾说明了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即教师和师生在课堂没有产生教学共鸣,没有达到协调和同步的目的。虽然爱玩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初中数学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尚未看到数学课堂富有魅力的一面。笔者认为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魅力
要提升初中数学课堂魅力,首先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人格魅力主要是指教师一言一行,符合职业规范。当学生在教师多次讲解时,仍旧不能掌握知识要领,教师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在课堂上乱发脾气,对学生有包容之心,有爱心和耐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初中数学课堂的语言魅力主要表现在教师能用恰到好处的生活例子,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将数学知识讲清讲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善于举例子、打比方。举例子、打比方是为了把知识通俗化,具体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因此,举例子时,一定要恰到好处,既简洁大方,又直观明了。比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都是一个三角形演变而来的,只不过是一个三角形被放大和缩小,或者是被旋转了而已。为了更直观,笔者在开始这部分教学之前,准备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相似三角形,随机选择其中的两个进行移动、旋转,很快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并牢牢掌握住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别定理。通常,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判别定理,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角,边边边,非常容易混淆,学生经常用错了。在讲解完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后,笔者又拿出了这些三角形模板,把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作为全等三角形教学器材,其他一堆相似三角形模型作为相似三角形教学器材,然后一个一个将判别定理进行验证,把量角器、直尺等器材都派上用场,选择几名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来讲台与教师一起完成实验,让学生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很容易区分开判别方式的使用方法。善于使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仅能让学生在紧张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得到短暂的放松,活跃课堂气氛,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比如,在解方程时,必须先写“解”字,再解题,但学生时常忘记写“解”字。在小学阶段,方程的未知数基本是用“X”表示。我问学生,“解”字和哪个字同音,学生想了想,七嘴八舌地喊起来:“姐姐的‘姐’字。”我及时地肯定:“对啊,那以后我们解方程的时候,看到未知数‘X’,就要想到姐姐,要记得写‘解’字,不要把你姐姐丢了。”学生听了感到很有意思,从此解方程再也不会忘记写“解”字。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二、合理划分课堂时间
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划分课堂时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课堂主体地位的转变已经从教师转向学生。有的初中数学教师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很少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初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有限,无法保证在四十五分钟内完全跟随教师的节奏,不少学生在下半节课都在走神,感觉枯燥乏味,初中数学教师也感觉学生有些跟不住却又没有及时停下来予以调整,而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为了完成教学讲解任务而忽略了学生是否掌握,是否消化知识。坚持合理划分课堂的时间不仅是一种统筹安排,也是让学生适应教学节奏的一种方法。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形成了相应的习惯,该听教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讲,该进行独立思考的时候,认真思考,时刻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避免出现教师讲,学生做其他事情的现象。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上教师的表现,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时间的划分是否科学合理,这些问题都会在教学实践中一一得到检验。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每隔一段时间,可以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对自己教学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要坚持并适当加以改进,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要虚心听取意见,并认真加以改正。教师与学生在反思环节的互动,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内心隔阂。
作者:汪新卫 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遍实行,为保证学生顺利从小学过度到初中,要求初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在我国,初中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会成为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绊脚石。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强化课堂的教学效率,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展示,在初中数学的传授中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能让学生全部理解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一大难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营造出一种相对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例如,在传授人教版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时,需要让学生们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使用两组比拼的方法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将生活实际与课堂的知识相结合,在比赛的过程中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力更加的深刻。同时,还加强了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学生更为主动地进行学习,从根本上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前备课尤为重要。上课之前认真做好备课,对于要讲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涵盖尽量多的知识点,强调易出错的知识点。与此同时,还要多加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高效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如今,单一的由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渐被淘汰,要想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就要改变单一的课堂结构,将其变为多元化的课堂。我们可以使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登上讲台进行知识的传授,通过这种方法是来强化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在课堂上设置问题,一可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接纳吸收程度,二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平行线”这一章节中,要求教师教师传授给学生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在确定两天直线是平行关系之后,了解平行的定义以及平行公理。教师可以通过火车道、双杠、电梯扶手等常见的生活物品来对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关系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使用筷子来对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关系问题进行探究。在得出平行的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格尺和三角尺对平行公理的探究,最后在课上对新传授的知识进行随机提问。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还能在学生保持激情的同时传授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的,在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要求,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做题经验,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作为教师,无论是课上课下,都要勤与学生进行沟通,做到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做好课后作业批改和讲评
作业是课堂教学成果反馈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对知识领悟力的直接放映。对作业进行认真的批改,能够直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理解知识点和学生在解题时的易错点,为作业讲评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如今,初中数学的教学已经不是简单地了解数学定理或者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了。在新课程的推进下,对教师的职能提出有新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对作业讲评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不能只是将作业发下去而不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教师过分主动的传授知识,会导致学生不做深究,只将答案改正过来。久而久之,会形成得过且过的坏习惯。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总而言之,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式有很多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优化课堂机构,制定较为完善和具体的教学方案。问题不同的学生擅长的科目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积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去尝试和自主探究。
作者:张华安 单位:安徽省凤阳县朝阳中学
第四篇:分层次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优化
摘要:
我国实行的是素质教育,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时做到因材施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分层问题尤为严重,如果在教学时只采用统一的层次进行教学,势必会不断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只有对学生的差异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几个层级,然后分层次的进行教学工作。这样才能优化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关注与发展。
关键词:
分层;优化;数学;教学;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着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我国现在的初中数学教育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学生统一到学校分年级分班学习。在这个集体的大环境中,要想做到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也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分层次教学真正的应用到班集体教育当中,是我们接下来要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接下来,本文就将针对分层教学的优势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分层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级教学有哪些作用
1.1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教学,可以使中层和下层的学生同样受到重视,这种分层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1.2减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集体教学的方式,所有的学生无论能力和基础如何,都有各自的一套教育方式,这样使得中等生学习越来越吃力,学困生甚至会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放弃学习。采用了分层的教学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将知识点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要求能力一般的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牢,要求成绩好学生进行提升训练。还可以把作业分为几个部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压力。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1.3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以往的统一教学模式虽然教师付出的比较多,但是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能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减少课业负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所以说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2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分层次教学
2.1把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
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把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中可以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的学生学习成绩平稳,学生的学习专注力高、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擅长自主学习。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将教学的重难点充分理解。中层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但是普遍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不断的强化知识点,在保持住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成绩提升。下层的学生普遍有学习困难,学习积极性差等情况,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低。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教师主要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巩固和理解基础知识。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要时刻的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反应。
2.2把学生作业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给所有学生布置的是相同的作业,就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带来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作业要有梯度,同时还可以设置必做题和附加题。有层次的作业可以减轻学生写作业的压力,避免学生出现为了完成作业出现敷衍完成甚至是抄作业的情况。学生只有认真的完成作业,才能在有效的练习中提升成绩。给学生分层次的留作业,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成绩都得到提升。
2.3对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评价:
因为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性,所以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该进行差异化的评价。教师可以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成绩好的同学要求在做好基础题的同时要做好提升题,对于基础弱的同学要求将基础题做好。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避免难度太大的题给学习成绩弱的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能够有效的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进行评价之后,不只要根据评价成绩的好坏进行奖励,还要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奖励,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
2.4按照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哪里掌握的好,哪里掌握的不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重点辅导。比如说有的学生对于不等式的知识掌握的不好,教师就要重点的给这个学生讲解不等式的知识,并且布置不等式方面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当学生将自己不会的疑难点攻破之后,还能建立学习的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确保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学习水平设置有梯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梯度的教学。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分层教学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减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还可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要想做好分层教学,教师应该把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把学生作业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对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按照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相信只要广大老师能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定能做好教学分层工作,一定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分层次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摸索和研究,相信我国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一定会越来越高。
作者:范长征 单位: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明严.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旬刊,2015.
[2]张思苗.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尝试[J].读与写杂志,2013.
[3]郑明明.农村学校初中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4.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提问策略探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适当且合理的提出来,能够给学生学习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在提问上需要围绕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来设置,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其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通过自身独立的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作出了探讨,以此来促进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策略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
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数量来衡量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丰富,这样的提问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应该多注重提问的质量,不能光顾着提问,而忽视让学生能够思考的时间。教师大量的提问会让学生忙于回答,无法集中精力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提问是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的。
(二)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成为“局外人”。
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偏爱那些学习成绩突出或是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忽视那些成绩一般或是不怎么喜欢表达的学生,这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良情绪,“反正老师也不会让我来回答问题,这节课我只要听着就好”这样的想法出现。而常常会被教师点到答题的学生往往更加的聚精会神的听课,这就使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三)重提问轻反馈。
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后,不待学生回答就会将问题的解析全盘托出,这样的提问是无法让学生参与到问题中去的,教师这样自问自答的方式只会让学生更加不善独立思考,对教师产生依赖。有些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又会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在问题的解答上也是模糊不清,这样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策略
(一)教师提出问题要难易适中,因人而异。
教师在上课前就需要对课堂中所要提到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准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对这些问题进行难度上的划分,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对选择相应难度的问题。要能够让学生觉得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是为自己量身制定的,学生回答起来也会格外的顺畅,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举例,教师在进行圆的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进行回答什么是圆。因为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在回答时能够准确的说出圆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以寻找一位成绩偏上的学生来回答圆的定理问题,同样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非常的快速且正确的,最后教师可以寻找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来回答圆的推论问题,学生同样能够正确的回答出来,通过问题的难度来选择相应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学生能够准确的回答出来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准确,避免模棱两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需要在言语上注意用词,需要能够将问题讲解清楚才能让学生明白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是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考虑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通过简洁明了的提问来避免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错方向,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加快学习的步伐。比如在知晓AB⊥AC时,可以从中推论出∠BAC=90,然后就能准确的知晓△ABC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在这个结论的推论上,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提问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只有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这个已知的结论,能够证明这一结论需要有什么样的证明?”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能出现漏洞,更不能出现一些浅显的错误,需要有着严谨的思维论证,并且所用叙述的言语要言简意赅,能够让学生一听就能抓住问题的重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明确问题的关键部分,从中思考答案,这样教学的效率也就提高了。教师在进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一组边为垂直的情况,比如邻边;那么这时四边形的外形会有怎样的变化?相等时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将各种情况都想一遍,除了将边进行改变,还能用什么代替,例如对角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把这些问题都整合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怎么样的特征?对各种四边形中所存在的异同点进行比较。”随着教师问题的开始,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紧跟自身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思考,逐步走向知识的彼岸。
(三)教师提问要把握好时间,抓住时机。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提问也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艺术课程。教师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需要进行提问,但所提的不是问学生有没有听明白,有没有搞清楚知识间的关系,而是需要针对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具体的提问,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刚学的知识的理解,做好巩固和复习。在数学课上,学生难免会出现犯困或打盹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用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的困意消散,开动大脑去思考问题。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起立回答问题让学生清醒下,让学生能够清醒的学习下面的课程。教师在问题的数量上要把控好,不能过多的提问,这样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非常深奥的语言,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是加强师生之间交流的方式,也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种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点,让教学的效率得以保障。教师有效的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作者:马建丽 单位: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马林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J].才智,2014(02).
[2]张玉芝.有效提问成就精彩——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09).
第六篇:初中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比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机械化教学模式更有优势,更能满足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需要。合作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运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相互交流学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为了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应按照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多种因素来划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
1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学的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扬长避短、查漏补缺。而且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们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他人,看到团结合作的优势,并在良好的互帮互助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其次,有利于因材施教。尽管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同样不可忽略了教师的辅导。教师既是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与评价者。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学习的时间,从中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从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便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形成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合作学习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着促进作用。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以轻松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2.1面向全部学生的原则:
初中数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应对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对待。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应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积极学习数学知识,保证每一位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更应该特殊照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提升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成绩。
2.2合作交流原则: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并成功完成任务是当今社会选择人才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缺少与学生的合作交流,尤其明显地表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所以教师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3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3.1互动学习模式:
实施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关键是小组互动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一个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搜索新知识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交流沟通,取其精华,最终得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既初步掌握了新知识又提高了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举个例子,在学习圆柱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组的学生都画一个圆柱体,具体画法自己选择,并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我们都知道,要想画好圆柱体需要借助圆规画好圆柱体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圆形。而圆柱体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因而求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时候,都需要知道圆柱体底面圆形的半径,学生在画底面圆形的时候就会发现圆规实际上就是对半径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画圆柱体和求算的过程中就会了解并学习到这些知识,这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更加有效。
3.2竞争学习模式: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既是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因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习与竞争。例如,学生在学习因式分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竞争的学习方式来教授。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人数相同,每组都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保证实力均衡。分完组后,给每组学生发一张写着一组因式分解的题目,且题目与题数相同。小组的所有学生都只能完成一道题目,做完之后传给下一位学生,依次传递下去直到所有学生完成试题,教师计算每组学生的所用时间和正确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还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学生成绩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小组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完成题目而耽误时间时,其他小组成员便会积极帮助他共同完成题目,共同进步。
3.3课外合作学习模式: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外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指学生在课外与他人合作学习。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来让学生通过课外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布置如让学生计算家中每月收支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我国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以代替被动接受,学生要在熟知公式、概念等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提高,更要增强学生团结合作和实践的能力。因而,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见效的教学模式,它的广泛运用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作者:贾玉昌 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湾龙学校
参考文献
[1]顾利荣.浅议“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58):69.
[2]曹培军.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8):89.
[3]吴志奎.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J].科学导报,2015,(21):54-54.
第七篇:初中数学教学提问技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掌握良好的发问技巧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应该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作为提问设计的前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谈点体会.
一、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沉闷.而能够令学生感兴趣和产生好奇心的教学方式,就像给毫无生气的湖面扔下一块石头,顿时让学生的心理产生无限的思维涟漪,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还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并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这样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猜年龄”的游戏,游戏一开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去操作,便能知道任何人的年龄,不信的话就按照给出的步骤操作,让老师知道你们的年龄好不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课堂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这时,学生都觉得不可能,肯定是假的.然后纷纷拿出笔和纸开始按照给出的先用年龄乘以3得出的积再减去7,得到差后再除以2,学生很配合地把算出来的结果告诉老师.就拿19、17.5和16来说,教师只要公布年龄的答案分别为15、14和13时,便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他们迫切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这时,只要教师稍作引导,便能开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课堂教学.因为已经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优化提问策略
优化课堂提问,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问题设计外,如何提问的方法与技巧也至关重要.比如,同一个问题搭配不同的提问方式所得到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在问题设计时,教师除了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点的特征外,还要顾及学生的思维模式、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事物认知的能力等.只有把握好这些因素,才能够让提问具有目的性、价值性,从而达到以问题的形式推进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化解实际的教学难点,对促进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抽签的方法合理吗”时,很多学生会觉得先抽的人会比后抽的人占优势.这是受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鉴于此,很多学生认为抽签的方法不够合理.然而,学生只要学习到有关概率方面的知识,便会明白其实通过特定的计算可以得出:抽签的先后顺序只是其次,参与者无论前后,其所得到的目标概率都是一样的,所以抽签的方式是一个公平的过程.为了打开学生受限的思维模式,便于理解,教师可以做以下课堂提问设计,把所要学习的知识隐于有趣的问题中:用抽签的方式决定由谁来值日.首先把写有值日的字条对折放入20张1空白纸中,然后把所有的纸条打乱,再让小组同学去抽纸条,抽到写有值日的学生将被选中.这时教师会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在游戏开始之前,很多学生都是带着否定的心理.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心理,而是让学生熟悉概率的计算方法后,一起来算算参与者的抽签概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发现,计算的结果原来是所有人被选到的机率都是一样的.所以,计算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把学生的观念和逻辑思维引入正确方向的过程,并巧妙地运用了提问策略、问题设置,让学生对自己原来的观念与思考模式进行反思.
三、提问,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探析
问题的设计比解答问题重要得多.提问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问的设计离不开教学目标,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意识,让学生自觉地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深度、有内涵的探讨.因此,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及解答意图进行设计.良好的问题设计,应该切中课堂教学的重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意识.另外,提问设计要开放化、多元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关系”时,教师可以设计题目:假如一次函数y=3x-4和y=-x+3,当运动到P点时它们相交,而与x轴的交点分别是A点和B点,求△APB的面积.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性发问:你们能够找出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优化探究问题的解答策略.
总之,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与互动交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问过程中相互渗透,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伊小红 单位:江西石城县赣源中学
第八篇:初中数学“诱、导、悟”教学法应用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强调对初中学生逻辑能力和理性思维的培养,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因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课堂沦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展现自我的机会,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久而久之,诱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对“诱、导、悟”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诱———引情激趣,开拓探究
首先,教师应认真把握教材内容,找出教学难点与重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精准、快速地传授相关知识;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情,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更具适用性的教学环节;最后,教师应寻求一种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生活实际问题为素材,利用学生熟知的具体案例作引子,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数学课堂活动.例如,在讲“不等式”时,这部分内容难度系数较大,笔者利用“天平”来展开教学.为了使天平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在天平两端增、减砝码,笔者从学生身边熟识的“事物”入手,瞬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地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笔者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其实,不等式的各项特征与天平的平衡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求全班学生主动思考,领悟不等式的基本特征.有学生认为,当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同一个整式时,不等号方向无变化.还有学生认为,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整式(整式大于0)时,不等号方向同样没有变化,反之,若等式小于0,则不等号方向发生变化.笔者借用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实物进行类比,让抽象的“不等式的性质”更加具体生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相联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样能够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为难度系数更高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转变一视同仁的教学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以实现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主动提供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与△ABC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让学生以“三角形几条边与几个角的大小关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形有三边且有三角”这一知识点展开探讨,得到诸多前提条件;然后,笔者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结果比较准确,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虽有些偏差或困惑,但学习方向并未偏离;最后,笔者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题答疑,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常问“为什么?”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或不足,培养学生敢于揭示矛盾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汲取数学知识.
三、悟———课堂反思,拓展教学
经过探究后,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应讲述自己独到的看法,并点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共同分享中发起深思,找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便于查漏补缺,进而不断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寻求更具适用性的教学模式,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例如,在讲“特殊平行四边形”时,笔者以“将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逐条连起来后,得出另一个四边形EFGH,试想一下该四边形属于哪类四边形?”这一问题为落脚点组织课堂交流活动,鼓励全班学生相互补充、互相启示,以深化理解为终极目标,在快速搭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数学知识的全方位拓展,从而达成师生共识.此时,笔者并未止步于仅得出答案,而是提出“若使四边形EF-GH为菱形,则对四边形ABCD有哪些要求?”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开动脑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喜获真知.教师要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强化交流,进而总结出探究结果,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教学效率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衡量标准,而强化对“诱、导、悟”教学法的研究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理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领悟教材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蔡旭照 单位: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