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学生基础差、教学手段落后、教材和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等是影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调研发现,坚持“必需、够用”原则,精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适时补习、营造人文氛围、融入数学史、采用分类指导和互动式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高职生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能力的重要工具[1,2]。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生源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高等数学课程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实践对教学的要求[3]。因此,针对职业教育特点与需求,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进行必要改革成为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学生数学基础差
201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职批次文史类最低控制分数线为240分,理工类最低控制分数线为200分。通过调查可知,很多学生数学单科成绩为30~60分,这说明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这对其学习高等数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三校生”对函数、极限等概念几乎无法理解;大多数普高生只能勉强听懂函数、极限、导数等内容,而对微积分等内容难以理解。
1.2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目前,高职生由于受中学学习数学的惯性思维影响,习惯于死记硬背,求解喜欢模仿、记忆、套用公式等,难以理论联系专业实际,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此外,学生普遍缺乏自学习惯和能力。
1.3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院校,擅长课堂组织教学,对专业知识背景、专业内涵等了解较少,尤其是高等数学与相关专业的应用联系较少;教师只能枯燥地讲授理论知识,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厌烦情绪,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在定义讲解、定理证明、命题推导和习题求解时,教师总是采用“注入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理论体系,忽视高等数学在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照本宣科地教授课本内容。课堂上,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1.4教材和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删减和压缩版,很少考虑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缺乏与学生后续专业课知识的结合,过于注重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教学内容与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不相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太多太细,与学时不足的矛盾突出;二是以微积分为主,加上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内容,而离散数学、运筹学等当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内容,却很少在数学教材中有所反映。
1.5教学缺乏职业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高等教育,其中有一部分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数学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闷头听。另外,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后续课程了解不多,往往是就数学教数学,使一些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与乏味,渐渐丧失学习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逐年下降。尽管有些院校实行学分制、重修制,但学生高等数学难以达标,影响其毕业和就业,导致各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难以执行。
2对策
2.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多采取新颖有趣、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授课。
2.2坚持“必需、够用”原则,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学时少、教学任务重,需要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后续专业需求,强调数学为专业知识学习服务,突出应用性[4]。因此,教师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
2.3营造课堂人文氛围
高等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授数学知识,也要适当融入人文思想。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决定。在课堂上教师若能针对某一数学概念给学生提供准确、完整的历史材料,包括这一概念的起因、论据及产生的过程,无疑会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增加真实感,体现出数学教学中的人文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数学的思想、文化、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愿意学习,愿意与教师交流,主动思考问题,进而使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下去。
2.4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合理准确地融入其历史发展过程,增加相关数学家和数学史的介绍,让学生知道数学概念、公式的产生过程,了解数学家发现、得出结论的艰辛以及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介绍数列极限的定义时,教师可以介绍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极限的内在含义,这样不仅可以突破教学难点,还可增加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
2.5运用分类指导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个人意愿、专业需求,在教学中采用分类指导。分类指导贯穿因材施教,让基础好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基础差的学生可根据专业需求学得够用,使人人都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2.6课堂互动,激励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组织一些应用性强、容易理解的直观案例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7适时补习,弥补不足
由于生源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要上好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就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初等数学相关内容进行补习,从而缩短学生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间的距离。
3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遵循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必需、够用”原则,开发校本教材,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探索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最佳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应对人才培养对高等数学的挑战。
作者:蔺守臣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坤琼.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3):119-121.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左希庆,张益池,陆波.高职数学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J].高职论丛,2007(2):47-49.
[4]杨颖颖,王良龙.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