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培养研究(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阅读,就好比是人心灵的一扇窗,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极其关键,但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同等重要,因为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应用及探究的基础。
【关键字】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
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学者都忽略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其题目看不懂,答案不会写,从而影响到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兴趣,进而影响数学成绩。由此足见证数学阅读能力对学生们今后数学学习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者,应明确地知道这一点,并且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弊端
1.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约束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要想真正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所以,中国不少地区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小学教师为了不浪费自己在课堂上的时间,根本就不会给学生们自主思考的机会,几乎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更有甚者直接让学生们去背题。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扼杀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连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2.小学生思维方式的不成熟
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思想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许多能力也都还处在培养阶段,因而教师的引导以及对他们能力的培养极其关键。然而,许多小学教师恰恰忽略了自己这方面的作用,并没有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机会去培养,使得现在的小学生们发育都较为落后。
3.教师自身能力的约束
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知识的积累亦如此。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知识在不断积累,能力在不断地提高,自然,教师们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能力,否则,学生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将会受到老师教学水平的限制而不能得以提升。
二、阅读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思维方式
数学阅读一般体现在应用题中,与语文阅读类似,重点在于对文字含义的理解以及语境的把握,因此,通过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
2.发展学生认知能力
数学阅读不仅仅在于对文字的理解,对数字、符号及图像的理解也极为重要。例如在学习统计时,我们便要学会区分扇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等,并且在读懂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数学的分析和解答。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们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与水平。
三、如何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1.认识数字的重要性
数学是由数学语言组成的而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一个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都还不够强的小学生来说,数学语言确实比较难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去阅读数学语言,还要让其知道读懂数学语言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兴趣,才会有去培养自己阅读能力的动力。
2.做好示范阅读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多是处于模仿阶段,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也应该起到自己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模仿自己阅读方式的时候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采用带读的方式,让学生们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语气定顿以及重点的区分,进而发现其中的关键词句,同时理清题目的脉络。
3.结合现实生活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中的应用题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数学中的应用题需要学生们有更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所以,如果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还得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引入圆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们去想象一下篮球、轮胎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物体,这样学生们在理解圆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这些东西。
四、两种常见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1.符号和文字的阅读能力
数学中包含大量的文字、符号及数字,而一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要有能够把握其中的关键字词、关键数据以及特殊符号的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从而综合提高学生们数学阅读能力。例如“,一个长为20米,宽为10米,高为5米立方体水库要蓄水800立方米,而每天能蓄水100立方米,则需要几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找出其中的关键词:20米、10米、800立方米以及每天100立方米。然后再确定用乘法及除法的综合运算得出最后答案。由此可以教会学生们寻找题目中的突破口的方法以及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2.图象、图形的阅读能力
数学中图形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对图像及图形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犹为重要。它考察了学生们的观察识别及理解能力,所以教师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的图形来形象地展现出数学图形的魅力,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数学。例如,在学习棱形的时候,老师可以做一个正方形的框架,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着在推动正方形模型的同时发现什么是菱形,并且从中试着去说说棱形的一些性质。一个数学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是能够敏锐地发现数学问题中的关键所在,并且能够迅速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让数学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中主动地去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容忽视。
作者:夏枫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
【参考文献】
[1]周宏.浅谈阅读数学课本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2009年18期.
[2]周永军.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J]《.科学大众》,2009年10期.
第二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必备条件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应该从多个角度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这也是在全新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主要是针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方面进行探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方式
1学生意识的有力引导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多方面的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合理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使学生的意识有所改变,而不是僵化于某一形式,经过适当的引导手段与语言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师日常课程中的合理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逐步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解放思想,扩展思维,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之中,并且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学生的情绪处于饱满状态,学习热情能够长时间维持,思维一直保持活跃,有利于新思路新方案的产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用于突破传统解决方式的束缚,构造事物之间的彼此联系,多方面的考虑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案。因此,要想使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式能够呈现多样化方向发展,那么教师不仅要进行语言上的引导,还应该用昂扬进取的态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增强互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便于学生的接受。
2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是发挥其辅助作用,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自身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等不横加干涉,不再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我国以往填鸭式教育,已经无法与当前的教学发展相适应,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正确率,要适当的摒弃该方式的制约。填鸭式教育形成学生落后固执的思考模式,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尤为不利的。随着我国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发展,教师要捍卫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强制学生的思想活动,给其自由,这样能够促使他们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勇于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增强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也就是先通过前期的引导,让学生自学,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为学生梳理思路,解决学生的疑惑,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师就可以采用该模式,先由学生自身进行探索。在思考的过程中,部分头脑灵活、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结合日常的实践活动,再通过实际的动手能力得出最后的结论,达到探究的目的。还有部分学生懂得运用理论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经过公式等推导之后得到最后结论。另外的学生则采用绘图的方式,通过缜密的计算得出最后结论。由于学生个人能力的不同,寻求答案和方法的途径与方式各有不同,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解决方式的多样化。总体而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擅于从不同角度运用方法合理的方式方法解决现有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解决问题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与交流
第一,教师想要实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就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交流弥补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开创思维新模式,制定清晰的结题思路。第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应该较之以往,有所增多。在新时代的背景发展过程中,教师已经不仅只是高高在上的教学者,而是与学生建立朋友之间的情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及互动有利于缓解师生之间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生活中,教师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角度为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思所想更便于学生理解,这是数学教学方式多样化起到的巨大作用。第三,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多多开展小组活动,增进学生之间思想的互换。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便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布置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发挥了小组的力量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可以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向带来新的启发。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式多样化是在新时代教育体制背景下提出的教学要求,该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结合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实践教学做了简要分析和总结,希望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改革,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与思维方式。
作者:王淑玲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团中心校
参考文献
[1]刘权.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05)
[2]郝义龙.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才智,2014,(09)
第三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研究
摘要:
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和发散思维的启发是教育领域当下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而在其中对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对数学问题进行多样化的解答是学科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教育中,通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发散思维的拓展,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基本实现形式。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必要性进行剖析,并给出启发小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具体实施方法,拟在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改革的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探究
国内产业结构正积极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正变得更加迫切,相关科技企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数学学习中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正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中推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不仅是小学数学新的教学目标,更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所谓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就是指对数学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寻求方法并解决问题,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小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必要性
1.1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教育本身的价值就是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发展,通过学习不断完善学生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启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得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可以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不断发现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学科所蕴含的价值。通过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对人才的发散思维都有了新的要求,而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学生对给定的为数众多的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并通过独立思考和思维转换对所求结果进行解答,并通过开发大脑中的发散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多种解答,这一过程就极大的帮助学生锻炼了创造性思维。所以,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问题,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达到数学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1.3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发展的薄弱:
在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加快实现解决问题多样化的重要原因是小学课堂中这方面教学发展仍处在较为薄弱的阶段。在走访调查多个小学数学课堂后发现,多部分学生都很难给出数学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只是少部分学生可以用两种或者多种方法解题。这其中所暗含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过于封闭,只是将解决数学问题看做是机械性的套公式或套题型,而不是具体分析实际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由教师不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不善于运用丰富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意识较为薄弱,这就不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这就督促相关教育工作者积极寻找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
2小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做法
2.1引导学生的发散意识:
对于实现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向多样化方向转变,其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发散性的数学解题思维,在小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意识思维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解题意识和发散思维。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对同一个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再从一个角度采用多种数学方法进行解答,对于同一种数学方法又可以拓展到现实问题中去,通过教师步骤性的思维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解题后会逐渐产生进一步思考的意识,因而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就会产生更多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也就是要解放学生的思维和意识,让学生可以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并以此探究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2.2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任务。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以考试分数为教学主体,为了保证学生做题的正确性,教师往往给予学生模式化的解题模板,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独立解题思维。在培养学生解答问题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培养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的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不强加干涉学生发散形的思考,不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意识。
2.3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思维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解决问题多样化,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多样化转变。在学生课堂上对习题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现互动交流学习,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多种方法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积极的学习到别人的思考模式、思维习惯和解题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转变自身定位,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及思考问题。
3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是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该过程的实现对于帮助学生启发创新思维和培养综合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进行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项目,在这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日常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以求对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进行有效提高。
作者:许青艳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朝阳镇第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降伟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03-01
[2]郭新春.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3-01
[3]刘娟娟.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03-20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小学生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学就无法开展,他们更无法得到智力的开发。基于此,本文从情境创设、说理、实践操作、联系生活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思维活动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实质,没有思维的教学不能称为数学教学,更不可能培养小学生的能力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一、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的实践学习中。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适时地创设学习情境,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把小学生带入实践当中,使其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然后从感知上升到数学理论,进而结合实际场景解决问题。例如,对于长方体、椎体和正方体等形状认识,如果教师只是照着教材来解释正方体有几条边、几个面等,小学生很难认识这些抽象内容,教师只有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积木堆积等实践活动,给小学生提供相应的正方体、椎体和长方体等实物,根据教学内容让小学生拼图,才能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让其感受实践性的空间思维,进而使其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提高。
二、通过说理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语言与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合二为一的内容,思维的过程可以通过语言进行表达,而语言能使思维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创设更多的说理情境,如定义、法则、过程、定律、方法、数量关系等,利用说理使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从而可以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例如,计算梯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动手将两个相同的梯形模型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小学生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形成的图形,并且把推导过程有条理地叙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使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训练,还能使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进而使其逻辑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生可以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进行思考,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设计数学问题,一定要把课程内容融入教学实践当中,使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实现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有位学生家里正在装修房子,首先需要用瓷砖铺地。教师可以利用此机会带学生去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自量取地面面积后进行设问:“用多少瓷砖可以把这块地铺满?用三角形瓷砖铺地,应该怎么计算?”再如,教师可以把量教室地面面积当成讲解面积的实践课,首先让小学生亲手去量教室的面积,给小学生提供量取的卷尺,然后根据面积计算公式量取所需要的长、宽,最后用公式计算结果。除了面积可以应用于实践之外,其他数学知识也可以应用于实践。例如,在讲授“百分率”的内容时,可以把班级小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小组进行育种,然后看有多少出芽,有多少没出芽,把相应的数据在课堂上写出来,当学习了“百分率”后可以用数学知识去算出各小组的出芽率。教师通过这样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带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用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解释数学理论知识。如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学中也可以用生活实践来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进而实现其数学水平的提高。例如,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设置这样一道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题:养鹅场分3次把一批鹅投放市场,第1次卖出的比总数的1/3多100只,第2次卖出的比总数的1/2少120只,第3次卖出320只。这批鹅共有多少只?在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假设问题,这样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理解。学生经过这样的思维引导,就能轻松地解决这一数学问题,也达到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在知识日益增加的今天,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一把通向知识宝库的钥匙,这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学生也能通过学习知识变得聪明,并且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
作者:尤文英 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省新中心油园小学
参考文献:
[1]安振玺.趣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
[2]张月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9).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将视线开始不断地放在了教育事业上。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为了更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断地改革,学生也在课余时间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具竞争力,其中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出发,简要阐述了几种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重要性;培养措施
引言:
思维是人类对于一般客观事物的综合反映和概括能力,是人类脑部的基本活动之一,而数学思维就是指人能够通过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思维具体可以表现为观察、实验、比较、归纳、转化、综合、数字敏感度等,数学思维能力好的人,一般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强。而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和思维开发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格外重注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是运用数学知识,在不断地学习、训练和强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主要通过基本的数学事物认知、数字运算、基本运用,来让小学生掌握生活中可能会经常遇见的数学知识,并学会在身边遇到数学问题时学会解决[1]。小学数学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拓宽学生对事物认知的广度,同时,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生活生存能力、防止上当受骗,也能够不断地培养小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事物的能力,对小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重教学方式,提高培养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2.1从具体感知入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是通过想象来理解,而小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较差,不能理解知识,但是,抽象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对物体的不断直观感受来培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感知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2]。从具体感知入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感知,在每一堂课中都可以使用,只要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掌握了教学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并能够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那么就都是成功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较差,老师就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具体演练切西瓜、切大饼等事物来提高学生对分数的具体感知,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分数的发散想象,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2.2新旧知识联系,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即在数学的教学阶段、复习阶段、练习阶段都可以贯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全过程的数学思维培养是需要新旧知识联系教学的,每个点新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而引申发散出来的,所以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学会联系知识,举一反三,充分练习数学思维模式。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减法》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充分联系《100以内的加法》这一章节,所谓数字运算加减不分家,减法只是加法的逆运算,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减法的意义,也能够更加轻松的接受减法的思维,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教导99-32=67这一减法时,老师可以先通过联系32+67=99的加法运算,再联系99去掉32还剩于多少,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联系事物本质的数学思维,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2.3创设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死板苛刻,教学课堂基本上是老师的一言堂,不允许学生过分活跃,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现在是不适应的。要想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改变这种方式,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并利用情境教学的模式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并积极讨论,尊重不同意见并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感觉学习的乐趣,从而在情境中不知不觉产生数学思维的运转,达到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3]。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先举几个角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再通过情境教学法来提高小学生对内容的感知,比如“同学们,你们平时做操左转、右转、向后转,你们知道是各转了多少度,形成了多大的角吗?”等等,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让小学生的想象联系到实际,也更容易地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能够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生活技能,并能不断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从具体感知入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新旧知识联系,积极发展学生思维;创设情境,发散学生思维等方式,来提高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这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作者:付学凤 曲春会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明珠.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23-124
[2]吴娜,刘瑞.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中师范大学.2014(06):166-168
[3]张薇,向沛中.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J].教育知识:上旬刊.2013(02):135-136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提高很重要,如果学生只是学习知识而没有思维能力,那么这个学生就不会灵活地去应对数学难题,在学习过程中将很难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高效地学习数学。小学是学习的开始,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对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先进行联想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深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题目训练学生思维的联想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狭窄,那么就会出现题目一旦变化学生就不知所云,感到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增加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的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只有学生的思维广阔,学生才能在学习时考虑得更加具体、全面,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三、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对这一学科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配合老师并培养能力。小学生还处于好奇心很强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和学生交流并联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以设置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这样学生就会很积极地加入到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思考、探索的学科,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要具备一些转化或发散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地学习、进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作者:王明群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寨坪完全小学校
参考文献:
王冬元.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好家长,2015(07).
第七篇: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及措施分析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通过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及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实现教学的任务及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手段及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小学数学教学虽然进行了多次变革与创新,但仍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完善与改进,从而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分别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相较于其他学科,对于数学的学习具有更高的难度性,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良好的引导,便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数学是一门很特别的学科,其往往产生与自然、来源于生活、并能够被重新应用于生活,因此,其与生活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密切联系。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知识进行联系性的教学,不仅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主进行学习,还能够不断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塑造学生的个人性格
每一个学生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魅力,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这种人格魅力的关键时刻,因此,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情况,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人性格的塑造。
3.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创新能力
教师和学校等相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能力来说,首先需要具备基础性的创新思维逻辑,而这种思维逻辑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为学生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提供基础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进行计算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事物的认知性。对于小学的学习,各门科目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即其他学科的学习不能够离开数学而独立存在,特别是在学生今后的初中、高中、及大学等各个阶段的物理、化学等其它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数学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理科学习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能与新课标相匹配
教学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随着我国新课标变革的不断深入,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培养起学生的创新及问题解决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这种新课标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实施,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单方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生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堂导入效果不理想
良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引入的重要性,缺少课堂内容引入的设计过程,从而因课堂引入不合理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3.师生关系不够和睦
和睦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建设。新课标认为,师生之间主要是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及互动来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因此,教师想要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出现错误,教师批评学生的现象会普遍存在,这便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从而增加师生间的距离,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4.教师不能确定教学目的
小学是学生步入学校的第一步,因此,小学教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学生的人生转折点,其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的教学目标是在不断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学习技能、人生态度及人生观的建立。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多数学校并没有完全把握教学目标的深意,其所认识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片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人生态度及人生观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的改进措施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及地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之外,主要还是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进行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其提供充足的实践与自由学习的时间,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动手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合理运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更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合理的使用新技术,实现学生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也要运用多媒体等新型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课堂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3.合理运用多种课堂练习形式进行教学
合理的课堂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练习,利用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游戏的模式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发挥学生进行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不能仅根据这种模式采取传统以讲述为主的陈旧教学方式,而是要积极采取能够启发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教师要转变以往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手脑合用,积极展开数学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努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培养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黄志成 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南河中心小学
第八篇:小学数学高效教学途径探讨
【摘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社会对教育有了很高的关注度,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注入式”,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连续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寻找有效途径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好每一节课所讲的知识,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途径;高效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升高。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素质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的改革方向。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而数学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的学习非常重要的,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情景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学习还没有过多的掌控能力,因此,针对小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将学生们的兴趣放置在课堂上,这样才会使这个授课过程变得高效,而提高课堂效率就需要设定合理的教学情景,比如以故事为基础设计题目,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进行课堂小实验,将问题让同学们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课堂竞赛,激发同学们的竞争精神。这些小招数都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课内容,并激发他们对讲课内容的兴趣,从而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在课堂上针对问题教师可以改变传统中非常直接地进行叙述,任课教师可以将问题以一种故事形式进行讲述,将学生们的思维转换到设定的故事内容中去。例如设定《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中的故事情景,喜羊羊和沸羊羊赛跑,两人相对跑步,喜羊羊从甲地出发,每分钟可以跑480米,沸羊羊从乙地出发,每分钟可以跑540米,相遇时两人离中点3600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类似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同时也会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强烈求知欲。
二、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与抽象性的一门学科,同时,数学又是一门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一门学科。数学像对于小学阶段的其他课程来说,虽然难度系数响度较大,但却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被频繁使用的一门课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把握好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把数学教学与现实中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数学中找生活,在生活中讲数学,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课本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教学中偏理论的知识变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者实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具体的东西实物化,让数学成为一门能够看见可以摸到的学科,帮助小学生告别以往枯燥、无聊、抽象的数学符号打交道的学习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的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升华了数学教学的价值。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传统教学中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习模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探讨,可以让同学们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习其他小组成员身上的优势,共同进步。分组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没有约束的观点的交流与传递,可以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合理的小组分配可以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断进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竞争品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所讲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在小学数学加减法的教学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以5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发放相同数量内容却不一样的练习题,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后小组成员内交换进行检查,这就相当于每个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练习题做了解答。不仅可以在检查其他同学答案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更进一步的巩固,也可以使同学在检查别人错误的同时反省自己的失误或者避免自己犯相同的错误。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互动的重要场所。课堂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老师需要合理地规划运用好这段时间,这才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数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当今教育对学生的教学培养模式已经不单纯限制于对知识的掌握数量的层面之上,更多的是针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成绩已经不能过多得去代表着什么,分数很容易会误使每位学生将知识学的过于死板。所以任课教师要把握对知识掌握程度适当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高效教学。只有在这种高效的教学课堂之中,学生们的思维才会被打开,这将会对未来的学习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兴华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海河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忠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6):183
[2]刘伟.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J].时代教育,2013(22):273
第九篇:小学数学教学微课应用
摘要: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指通过较短的时间完成授课内容,这样的教育方法需要紧抓知识核心,并将其简单、准确地表达出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上浅谈微课的应用,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教学的模式得到完善,它不仅变革了教学模式,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一、微课主要特征
微课这一概念始于1963年,由美国学者提出,但是限于录制成本和传播媒介的匮乏,导致这一方式无法得到应用,2008年,美国教育学界重新将其提出,并进行了高校的试点教学。实践中发现,微课虽然简短,但是知识体系完整,内容精辟而富有深意,借助互联网实现广泛的传播,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重组的资源。微课主要依靠视频进行传播,以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任何人都有能力录制简短的视频,所以,微课的使用并不受到限制。但是,这不意味着它能随意使用,首先来看微课的特征:
(一)目的性明确
微课也是一种授课形式,由于时间较为简短,所以需要教师紧抓主题,在核心知识的基础上设置课程内容,将知识简洁、明确地传达给学生,而其难点主要在于教师对知识的把握,微课的时间短导致教师无法过多拓展。因此,只能针对性地完成知识的讲授。
(二)内容要丰富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决定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若是枯燥无味地分析知识,难以达成知识传播的效果,而且学生多已厌倦课堂教学方式。在微课中事实上是教师的解放,他们可以用天马行空的思维,更好地还原知识内容。
(三)真正实现互动
在视频中与学生的互动要区别于课堂,但是,比课堂更加容易实现互动。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利用简单的特效,例如重点标记,在视频剪辑中插入效果文字,学生可以对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
二、微课的“三位一体”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所谓的三位一体是指:由课程的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短时间内的知识点的讲授而实现。首先来看课前教学,也就是教学的准备环节。小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不足,所以,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劝说,学生也不会为之所动。故此,在课前准备上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兴趣,由数学之外的兴趣引导至数学之中,通过兴趣的帮助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其次是课中教学,也就是学生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必须用简短的话语完成知识的讲授。三是课后教学,课后实际上是学生主动的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学习不得其法,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应用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一)课前准备
根据挖掘学生兴趣的要求,笔者制作简单的Flash课件,并选择图形运动中的“平移”作为教学内容。具体准备如下:首先给学生布置课下预习任务;其次根据学生课前提供的素材,进行Flash的制作,笔者将带有寓意的几何图形制作成为现实中的物品,例如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房屋,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船等;最后是进行时间校对,即对Flash进行配音。笔者采用的Flash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机应用,一些能力较强的教师可以使用三维动画技术,若是教师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也可以用手工制作的方式。
(二)课中教学
由于笔者仅是利用Flash还原学生提供的素材,所以,在课堂中播放微课时,笔者采取了互动的形式,微课视频播放结束后,邀请准备素材的学生讲解思路的来源,并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鼓励是学生对于教师的心理需求,对其课上的知识记忆和课下的学习都有益处。
(三)课后复习
笔者将制作的Flash传到家长的QQ群,并告知家长学生在课堂中对于Flash极有兴趣,所以课下也会认真观看,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同时,笔者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向家长传达帮助学生寻求素材的意图,要求家长不断向笔者反馈学生信息,以保证对情绪低落的学生在课堂进行有效的鼓励。
三、总结
虽然微课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不能忽视其教育意义,对小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形式无疑能使其燃起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随着这种形式的普及,教师要具备更强的能力,否则难以达成微课教学目的。
作者:王汉荣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余小学
参考文献:
[1]刘勇.微课对小学数学教学影响的实践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
[2]张艳.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9).
第十篇: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摘要: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讲述,没有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本文就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引言:数学思想方法众多,包含归纳、转移、逆向等等,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以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死板的对知识进行讲述,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教师需要积极的找寻有效措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而有效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存在的不良问题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采取忽略的态度。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死板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的得到尊重,成为数学知识的被动接受人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良好的展现。受到这种不良情况的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渐渐减弱,甚至一些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因为思想上不重视,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将教学内容与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结合,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学生不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课后复习也不够重视,教师只是为学生留下很多的课后作业,待学生完成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也只是评判对错,不注重引导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和联想,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1]。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效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想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认知程度,明确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才能有意识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除了对其的重要性有所认知,数学教师还需要将自身具有创造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积极地找寻有效的措施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2做好备课,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师的备课质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严格的保证备课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需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基准,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的找寻暗含在数学教材教学内容中存在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倍数》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深入的考虑倍数知识与其它数学知识的联系,考虑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传授,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为基准,设置几道相关的数学题。例如三的三倍是多少?五的六倍是多少?然后,在考虑教学知识的讲述。教师可以将转化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对于倍数的计算学生可以这样的思考,如三的三倍,教学可以看成是三个三相加,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会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2.3注重学生感受,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活动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脑海中建立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更为良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述《扇形统计图》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感受统计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这样的讲述:“同学们教师手里有三十个苹果,给了小明五个,给了小红六个,之前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百分比,你们可以帮助老师计算老师给了小红和小明各百分之多少,教师还生百分之多少么?”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将一个整体的圆看成是整体的苹果数量,那么小红和小明的所占的百分比该如何在圆形中体现出来呢?一步步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要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的领会统计数学思想[2]。
2.4注重巩固应用,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会为学生留一些课后的练习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和复习也需要给予重视。例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后,不仅只是评判对错,而是要学生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计算算法,引入类比、假设等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巩固和延伸。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引入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帮助学生更为良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研究力度,使得数学思想方法更好的融入于小学教学中去,促进小学教学改革,促进小学教学不断发展。
作者:杨涛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学周刊.2015(25):97
[2]张成弟.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5(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