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思考(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尝试
所谓的创新意识就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敢于向固有的结论进行挑战的思想意识。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授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发展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质疑答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是所有教师共同面临的难题。由于传统的教学过于死板,教师的教学态度较为严谨,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约束,不敢进行大胆尝试,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意意识被埋没或抹杀。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勇于尝试。例如,教师可以实行先学后教的模式,营造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把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所谓的先学后教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对课程预习,在进行学习时可以互相交流合作,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不同任务。在进行自学时,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与同学进行学习观点的交流,最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使学生养成勤思考、勤提问的好习惯。
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用先进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通过自身的体验从而认识知识并提升知识。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要让学生自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章节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制作几个图形不一样的模具,有圆形纸盒、方形纸盒以及三角形纸盒,让学生自己把手放在纸盒上,用力下压。随后学生就会发现三角形最后被压扁,随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引导,从而对相应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三、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新的层面看待问题,从而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慢慢形成创新意识。教师要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思维,并且鼓励学生对其他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数学教师可以使用合作交流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配给他们相同的任务,让学生共同进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学习其他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从而形成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周长”课题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探讨分析哪个图形的周长最大,有些学生提出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有些学生认为可以用实验的方案获得答案,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同组的学生能够学习其他同学解题的方式,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好习惯。
四、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好动的阶段,他们喜欢动手多于动脑,因此,数学教师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把以往的说讲课堂转变为实际课堂,由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能够在实践课中发觉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告诉学生由四个边组成的图形是四边形,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是三边形,这样的理论概念很枯燥,不仅学生不愿意听,并且很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相关图形,互相检查,然后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正确的图形。这样不仅把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教师都认为,数学课堂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因此,数学教师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工作,把握学生养成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勤动脑、勤提问的好习惯。
作者:石桃 单位: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自能学习分析
一、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中逐渐落实,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工作者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而自能学习的应用正是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下就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实际情况对自能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此及其建议。
二、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
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过程中,谁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已经明确了下来。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应该是引导的作用。由此,自能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需要教师明确课堂中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如此才能体会到自能学习的中心思想,才能将自能学习的教学思想同具体的教学向结合。而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的去扮演自己引导者的这一角色。对此,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少讲,而是保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留下充裕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这些时间与空间内进行自能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自能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故而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与体现自能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进行相应的研究,如此才能明确学生自能学习的目的与过程。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策略都是被动的,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方式的探究,故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也就很难让学生进行自能学习了。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的引导学生去寻找最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是自能学习。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如此才能让学生有时间与空间来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中《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花一点点时间让学生对毫米、分米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再将课堂上其余的时间留下来,让学生通过利用这些时间自己去探索毫米、分米的特点,从而进行相应的学习。如此一来,不但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培养了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并提高了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四、充分将自能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自能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有着一定的陌生感,故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发挥与体现自能学习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效果,需要有意识促使自能学习与日常的数学教学相融合,如此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能学习,并且能够通过自能学习学习知识,从而深刻感受到自能学习的作用,能够积极主动的积极自能学习。对此,教师需要对自能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及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自能学习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通过自能学习,有效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并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于生活当中。所以,教师要正在实现这些,就需要对数学教材认真的进行钻研,从而能够准确把握编排体系以及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以此为学生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自能学习教学内容,这个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学得轻松与有效率,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充分迎合的自能学习的主体思想。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经历到已知,再到未知,让学生有效的完成了认知调整到构建,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认识到了自能学习。就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教材的研究,设计教学内容,用最少语言与时间向学生讲解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图形,然后利用余下的时间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学生成员中间的小组讨论来巩固自己对平行四边行知识的认知,通过促使学生得以自能学习,从而实现自能学习与日常数学教学相适应的重要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能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教师通过笔者的分析,能够完成教师以及学生自能学习的思想,落实自能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以此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升。
作者:祝云 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黄柏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研究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中进行渗透教学
小学生学习数学,除了认识数字之外,还需要学会数之间的运算关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运算教学的的过程中,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小学生来学习正确的数学算法与算理,教师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就是要让算法与算理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物体来给小学生展示算理的过程,让小学生能够用形来帮助自己理解,进而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通过较为直观的运算,可以让小学生更容易进行理解,并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教师也可以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让小学生想象一下列竖式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把直观图一直放在黑板上,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让小学生找出列竖式的过程,与直观图有哪些内在联系,让小学生学会算法与算理。再例如,教师在教小学生进行分数乘法或者是出发的时候,也可以利用长方形的纸片来作为教学的素材,然后再让小学生对纸片进行“分一分、涂一涂”的操作,将这样就可以把“数”转化成为“形”,进而再引导小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图形语言来让小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理。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进行渗透教学
1.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理清数量关系
在小学数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数量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研究对象,并且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数量关系一直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以及重点,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关系较多并且复杂,这致使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并且他们还不容易掌握。如果教师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线段图等巧妙利用图形直观的表示出数量关系,就会发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解决“银行、电影院和小明家在某大道的同一边。银行距离小明家有270米,电影院距离小明家330米。请问银行距离电影院多少米?”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小学生都会只有一种答案,270+330=600(米)。而这时候,教师如果可以引导小学生用线段图来表达出问题的题意,那么小学生就会出现疑惑:银行、电影院和小明家应该标画在什么地方呢?而用线段图就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不同的情况。并且直观线段图还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小学生在图形中把较为复杂一些的问题给简单化,把一些抽象的问题给形象化,进而让小学生构建出一个数学模型,提升解决问题的整体速度。
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植树问题
如果小学生遇到植树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小学生用图形的方式,表达出问题的题意。并利用图形归纳总结出基本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图形让小学生领会一下数与树之间,还有间隔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让小学生利用几何的直观图,让小学生能够利用抽象的方法,表达出数量关系,进而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3.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图形方面的问题
在面对几何图形问题的时候,会有这样一类问题:“有一中心小学以前有一个长方形的体育操场,这个体育操场的长是50米,宽是40米。但是校园在进行扩建的时候,给这个体育操场的长度给增加了20米,同样对宽度也进行了增加,增加至30米。问体育操场的面积到底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关于这类问题,如果教师不画出示意图,会有很多小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这样算增加的面积20×10=200(平方米)。而教师画出示意图之后,再让小学生来理解一下,就会发现增加的面积,其实不是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而是其他的形状,所以要对其进行分割,再来计算增加的面积,让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充分的渗透到教学的过程里面。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加大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力度,重点研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情况,结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曹红涛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汀流河镇张王庄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效果,就是体现与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除了教学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培养学生具备如下一些应用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看起来比较深奥,对小学生来说也许这种能力的培养比较复杂,但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项内因,中国学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就与从小就忽视这种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关系。比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时,学生会初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等一些概念,这并不代表学习已经结束,真正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出这些概念的不同用途,或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出一些三角形,在现实中感受到这种图形的奇妙作用。教师还可以引导这些学生进行思考,想想这些图形还能用在哪些不同的领域,把所学的知识要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慢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精密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尤其是周密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能力之一,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环节和领域,都需要运用这种能力,每个人的周密计算能力,就需要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开始培养。加减乘除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准确无误的计算出每到计算题的答案,才能在大量的练习中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计算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必须认真、仔细计算,方能得到精确答案,粗心大意是影响计算能力的天地,每位学生都应克服这个缺点。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周密计算能力对他们人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学习阶段一道题的答案算错了,也许就是扣一会或两分,后果或危害并不明显;但以后的工作中,假如统计报表写错数字、统计数据点错了小数点、工资表格中数字错误等等,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学生只有在学校中通过刻苦的联系养成周密计算能力,以后的工作才会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也不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3.分析推理能力
分析推理能力也是现代生活中的一项必备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进行激发与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是很多发明、创新、发现、创意的源头,我国科技的发展与更新,就需要大量具备分析推理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在经济学领域,产品价格运行趋势、市场预测与分析、股市中K线图的运行轨迹,从事这些领域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就是培养分析推理能力的开始,比如学生通过一组数值排列形式、一些图形组合方式、一些物体的堆放方式等,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这些内容的学习与练习,就有助于学生们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各个学科教学均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围绕着成绩转,数学科学基本上都是应对考试而进行教学的,这种教学理念就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1.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一直是影响我国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健康发展的一个因素,这种因素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迫于升学、评比和成绩压力,教师不得不把大量教学时间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面,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和试卷,甚至是延长授课时间来巩固所学知识,为应对考试做准备。学生只能在枯燥的学习和答题中度过学习时间,难以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乐趣,这种方法无助于他们应用能力的培养。
2.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
长久以来,功利主义思想就影响着学生家长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一些家长往往采用过激的教育方法,来指导孩子的学习。过多的培训班,让孩子不得不始终绷紧大脑神经;奥数班的学习,让很多孩子的思维走进了死胡同,甚至让一些学生形成了钻牛角尖的坏习惯。圆周率本来是一种科学现象,是为了探索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向一些未知领域进行探究,但一些家长视让孩子背诵圆周率为特长,让孩子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上百位数字,这就违背了科学的初衷。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也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应对考试、提升卷面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些必备应用能力,故此,每所学校、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更新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1.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把枯燥的数学教得有趣生动,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培养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将市场经济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
李岚清同志在汩罗地区考察素质教育时指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有的人只会念书本知识,不会解决实际、不会动手,不是最好的人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着眼于开发人的智能,以完善与提高人的内在因素,即经后天环境教育影响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内在身心品质。作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授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实际,有机地渗透市场经济内容,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大多数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将一些专业术语运用于教学之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以现实为背景的数学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一些专业性的名词术语,如涨价、降价、进价、售价、原价、打折、利润、利润率等,使这些不具备生活经验的小学生们感到为难。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复杂,许多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后,用所学知识都能解决,关键在于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生活问题在数学中变得不陌生,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应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者:杜立英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一、注重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因
1.小学数学的特殊性
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很多思维能力本来就较差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使考试成绩不理想,从而打击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小学数学作为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学生未来初高中的数学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无法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那么就算以后想要弥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减轻负担,增添乐趣。
2.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目标就变得不再只是应试那样简单了。比起课程任务的完成,它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也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
二、思维培养的目标
1.让思维方式懂得变通
让思维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加以改变,这是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因为这一点对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数学作为灵活性较强的学科,想要学好它,就必须要根据它的特性改变自己的思维形式,不能够让自己的思维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懂得因时而变。例如,在一道数学判断题中,问一千克的棉花和一千克的铁,哪一个更重,如果这道题局限于平常铁比棉花重的思维模式,那么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情景来解答,将关注点落在重量都为一千克上,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思维方式能够进行良好的变通,这不仅有利于数学的学习,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发展有限,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往往只能从表面入手,无法深入地探讨问题。但是在数学的学习中,常常需要学生透过题目中表面的含义,挖掘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对思维水平发展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布置,讲解一些探究性较强的数学题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深刻,抓住问题的核心,不要被表面所迷惑。
3.懂得思维方式的创新
小学生的模仿性一般来讲都是非常强的。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解答问题的方式往往能够很快地被学生所模仿,并加以运用。但是,要让学生自主地解答一道全新的,从未遇到过的数学题时,他们常常就会不知所措。这就是思维创新的缺失。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一向都是以教师为主,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大多都是从教师那里学来的,也许这样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获得满意的考试成绩。但他们绝对是不符合新课改下教育目标对人才的要求。因为,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应该是自主的,创新的,全面发展的,而不是仅靠教师学习知识的机器。
4.能够快速完成思维进程
数学作为一门以计算为主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过程的速度常会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在考试中面对着大量的计算题,如果思维进程过于缓慢,运算的效率和结果往往就无法达到考试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思维进程的完成速度,锻炼其计算的能力。
三、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1.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作为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完善的群体,对周围的事物往往很容易感到好奇,这对教师的教学是有一定好处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利用好这一点,要善于调动起学生对答案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其思维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必拘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抢答、小组竞赛等形式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善于变换题目的表达形式
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有限性,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往往难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加以变化。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变通地看待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以前的题型进行改变,再一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培养他们思维的变通性。以便以后他们在碰到相似的题目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前面就有提到过,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其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为了赶上教学进程,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少之又少,常常都是教师一整堂课不停地讲解,完全没有提问和思考的间歇。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算学生学到一些刻板的课本知识,但他自主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也会被渐渐地抹杀掉。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能够真正地改变这种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问跟质疑,并给予耐心的解答。而且要给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便于其进行解题方法的交流,从而培养其自主创新的意识。
4.培养学生联系知识的能力
知识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哪门学科的知识点,其内部必然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讲授新的知识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完成思维进程的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育的目的变得不再只有传授课本知识这样单一。它往往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在满足知识讲授的条件下,也要注重人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对提高数学成绩有着帮助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作者:周斌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中心小学校
第六篇: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一、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指的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特定思维,它要求学生在面对数学的时候能够将学习形象化,从而形成数学运算。数学思维能力则是学生具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数学学习的逻辑能力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具有相当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力。这是一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差异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有的学生脑子比较灵活,在学习中可以很快的理解学习内容的真谛,很快便接受了新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取得了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则不是这样,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学习到了新知识后并不能很快接受,在学习中显得很困难,这样也就和其他学生的距离越来越大,成绩也不太良好。因此,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在一定的程度上,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那么这些问题也会得到缓解。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被提上了日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将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融合为一;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强化学习知识点,使学习记忆深刻,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三、培养原则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学习过程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上也是关键。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能简简单单地依靠教师单纯的传授,不能简简单单地进行复制和模仿,更不能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强行让学生记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慢慢锻炼和细细引导的。学生的思维锻炼是需要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学生要积极参加活动,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在众多的活动中,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能力进行观察和探讨研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感受思维的能力培养过程,熟练进行思维思考,从而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2.循序渐进原则
众所周知,长城不是一天修成的,一口也吃不了一个胖子。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规律,不能着急。知识素养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锻炼,都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这个系统的过程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隐藏在数学知识当中,可能在这儿,也可能在另一个单元,出现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很快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不断学习、不断记忆、不断提高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很重要的。
3.遵循新课标原则
在小学的学习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制定中,新课标的标准是重中之重,这是一切的基本原则,一切都要按照这个来制定。因此,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新课标标准来实施制定计划,开展的教学内容也要遵循新课标的基础标准,不能超纲。同时,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分别对待教学,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体味其独特的魅力。
四、培养方案
1.激发学习兴趣
毫无疑问,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尤其是对于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小学生,好奇会让他们学习更加充满兴趣,不厌烦。好奇心是小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同时也是创新力的思维培养的动力,学生会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这样便让求知欲占据心灵,此时学生会开始思考数学学习,这样便让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始进行。例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讲三角形时便可以让小学生画图思考。
2.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让小学生开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首先,这个问题应当有趣味能够吸引人,小学生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并为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问题不能太难,太难的问题会让学生完全无法找到突破点,找不到突破点,学生的兴趣也就会慢慢减退,渐渐地便不想去思考了,这会阻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教学的方法,通过这一方法来构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系统,教师的引导在学生学习数学思维能力上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实现,都会大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的实际
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教师通过对小学生情况的掌握,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来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其情况可以做到分开教学,独立教学,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进行教育,这会明显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适当习题的锻炼,也是不可缺乏的。习题的练习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加方便相关的知识体系构思,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路和知识网络,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五、小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情况的不同,分开制定不同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案。小学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站,具有启发性的关键性作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制定方案,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刘海鸥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七篇:生活情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的逻辑性强,数学语言抽象难懂,对于小学生来说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趣,使得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佳。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使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近一步,学生在生活的乐趣中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形象化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发展状态,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语言他们都很难充分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生活情境,使得数学概念贴近生活,更加形象化,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生活情境的运用还有利于学生将数学问题结合到实际生活当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灌输等方式教授课本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切实地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实际情况下,学生自然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知识在课堂与实际中转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生活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小学生心理不成熟,认知不全面,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还处于直接感受状态。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欢乐有趣,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上课时,通过给学生讲生活中有关数学的故事或是采取数学游戏等方法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情绪,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例:小学“加减法的运算”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可利用自身或以学生为例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生活中存在的加减法的运算。教师举例:班上某同学的妈妈在超市买了5个苹果、6个香蕉、3个梨,请问这位同学的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教师指定具体同学进行举例说明,将学生思维引进生活,学生身临其境地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融入生活情境,理解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进一步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将其充分融入生活情境,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得课堂教学生动灵活,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分数”教学小学生的认知理解处于发育时期,很难理解分数这一抽象字眼和数学知识。教师可做实践或是举例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解。1/2是多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拿一个完整的苹果或是模型,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1”。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苹果或是模型分为平等的两份,并分给两个同学,给学生讲解一个苹果或是模型的一半就是1/2。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直观地感知什么是一个整体,什么是一个整体的一半,从而理解什么是分数,1/2是多少。
3.数学语言生活化,拉近数学联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和特点,进一步把握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数学名词转换为生活用语,尽量减少运用小学生难懂的抽象名词,
4.数学作业生活化,学以致用。
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可适当地布置家庭作业,将家庭作业设计得尽可能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真正学以致用。
三、注意事项
1.情境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和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区分年龄进行情境创设。
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教学,要注意学生年龄的区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储备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来设计适合的生活情境,以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探究需求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情境与教学结合。
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不能过于形式化或过于依赖,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两者处于和谐共存的状态,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其以后数学的学习和其他理科知识的学习影响极大。因此,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数学知识。将生活情境合理地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丰富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胡春玲 单位:沭阳县扎下中心小学江苏
第八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意义
电子白板教学就是将传统的黑板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有助于促进课堂互动,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是单纯讲解数学知识点,没有相关的情境创设,学生学习时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利用电子白板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放大镜、屏幕渐显、回放等功能,使学生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升,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使数学教学效果顺利实现。电子白板具有很大的资源库,将电子白板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查找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资源,节省教师以及学生的时间。教师还可以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自己制作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将其导入到电子白板中,可以随时使用。电子白板能够将教学中的操作记录并保存在资料库中,在复习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成的资源进行数学知识的回顾,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实现。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兴趣是他们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愿意投入精力去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有着清晰的画面,色彩鲜艳、声音动听,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电子白板中的照相功能、涂色功能、拖放功能等能够很好地吸引小学生将目光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电子白板中丰富的资源库也能够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便利,实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创设轻松的情境。如:同学们,你们都玩过七巧板吗?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美丽的图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七巧板,并把它拼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大家想不想把它们找出来?拉开幕布,学生们看到露出一点点的图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都跃跃欲试,学生动手逐个拖,想拖拽出里面的美丽图案。通过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能够使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数学重难点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自己反复的讲解突破教学重难点,这种教学方式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容易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能够实现数学重难点的详细讲解,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快速旋转他们课前准备的长方形小旗,并观察看到了什么。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只能观察到旋转,却并不能看到旋转后的就是圆柱体,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将长方形旋转得到圆柱体的过程进行播放,使学生的演示进一步形象,就能够解决问题,进而导入圆柱的讲解。在教学中,会学习到圆柱体有无数条高,学生通过实物无法准确得出,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组合、分解以及拖拽功能,分解圆柱体,将圆柱体的高进行拖动,让学生明确这一知识点,促进学生对圆柱体相关知识的掌握。
3.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助于实现全面的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以及反馈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与反馈,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生的数学教学计划,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顺利提升。教师还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创设良好的交流平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数学教学答案进行评价,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强化学生展示的数学课堂,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良好的交流,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周长或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在屏幕上制作基本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图形的边进行随意的移动、组合,并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批注,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结束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趣味性更强,在数学教学中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高,应用性强,能够使数学教学的质量及效果更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顺利实现,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张艳丽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