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次作业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三次作业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三次作业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1.初中数学三次作业概述

1.1初中数学三次作业概述

初中数学三次作业是通过作业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能力。三次作业主要是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结合教学计划来,通过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次作业训练,通过课前的预习作业、课中教师的教导来巩固作用,课后的布置反馈作业来进行作业的有效布置,让学生在一步一步中得到受用。通过学生对作业的反馈水平,不断完善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1.2初中数学三次作业的实施步骤

1.2.1课前

课前布置作业能让学生在教学内容开展前对知识有一个大概层面的理解,这个时候设计的作业不能太深奥、不能太广。要体现出能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新知识的兴趣。。学生通过对做作业,能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探索作业,能让他们对新内容学习的时候更有的放矢。教师在设计课前作业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教材的设计一般前一门课程与后一门课程的内容都或多或少的联系,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之前就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课程,一元二次方程之后的课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之间内容的联系性来达到课前作用设计的有效性。可以采取对之前课程内容的复习,同时开展新内容知识的大门,在承上启后的作业设计中体现出一种过渡性的作业内容设计。只要每一位数学教师积极应对课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就一定能充分发挥“作业”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1.2.2课中

根据课前学生对第一次作业的反映,对学生在课上进行基础扩展,并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布置第二次作业。对学生作业的进行过程作必要的监控和指导,是提高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能定期检查学生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矫正和指导。在课堂作业期间,教师还应经常在教室内走动巡视,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开展个别辅导。一些研究表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所用的时间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呈明显的正相关。显而易见,如果学生在各自座位上从事作业活动而无监督,往往难以产生高的参与度与成功率。当学生在作业上互相帮助的时候,他们将获得更好的数学成绩,在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作业中得到更多的讨论机会,并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得他们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

课堂的作业,能让学生在作业的解答中学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学生在从事作业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编组:一是按学生的不同能力混合编组,即将能力差的学生和能力较强的学生编在一组,使差生在必要时得到一些帮助;二是按学生的交往关系编组,即把相互视为朋友的学生编入同一小组,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促进作业中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应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注意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在设计学生的课堂练习时,应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并且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随时调整练习的要求。一类题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意班级中的暂差生或学困生,内容以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题为主;二类题面向班级中中等以上的学生,题目的设计力求有一定的难度,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类题面向班级中学有余力的优秀生,内容在二类题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发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超前学习。

1.2.3课后:对前两次的情况进行巩固和提高,不断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作业的反馈作用在于:使教师及时地获得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秩序、教学信息传递速度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教学。课后的作业作业增加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应用知识技能以及实施某个课题等实践活动的机会。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有限的,而作业则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写数学日记、撰写论文、做实验等。教师只有通过布置作业,通过设计作业,通过批改作业来获得学生学习的进度,了解学生、准确而全面地获取学生的信息反馈,才能因地制宜,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反馈的信心是否真实,在教学效果的取得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考虑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只有教师吃透了作业,只有教师知道了学生每一步所应该需要了解的知识,所需要知道的课文内容,才能制定出更好的作业,更能从反馈的作业中得到有效的信息。

2.初中学生数学三次作业的具体效果

2.1作业布置的时效性

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变化,注意时效性,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布置作业,能体现出明显的时效性,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做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觉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进而培养数学兴趣。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可以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多思维、多角度、多形式、多层面的布置初中数学作业。

2.2作业布置的适量性

目前五天学习日,使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减少。因此我们对数学课时量及课外作业量也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七年级数学课每周5节,其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小时(每科1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原则,做到题量适中、有针对性,不可把练习变成“题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业当成学生复习和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在作业的布置中,需要指出的是:要减少知识点或题型的重复度。题目重复,浪费学生时间,也浪费教师批改时间。教师可将练习、习题和总复习题中A、B、C组题目贯通起来,综合考虑知识点和题型,减少知识点或题型的重复,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对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让学生训练不同的题型,以发展学生不同的技能倾向和应变能力。

2.3作业中明显注重分层,学生各得其所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作业的层次性是指作业任务与所期望的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密切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而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也就是说,作业要有高的层次性,能够为特定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运用和练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当学生认识到作业与他们的学习目标联系时,会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完成。

2.4作业反馈方式方法,巩固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这就是说教师要因材施教,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反馈式的方法能体现出教师在设计作业及批改作业中的智慧,同时也能有效地让教师明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设计、批改作业,通过这样的反馈方式,明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的放矢。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采用二元一次方程这一节的内容进行讲授。

3.1课前案例

学生的回答基本上能把上一节课程学习到的内容: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掌握了。这个题目中⑥是一元一次方程。那其他的方程式是什么呢?对学生来说,这个就比较陌生,通过布置作业,让他们在预习课程的时候,对其他的方程式有个大概的认识,对二元一次方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如果预习得比较透彻的话,有的学生也能在把二元一次方程给区分开来。在课前布置作业,比如这道题目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一元一次方程复习了,同时把二元一次方程也涵盖在题目中,让学生有一个理性的体验。

3.2课中案例分析

在上课的时候,我讲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说出之前课前布置的作业中,哪一些是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时候,学生就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3.3课后案例分析

如此一来,教师在下一节课程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未知函数,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通过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反馈,及时更新他们对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与巩固。

4.初中数学三次作业往纵深发展的具体措施

4.1设计生活型作业

设计具有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4.2作业批改的视角多维度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作业批改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业批改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反之,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为此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3设计调研型作业

数学学习的天地是很广阔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家庭实践活动中完成数学作业,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所谓“调研型”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再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4不断完善作业的反馈方法

作业是检测教与学效果的良好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但是常规的作业形式已不适应新课改要求,因此,需要作业设计有效跟进,不断创新作业模式,丰富作业内涵,使单一的常规作业向精练性、多样性、生活性、情趣性等方向转变。为了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完成作业,给学生减负,笔者结合时农村数学教学的特点,根据“数学三次作业”的具体实践,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以供参考。对于任何一项教学活动来说,学生的学习实际上包括了过程和结果两部分。故此,教师给予学生作业的批改应该包括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及最后的收获两部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作业批改,不仅让学生知道对错,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是和学生心灵的交流。对优等生的作业评“提高点”,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发展和提高,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精神;对中等生的作业评“闪光点”,让其明确本次作业的成功之处,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启迪他们如何做得更好;对后进生的作业评“进步点”,使其在改正错误后,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得到了进步和提高,在什么方面尚需努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5.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的获得、数学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在作业设计上注重3个结合,即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的三次融合,在作业设计中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让学生在每一次的作业中都能有所收获,不断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应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设计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