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讲方式下数学教学新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讲方式”推进的过程中,越是深入,越会发现课堂改革的一些新问题。文章就“学讲方式”课堂中,数学教学出现的几组问题:自主先学与导学设计、学生自助与合作互助、学生“讲出来”与教师“讲出来”、机会公平与后进生话语权等进行阐述,面对新问题,需要反思和总结,才能使课堂改革更完美。
关键词:学讲方式;数学课堂;新问题;关系;策略
“学讲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在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学进去”并“讲出来”的过程,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思考,让课堂回归生态本真。但在深入推进“学讲方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几组问题,需要教师关注与思考。
一、自主先学与导学设计
“学讲方式”首先强调学生“自主先学”的环节,这既是对学生的考验又是对老师的考验,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多数学生缺乏自主的习惯和能力,如果放手给学生,学生不知如何做,就会造成课堂教学中其他环节的无法顺利开展。这就需要数学老师能够进行引领学生“自主先学”,教师可以采用课前导学的形式,导学设计要具体,可以是导学案,也可以是任务单,还可以是微课视频,给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的任务的完成,顺利地达到实现“自主先学”的目的。比如在教学《千米和吨》一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导学单和一个微课视频,导学单是配合微课学习制作的,利用6分钟的微课视频,主要让学生明白“千米”的概念,从长度是10米的教室到100米的跑道,再到学校的东西宽是300米,最后引出1千米=1000米的换算关系,然后运用微课图片让学生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考查学生计算距离的能力以及单位选择的判断能力。于此对应的导学单,则可以让学生填空,比如1千米=()米,千米可以用符号()表示,千米又叫做()。对于单位的选择,也可以利用填空题促进学生对“米”与“千米”的认识,比如:5层楼高约15();从家到上海大约600()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专注度。
二、学生自助与合作互助
“学讲方式”既强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自助,是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的独立思考、课后的独立作业等,挖掘自己的潜力,发现个人的潜能;合作互助,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学生通过课堂上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实现智慧的交融,既能让优生学生帮助后进生,也能通过交流促进后进生的成长和思考,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极端教学现象,有的老师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不分难易,不分繁简,好像不进行讨论就不是“学讲”课堂似的,这种有失偏颇的理解亟待纠正。比如教学《方程》一节,哪些问题需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哪些问题需要让学生小组讨论,数学老师备课的时候要有预设。比如老师出了一道题3x+4=22,这样的问题如果设计为“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说出做题的步骤。”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无法检验学生个体是否真正掌握了做题方法,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自己的做题步骤即可。但对于“动物园有猴子和长颈鹿一共120只,猴子的数量是长颈鹿的4倍。猴子和长颈鹿各有多少只?”这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学生很难独立寻找思路,尤其是未知数有两个,如何设未知数x?如何找等量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交流,形成思路,才能正确顺利列出方程:设长颈鹿有x只,那么猴子有4x只,得出方程x+4x=120,进而顺利得出结果。
三、学生“讲出来”与教师“讲出来”
“学讲方式”中,要求学生不能单单只满足于自己学会了,还要能够讲给同学听,这就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好,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反复思考自己的思路,这样在“讲出来”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再思考和再加工,使知识得以巩固。但小学生毕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有限,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及时补充甚至讲解。“学讲方式”并不排斥教师的“讲出来”,但教师要注意时机和分寸。比如《方程》一节,对于设未知数的技巧,尤其是问题有两个的时候,怎么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时候如何找等量关系;验算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给学生充分“讲出来”的机会,教师在学生“讲出来”后,会发现有些问题学生讲的并不完整或者表达不够清楚,这个时候,老师就要进行补充。比如“爷爷的年龄比我大50岁,而且正好是我年龄的6倍,爷爷和我各多少岁?”“甲乙两块地一共200亩,其中甲地是乙地的4倍,甲乙两地各有多少亩?”遇到此类问题,有两个未知数,但两个未知数之间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可以利用这个关系,设小的那个为未知数x,则可以用x表示出另一个未知数,比如设我的年龄为x,则爷爷的年龄可以表示为6x;同样设甲地为x,乙地可以表示为4x,进而找到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6x-x=50,4x+x=200。让学生更清楚未知数x的设定规则。
四、机会公平与后进生话语权
“学讲方式”在强调一种“机会公平”的理念,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表达看法,使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能得到保障。这就避免了传统课堂上,老师一言堂导致的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弊病。笔者认为,这种“机会公平”是最大可能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发言机会、时间、空间都是公平的,只要学生愿意,都有展现的机会。但问题又来了,笔者教学中发现,后进生发言的时候往往语言表达能力弱、思路不清,还有很多后进生自卑,这样就会造成小组讨论的时候优生霸占话语权的现象,这就会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学讲方式”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一些观察、总结和反思,就能缓解问题的矛盾,甚至彻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继续深入地推进“学讲方式”。
作者:高曼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万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