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摘要: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形象和声誉,还关系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关乎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的变化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整体状况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也出现了诸如政治信仰不坚定、丧失政治操守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从健全师德师风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工作、创新教育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健全奖惩机制、建立反思内省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教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8年5月2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高校师资队伍的师德素养高低和师风好坏,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2011年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到2014年、2018年相继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我国把改善高校师德师风及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作为高校当务之急。

一、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风尚。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人格修养和知识才学的集中体现。师德是师风的基础。良好的师德观念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在师德建设过程中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良好师风的建立。同时,师风是培养师德的重要条件。学校形成高尚的师风,有利于教师自觉地严格遵守师德规范,并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师德师风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二、当今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信仰不坚定,丧失政治操守。新时代我国高校教师更应坚定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然而,个别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高校教师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浸润,加之政治信仰、政治立场不坚定,以至于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失去了情感,丧失政治操守,崇洋媚外,已逐渐沦为“精日分子”“精美分子”“精英分子”等“精外分子”。他们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发表了一些“精外”言论。这些行为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观,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的培养。

(二)缺乏理想信念,上进心不强。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境界。然而,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高校教师放弃了对崇高职业理想的追求。他们将教师职业仅仅当作一种谋生工具[3],甚至把兼职当“主业”,把教学当“副业”,以至于上课慌慌张张、丢三落四,讲课照本宣科、敷衍塞责,下课戛然而止、匆匆忙忙,一份教案几十年不变,内容陈旧,观念落后。还有部分高校教师长期职业倦怠,工作缺乏激情,不思进取———不想备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不想写论文、报课题,不评职称,不参加学术会议,整日得过且过,慵懒颓废。

(三)缺乏责任心,育人意识淡薄。号召广大教师做到“四个相统一”,其中第一个“相统一”就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然而,目前部分高校教师重“教书”轻“育人”,认为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就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无视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亦无视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与礼仪教育,认为这些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他们上课即来,下课即走,不重视课下与学生的交流联系,不主动了解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与心理发展状况并给予一定帮助和指导,使得教书与育人相分离。

三、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健全师德师风管理机制,确保教师师德核心地位。领导管理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引擎和驱动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机制,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提升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力。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水平和效果。因此,高校领导要树立“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治校理念,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其他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把师德师风建设这条主线贯穿学校日常工作。第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全面系统的组织架构是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成立高校师德建设的职能机构———师德师风建设处,专职负责师德师风宣传、教育、研究、监督、考核、奖惩等各项师德师风建设事务;同时以师德师风建设处为主,联合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师德建设委员会,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议事决策规则和执行流程;在以上基础上形成高校党委集中领导,行政密切配合,院系部严格落实,上下一致、通力协作的管理机制。第三,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督查制度。高校主管部门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高校师资队伍出现的新特点,加大督查力度,完善督查指标和督查内容,改进督查方法和督查手段,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高校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对出现重大、特大师德师风事故的高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综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工作,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宣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先导。完善的师德师风宣传机制有助于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工作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全面系统的宣传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师德师风宣传工作,坚持师德师风宣传常态化,不搞“突击式”宣传。第二,师德师风宣传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体现时代性与校本性。师德师风宣传的内容既要包括《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又要包括师德师风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师德师风宣传的重点要放在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上,以保证宣传内容的鲜活性,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对师德师风先进模范人物的选取,要注意时代性和校本性,重点宣传近期全国出现的师德师风标兵模范和本校涌现的师德师风标兵模范,这样更有助于广大教师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升教育成效。第三,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在传统的图片和文字等表达形式之外,要充分发挥音频和视频的优势,增强宣传效果。在传播途径上,除了传统的横幅标语、橱窗板报等媒介外,要充分利用本校“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表彰大会,向全校教师进行宣传;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高校师德标兵(诸如黄大年、钟扬、朱英国、曲建武、郑德荣、李德威等)的优秀典型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创设重师德师风、创师德楷模的校园环境。

(三)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机制,培育教师重德养德风尚。教育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创新师德师风教育机制,要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师德师风教育的目标要注意普适性。师德师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教师,目标是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素养,而不是专门培养师德标兵。因此,高校师德师风教育的目标高度要适宜,要大众化。第二,师德师风教育的内容要体现全面性和时代性。内容要涵盖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以及国家安全教育等,还要紧随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第三,师德师风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4]。除了组织教师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规文件外,学校还要更多地组织教师参与实践活动。如:举办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师德师风主题讨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组织参观学习、挂职锻炼、义务支教等活动,以及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等,使广大教师通过活动经历切身体会师德建设的规范要求,感悟职业魅力,坚定职业使命。第四,将师德师风教育贯通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5]。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评优评先评奖、选拔调整干部、评聘职称、遴选研究生导师、选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评选各类高层次人才等,都要以师德师风作为首要内容。在各种继续教育活动中,都要将师德师风培训作为必修课程。在新教师入职培训课程中也应开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等课程,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四)完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提升自我修养。考评是保障师德师风建设效果的重要环节。考评是师德师风激励与惩处的前提与基础,它为激励与惩处提供了参考依据。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有助于促进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相反,不合理不完善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往往会打击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争当师德模范的积极性。完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要从以下六方面入手。第一,树立正确的考评指导思想。要明确考评不是为了对高校教师的师德素养进行鉴定与甄别,而是为了促进其内化为师德信念、改善师德行为、提高师德素养。第二,注意海纳百川、集思广益。善于征求教师对考评体系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坚持考评对象全员化。考评对象既要包括专职教师,也要包括教辅人员;既要包括普通教职工,也要包括领导干部。第四,坚持考评主体多元化。单一考评主体主观性过强,往往会使考评结果失真。第五,采用多样的、现代化的考评手段。可以综合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档案袋法、反思报告法等评价方法。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系统进行打分评价和统计整理成绩,提高考核的速度与效率。第六,注意考评结果的充分利用。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作为评优评先、干部选拔调整、职称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师德师风考评连续优秀者,在上述方面优先考虑;反之一票否决。

(五)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奖惩机制,引导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激励与惩处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动力。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创设争当师德模范的良好氛围,调动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如果没有激励机制,教师无论师德好坏待遇都一样,就会严重挫伤教师勇当师德模范的积极性。此外,还要严格师德师风处罚机制。师德师风只奖不惩或惩罚过轻,往往会助长歪风邪气。只有严格师德师风处罚机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严格追责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督促教师不断摒弃不良行为,最终促进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六)建立师德师风反思机制,促进教师改进师德行为。除了以上外部客观机制,高校教师自身的反思内省机制对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外部客观的师德师风管理、宣传、教育、研究、考评、奖惩等只有内化为教师的理念与行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师德师风反思内省机制要做到:一是引导教师将师德修养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坚持师德师风反思内省制度化、常态化,学校每个月要安排专门的时间让教师集中反思内省自己的师德师风;三是引导教师通过师德楷模比照、学生评教反馈、观摩师德行为等途径不断进行师德反思内省,进而达到提高师德修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振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N].中国教育报,2014-09-05(2).

[2].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3]赫兴无.新形势下中小学师德建设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6(2):60-62.

[4]蒙家宏.试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8):50-52.

[5]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EB/OL].

作者:刘兴友 赫兴无 单位:新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