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对师德的认知现状调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师生对师德的认知现状调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师生对师德的认知现状调查

[摘要]要推动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了解当前高校师生师德认知现状、分析比较高校师生的认知差异十分必要。调查显示,高校师生对教师职业定位、“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在师德评价中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表现和师德表现等方面的认知基本一致,但在“教师职业向往”、教师“软实力”和其他师德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方面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高校应通过把握政治方向,发挥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统一高校师生认识,优化师德教育和宣传内容;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师德监督及评价激励的制度框架,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认知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决定着高校的精神文化风貌,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1]。多次强调师德对于教师的重要性,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并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推动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了解当前高校师生对师德的认知现状、分析比较高校师生认知差异十分必要。为此,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为全面考察高校师生对高校教师师德的认知情况,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高校师生对于教师职业、高校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学手段等师德意识的基本认知。第二,高校师生对于师德指标的重要性评价。根据“四有”好老师的定义,笔者将师德评价体系分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个维度,共17个指标,并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进行重要性打分。第三,学生对于教师师德表现的满意度评价,包括教师的“日常教学表现”“师德总体表现”两个维度,共8个指标,亦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进行赞同度或满意度打分。在调研环节,笔者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校生和教师(含退休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030份、教师调查问卷65份,回收学生有效问卷721份,教师有效问卷55份,问卷回收率分别为70%和85%。本次调研的样本结构在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方面的分布基本合理。在问卷调查的同时,辅以深度访谈,以期能够科学、全面地了解高校师生对高校教师师德的认知现状。

二、调研结果

(一)高校师生对教师职业定位的认知基本一致,但在“教师职业向往”上存在一定差异

调查显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普遍认为“教师是一项崇高的事业”(83.7%/86.67%)、“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及和谐的关系”(94.89%/93.3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86.88%/84.44%)。同时,相对于“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渊博的学识”以及“宽仁慈爱的心灵”,高校师生普遍认为“一个好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教书育人的信念”(39.5%/42.22%)。调查显示,高校师生在“教师职业向往”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认识差异,学生成为教师的意愿程度(3.45分,满分5分)明显低于教师鼓励学生成为教师的意愿程度(4.07分)。对于大学生和新手教师来说,职业向往、职业规划与未来就业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不确定性[2]。就业和职业发展也受到主观和客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教师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并非完全稳定,我们更应该从长期的、坚定的事业价值观来看待教师职业的选择。早期的研究就发现,稳定型的教师群体占少数,约为30%左右[3]。从现实工作情况来看,有一些年轻教师,由于其研究的专业领域在管理部门较为受欢迎或不适应学校工作,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从事教师职业,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跳槽到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另外,很多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并非是从事教育工作,但在管理部门工作一段时间后,也有一些人转型做教师,这些人群往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有可能更能凸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

(二)高校师生对教师教学“硬功夫”的认识一致,但对教师“软实力”的关注有所不同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立足之本。笔者从教学常规、吸引学生、实现教学目的、提升高校师生关系、改善师德师风等方面调查高校师生的认知差异。数据显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硬功夫”上有一致性认同,重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知识水平,但在某些教学关注点上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学生比较看重教师的“软实力”、知识获取的价值感以及高校师生交流等。比如,6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幽默感会吸引学生,70%的学生认为课后交流有助于促进高校师生关系。在改善师德师风的举措上,教师与学生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对于学生而言,除了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职工队伍建设之外,更看重教师的考核评估(65.47%),而教师更希望抓好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建设(34.55%)。见表1。课堂教学是高校师生接触的主渠道。教学质量和效果不仅体现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通过塑造个性魅力走近和吸引学生群体;课后也应该主动关心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这不仅是良好师德的体现,也有助于自身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三)高校师生都认同“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在师德评价中的重要性,但学生还看重教师的“仁爱之心”

调研发现,高校师生对师德意识的认知较为一致。高校师生都认同“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在师德评价中相对重要,但在其他维度上有所差异。从高校师生的评价情况来看,学生和教师打分区间分别4.39—4.75与3.85—4.11。受样本数影响,学生打分的均值较高(4.63/3.96),但是标准差较大(0.09/0.06)。从得分最高的三项来看,高校师生均认为“好教师应该有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是所有指标中最为重要的一项(4.75/4.11),学生还看重“好教师应该以德施教、以德立身”(4.73)与“好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4.71),但教师则认为“好教师应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00)与“好教师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4.00)相对重要。这与前面的调研结果较为吻合,因为高校师生角色不一致,教师用师德的社会规范特征来评价,而学生更倾向于将师德与学生权益结合起来作评价。具体打分情况见表2。

(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表现和师德表现比较满意,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柔性教育”作风

调查显示,目前学生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表现是“点赞”的,对总体师德表现较为满意。从具体得分情况来看,“日常教学表现”包括教师重视思想道德教育(4.36)、教师认真讲授专业课程(4.46)、教师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4.52)、教师关心学生方方面面(4.12);“师德总体满意度”指标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品质(4.47)、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4.48)、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4.47)、教师的仁爱之心(4.44)。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教师关心学生方方面面”“教师的仁爱之心”的评价相对较低。这与前面的调研结果较为吻合,这说明学生比较看重教师的柔性教育,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互信友爱的和谐关系。教师的表现不应该是“一意孤行”的“供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素养,将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价值转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痛点”结合起来,比如提升亲和力,密切跟踪大学生升学、求职等相关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解决学生实际诉求联系起来等。

三、对策及建议

(一)把握政治方向,发挥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了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家都认同党委和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和先锋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方面,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4]。另一方面,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也要发挥先锋作用,在政治上、思想上起引导作用,真正做到把好政治关和师德关,发挥示范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党员的作用,破解教师党支部“最后一公里”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借鉴“互联网+”的理念,建立成“党组织+”的工作模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方面充分调动党员教师积极性;推动教师党支部的作用发挥日常化,从课堂教学、竞赛辅导、社团导师、青年论坛、科研创新、团群活动、高校师生共建、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来深化教师党支部的职责,引导其承担基层领导力和突击队的责任,加强党员教师克己奉公的责任意识,巩固立德树人的教育观。

(二)统一高校师生认识,优化师德教育和宣传内容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校应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师德意识,开展多样化的、有创新特色的实践活动:如新老教师分享会,交流砥砺奋进的办学史,传承师德文化;举办“精益课堂”教学观摩,覆盖全体青年教师,立足教学基本功,授业更传道;召开专题师德培育座谈会,交流学习“为师之要”;走近和联系学生群体,真正做到将师德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还可以通过多渠道、分层次、区别化地开展系列师德教育和宣传活动,通过凝练师德公约,推选师德先锋,持续促进师德实践行为,促成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做好学生“引路人”的教师思想政治新局面。

(三)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师德监督及评价激励的制度框架

高校师德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监督机制最关键的作用在于有效调控和约束师德行为,促使教师自主自发地重视师德修养。在提高监督效率方面,传统的单一监督模式难以发挥作用,可以协同校、院、相关部门及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监督主体,形成合力。同时,监督结果的反馈机制也十分关键,及时让每位教师了解师德状况,从而进行问题整改与持续提高。高校应把《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师德评价制度建立的参考依据,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师德考核不合格,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在完善师德评价的制度框架方面,与高校现有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相关评价体系一样,单独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评价制度,或者优化升级一套集教育培训、监督评价、评优奖励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可将师德评价与学生评教、党员民主评议等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覆盖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理想、工作职责、行为态度等多个维度;评价方法应该是多维和多元的,不仅通过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多个视角评价师德,还可以综合运用自评、他评、组织评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对于“师德标兵”“师德先锋”等杰出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激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此外,师德监督要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付出、保障教师权益、解决教师实际困难,也是培育师德修养的有效条件。

参考文献:

[1]石振保.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马永全.新手教师职业选择稳定性的职业锚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10).

[3]刘欣.高校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稳定性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5,(6).

[4]赵改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北京教育(德育),2014,(10).

作者:王佳妮 玉红玲 常彪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