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社区教育及发展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规模效应社区教育及发展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规模效应社区教育及发展研究

摘要:

社区教育既承载着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的使命,也日渐成为全面推进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实践途径。历经多次发展与飞跃的社区教育,正以不断丰富的课程内容、不断多样的学习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学习者的积极融入。这种发展也使得社区教育机构可承载的教育规模逐渐趋于饱和。探寻适度规模下的社区教育将能最大化呈现其规模效应,多样化发展的社区教育实践也将成为其实现规模效应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规模效应;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

作为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区域集合,社区教育正成为当今社会全面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与实践路径。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从最初兴起到逐步推进的发展道路,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与经济发达的城市更为突出。进入21世纪以来,多批次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与实验区的设立,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各地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经历了实体化建设、标准化发展与特色化推进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推进与飞跃。不但成立了社区学院(城市大学或老年大学等)、社区学校和居(村)委会学习点,实现了社区教育的管理网络多级化与推进层级多元化,而且各类社区教育机构正呈现出学习者人数不断扩大、课程类型不断丰富、学习形式不断多样等社区教育活动的规模特色。在我国东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参与社区教育的学习者人数正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其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学习形式也基本达到社区教育机构可承载的最大规模的边缘状态。因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区教育及其发展状态,实现在社区教育办学规模整体化持续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发展规模,实现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的最大化发挥,不仅有利于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还有利于学习型城市的积极构建。

一、社区教育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需求与实践思考

(一)理论需求:学习型社会推进的思想指导

随着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建设目标,并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于首要位置,这既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也表达了全体社会成员对小康社会的真实期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无疑,学习型社会建设已成为推动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的重要精神力量与发展潜能。历经“十二五”期间的深化改革与社会发展,推动以社区教育为载体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能成为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无论是学习型城市建设,还是学习型组织创建,都需要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与学习载体的支持与配合。而作为提升社区居民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促进学习型社区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与载体的社区教育,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基本达到相对适度的发展规模,也取得相对满意的社会效应。如何在拓展社区教育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提升社区教育效应,以充分体现社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是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为此,积极把握社区教育规模与教育效应的正相关性,理清现状、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探寻特色与价值,提升社区教育的发展成效与社会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各地社区教育机构理清发展思路,还有利于推进社区教育深化发展,并将成为更好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手段。

(二)实践思考:学习型社会推进的行动召唤

由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与保障,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机构都将成为其重要的现实力量,而且也都会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现实土壤和社会条件。随着社区教育机构的办学规模及其社会效应不断趋于饱和,社区教育学习者规模、课程内容与形式无限制扩大的非现实性,以及社区教育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源投入的阶段性与时效性等社区教育发展性问题,都会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不断呈现,并演绎为社区教育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也将成为相关社区教育机构今后可能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说,规模效应视域下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既是对社区教育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性关注,也是对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发展的实践思考。立足区域社区教育实践,探寻社区教育规模效应,分析推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升社会成员积极融入社区教育活动,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将成为进一步有效促进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紧密融合、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社区教育规模及其效应: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作为工业经济学术语的规模与规模效应,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理解与运用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作为促进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教育,随着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实践活动的日渐增强,其发展规模与承载使命正趋于不断延伸与扩展。科学界定与理解社区教育规模及其效应,将能有效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规模效应:工业社会进步的风向标

在工业设计领域,规模多指规划出来的实体模型;在社会生活领域,规模多指事业、项目与机构等所具有的格局或形式;在社会生产领域,多指生产的批量性,包括生产条件不变时的生产批量变化与生产条件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情况。作为经济学术语,规模效应原本是指社会生产应该达到或超过的盈亏平衡点,即规模效益。人类生产一般需要考虑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成本,而要达到生产盈利,必须使得生产收益大于生产成本。当固定成本不变时,生产得越多,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越少,则生产盈利也就越多。当生产规模扩大时,若可变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盈利也会上升。据此,规模效应是由边际成本递减推导而来的,也被称为规模经济,即因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这里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形成的生产批量的扩大,经济则是指节省与效益的意思。规模经济在工业生产与经济生活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多指在一定科技水平条件促使生产能力扩大的情况下,平均成本长期下降的趋势,即费用曲线的长期下降趋势。拉夫经济学则把规模经济界定为给定技术条件下(即技术不变),如果某一产品在其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呈下降(或上升)状态,则被称为规模经济(或不经济)。而当规模过大时,可能因信息传递速度降低、管理复杂化等因素影响,反而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规模效应指的是一定规模下的效益值,它既可指规模产生效益,也可以指效益制约规模。在社区教育实践领域借用规模效益一词,可以有效阐明社区教育办学成本与其社会效益、社会功能及其价值发挥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可以用规模效益来描述社区教育在规模状态下对其发展的相关要求,并以此探究规模效应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发展思路与推进策略。

(二)社区教育规模:社区教育适度发展的标杆

依据生产力经济学理论,只有适度规模的生产才能使单位产量成本降到最低点,从而获取最佳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借用规模经济理论,对于社区教育机构来说,在其适度产出量的范围之内,应当有一个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投入与维护等固定的投资量。假设社区教育产出量为零时,由于固定投资量的实际存在,其平均投入量将不可能为零,而应是一个正值。当社区教育产出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平均投入量将随产出量的逐渐增大而递减,直到平均投入量降到最低点。当社区教育产出量增大到一定限度后,如果产出量再进一步增大,固定投入量将无法保持固定不变,而必须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平均投入量随之递增,而其产出量将随之减少。因此,社区教育机构的规模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而应具有适度规模。当社区教育机构的规模小于适度规模时,意味着它的平均投入量(即社区教育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不能达到其可能的最低点,从而赋予其上的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将会较差。当社区教育机构的规模大于适度规模时,意味着它的平均投入量超过其可达到的最低点,从而它的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也将较差。当我国社区教育处于有限投资的前提时,探寻社区教育发展的适度规模,有效提高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现有社区教育资源的效能,显得格外迫切。因此,可以把社区教育规模认定为在现有的、相对公认的适度平均投入量的前提下,社区教育产出的合理阈值及其社会效应的表现形式。具体而言,社区教育规模效应是指各地社区教育机构所示范与辐射的区域社区教育规模状态下适度社会效益的相关问题。

三、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源泉

随着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等中央会议及相关文件多次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构想不断推向深入,全国各地正以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步伐。其中,以社区学院与社区学校建设为载体、以社区教育为核心的推进思路正有效引领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序开展。

(一)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终身学习需求扩张的必然趋势

探究区域社区教育发展及其规模效应,可以挖掘各地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实际成效。通过发现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规律与启示,可以有效探索我国社区教育规模发展之路。以上海市普陀区社区教育实践与发展为例,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工程建设要求,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普陀区于2006年4月挂牌成立了普陀区社区学院。作为区域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服务与指导中心,普陀区社区学院积极探索服务与指导区域终身教育功能。为强化此功能,普陀区教育局把一座七层楼近8400平方米的教学楼划拨普陀区社区学院,专门从事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办公及教学场地。同时,该学院还根据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对相关硬件设施设备进行了合理改进与完善。在尽可能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该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不断拓展,已经开设了包含保健型、知识型、休闲型与技能型等四大类课程。所开设的课程数、班级数与学习人次,2011年分别为39门课程、105个班级和2970次学习人次,经过三年的努力,2014年办学实践已经发展到332门课程,354个班级和9975人次的学习规模。目前,该学院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整体运作能力已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然而,该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在得到极大拓展的同时,受教学场地、教学师资与教学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依然有大量社区居民更广泛的学习需求无法满足,也成为制约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索规模效应背景下的社区教育发展既是社区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困惑,也必将成为我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新的研究视域。

(二)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社区居民综合素养提升的必然回应

人类的教育活动往往都有其具体的教育目标,而教育创新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开展的为实现特定教育目标的创新活动。我国总体教育目标就是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培养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教育创新活动不仅应围绕这一总目标而展开,还应包括教育体系、结构与观念,以及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等诸多方面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蕴含人类的教育实践创新活动。社区教育创新,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区教育目标,在社区教育体系、结构与观念,以及社区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同时,针对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与生活实际,社区教育创新还需要关注社区教育实践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等因素。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个体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追求和期盼也越来越高。为此,社区教育创新发展不仅包括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形式的丰富、教育手段的突破,还涉及社区教师的素养与信念更新、社区教育受众的思维进步、社区教育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等诸多方面。基于此,探究在社区教育适度规模的前提下提升其规模效应、推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将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探索思路与推进策略。

(三)多样化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开展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实践与体验活动,可以有效推进社区教育规模发展。随着社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以及社区居民社区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社区教育可以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进一步为社区居民提供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服务。针对社区教育需求更具多元与规模日趋饱和的发展态势,深化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科学规划、合理运用与有效服务等实践探索,将会成为社区教育资源与服务功能最大化发挥的有效推动力量。积极发挥社区教育优秀学员的集聚作用、拓展社区学习团队的综合影响是对确保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的创新探索。向社区居民提供其所需的社区教育服务,是区域社区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随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进入社区教育机构参与学习,社区教育师资与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日益明显,使得许多社区居民将无缘社区教育实践体验。积极拓展社区教育的辐射功能,合理发挥优秀学员的集聚作用等举措显得日益必要。开展优秀学员的集聚实践,通过以点带面等形式把他们的学习收获向更广泛的社区居民辐射,实现社区教育优秀成果的最大化传播,既是对社区教育现有资源的有效深化,也是对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积极拓展和有效延伸。社区教育机构不仅需要加大对社区学习团队的技术支持、专业引导与资源支撑,还需要加强对社区学习团队领袖人物开展专业素养培养,指导社区学习团队逐步完善结构,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发展性的社区学习团队。通过积极支持与努力保障社区学习团队和谐发展,实现社区教育的民主自治的社会功能,推动学习型社区与和谐社会建设。依托各种社会组织资源可以成为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社区教育是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优势,为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开展的教育实践。利用各种社会组织的资源,既是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广泛性、社区教育对象的全面性、社区教育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的充分重视,又是对其融入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持续拓展,从而有助于其自身的社会价值。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既可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民间自发需求转化,也可以促进社会组织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寻求自身发展空间。通过助推社区居民和谐发展的功能呈现,社会组织将成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机构还需加强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搭建各类学习平台,为社区居民构建不同类型的学习载体。通过成立完备的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居(村)委会学习点,搭建有形的社区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通过建造形式各异的网络学习资源,搭建无形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还可以通过培育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家庭,搭建有形与无形紧密交融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社区教育机构既可以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在积极营造浓郁的社区学习氛围、增强社区居民学习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对学习活动的宣传引导,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与全民学习活动,也可以通过表彰学习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培育多元化的社区学习实践活动。在实现学习型社区向纵深推进的同时,既能培育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彰显其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又能推动全民学习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探寻社区教育发展规律: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的积极应对

当社区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状态时,如何实现其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与合理化,不仅是社区教育管理者、实践者、经历者与体验者共同关注的实践话题,还是对社区教育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一是社区教育的有序推进,需要社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教育机构积极构思社区教育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科学、规范与合理的社区教育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是成为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可靠保障。二是科学管理与功能拓展是对社区教育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科学管理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能有效确保社区教育有序深入推进。在此基础上,实现社区教育社会功能的积极拓展,能为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提供重要的支撑。三是努力构建一支素质过硬、业务较强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与服务队伍是成功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只有具备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强大的志愿者队伍、数以万计的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融入,社区教育之花才能常开常新。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不断深化。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社区教育资源的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居民数量和日益增强的社区居民学习需求。这既对实现社区教育多元化发展提出要求,也将成为社区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的关键。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实践探索,努力提升社区教育的规模效应,积极加强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更广泛的学习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引领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深入推进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作者:王仁彧 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 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王萌萌.欧洲终身学习计划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6).

[2]陈乃林.创新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略论[J].职教论坛,2014(5).

[3]张鸿韬.台湾成人教育探析[J].成人高教学刊,2007(2).

[4]汪国新.社区教育: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力的有效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8).

[5]李学红.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

[6]叶忠海.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8).

基金项目: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规模效应的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14-005Y)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