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与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校完备的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实施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社区教育发展最重要的物质环境。而社区教育中所反映的问题,可以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结果,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校教学的重点或修正学校教育的偏差。从教育的主体和教育对象上看,教师既是学校教育的教学主体,也是社区教育的教学主体。但是,社区教育的教学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师,可以是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在校生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教育对象的交集。但是社区教育的对象更广,基本上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绝大部分社区居民。从教育管理体制上看,地方政府是两者共同的权力源头。但是,学校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社区教育由社区党政领导主管。学校建在社区,学校全体人员生活在社区,学校能促进社区的发展,社区服务于学校,两者息息相关,这为两者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国内外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合作发展现状
1.发达国家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发展的特色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制,是德国现代社区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德国教育的秘密武器,即两个教育机构、两个教学场地、两种教学方式、两种证书、两大资金来源,以社区教育为途径来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如学校实行半日制授课,学生上午在学校接受基础教育,下午则接受社区的各项教育活动和培训课程,两种教育形式灵活转换。日本拥有独特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政府“自上而下”地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社区举办教育的义务,并通过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如公民馆等,为学校提供校外活动场所,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日本强调学校必须与社区相结合,提倡学生亲自参与所在社区的生活。学校为社区服务,而社区既担负对成年人进行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教育,又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养。美国的社区教育主要基地是社区学院,它几乎遍布美国的各个社区。社区学院普遍具备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社区教育、大学教育和普通教育五大职能,以服务社区教育需求为最高宗旨。社区活动实现了教育化,学校教育实现了社区化。英国自1978年成立了“社区工作人员协会”后,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形成了社区教育网络。各大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普遍设立推广部或社区教育部,为社区成员提供多学科推广课程。地方社区直接承办多种类型的为社区民众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并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距离教育,形成开放式社区教育系统。
2.国内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比较重视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如北京、上海等地由政府机构牵头,以社区为中心,社区所有教育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组成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进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在更为众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几乎独立于社区之外,与社区联系不多。相对而言,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学校资源能够向社区开放,而内陆地区社区教育的力度和程度均不够,社区和学校之间有道无形的围墙,将双方完全隔离开来。总体而言,我国学校与社区教育联系甚少,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在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与社区双方虽然意识到了彼此合作的必要性,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行动,但双方都在试图寻找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久而久之,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便形成了博弈关系。
3.不同合作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国内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为政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统一规划和协调学校与社区教育发展,没有保障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互通的政策法规,学校资源极少向社区公开和开放,大众也没有意识到社区所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反观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大都注重运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社区教育的发展,并得到社会各界和民众的大力支持;有专门的机构组织负责社区教育的各项管理工作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社区教育活动经费来源广泛,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自筹等;政府重视加强社区教育的管理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以社会化途径发展社区教育。如何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先进理念、组织专门机构、以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加强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建立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体系的策略
基于学校和社区的密切联系,为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更广阔的领域走向融合,笔者建议建立“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体系,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进行协调管理、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1.明确“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教育社会学家伊里奇在《非学校化社会》中指出,非学校化社会“通过学校的普遍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对现存的学校形式进行彻底的改变,它才有可能实现”。伊里奇认为,学习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果,学校应从传统的理念中摆脱出来。他比较重视社会的教育作用和教育资源的利用,强调所有的学习者和潜在的学习者在任何时间都能接近学习资源,并提出了非学校化社会的教育理想。他所提的教育形式普遍化的教育网络,迎合了当今社会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各种资源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资源交换的过程。
2.建立“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机构
(1)树立“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观念
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和政府部门的职责,学校教育也不再独立于社区之外,学校和社区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关系,学校和社区存在大量可供交换的教育资源。要实行统筹规划,才能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2)建立“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存在多头管理、实际上却是没有主管机构的情况。日本“社区学校委员会”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它属于半行政、半社会的终结性教育管理服务组织,负责学校社区教育一体的目标导向、策略制定、组织实施和综合调节等工作。同样,我们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领导、学校领导以及部分居民组成,主要负责“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理论指导,协调学校与社区内各有关单位的关系,保证“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持续运行。
(3)建立“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运作实体
在学校和社区彼此资源交换的基础上建立实体,如社区学院或社区文教科等,由各区教育局直接指导,市、区、街道分别安排有关人员负责工作。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教学计划、规章制度,有专兼职的教师队伍,有相对固定的场地及专项经费等,并设立实职化领导岗位,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用对象(师生、家长、居民、青少年等)将任务分派至学校、社区学院或家长学校,通过学校社区互动、师生互动、家长学校互动等方式,全面推进“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建设。
(4)健全“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的政策制度
有关部门要为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为教育资源共享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要明确规定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确定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使
“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体系的建立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5)保证资金投入
我国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可以合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国家应从办大教育的理念出发,保证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整合中的资金支持。在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一体化体系建设中,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要融为一体,使学校、社区之间形成息息相关的共生关系,以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作者:魏芳 单位:温州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