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

近年来,浙江省温岭市温峤成校围绕“政府统筹、构建机制、促进发展、彰显特色”的思路,充分运用当地农村文化礼堂资源,发挥好文化礼堂的三大功能,即以“技”助人的增能赋权功能、以“学”聚人的关系协调功能和以“文”化人的价值凝聚功能,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共享,促进社区教育农村文化礼堂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开创了具有温峤镇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新模式。

1.主要做法

(1)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温峤镇高度重视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工作,制定了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具体任务和措施。要求全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依托文化礼堂平台,整合宣传、教育部门力量和优势资源,积极推动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促进文化礼堂融入服务社区教育特色化发展,使文化礼堂成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和文明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温峤镇将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列为民生重点工程,成立由镇领导任主任,成校校长、各村委(居)书记、文化礼堂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党建办牵头抓总,社管办、文化站等相关办线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党政统筹领导、文技校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社区教育进礼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协调解决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动态巡查+月度抽查+季度督查+年度考评”的督评体系,定期对各村社区教育进礼堂工作进行考核和排名,将结果与礼堂管理员待遇和礼堂经费补助挂钩,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3)项目共定,内容丰富成校与村文化礼堂共同开展调研,优化培训方案,推动培训供需对接。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百姓的需求,精准设计项目,共同制定实施以职业农民培训、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为主的镇乡村振兴千人计划培训项目。深入开展“八个一工程”,即“一村一电商——互联网+工量刃具营销培训”“一村一工匠——庭院设计培训”“一村一厨师——烹饪培训”“一村一‘老娘舅’——法律法规”“一村一会长——老年教育培训”“一村一文艺——文体骨干培训”“一村一电工——用电技能培训”“一村一月嫂——母婴护理培训”等培训项目。按照成校推出“菜单”、各村文化礼堂照单“点菜”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你点—我送”,实行技术技能培训的供需对接,吸引学员来、且留住学员人心,推动培训工作服务于村民。(4)活动共办,类型多样农村社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只有积极的教育活动实践,才能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成校与村文化礼堂共同举办教育和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在楼旗村文化礼堂举办排舞、大鼓、旗袍秀、瑜伽、太极拳、戏曲等休闲文化教育活动;在上街村文化礼堂,邀请剪纸艺术家、书法家、古筝爱好者等举办青少年剪纸、书法、古筝教育培训活动。以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平安建设、精神宣传等,成校与镇各村文化礼堂共同开展“送文化”“赛文化”“文化走亲”等活动。(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温峤、温峤成教等新媒体,每月培训菜单展板在镇政府大厅公布培训信息,满足更多群众学习需求。同时加强培训、活动后的报道,先后有中国信息产业网、浙江卫视、浙江教育报、浙江工人日报、台州日报、台州电视台等媒体参与报道,营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2.主要成效

(1)彰显了推动乡村治理的创新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紧贴镇社会建设工作,加强党的政策宣传,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增强法制意识,畅通党组织与广大村民的沟通交流,化解干群矛盾,协助重构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创新。如,“校堂”共同开设“一村一‘老娘舅’法律法规培训班”,两年中对62人进行了法律法规培训,有8位学员成立了“老娘舅工作站”,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35件,促进了乡村和谐发展。(2)彰显了建设乡村精神文明的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积极配合镇政府、村居委,通过开展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校堂”共同开设“一村一礼堂文体骨干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活跃乡村的文艺骨干,他们自行组织各类演出已达36场,其中学员自编自排的情景剧《家和万事兴》、三句半《振兴乡村新风尚》登上台州市村晚舞台。(3)彰显了培育乡村实用人才的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积极承担起培育乡村实用人才职责。如,通过“校堂”共同开设“互联网+”工量刃具营销班、“一村一工匠庭院设计培训班”“一村一月嫂--母婴护理培训”“厨师培训班”等,培养了一大批乡村实用人才。据统计,四年来组织培训工量刃具营销班11期186人,其中152人实现了就业和创业;培训了包括村(居)干部、妇女主任、泥水匠、木匠等在内的一批能工巧匠。如,现在的峨嵋山村就是由庭院设计培训学员设计出来的的一个样板村,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古村;母婴护理培训已举办三期,每期限额招生80名,经过考核,已有220名学员拿到母婴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现有92人从事月嫂职业;培训厨师129人,其中75人考取了技能证。(4)彰显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职能成校与村文化礼堂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全民健康等主题活动,开办科普活动周、农民文化讲堂、道德大讲堂、家庭教育大讲坛,搭建“互联网+微信圈+村民学习共同体”立体开放的学习平台,培育学习型组织和村民学习圈等,大大提升了村民素质,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

作者:赵子平 周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