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区教育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摘要:我国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中社区教育工作者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主体和必要条件。基于扎根理论,通过运用NVIVO11软件,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激励保障措施、职业发展规划三方面出发,展现社区教育工作者生存发展现状,挖掘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能给社区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教育的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者;生存现状;扎根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一发展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将教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区教育以社区居民为教育对象,将教育与生活相融合,是实现终身教育,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阵地,是构成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在大力提倡终身教育的当下,社区教育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而社区教育又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重要阵地。故在加强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且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渗透进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而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各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其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稳定性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生存现状和专业化发展现状却难以满足社区教育的发展所需。本研究旨在我国社区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立足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微观层面,通过运用扎根理论,从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情况、相关的激励保障措施、队伍的职业发展规划等生存现状出发,来探寻社区教育工作者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对于提高社会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度,增强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和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做好具体的社区教育工作,使终身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入社区教育产生长远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一)“社区教育工作者”概念界定

社区教育工作者是社区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是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学术理论界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概念及内涵解释,主要从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学校工作者、社区教育教师及社区工作者等几大群体加以界定。如“社区教育队伍又称社区教育工作者,它是社区教育的主力军,是办好社区教育的关键性力量。一般来讲,社区教育队伍是集合了社会各方面的人才力量而成,具有一定专业素养,数量较为庞大,组织行为社会化,并面向社区全体居民而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的总称”。[1]8也有的学者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出发,认为“社区教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专门从事或主要职责之一是进行社区教育管理的人员的各级社区教育行政管理、事业管理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人员和从事社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兼职的社区教育干部、教师可以参照前者加以要求”。[2]76或者从梳理“社区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教育教师”的关系出发,认为两者是同一内涵的不同表述,“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都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他们是专门从事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人员,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其中专职人员特指在相关社区组织中正式任职,主要负责社区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教学等活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他们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3]5笔者认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旨为更好服务于社区建设,满足社区全体人员学习需求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社区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他们是社区教育的主力军,是办好社区教育的关键。

(二)生存现状概念界定

“生存”是活着、保存生命的意思,“现状”可以解释为目前或当下的状况。有研究者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把生存状况操作量化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工作环境及职业素质、工作负荷、经济收入、社会保障、职业规划、心理支持等全部的情形和状况。[4]有研究者认为,教师的生存状态是指,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群体所处的物质精神环境,主要涉及教师工资待遇、流动现状、职业幸福感、职业倦怠感、专业发展及个人生活现状等综合状况。[5]5人的生存现状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专业素养、工作内容、工资待遇、政策支持、流动状态、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规划等。本文着重考察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相关的生存状况,拟从其专业化发展、激励保障措施、职业发展规划三个方面呈现并分析他们的生存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方法的使用及其过程

(一)调研过程

宁波市社区教育工作在整个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绩,本文对宁波市10名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和2名兼职工作者进行了半结构访谈,通过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和交流,挖掘出更真实、具体的信息与资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呈现社区教育工作者这一群体的整体面貌。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四个方面来开展:一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物质生活状态是否满足工作者的薪酬期望和生活改善的需要;二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学科背景、专业素养等情况是否能够满足社区教育的工作需要;三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培训内容是否有助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四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社区教育工作发展前景的设想或规划。访谈结束后,对音频进行文字转录,形成文本材料,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丰富的材料。

(二)编码和分析过程

访谈完成后,本文借助Nvivo11软件,采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对转录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归纳和分析。“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6]12本研究的文本编码主要在Nvivo软件中通过创建节点来进行,节点分为两种:一是树状节点,根据研究主题初步确定树状节点名称,形成研究框架;二是自由节点,对文献信息进行开放编码,形成若干自由节点,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其具体研究分析过程如下:第一,对导入到Nvivo11软件中的访谈文本进行认真阅读,结合前期拟定的访谈主题,初步形成研究的整体框架,并确定树状节点名称。例如,本研究根据访谈的主要内容拟定了专业化发展、激励保障措施、队伍建设规划三个树状节点;第二,开展编码和分析,通过自上而下的三级编码: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核心式编码的顺序,对树状节点和自由节点进行不断的建构和调整。在研读文本内容时,对能确定内容属于哪个树状节点下的,则暂时标记为其下的子节点,如若不能确定所属哪个节点,则暂时标记为自由节点。例如,在对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得到了25个自由节点。继而对这些自由节点进行关联式编码,运用扎根理论对其归纳整合,如将“普通教育系统教师、兼职者专业不限”归纳分析为“工作者专业背景不对口”,从而形成8个子节点。最后通过系统分析和归纳调整,把8个子节点归到相应的树状节点下,如把子节点“工作者的专业背景不对口、工作内容需明确和培训体系需完善”归属到树状节点“专业化发展”下,具体的节点层级情况.第三,对各节点下的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深入思考节点间的逻辑性,根据情况相应地删补、改动节点的名称、内容和位置,形成研究结果。例如,原本“工资待遇不太理想”节点归为“兼职队伍流动性较大”这一子节点下,但经过再次分析,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工作者,都存在一定的福利待遇问题,只是面对的问题程度有所差别而已,故把“工资待遇不太理想”划归为树状节点“激励保障措施”下。

三、研究发现

(一)专业化发展

我国教育部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社区教育学院(中心)、社区学校应配备从事社区教育的专职管理人员与专兼职教师。”[8]这是对社区教育专职和兼职工作者重要性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的专业化发展问题提出要求,而这都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背景、工作内容和培训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对访谈文本的归纳分析,把这四个方面作为专业化发展的子节点。

1.专业背景与工作内容脱节

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背景和来源渠道与其工作内容存在脱节问题。通过对访谈文本编码分析发现,自由节点“普通教育系统教师”的参考点数最多,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大都是从普通教育系统通过指派和借调的形式转岗而来,其专业大多为转岗前所任教的学科背景。社区教育管理者X老师说,“现在社区教育,都是一些小学老师,年纪大了,快要退休了,到成人学校来”。虽然普通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都属于教育范畴,但两者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着较大区别。街道专干的H老师说到,“没做社区教育之前,社区教育干什么的,做些啥东西也都不知道”。除了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来源背景,还有“兼职者专业不限”这一节点,目前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大多由社工担任,而社工的招聘没有专业的限制和要求,正如X老师所说,“他们(社工)这个不限专业的。”专业不限导致这支工作者队伍的专业背景与社区教育相关专业或社会工作等存在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2.工作内容不够清晰

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利于社区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这也是对工作者专业素养要求不高的内在原因。社区教育管理者P老师认为,“社区教育这块工作要做还是要靠各个社区来做的,其实街道的社区教育专干也就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实他们很少自己去做一个项目,去弄一个活动,不多的,基本上是下面社区实施”。从P老师的话中我们可了解到,社区教育工作的实际实施者在兼管社区教育的社工身上,但是社区的社工却不仅仅只负责社区教育这一类工作,他们身上肩负着好几类工作,其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兼管社区教育的社区工作者ZH老师表达了自己对现在所负责工作的看法,“社区教育这方面的工作包含的太多了,而且你不单单只做社区教育这个工作,你还要做社区其他的工作,像社区网格、劳动保障、居民住房漏水、卫生检查等,反正社区的大事小事都是要管的。”从老师的话中可看出,目前社区教育工作与社区其他工作内容混杂在一起,工作内容不够明晰,继而造成社区工作者们工作职责不明确。社区工作者J老师提出,“那现在的真实状况就是,工作太杂了,没有专业化,岗位安排到社区教育,不管你是不是社区教育专业的,工作分到你这一块,你就一定得搞出来。其实社区教育需要专业化,不是我们来做,应该让专职人员去做”。

3.职业培训无法满足需求

《意见》中指出要“加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力度”,[7]这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上所述,相当一部分社区教育工作者是从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其他专业调配而来,他们普遍缺乏社区教育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因此,需要加大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这也是发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有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存在较大问题。培训形式重理论轻实践。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形式主要有讲座授课、实地参观、线上学习等几个方面,其中理论性的授课内容占绝大部分,体现出培训活动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社区教育专干Y老师说到,“培训也就是讲座形式的。”当继续追问道,“那你们平时没有去别的社区参观学习?”Y老师颇为无奈地回答,“参观?上面不组织,怎么参观?”目前针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要是通过社区学院或教育局所举办的集中培训形式来展开,培训基本以专家的理论讲座为主,辅之少量的实地参观。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形式既使社区教育工作者并无更多的培训选择,也无法满足工作者们实际工作的需要。由此可见,社区教育工作者有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需求,但是目前提供的培训内容、培训平台等所存在的问题却阻碍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发展。培训内容欠缺专业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大致可分为“教师学科专业培训”和“社区教育专题培训”两类,前者主要是针对那些从普通教育系统转岗而来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培训课程大多与他们转岗前在学校所任学科有关,社区教育的培训内容很少,这对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作用不大。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X老师也提出这一问题,“我们现在的培训啊,也不是太专业化。我原来是教数学的,就根据数学专业来报。就是没有专门为我们这个群体(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设置的,因为社区教育工作者不太多,所以社区教育这方面的课比较少,所以还是以自己的学科为主,培训是在浙江省的师训平台。”后者的培训是针对社区教育所开展的工作而进行的专题培训,“一般两天理论,一天实操,针对省、市里面这种考核的项目,或者立项的一些项目,或技能大赛的需要进行培训”。这类培训活动主要由社区学院所组织,培训对象指向的是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和负责社区教育的社工,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专业性较强。但遗憾的是,这类培训时间较短、机会较少,这使得与社区教育有关的专题培训所体现的专业性、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激励保障措施

必要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是确保社区教育工作者专注工作、自觉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和重要手段。相对于“专业化发展”“职业认同感”,“激励保障机制”总的编码参考点数最多,这也说明相关工作的激励保障是工作者最为关心的内容,而工作的激励保障措施主要体现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政策保障三方面,详见表4所示。

1.工资待遇不理想

经济收入和待遇会影响着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社区教育工作。通过对自由节点“兼职工作者工资待遇较低”“专职工作者工资较稳定”“专职与普教带班教师待遇有差距”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出社区教育工作者“工资待遇不太理想”这一子节点。“兼职工作者工资待遇较低”的参考点数偏多,说明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待遇较低的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由于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大多是从普通教育系统转岗而来,其工作关系归属于原来所任职的学校,因拥有事业编制,故他们工资以学校在编教师的基本标准来发,使得他们的薪酬待遇较为稳定,正如街道社区教育专干Y老师所说,“我们的薪酬是跟学校教师一样的”。当然,涉及到具体福利方面,社区与学校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如街道社区教育专干J老师在薪酬问题上提到了教师的工资与课时之间的关系,“薪酬福利待遇跟学校是一样的。但因为学校有考核啊,跟任课多少也有关系的,班主任什么的,那我们专干就取个中间数。”由于社区教育工作者已退出一线教学工作,没有相应的课程,其工资只是取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标准,由此可见,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是处于较低水平。

2.专门职称评聘体系的缺失

目前宁波市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的教师技术职称,主要是在原学校单位获得,且多为中小学职称系列的中级职称,在现任岗位上参评晋级的为数不多。社区学院管理者ZH老师在访谈中多次提及职称晋升问题,“教师的评职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情况是没有职称名额和指标去参评。成人学校一共就几个人,五年、十年都没有进编制,所以,如果开始是初级职称,就永远就是初级,不会有指标去参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在社区教育体系中没有职称指标参加职称聘任,他们若与原学校单位的一线教师一起竞评的话,也毫无竞争优势。一方面,他们已经从普教系统的一线教师岗位中调离出来,缺少课时、班主任经历等必需的职称参评指标。“跟着学校评还是有点困难。要有课时来参评的”;另一方面,职称评聘本身也会优先考虑学校内的一线在岗教师,更不用说学校内部的职称名额竞争本身就非常激烈。正如Z老师所说,“学校他们自己的老师都不够,所以基本上就不会给我们评了”。由于职业晋升空间不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很难做出有效的长期职业规划。社区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和促进其专业性,这也就要求有关部门需加快建立相对独立、畅通的职称评定体系。

3.政策尚未落实到位

通过对访谈中有关法律政策方面的内容进行编码,发现“未得到相关部门充分重视”与“政策条例并没有落实到位”两节点的参考点数相差不大,说明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政策法律的落实息息相关,只有强化政府部门对工作的重视才能确保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到位。我国社区教育工作一直以来由教育部门推动,教育部门通过颁布相关文件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但是相关文件的落实情况却亟待加强。如宁波市于2015年出台的《宁波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指出,终身教育机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配备应当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的有关规定。[8]但是,社区教育管理者F老师却指出,“这个条例出了等于没出。而且2015年出来以后,你有没有看到市教育局依据这个条例来推动终身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没有!”街道社区教育专干X老师同样也表示,“宁波现在的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作用不大,全部都还没到位。”政府不仅要出台相关政策条例,更要贯彻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社区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和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而政策落实的不到位与上级有关部门对社区教育工作重视不足有关。当问及有关社区教育在社区工作情况时,街道社区教育专干Y老师说,“因为领导都是要保重点工程,像我们社区教育这就不属于重点工程”,由此可见,在社区各项工作中,教育屈居于经济等其他工作之后。社区教育工作者对于政策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也表现出强烈的关注,迫切希望政策缺位、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社区教育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职业发展规划

社区教育工作者生存现状问题,涉及到他们外部的职业发展空间、体制机制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工作者是否愿意继续从事当前职业、对现任工作是否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通过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的自由节点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纳分析,挖掘出“兼职队伍流动性较大”“职业认同感不强”两个子节点,具体编码参考情况如下。从表中的编码情况可看出,“兼职队伍流动性较大”这一节点的参考点数较多,说明兼职队伍稳定性问题是队伍发展较为突出的方面,而造成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流动性的原因主要有待遇无法满足需要、工作强度太大、工作缺少保障,其中最主要的仍是工资待遇问题。当谈及薪酬福利待遇与工作者队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时,ZH老师在访谈中说到,“流动性我觉得还是蛮大的……有些人就不做了,在社区还是蛮辛苦的,薪酬也不高,说实话,工作内容也很多,强度还是蛮大的”。流动性频繁的现象在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队伍中体现的更为明显。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属于社区的企业合同编制,其薪酬福利待遇本身就远不及专职工作者,工作强度与薪酬也不成正比。调查发现,前者所负责的社区工作相对繁杂、工作强度大,没有相应地加班和假期补贴,由此导致了工作的低回报率。工作者队伍流动性过于频繁的问题,不仅影响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和工作者队伍的规范管理。通过对“作为转向其他工作的过渡”“安于现状,发展意识不足”等自由节点的归纳分析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职业认同感不强。“作为转向其他工作的过渡”更多体现在年轻的兼职社区工作者身上,由于基层社区工作是考事业编制的前提条件,这导致了大部分社区兼职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者将当前的工作视为事业发展的跳板。X老师提出,“社工好多都是来干几年,因为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社区工作(经验)是有好处的。来这儿(社区)是他们的一个暂时性的过渡。因为像他们这些年轻人,这一点工资对于他们是不够的”。对于“安于现状,发展意识不足”现象,则更多体现在大部分年龄较大、面临退休的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这部分群体之中。Y老师说:“就稳定就好了,40多岁也差不多了,我们又不想干什么去。”M老师也说到,“我快要退休了,我没有什么职业规划。”由此可见,目前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在自身职业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外部的体制机制建设要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工作者自身也亟待提高职业发展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四、小结

专业背景不对口、工作职责不明确、培训体系不完善、工资待遇不理想、专门职称的缺失、法律政策不健全等问题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身工作的职业认同不高、缺乏有效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不仅导致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不稳定和专业性不强,也严重阻碍着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社区教育工作者生存现状的思考与相应的建议。

(一)完善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工作

1.开设专业学科,培养社区教育专业人才

若要有效带动职业层面上的专业发展,那么需在学科层面上进行专业的确立。高校开设社区教育专业课程,对于培养真正具有专业化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高校本科培养计划中尚未开设社区教育专业,只是在个别学校的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设有社区教育研究方向,这使得在社区教育专业人才方面还比较空缺。笔者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来促进社区教育专业学科的发展,一方面,高校和社区学院可以开展联合办学,在社区学院设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将社区教育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9]40另一方面,联系用人单位,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当前我国存在着社区教育领域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缺乏进入社区教育领域的机会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学校应与社区教育的相关单位加强联系沟通,把单位推荐给学生,学生推荐给相关单位,在学生与社区教育单位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

2.完善培训体系,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加大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和完善培训体系。首先,在培训形式上应灵活多样。理论课可以大班讲座授课与小班讨论、实操相结合,对于实践课可多增加开放性的参观交流活动,也可采用公开的教学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形式;其次,培训内容上应更具针对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背景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一刀切”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不太明显。这要求培训需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在培训时应该尊重被培训者的意见,根据培训对象的知识储备、能力基础来因材施教,从而更有效的助力社区教育工作者成长;最后,强化职前培训。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知识背景与社区教育专业匹配度不高的现状,需要加强对工作者入职培训,弥补其专业知识缺口。

(二)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法律政策体系

1.完善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的执行监督力度

社区教育要实现长久有序的发展,必须要有法律制度的保障,且切实保证能够较好地贯彻和落实。一是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对社区教育工作做概括性、指导性的规定,从法律层面上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角色定位。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需制定关联性高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条例;二是应对社区教育的基层工作开展广泛深入地实践调研,对发展状况、经验得失进行总结反思,对不符合时展需求的法律政策及时调整、修改、补充或废除;三是要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监督,加强政策的执行监督力度,确保相关的法律条例在社区教育工作中能够落实到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仅是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职业身份明确、合法地位确立的关键,也是社区教育获得社会肯定、未来能够获得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

2.完善社区教育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

对社区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进行完善,有助于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工作者专业身份的明确。其具体措施:首先是需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准入资格标准,对社区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做出具体规定,使其成为社区教育工作者入职的前提标准,从而使得工作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其次是确定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单独职称评定体系,畅通晋升渠道。这就要对现有教师职称体系进行细化,增设专门独立的社区教育职称系列,保障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完善社区教育职称体系,不仅有助于保障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合法地位,也有利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最后是建立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激励制度,对于在社区教育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和成绩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具体来说,可以根据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业绩、专业技能、个人品德和工作要求等方面情况对从业者进行考核,然后以考评结果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激发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三)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加强专业发展意识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

社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承担着教学、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使得自身原有的知识素养无法充分应对实际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信息社会中的知识更新速度愈加迅速,使得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自身知识的终身学习观念成为自身不断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法宝之一。社区教育工作者要以终身学习理念来不断要求自己和完善自己,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及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得到及时的调整。

2.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加强专业知能的学习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是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和专业的后备力量,使得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基本上是在实践工作经验中摸索出来的,所以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加强专业知能的学习,在工作中进行自我反思,这是现代社区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社区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阅读与社区教育相关的文献、书籍来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组织所举办的年会等活动,多与其他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分享先进的工作经验。此外,社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审视和思考,提高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从而拓宽自身知识领域,并把所获得的专业知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作者:孙立新 李硕 单位: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