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区域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构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市级区域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市级区域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构建

[摘要]社区教育工作是当前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各地市级区域在依托地方特色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工作进展,取得一些工作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矫正和克服。文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在地市级区域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做到“四结合”的工作模式,同时提出建立评价体系等三个保障策略。

[关键词]地市级区域;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教育评价体系

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提出推进社区教育的工作制度和实施意见。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方法,在成立社区教育领导机构、搭建社区教育学习平台、建立社区教育服务网络、丰富社区教育工作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1],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为有效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有的地区尤其是地市级及以下区域,成立了区域管理机构却不知如何推动工作,建立了网络服务体系却不知如何开展服务,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却不知采用何种工作模式开展工作等情况仍比较普遍。作为一个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亲历者,我对于在地市级区域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有些许感悟和思考,对基于地市级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设计提出地市级区域内开展社区教育的工作模式图(如图1),并注重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和体验,取得较好的成效,也得到社区居民和相关工作者的认同。

一、地市级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状况

(一)成立管理机构

随着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市级党委、政府逐步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大多采用建立社区教育管理机构的方式来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国内社区教育领导或管理机构基本上都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组建办事机构,如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放在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具体事务的办理及统筹调度、协调;依托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组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区域内社区教育的工作指导等。有些地市级区域还会以委员会(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的名义,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等,营造良好工作氛围[1],部分地市级区域还要求县(市、区)及街道(乡镇)、社区等分别成立工作机构,构建社区教育的三级(或四级)网络服务体系等。

(二)搭建网络平台

搭建社区教育(终身学习)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各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引导和推动社区居民开展在线学习。从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构建模式看,一般都以储备海量的学习资源作为平台建设核心,同时集信息、学习管理、教学空间和互动交流等学习支持服务功能,实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具备学分银行及学习积分兑换、学习心得交流等功能集成,通过门户网站将各项功能聚合(如图2),兼顾“技术服务学习,技术改善学习”理念,创设适合本地居民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为最终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提供便捷、高效的通道[2]。部分地区还创建了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微信公众号、移动学习APP等实现信息的推送和平台推广,营造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三)开展相关活动

目前,多数社区教育管理部门或工作部门已经形成了统一认识,要通过开展贴近居民生活的系列学习活动或趣味娱乐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形成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良好习惯。目前,各地都在探索依托全民终身学习或社区教育开展一些乐学、助学以及康健活动等。比如,安徽省滁州市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以社区为单位组队开展全民趣味运动会,在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等;安徽省合肥市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依托社区和家长学校开展父母“童”学精品课堂活动等;江苏省南通市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书法大赛、摄影大赛,开展烹饪等生活专题讲座活动。

二、地市级区域内社区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政府部门

各地在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中基本上都已成立领导机构,将多个部门纳入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职责中,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社区教育工作多头管理现象比较突出,多个部门都在依托基层社区或组织开展工作,存在都管又都不管的现象,谁都能管又谁都管得不深入、不具体的现象,这也正是当下社区教育工作中比较尴尬的局面。而多数基层单位或社区的工作人员将社区教育工作视同一般性行政工作,习惯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指令开展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在社区教育工作过程既无法做到事无巨细,也无法做到直接一竿子插到底,而基层单位或社区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政府主导”,完全依赖政府统筹,热衷于依靠行政力量组织、安排和督查,习惯了根据政府管理部门下发的文件,按照计划层层执行,落实交办工作任务,基层社区对上级部门的行政依附关系没有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区教育工作的推动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利于社区教育工作向普及化、大众化方向发展,限制了社区教育的生机和活力[3]。另外一方面,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和开展的系列学习和文化活动又没有能够被政府很好地吸收和利用,没有纳入政府统筹的范畴,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二)过度强调平台建设

全国各地都将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标配,其架构和模式也大同小异,大多以门户网站的形式集合信息、海量学习资源、学习管理平台、互动交流平台等;就平台的功能而言基本上都是健全和完善的,多数地市级平台也都将资源建设作为平台建设的重点,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到资源的购置上,资源的类别广、数量多、存储大,也有很多地区配套建立移动端学习系统等,但是在资源的使用广度和深度上调研得不够、资源利用率不够高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地市只关注平台建没建,平台的注册率低,平台的推广和普及应用范围小等情况较为突出;同时,在平台设计方面考虑不够全面、不够细致,没有能够将线下活动开展与平台功能进行有效结合。当然,社区居民的信息化素养不高,运用新型网络媒体技术能力不强等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的进程。

(三)过度依托项目活动

社区教育工作过程中通过开展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扩大其影响力和知晓率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但是纵观社区的活动策划和开展情况,社区教育的活动往往政策性、项目化意味浓厚,基层单位往往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例如,很多地市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为了“应景”而开展一些社区教育活动。有些是为了做好相关专题或主题活动,以“混搭”的方式嵌入社区教育活动;有些地方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等。总之,社区教育活动主流意识不够突出,社区教育的主场活动较少,一定程度上说明依托社区教育开展活动的常态化和普及程度较低。

三、地市级区域内社区教育的工作模式构建

为了能够将社区教育开展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使得社区教育的活动方式更加深入人心,社区居民能够普遍接受并积极参与,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基于地市级区域内社区教育的工作模式。

(一)社会组织管理与居民自觉自愿结合

基层社区作为我国社会管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直接解决社区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组织,是最贴近居民、最了解居民也是最方便联系居民的主要机构,知道社区居民在哪里、要什么。因此,以基层社区管理机构为组织者,本着“倡导学习、保障民生、化解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和居民生活习惯开展本地化、个性化的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辖区内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辖区内居民自发组织的各类活动团体,通过调动辖区内有组织力、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群众代表,发挥其作用,带动社区居民开展系列活动。当然,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既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基层社区倡导将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引导居民将终身学习作为生活习惯,是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结合的必然归宿[4],基层社区可结合所在区域居民居住特征,发展社区文化、小区文化、楼道文化等,以居委会、住宅小区(村)、楼道以及居民互助组等形式开展小组学习、协助学习等,居民利用自身特长和技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将社区管理与居民自治有效结合,促进社区的和谐共生与有序发展,形成“引导—自助—互助”的良好社区环境。

(二)学校教育模式与社区网格管理结合

学校教育作为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和重点建设的实体,有着丰富的设施设备和人才人力资源,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社区教育虽然不同于学校教育,但是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实体中的各种资源,以属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区开放和共享,从而解决社区教育的场地限制和管理松散的问题。社区网格管理作为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创新方式,以街道或社区为区域范围,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形成一种联动、共享的管理服务体系。网格内的学校、小区、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场所,可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学校可以利用网格内的社会资源,开展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德育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并参与社区建设;也可以在学校教育设施设备和场所空闲期间,组织网格内企业或居民进入校园接受社区组织的知识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职业培训、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教育、社会常识教育以及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等。这样既使得社区企业或居民能够感受到学校教育的氛围和方式,又使得学校教育体系内各项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平台课程学习与社区教育项目结合

目前来说,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架构、模式及资源等都是比较成熟、统一和完备的,多数地市数字化学习平台就有海量的课程资源,涵盖职业技能、文娱休闲、公民修养、家庭生活等各种类型,适宜开展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婴幼儿教育、职业培训、家长课堂等各类人群,囊括法律知识宣传、金融知识普及、安全健康知识教育等各个门类,有的平台课程资源达到数万门,有着近百TB的存贮。地市级社区教育机构应该采用社区教育项目化推进的方式用足用活平台资源,将平台课程学习与社区教育项目结合,把一些社区教育学习的“散户”以项目化的方式集中起来,甚至以点带面发散起来,可以采用开展网上学习团队(小组)、网上学习之星评选,对网上学习行为活跃的团体或个人进行奖励激励。与行业企业联合,采用学习积分兑换和学分银行的方式,鼓励企业职工开展行业、专业知识学习,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开展行业入门、企业入职培训,换取相关行业企业准入证书等,将职能部门和职业、成人(老年)教育或培训机构引入平台,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课程网上学习和网上考核,达到培训及考核的标准后直接认定其课程成绩或培训学分等,与基层组织或社区联合开展网上专题知识普及培训活动等。

(四)线上活动设计与线下活动组织结合

社区教育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抓手和方式,重点是提升全社会居民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文化水平。以基层组织或者单位为单元开展各类活动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社区网格化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将线上活动设计与线下活动组织结合,带动全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显得更为便捷和高效。管理部门以社区居民的学习或活动需求为导向,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线上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辖区内各级各类组织根据本地本单位的人员结构特征、文化差异和活动诉求等,灵活、机动、分散地开展线下活动,在兼顾区域内活动统一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地各单位的特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远程通讯方式实现互联互通、互动指导,实现对多个现场的指导、监控和服务,实现各个活动现场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进而实现活动开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与灵活性,使得活动更加丰富和具有特色[5]。

四、地市级区域内社区教育的工作保障策略

(一)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要想使社区教育工作充分开展,使社区教育的工作模式发挥其真正作用,充分调动社区教育各机构、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社区教育各级各类活动能够开展得有特色、有效果、有影响,各地党委政府在统领社区教育各项工作的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兑现国家有关部门对社区教育人均拨款要求,配套采用专项经费投入、项目化活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教育培训工程经费等方式,也可以采用计提职工教育基金,吸纳社会捐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渠道筹措方式,投入社区教育工作。同时将社区教育经费用在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直接参与或受益的事项中,最直接、最广泛地调动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

(二)加强社区教育宣传

加大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舆论宣传和引导,让社区居民从社区教育中有找到生活乐趣、拓展朋友圈、增强获得感,让社区(街道)、企业等基层社会组织充分认识到通过社区教育改善社会治理效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力宣传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对城市文明创建、市民素质提升、化解社会矛盾和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功能和影响。通过设立社区教育学习典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6],营造全民尚学、全民乐学、全民参学的良好社会氛围,采用网络、电视、新媒体和社区宣传栏、讲座、宣传册、海报、标语等,加强对居民的社区自治意识、终身学习意识、文明市民意识的感染,让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参与社区学习、参与社区活动等被普通接受和认同[7]。

(三)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社区教育工作模式运行效果的好与坏,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很重要,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能够督促社区教育各级机构认真将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能够指导社区教育的各级机构了解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开展工作,综合考评体系的指标应该涉及到社区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配套建立奖励激励、督查问责办法等,采用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对社区教育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对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好的进行奖励,不到位的进行问责,确定奖励及问责的对象和主体,使得社区教育工作有序可行,有章可循,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社区教育工作真正落在实处,真正惠及民生,真正使居民享受到其带来的变化和福利,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质量[8]。

参考文献:

[1]赵河.河南省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平顶山市社区教育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2]范华,李新华.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

[3]张潇峥.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我国社区教育的定位及其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4]程仙平.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机理与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5).

[5]李佳萍.我国社区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王瑞琪.中国社区教育社会化推进策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7]陈莺.常州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8,(07).

[8]陈龙根,胡央波.多中心治理: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

作者: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