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区教育与非遗的保护传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教育宝贵的天然教材,它凝聚了闽南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近几年,随着工业现代化以及城镇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快餐文化”使本就濒临消亡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与传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应倡导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融入到社区教育当中,从而唤起民众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投入非遗生产性保护,助力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特色文化产业
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化交相辉映的民系文化。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一颗璀璨瑰宝闪耀在闽南文化的灿烂星河中,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不容低估。从语言、饮食、建筑到民间风俗、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无不渗透着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凝练了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文化与智慧。通过社区教育的方式,使广大居民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这不仅能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国家和乡土的情感与凝聚力,也促使人们爱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有全民都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些珍贵的遗产才会得以久存,并永放光芒[1]。因此,充分利用社区教育推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教育宝贵的天然教材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体现,与大众生活生息相关,独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歌仔戏、布袋木偶戏、锦歌、德化瓷烧制技艺、梨园戏等闽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是闽南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闽南文化的结晶,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是闽南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的集中体现,它们各有不同,各美其美,却又交相辉映,互相映衬。闽南地处福建东南沿海。长久以来,数百万闽南祖籍的海外侨胞,通过闽南的各个港口,分散到世界各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3.6万平方千米土地上,居住的2350多万人口中就有80%以上祖籍在福建,一衣带水,一脉相承,他们身上流淌着闽南的文化血液,传承着闽南的文化。从戏曲、民间技艺、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历史进程中,吸引了更加广大的侨胞和台湾同胞承续文脉并将闽南文化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在海峡两岸民众的文化生活中生根发芽。随着近几年两岸人民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祖地文化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亲缘优势,以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在两岸各领域中频繁开展,成为联系两岸民众情感的纽带,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两岸民众,同根同源,加强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弘扬优秀闽南文化,建设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守护这份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和两岸民众共有的精神家园,继续增进同胞间的了解和共识,消除空间隔阂,可以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共建和谐、开放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地区的社区教育,自然要根植社会现实,切合社会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闽南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级发展。因此,更要加大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社区教育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定位,具有优越的社会功能,它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闽南区域的社区教育应当拓展相关内容和途径,主动服务与介入,以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闽南文化,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在福建省设立首个国家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2014年5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公布《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引导和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建设。非遗作为闽南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以漳州为例,目前漳州已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批10大类135项,1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漳浦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包括漳州布袋木偶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各县(市、区)也都建立本级“非遗”名录,一个较为完整的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工业现代化推动着城乡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高速生活的产物———“快餐文化”正一点点蚕食着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在民众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受到剧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面临严峻挑战。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不仅仅停留在民间艺术、风俗、工艺,更要注意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而这些包括本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因子要保持原生态,自然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而就目前看来,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大众生活已经存在严重的脱节情况。社区教育以其天然优势成为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拉近与人们日常生活距离的一种最佳方式。通过社区教育将闽南地域范围内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开发起来,可以极大的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提高自身文化鉴赏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从文化层面提高生活质量。
二、社区教育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社区居民作为闽南文化主要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播者,如果能够通过社区教育将非遗融入日常的社区生活中,通过动态的传承和保护,最大程度的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沦为博物馆当中的陈列物,它们将由静止转为可持续的发展,从无人问津、死气沉沉到重焕光彩。
(一)社区教育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有着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
美国学者Grover和Kacirek把社区学院的教育职能分成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三大职能[4]。他们把社区教育定义为是一种以休闲和自我提高为目的的非认证类课程和活动。国外学者倾向于认为社区教育是以提供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课程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学者官华结合国内外对社区教育的不同定义,经过对比和思考,对社区教育做了一个相对全面和完整的定义:社区教育是指各种主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4]。社区教育具有区域性。教育部提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5]。即针对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居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社区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有所侧重,办出区域特色,将独特而珍贵的传统文化输入到社区当中。一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也保护了地域文化。社区教育具有全面性。居民是社区教育所要面向的教育对象,他们在历史变迁中担当的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角色,更是继承人和保护者,没有社区居民的认同和参与,保护和传承将失去民众基础和延续的动力。社区教育的教育过程相对来说不受时间和地理空间的限制,它贯穿着社区居民的一生,向全年龄层的群众开放;社区教育的教育内容涵盖面广,只要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内容,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都可以进入社区教育的范畴。因此通过社区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大有裨益。
(二)社区教育有能力组织和形成师资阵容强大的教学团队
以漳州市为例,社区教育的工作主要依托漳州市社区大学展开,漳州社区大学挂靠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建立,并与漳州市的各个中职学校、高等学校、成人院校及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形成雄厚的专业师资队伍。另外,社区居民中不乏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掌握着杰出的技术、技能,完整而深度地了解着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脉络,并全面掌握着相应的传统技艺。社区教育把这些优秀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闽南文化传播师资队伍。他们通过对“绝活”的展示和讲授,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拓展社区教育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推动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一)通过社区教育拓展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经
1.举办闽南民俗和传统文化讲座,打造社区教育传统文化论坛,推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融入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满足人们物质生存欲望的同时实现精神层面的发展,激发社区居民在文化方面的自我完善。社区教育可以利用各种资源,邀请传统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深入社区举办闽南风俗和传统文化讲座。讲座立足非遗,探讨本土文化、民间风俗的传承,让居民在参与体验互动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探索本土文化内涵,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培养文化自觉,从而自愿地加入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队伍中。2.举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成果展览、民族民间文化和民间工艺项目成果展,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结合闽南本土旅游项目和当地民俗节庆活动,举办演出和展览,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宣传和推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闽南传统文化,可以跨区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项目代表进行现场展览和展示,或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合作,联合举办城市间文化遗产“文化周”“文化月”联展活动,以此提高闽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社区居民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接触和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3.定期开设社区课堂,打造社区教育示范品牌。选择具有较高价值又能普及推广的非遗项目,如漳浦剪纸、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锦歌、潮剧、芗剧等,通过课堂普及的形式进入社区,构建居民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在社区大学的网络平台上设置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普及、推广,将相关的课件、视频提供给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社区居民,为他们提供互联网学习渠道,不断扩大闽南特色文化受众群体数量,提高居民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喜爱程度。把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学者组织起来,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承担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推广任务,持续改进完善。
(二)社区教育助力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推动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2012年文化部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6]。因此“生产性保护”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的商业和社会生产活动,是一种更具生命力和延续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7]。它的目的在于保护,而生产则是保护的一个途径。这是生产性保护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的最大区别。它为市场提供产品和生产力,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社会财富。社区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社区教育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要引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举行传承人社区公益培训班,提高传承人及非遗产业相关人员的文化涵养,让他们接受创业、营销、新媒体等相关经济知识的再教育。鼓励学习人员在不断熟练和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能遵循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有的生产方式,守住传统技术流程和核心技艺不遗失,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社区教育还可以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消费者的商业市场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极大地普及、宣传和弘扬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角度多渠道融入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当中。通过社区教育,使居民更加主动地了解闽南民间工艺,自觉地传承本土民俗文化,加深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如今,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具有文化属性,这与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因此,经过创意策划和深度开发,那些具有精湛技艺并融入手工艺者思想与情感的闽南特色文化精品应运而生。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产品的表现方式推广和流通出去,这对传播闽南传统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教育在提高居民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刺激闽南特色文化产品消费,推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闽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骥才.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J].收获,2018(6):136-199.
[2]郑镛.关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2010(1):22-26,34.
[3]张小琪.浅谈漯河市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人间,2016(2):247-247.
[4]官华.社区教育定义新探[J].成人教育,2018(3):34-37.
[5]李焕,赵璟.我国社区教育职能本位探讨[J].成人教育,2011(6):24-26.
[6]蒋多.我国非遗的国际化路径探析———基于生产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视角[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3(1):84-89.
[7]黄永林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72-80.
作者:余础础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