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微信平台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南宁市社区教育数字化效果微弱,本文分析了南宁市各社区教育数字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信平台对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微信平台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以期对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建立学习型社区有所助益。
关键词:社区教育;微信
“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社区教育是社区居民建立终身学习的重要模块,面对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网民规模7.72亿,手机网民规模7.53亿,且主要集中在城市,通过手机终端的即时平台开展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教育水平和效果的极其有效的途径。
一、南宁市社区教育数字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南宁市社区教育数字化现状
南宁市现有的社区教育方式主要是建立社区学校和社区教育基地。经查询,南宁市共有21个社区教育学校,还有131个社区教育基地,是南宁市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和管理服务机构,在这些社区教育的主战场,是以实体书为主,虽然配有上网计算机,社区居民受时间、场地、数量等因素的限制,利用这些设施获取知识的人数极少,利用率极低。这些机构的主要活动是周末开展现场教育活动,派发传单,但现场教育活动因教育内容与社区居民的不对称性,且活动的形式传播知识、信息量少、覆盖面小,虽然耗费了人力物力,结果学习效率低、教育效果差。经过网络搜索,南宁市的社区没有一个建立了专属网站,更没有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南宁市社区学院的网站“南宁社区教育网”只有新闻、通知等方面的内容,“教育资源”栏目完全没有内容,“在线学习”链接到的“南宁市民终生学习平台”是一个未完成的网页,网页中也没有任何教育资源。可以说,南宁市在社区教育数字化工作上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地区,基本处于空白且停滞状态,严重阻碍了南宁市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步伐。
(二)南宁市社区教育数字化存在主要问题
1.发展不够均衡
一是城区间社区教育发展不均。青秀区社区教育发展起步较早,于2011年就是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他城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则相对落后。在131个社区教育基地中,10个社区教育示范社区由于起步早,得到的经费支持较多,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实力,都远远走在其他社区前面。二是同个城区间社区教育发展不均。青秀区作为南宁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城区,下辖68个社区(城中村),也只有4个社区教育学校。以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办事处嘉宾社区为例,该社区是一个混合型社区,管辖着南宁市委、市政府等29个中直、区直、市直机关及南湖碧园等15个商住花园小区和地王国际商会中心等8个纯写字楼,面积约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14户20400余人,是南宁市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社区。但是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社区,办公地点面积只有80平方米,在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东九组文化综合产业四楼,既没有建立社区教育学校也没有社区教育基地。
2.数字化设备少
社区教育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理应配齐配强教育设备,虽然南宁市社区教育学院、第一批社区教育学校硬件配备较齐全,包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和培训教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功能室。但是,随着信息爆炸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社区教育学校用比较陈旧的计算机室、电视机为主要设备来开展教育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们的需求。但是如果要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智能一体机,每台3-4万元,对经费紧张的基层社区来说又苦无经费支持。
3.人员非常紧缺
社区教育需要有师资,有教学管理人员。社区作为城市行政系统最小的管理单位,编制少、人员少,每个社区的人力有限,都是同时身兼几项工作,基本没办法做到安排专职人员推进工作。以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办嘉宾社区为例,工作人员19人,其中负责教育的只有1人。能够开展教育的教师更是奇缺。根据南宁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资料,南宁市2013年建立《南宁市社区教育课程和师资库》,共有10大类别、216门课程,每门课程都配有专业教师,但是对于整个南宁市21个社区教育学校,131个社区教育基地来说,很多都是周末排课,教师“顾此失彼”,师资严重不足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开展。
4.资源比较稀少
一是经费少。从2012年开始,南宁市财政按照市区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每年从财政经费中下拨350万元经费作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同时要求各城区参照市里的做法,每年按照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安排本城区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人均不低于2元的经费,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发达地区人均近10元的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少。微课、慕课等数字化教育资源,一般都需要购买,价格不低,并且有用户使用的限制。如果是自行录制微课、慕课,同样涉及摄像、后期编辑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没有相应技术支撑,也很难实现。
5.管理手段比较原始
南宁市社区教育的管理主要靠“人管”,就是社区管理员通过社区宣传栏等途径开班通知,统计报名人数,接受报名的时候还要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人少的情况下,管理人员更是疲于应对。6.参与居民比例低社区教育学校开设的课程,受时间、社区居民感兴趣程度、通知传播范围等影响比较大,甚至出现一节课只有两三个人参加的情况。据统计,南宁市社区教育基地、学校每年组织居民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健康养生讲座、文化艺术培训、生活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参加居民约20万人次,只占南宁市常住人口755.5万人的2.6%,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二、微信及时传播平台对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手机终端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已经从固定的培训教室、PC机室等空间的限制中脱离出来,现在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居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机终端的软件和平台进行社区教育,是大势所趋。以微信及时传播平台为例,对促进社区教育数字化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优化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由垂直管理变为横向管理。传统方式是社区学校制定好开课计划后,通知各居委会,居委会把开课或者教育活动安排打印张贴到各小区或者单位宣传广告栏,然后就坐等社区居民参加。启用微信平台后,社区学校的开课安排可以及时通知到社区各居民。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关系从管理和被管理转变为提供服务者和享受服务者的平等关系,社区管理者不再每次“要求”居民去听课凑人数,而是尽可能多的提供教育、培训课程,由居民自行选择听课时间和课程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传播。二是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社区居民传统的受教育习惯主要是以看书、听讲座为主,但是社区学校书籍毕竟有限,培训的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小,培训时间也不一定合适,所以导致现在社区教育的主体受众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和小孩,青壮年居民基本不参加社区教育。微信及时传播平台的建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一个人想做一道菜,但是没做过,就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平台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从而尝试着做菜。而不用跑到社区学校去听讲座,而且还不一定有相关的讲座。微信平台改变了社区居民受教育的习惯、改变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困难的方式,提供给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三是为社区居民自主学习提供资源保障。传统社区教育主要提供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明礼仪、健康安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公民通识性的教育培训,但是针对技能型培训较少,因为技术型教师比较稀缺。微信及时传播平台可以上传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有理论知识、也有技能培训,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种类的知识需求,极大的提高社区居民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增强了社区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微信平台上传的各种教学资源,社区居民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利用微信平台查询相关资料,从而解决问题。比如一位居民因业务需要制作一个PPT,但是从前没学过,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观看并下载模板,从而完成PPT制作。
三、微信及时传播平台应用途径
微信及时传播平台携带四大主体功能:社区信息传播、数字化教育、生活服务、社会交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四大功能,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建立一个适应信息化时代和碎片化学习习惯的社区居民学习体系。微信平台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途径:一是建立用户群,扩大信息传播面。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低一直是社区教育普及最难的问题,传统吸引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的方式都是开展一个现场活动,登记姓名电话,给予小礼品,但是在收集到居民联系电话后,通知居民参加培训的效果非常微小,且工作量巨大。建成微信平台后,生成二维码,在各社区开展扫码登记领奖品的现场活动,让社区居民加入微信平台。利用微信的群成员管理功能,可以非常迅速的建立社区居民群,把社区教育信息传播给各居民,从而解决信息难以传达到位、传播力弱的问题。二是建立网上教学资源库,结合线下培训开展社区教育。一是通过网络收集各类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微视频和推文,上传到微信公众号相应的教育栏目中,供社区居民自主学习。二是继续安排线下现场教学。把社区教育学校或者现场教学活动的每月安排挂到网上,方便社区居民检索、参加。建立每天推送制度,每天给社区居民推送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教育信息。三是收集社区居民反馈的意见。通过平台自带的统计功能,统计平台教育资源的点击数,并分析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偏向;通过平台的聊天和推文的留言功能,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工作、对教学资源、平台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建立平台的更新制度。根据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社区居民的反馈,定时增加教学资源库,使得微信平台成为社区居民学习、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程结晶.江西省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8-12.
[2]邓孟红.基于微博的社区教育应用策略探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4-16.
[3]蒋秀江.微信平台在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46-48.
作者:黄贵森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