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质疑能力实践
【内容摘要】
在新课标下,引导学生敢于、勇于、善于质疑,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质疑精神是当前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当前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授课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质疑精神的形成。本文就质疑能力在教学中过程中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
高中生物;质疑能力;实践策略
俗话说:“学贵知疑,悟从疑得。”这点充分凸显了质疑在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授课中,部分生物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授课观念,即过多的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质疑能力等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质疑能力受到极大地束缚,相应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加快质疑能力培养刻不容缓。
一、优化教学理念,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理念是指导学生教学实践行为的思想指导,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乎后续的课程教学效果,所以为了可以使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质疑能力,相应的生物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尤其是要重点“更新”和“升级”那些已经过时或者不合适的教学理念,切实贯彻质疑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同时还需要将相关的教学理念贯彻到高中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以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而就具体的培养策略而言:首先,生物教师需要重视思维和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可以善于观察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便可以将那些已学的生物知识贯彻到实际的学习中来,并要减少题海战术等教学策略。其次,要在详细解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授课内容,加强教学互动,以便可以全面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应用于课外实践中,以便可以使学生从实践应用中扎实那些已学生物知识,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使他们可以逐渐养成科学的质疑精神。而为了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质疑精神,相关的生物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师生间的关系,特别是教师要保持同学生平等的地位来开展授课,以便使学生可以在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减数分裂”这部分生物知识的授课中,为了使学生可以对该部分授课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相关的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诸如下述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多少?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是多少?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多少?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如何变化?这种分裂方式与有丝分裂有何不同?”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串来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二、加强教学指导,引发学生质疑
虽然说新课标促使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转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就不再重要。实际上,当前的教师角色定位只是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变成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引领者。因此,为了可以有效地开展课堂授课,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就必须要加强教学指导,积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而就教学指导的策略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课堂授课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其应该成为培养质疑能力的重要环节,借助逐渐的课程引导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其二,在开展实验课程授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三,将质疑能力的培养贯彻到课堂小结过程中,以便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的知识结构脉络,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针对“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这部分生物知识的授课而言,相关的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段有关蜜蜂的生殖情况,使学生明确工蜂和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相应的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而雄蜂则是由未受精的卵所发育而成,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只有工蜂和蜂王的一半。如此一来,学生会被雄蜂、蜂王和工蜂的发育情况产生很强的疑惑。此时,生物教师再引入单倍体方面的生物知识授课,这样有助于使学生自行检验自己的质疑结果,从而可以使学生明确相关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践行质疑实践,增强教学效果
俗话说:“知识源于生活,却又服务于生活”。高中生物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助于扎实他们所学理论基础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课程授课中,相关的生物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性活动,以便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素”这部分生物知识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具体表现。经过学生的观察,他们会逐渐了解和认识到各种各样的生物现象,比如植物在水平防止状态下会出现向上弯曲生长的现象;向阳面的植物生长比阴面生长更加旺盛等等。如此一来,在学生怀着疑问的心理解决相关生物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
总之,质疑能力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众多基本实践应用技能中的一种,是学生思维得到激发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使学生迈向哲理的关键,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授课的过程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为学生创设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同时需要创新当前的授课方法,以便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质疑精神,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从而确保他们全面发展。
作者:游余群 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摘要:
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合作学习,是当代中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体现了社会团队的协作精神.当前应高考的大势所趋,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依然水波不惊,致使课堂鲜有合作学习的活力.作为高中生物学科,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又是如何组织的?怎样才能创设恰如其分的合作学习的时机?在高中的生物学科的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交流合作的技能培养、教师的作用、评价的重点和方式等是什么?本文粗浅地分析了高中生物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让合作意识和能力已潜移默化为人们生存发展的一种品质.在高中进行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顺潮而动,在高中生物的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是作为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合作学习,营造了和谐的学习环境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在20世纪80年代《教育研究法》中就提及“合作学习”方法,强调了“合作”是为了不同个体的共同目的和个体间具有协调作用两个特征.时过境迁,这时候再次提出合作学习充分体现教育规律的慢慢实践的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是要根据学生的素质特点,从学生学情出发,按照个体间协调发展的需要进行分组,将个体技能与团队智慧血脉相连,营造了适合实际的合作学习环境,在个体与团队的探究交流中提升个体的能力、打造团队形象.因此,合作学习发挥了个体在团队中的能动性、强调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和互动性.正因如此,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层面的挖掘与拓展.例如,在学习《渗透作用原理》时,可以让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把鱼鳔的外膜紧扎在一个长颈漏斗上口上,倒置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颈口注入蔗糖溶液,然后按下图形式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做一个渗透系统装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明确分工,如准备材料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等等各个环节,需要组员的不同能力的组合,有理论导向、有实验操作、有数据分析.所以,实施合作学习张扬了团队精神,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建立了互帮互助的群体关系.在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团队共同解决的目标,资源共享、智慧共鸣、动与静自然和谐.在这种优化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学生何乐而不为.
2.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合作学习,激发出多种思维的火花
合作学习并不是仅仅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教学相长”体现价值.大教育家杜威在设计教学法中一度把合作学习作为不可缺失元素研究,他探究并实践了通过小组共同来完成认知的目标的教学过程.美国帕克学院,一所使学生在轻松且不失严谨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价值的学校,在19世纪初就实践了合作教学法,这一方法也极大的丰富了美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中学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之一,它地体现了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要求.在中学的生物课堂进行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现有的学习阅历,突出合作行为与团队精神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作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以及社会化参与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融合,这是一个需要在合作活动中展开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出不同学生之间的多种思维的碰撞,产生出璀璨的火花.例如在学习《细胞减数分裂》时,学生对生物产生的配子按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后代的染色体应该有多少条总是模糊不清.教材通过的数据表明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为恒为23对46条,这又从何谈起?这种质疑总希望在哪里得以启发,课堂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研讨,通过集体的智慧,很快得出了减数分裂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同源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分开的是-(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开的是-(姐妹染色单体)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减半)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不变)两次分裂都导致DNA含量-(减半)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质疑是合作讨论的出发点,通过合作过程不同的学生对质疑认知的角度不同,自然释疑方法也千差万别,在过程中将问题分析得淋漓尽致.所以,通过合作交流过程中不同思维的融合,让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得到训练,面对质疑高于全面而准确的思考,使得课堂充满活力而高效.
总之,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有效地培养学生感悟生物信息的过程,因为学生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才能让认知的动力火车快速驱动;实施合作学习是活化学生的和谐的人际交流,是在在团队精神的召唤下竞争中构建集体荣誉感的前提;实施合作学习是生物课堂教学中中的一种创新思维,让不同思维的激烈碰撞产生认知过程中的质的飞跃,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学生的技能与智慧.
作者:姜旗兵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
参考文献
[1]黄仕选.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23-123
[2]邓竞赛.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80-180
[3]顾学兵.高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5):120-120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营养健康探索
【摘要】
阐明生物教学与营养健康教育融合要注意的问题,提出生物教学与营养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营养健康;新观念;教学
目前高中生中厌食、偏食以及吃零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经常出现腹泻、腹痛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有必要在课堂中对学生渗透营养健康知识,让学生从多方面来了解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生物课程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可以在学科中渗透营养健康教育,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物知识了解某个生活的坏习惯会对人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让学生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促进营养健康行为的形成。
一、生物教学与营养健康教育融合要注意的问题
(一)联系生活开展教学。
学生的高中阶段是其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因此,在生物课堂开展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学,而且还需要注重与现实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早餐的情景考虑进来,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主要吃哪些早餐食物,学生会说自己会吃牛奶和鸡蛋。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指出“尽管蛋白质中蕴含着较多的营养物质,但是人在空腹下吃蛋白质的话,蛋白质很快就会被分解,剩下的还会以尿素的形式排除。经过这样联系生活,学生在吃早餐的时候,就会注意蛋白质食物和糖类食物的搭配食用,更好地将蛋白质的营养发挥出来。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就知道如何选择营养早餐,同时对各种营养物质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也有了了解。
(二)合理协调学科与营养知识教学时间比例。
教师还需要对正常教学时间和营养知识教学时间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不能因为过于注重营养健康知识的渗透而造成正常教学知识不能完成,如果这样就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在后期复习中会给学生增加很多负担,反过来影响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每节课花3-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渗透,将营养知识教学分散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就会丰富起来。比如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物”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大纲要求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水在细胞中占有的比例,水对细胞存活所起到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每天的生活中需要摄取一定量的水,这样才能够保持人体的水平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人在发烧的时候要喝大量的开水,这就是要补充发烧所散发出去的水。同时,在讲解无机盐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缺钙引起抽搐和骨质疏松的现象。这些内容都是在课堂中花费一两分钟的时间进行渗透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了解水、无机盐对人体平衡所起到的作用,也会形成良好的营养健康习惯。
(三)循序渐进开展教学。
目前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不喜欢教师和家长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更会激发学生的反叛意识,教学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在进行营养知识渗透的时候,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不能过于着急,让学生自己来体会营养物质对人体所起到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事半功倍的。比如学习“细胞的分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会涉及细胞癌变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癌症病例?癌症的主要病因是什么?胃癌、肝癌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的生活方式会引起癌症的发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营养健康观念来避免癌症的发生?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注重探究癌细胞产生的原因,就会知道癌症的产生与人的生活习惯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都会引起细胞癌变,不规律的作息习惯也会引起癌变,烧烤食物、腌制食物等也会造成细胞分化癌变。经过这样的引导过程,学生就会了解癌症其实与自己并不遥远,因此需要养成良好的营养习惯。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比单纯说教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二、生物教学与营养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积极开展课堂讨论。
具体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针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讨论,可以是通过叙事的形式来进行展开,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体会营养健康对人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的时候,主要是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再通过引导来开展教学。比如学习“糖类、酯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课前5分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组数据:国外快餐进入到中国食品市场后,就受到青年学生的喜爱,因此出现了青少年肥胖比例增高的问题,6-18岁的学生中,有15%的肥胖生,而且一些以前只有在老年人身上出现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开始在青少年身上出现。通过这些数据引导,此时教师问学生:“如何来避免肥胖呢?”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就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合理膳食,二是加强锻炼。经过这样的讨论过程,学生明白了营养健康饮食行为对人的重要性,以后自己也会注重自己的饮食行为。
(二)教师叙述生活案例。
一些营养健康知识是学生生活中很少见的,教师如果让学生单纯讨论的话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此时教师就需要将这些内容以叙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讲中增强自身的营养健康意识。比如学习“核酸”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核酸类的广告,让学生来辨别这些广告的真假,广告如下:核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营养物质,人体可以对核酸进行反复利用。在这个广告中就需要学生对“核酸”和“核苷酸”来进行辨别,核酸是大分子物质,而核苷酸是小分子物质,核酸的提取十分简单,而生产核苷酸就需要经过水解核酸或者微生物发酵法,这就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广告中所提到的核酸进入人体中会经历一系列的升华反应,刺激人产生抗体,严重的话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学生在看到核酸类的广告的时候应仔细进行辨别,谨慎购买。这样叙事性的讲解过程,学生很容易深入其中,在听完之后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营养意识也会提升。
(三)进行视频图片展示。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知识的渗透,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将营养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这些图片和视频就会更好地掌握营养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学习“细胞增殖与分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癌细胞的图片,让学生观看癌症病人晚年生活的视频。学生在观看中就会了解癌症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然后会珍惜现在的健康身体,也避免一些不健康生活习惯对自己身体的损害。又如在讲解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以及凋亡的过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观看细胞的这些阶段,从细胞到分化成人体,最后到死亡的过程,这些都是自然的基本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在延缓衰老的时候,主要是从膳食以及锻炼上进行努力,如果仅仅依靠一些化妆品是不能从本质上来缓解衰老的。
综上所述,高中生目前压力较大,如果没有合理的膳食保证,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就会降低。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营养健康知识的渗透,对大纲知识教学时间和营养知识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营养健康观念。
作者:秦冬妃 单位:玉林市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苏迎迎.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姜坤.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营养健康新观念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王修祥.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戚杏珠.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观念[J].新课程学习,2010(6)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转变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教育的发展需求。对于生物的教学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应付考试而已,我们要通过相关的生物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能力。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对教学中所有的因素进行考虑,通过对影响教学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合理分配、整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思想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过去的生物教学中,老师是课堂中的主人,学生只是课堂的参与者而已,所有知识都是通过口头教学来进行传授的,这与生物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精髓是相违背的。我通过对200名学生的相关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教师的传统生物教学模式是非常厌烦的,枯燥的课堂根本不可能引起他们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对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叛逆性格,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考虑这一因素的存在,只有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基于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将课堂中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改进,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开发出新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二、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生物教学开展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在传统教学已经尽显弊端的状况下,要想推动生物教学的发展,必须要大力推广新的教学模式,然而新的生物教学模式的推广显得举步维艰,主要原因包括下面几点。首先,老师在课堂中只是关注自己的教学,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对于课堂中师生的交流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到教师的心中,许多老师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是非常困难,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现在的生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第三,老师只是关注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和课后的知识巩固,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严重的阻碍。
三、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学校对于生物教学的认识还处于一种非常浅薄的阶段,认为生物教学可有可无,而生物教师更没有对这种思想进行转变。所以,要想大力推广新的生物教学模式,必须提高生物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我在最近几年的工作中一直对于生物教学地位的提高非常关注,开展了多次相关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现在生物教学的地位,达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生物教学一定要注重师生的沟通,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要想打破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应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效率。我们在生物课堂中加入多媒体的因素,可以使许多知识的讲解显得更加生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接受知识。例如我们对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的讲解,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分裂过程,而板书又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看清楚的,由于板书的讲解显得过于死板,许多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解渐渐失去了兴趣。但是,假如我们在生物的教学中加入多媒体因素,把细胞的相应分裂过程做成一个生动的flash,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我们通过多媒体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不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非常生动,还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师的口头讲解转化成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模式讲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引进多媒体教学,以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枯燥的缺陷。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地教授学生书本知识,而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教学的精髓就在于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实践的结合。所以,老师过于关注对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禁锢的反作用。对于理科学生的教学,我们不能只是关注知识的教育,还要关注他们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高。要让学生懂得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要把知识学活,能够在考试和学习中独立进行思考。
(四)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许多高中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各个年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生物的教学,在开始阶段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关于生物课程的相关知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目标进行讲解,使他们明白以后学习生物知识的重点在哪里。在生物知识的教学中要结合社会的热点,使他们明白生物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在课堂中适量加入一些课外知识,并经常给学生观看生物方面的科学短片。
四、结束语
对于生物课堂教学,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率,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生物教学的首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发展自身独特的个性,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作者:刘宏斌 单位:庄浪县第一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改革途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来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会出现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对新教育改革的接受程度等,这些都是需要一一去解决的关键问题。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密切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一切运动物质的组成结构成分以及某些物质的产生原理,研究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操作,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增加他们获取生物知识的信息量。增加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中的动手能力与主动思考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核心,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缺乏教学资源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导致老师在改革后教学授课时,会在知识点的选材上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两点:第一主要体现在生物老师课后习题的设计上,课后习题应是一天所学的知识点的综合,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设计作业,没有根据生物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去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点设计作业;第二是生物老师在课堂授课时,对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具备其独特的新颖性,吸引不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就提高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往往是课堂教学资源不足导致的后果。
2.学习目的性不强
高中时期是学生比较活跃的一个特殊时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性格比较叛逆,再者由于现代教学体制的问题,导致很多高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愿听从老师的某些安排,更别提课后习题完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以上提及两点以外,最主要的是高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老师在引导学生的道路上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尤其是生物教学老师,生物是一门以实验课程为主的学科,学好生物的前提是要学生们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动手实验,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上学习。这就变相地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动力。
3.改变教学方式
受孔子文化的深远影响,从传统意义的教学上来讲就要求学生要尊师重道,对待老师要言听计从,不能有自己的其他想法,这种观念深深的植根于老师与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当中。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只是在一味地重复着书本中所提到的知识点,一点也不懂得要学会变通,去拓展知识点所涉及到的内容,使得本应精彩绝伦的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授课要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自身素质不高
高中的一部分生物教学老师在实际动手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喜欢在课堂上对学生吆五喝六,导致学生对老师总是畏首畏尾,严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生物教学改革制度开始实施后,一部分生物老师对新的教学模式还比较陌生,对现代化的教学认识程度还不够,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现代的生物科学知识没有探索的动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首先是观念的转变,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性发展
对素质教育的水平尤为看中,为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老师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去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思想上剥离出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首先,老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高中学生的现代意识,因为他们是要步入大学校园生活的,在大学生活中现代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关键性因素。在生物教学上,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生物知识,便于赶超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要时刻关注当今社会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以及重要成果,将这些内容填充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学到书本外的生物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众所周知,生物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就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做实验之前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光读书和只动手是一样的概念,都是片面的单方向的高水平都达不到生物教学的目的。生物教学的改革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两者的紧密结合,反应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程度。
3.沟通与交流。
在生物教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多一些语言交流,尽量体现出一种比较民主的氛围,多组织一些相互讨论的题目。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这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准确掌握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于后期课后作业的设计以及不足之处的加强培训。
4.教学的准确定位
生物教学的改革中有很多种教学方式,如何利用这些方式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是老师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教学方式的正确使用,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控程度。
三、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的教学是一门很值得深究的学问,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深入到每一位生物老师的脑海中去,使其从老套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进行新型教育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发现。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改革,可以让生物老师有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来进行选择,因材施教,提高高中学生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爱好,为培养新一代的生物学人才努力奋斗。
作者:郭进 单位:庄浪县一中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关爱生命教育研究
高中教师能够在在教学当中推行涉及于人类自身的生命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对生命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在推行生命教育中,教师应教授给学生关于生命孕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认知到生命的宝贵,并能懂得去珍爱生命。教师推行生命教育可分为两类:一为回归至生命的本原,使学生可对生命的发展历程具有深入的了解,并扩展至对自然界所有自然生物生命发展历程的了解。二为教师需要重点让学生认知生命的可贵并懂得去珍爱生命,升华自身的生命价值并将其展现在生活中,提升自我的生存能力。生物学是研究生物构造、性能、发展等自然规律的学科,其存在意义是对于生命现象进行深入认知和透彻理解。从此一立场而言,其能够较好地作为校园推行关爱生命教育的平台。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及时代进步的趋势,美国学者唐娜•华特士,最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一些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体现了出来,让全社会都引发了深思:首先,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五大全球性问题尤其值得重视: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体现了在日益增长的人口状况下,各类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对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破坏等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着严重的威胁。“非典”疾病的可怖,“手足口病”的出现……都在警示人类需要与自然界和生物、动物和谐发展,懂得去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的生存与发展。其次,有些人对生命本身漠视的现象需要我们进行深刻反思。“虐待动物事件”层出不穷,“学生轻生”,“系列凶杀案”等等。在现实生活的实例完全反映出当代人对待自身或是他人、动物的生命不加以重视。同时也存在部分人在价值理念、心理行为方面产生了部分的认知误差,因此形成了部分悲剧结局,甚至还会因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令人感到惋惜和伤怀的事情。在教学实践当中生物教师能够应用生态学内容,使得学生对生命和平共处的和谐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教师在教授高中生物知识时可将生态学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认知到生命适应大自然环境的能力,启发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感悟,进入深层次的生命思考。教学当中教师应让学生知晓,在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世界里,不管其生命形式是高等或者是低等,是简易还是繁复,是水生还是陆生,都会有着生命存在的轨迹。所以,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知识,还需要使学生认知在自然环境当中生物生存的适应性,并且能够较好地体会到生命内在的和谐。
二、高中生物教学开展关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要帮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但在生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苦难与挫折,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很可能都会因为苦难与挫折而变得脆弱甚至不堪一击。面对这种情况,假如一个人没能意识到生命的构造发展,就难以理解其来之不易。因此,作为研究生命活动的生物学,可以在教会学生生命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第二、要让学生懂得去关爱他人。在社会的向前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社会生活环境,人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处,这样就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幸福美满。生物学关联到许多生物体生命与环境联系的内容,能够使学生懂得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较好地去包容、接纳、爱护他人。第四、“生命教育”的关键点应该落实到教育方面。显现为教育重要形式的学校教育,接受学校教育的主体对象为学生,教师教育的的重要职责是构建起学生高尚的人格,美好的精神领域,生命潜力的唤醒,生命品质量的升华,教师应该教授给学生懂得发自内心的去对生命敬畏和尊重。珍爱生命,珍惜青春岁月、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内涵
1.正确认知生命。
理解生命是认识生命的前提,同时也是关爱生命教育的本质,所以,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使得学生对于生命具有正确的认知。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就细致阐述了细胞结构造和发展进化的整体进程。作为构成所有生物生命体的基础物质的细胞,其进化过程是人类生命发展历史的一种体现,如细胞的繁衍、生长、老化、消亡和人类的生命周期也相类似。在教授知识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对生命进行正确的认知。
2.懂得欣赏生命。
从宏观视角来看待,大自然当中生物有着万千种类,生命形式多姿多彩。从微观视角来看待,每一种生物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都具有差异性的形态特性。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的《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体现出生物在进化过程当中的变化,以及生物具备的生命形态多样性特性等,它们完全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充分认知生物以及生物差异性的生命阶段的前提下懂得去欣赏生命。如懂得欣赏自我自幼及长不同的人生学习与生活阶段不同自己,并去领悟成长的快乐。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关注在教学中构建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对学生作为生命教育。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对生命具有客观性的整体的认知,并从个体生命整个生命过程来理解生命的存在意义。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生命,知晓生命的美好,在生命当中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并体现人生价值。教师应该理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存在着“叛逆心理”,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强化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追求生活的幸福美满,追求生命因为奉献爱心给社会、给他人而完美。
作者:王旭 单位:庄浪县紫荆中学
第七篇:认知同化论下高中生物教学
一、初步认识认知同化论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是由奥苏贝尔提出的,他认为学生能否学得新知识,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的有关观念。他提出了三种同化学习方式:类属学习(下位学习),指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会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关联、并把新知识归入认知结构中相关部分,就好像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入图书馆中一样。总括学习(上位学习),新知识为上位概念,已有的知识为从属概念,旧知识从属于新知识,比如我们是在学习认识了白菜、胡萝卜之后,才知道蔬菜这个概念的,而胡萝卜与蔬菜就是从属关系。并列组合学习,新知识既不与已有知识产生类属关系,也不产生总括关系,而是并列组合关系。比如生物中的遗传和变异,既不是类属,也不是总括关系,但它们之间仍有一些共同的关键特征,根据这些关键特征,它们形成组合关系。奥苏贝尔还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这是根据学习内容和已有知识的关系进行划分的,前者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学习,后者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的学习过程。他主张学生的学习应主要是意义学习,而绝大多数的意义教学是通过同化发生的。就高中生物而言,认知同化论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还能进一步有效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温故而知新,构建知识网络
认知同化论强调知识结构的构建,这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将认知同化论运用到生物教学中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高中生物教材的各个章节的内容很多是环环相扣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梳理好内容之间的联系,做好知识结构的构建。比如在教学“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为了认知同化论在课堂教学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要把这些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整个细胞生命周期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然后再具体的讲解各个小节的具体内容,最后再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搭建起学生的知识网络。为了加强教学效果,老师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通过复习旧知识来挖掘新知识。例如在进行“呼吸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问“绿色植物是怎样进行呼吸的?”,让学生回顾一下“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知识,让学生明白“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来进行呼吸的”,教师进一步追问“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应,那么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怎么被释放出来的呢?”通过这些铺垫不仅对“呼吸作用”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复习旧知识,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关系的理解。
2.应用范例,加深理解
高中生物知识的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是非常抽象的,如果不结合具体的实例加以详细解释,学生很难理解理论的内涵。传统的教学中虽然老师也会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但大多数都是书上的例子,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将生物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将生物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解生活中的许多生物现象,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了解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比如在教学“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学生对这一概念肯定会觉得陌生,教师此时应该联系生活实际中的现象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测量一天内自己的体温并记录下来,将学生的测量值做成一个线性图,学生就会发现人的体温始终在“微笑”范围内波动,这时候在提出“内环境问题”的概念,学生就可以理解人体内环境稳态对自己生命活动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学科,进一步地将生物知识同化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
3.注意定期归纳总结
现在很多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上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生物知识掌握不扎实、基础薄弱、知识点分布凌乱,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就是定期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高中生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定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总结,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良好的生物认知结构,将生物知识同化到学生的脑海里。在现代科技领域,生物科技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也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显华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