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思考(7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教学思考(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生物教学思考(7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扎根生活

【内容摘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困囿于书本知识,割裂了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乏味。我们高中生物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展生活化教学,使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生活化,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活;有效教学

传统的生物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钳制,教师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将机械重复当作“巩固”,将课后苦练当作“题海”,死记硬背当作“强化”,学生陷于书山题海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加之,教师重知识本位轻学生本位,割裂了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乏味无趣。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行生活化处理,开展生活化教学,拉近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生物知识并用其去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1.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之中,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在《其他植物激素》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在现代农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随时品尝新鲜的水果,这都归功于人们对植物生命调节的认识,归功于人类对植物激素的了解与使用。通过阅读课文,你对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的合成部位与作用了解吗?”教者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之用。

2.分析热点,感悟生活。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教师可以将热点事件引入课堂,能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联系地沟油事件、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转基因食品安全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关注生命。

3.联系史事,关注生活。

教师要联系生物科学史,了解科学家的生平趣事、理论定律的发展过程、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前沿生物技术,又能丰富学生人文内涵,让他们从史实故事中感受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精神。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1.运用生活资源开展实验探究。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生物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讨论交流,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技能、丰富情感。如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烘干载玻片,将其放入盛有8%的HCl的小烧杯加热水解,用蒸馏水缓流冲洗玻片,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对选取材料、操作目的进行思考、交流,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2.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视听手段。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能使复杂的、微观的、难以观察的现象变得形象直观,倍受师生的青睐。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视听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顺化知识。如在《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中,教者分别呈现血细胞、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对其生活环境进行对比,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不同,它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因而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

3.注重资源开发,拓展知识视野。

教师不能困囿于教材,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将生物课堂延伸至课外,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生物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生物教育基地,让学生接触到活生生的生物资源,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借助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抽象知识的讲解,使生物学的分类、形态、结构等内容变得枯燥乏味。教师要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将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厘清,从而使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学中,教者让8位同学腰间系带,扮演DNA结构,4位在前右手分别持有A卡片、T卡片、C卡片、G卡片平举,左手抓前一位同学腰带上,4位在后,他们的顺序按碱基互补配对。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

课堂作业不必局限于书本,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经历调查走访、搜集筛选、数据分析等探究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生活化的作业能引领学生关注课堂、关注生活,逐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去认识生活、改善生活。如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调查超市、家庭中的食用油品种、家庭食用油的用量,从网上搜集、走访医生了解有关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的资料,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能让学生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加强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引领学生运用生活的眼光观察、从生活的角度思考,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高中生物教学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作者:钱钦玲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参考文献】

[1]孙战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样态[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黄蕾.利用学生经验和创造力使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理化生教学研究,2013.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活跃气氛营造

【摘要】

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既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而这种精神环境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的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调节和营造。文章从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状况着手,重点分析了课堂气氛的调节与营造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气氛;调节与营造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生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对生物的学习能力,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为此,教师将科学合理的调动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生物教师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探索如何快速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任务当中。新课改实施标准下,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实现教学任务目标。

一、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展开

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对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规划,要求将学生看作是教学任务的主体和中心,一切围绕着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迎合了新课改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资格,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实现生物教学目标。生物学科是高中学生们新接触的新学科,学生们往往会认为内容枯燥、乏味,其实不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生活现象可以通过生物学习的内容进行解释。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要向让学生们认识到生物的实践性,以及生物的真实价值,促使学生们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从课堂内容本身出发,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开心、有趣的生物课堂,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学习内容中,体会学习的快感。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生物教师必须注重对课堂教学气氛调节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生们在快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将知识掌握。在调节课堂教学氛围过程中,教师着重从学生本身出发,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参与力度逐渐增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调节方式中,对学生情绪的引导以及个性的培养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例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彻底摈弃传统教学方式,填鸭式的讲解模式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影响学生们对生物学习的积极心态,使得学生们无法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生物知识。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将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课堂变得趣味十足,也充分结合学生们的个人喜好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也要适度的进行调节课堂氛围,有效的控制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确保正常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发挥课堂教学多元化特点,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愉悦。关于如何塑造课堂教学氛围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师要预先进行精心设计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也应该积极主动投身于活动教学中,实现生物教学的最大化。总之,生物教学氛围的营造都是为了实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生物学习能力,发挥生物教学的生活实践应用能力。

二、注重互动和交流,打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处关心和爱护学生们,除了在学习上关心学生们的掌握程度之外,还要在生活上关注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付出和努力。从而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从一定层面上对提升课堂教学氛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生物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在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往往教师占据主动地位,学生们并非主动积极参与,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师的作用,积极的与学生走在一起,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学生走向阳光。教师尽量与学生建立一种知己好友的关系,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通过教师的积极心态以及动作影响给学生传达了积极的学习信号,使得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对生物教学自然产生了兴趣。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对于学生们对生物教学的想法和看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经过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积累,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们很可能会因为喜欢教师而从此爱上了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师生关系的打造,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目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形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频频出现在了教学课堂中。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使用,也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的发展有效助力。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多媒体辅助工具的应用对教学环境的影响是积极乐观的,实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优化了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生物学习变得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和调节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起着重要的影响。生物教师必须努力想尽各种办法和途径,为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作者:李慧杰 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高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高云霞.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2]任宜君.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气氛调节与塑造分析[J].考试周刊.2014.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植入营养健康教育理念探析

【内容摘要】

生物学科中的很多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关于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在这样便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对这块内容进行讲解,以便学生能够能快更好的掌握,从而让学生看到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物教学;营养健康;教育理念

一、营养健康教育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营养健康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很缺乏必需的营养健康知识。所以,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营养健康知识迫在眉睫。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很多适合营养健康教育展开的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更加直观的方面学习相关的营养健康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相关教学要点的掌握与记忆。

二、怎么更好的在教学中植入营养健康教育理念

1.生活化教学植入营养健康教育

情境教学是生物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展开对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时同样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将其逐渐得以渗透。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与教学情境的构建来丰富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领会,尤其是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渗透到生活实例中,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来展开对这部分内容的应用与实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死板,而且更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自己的日常活,进而引导他们逐渐养成更为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可以通过学生为自己制定有营养并且保证均衡的一日三餐。在为自己制定三餐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到自己是否存在营养失衡的问题,从而知道营养平衡对于身体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学生制定的食谱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明白身体是如何将这些食物的营养吸收的,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很多生物课程的教学情境中都可以合理地渗透对营养健康的教育,教师对于教学过程要有更为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2.探索和研究教学植入营养健康教育

探究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同样可以将营养健康教育渗透到探究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值得探讨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这既能够集思广益更好的分析和探讨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更好掌握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在生物课堂上渗透营养健康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所讲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营养健康的探讨问题,让学生首先展开独立思考,随后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究,最后得出问题探讨的结论。

3.教学案例植入营养健康教育

营养健康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透过案例教学的形式得以渗透,这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也有着很好的实践性。在生物课堂上,教师会引导学生展开很多案例分析,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透过案例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领会。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们渗透营养健康的相关理念,要让学生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引起重视。从而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生中逐步养成。营养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们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知识与理念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与行为中,这样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例如,在解“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肥胖现象和超重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肥胖疾病是和饮食有关系的。另外,也要让学生们明白节食减肥并不是健康的减肥方式,健康的减肥方式是均衡营养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的有机结合。此外,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人可以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存活二十天,而没有水的时候却仅能存活三天。从而使学生学习到“细胞中的无机物”这一生物知识,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思考问题,会认识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性,进而养成多喝水的习惯。这些教学案例不仅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这些也都是学生们十分关心与关注的话题。透过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健康意识,很多营养健康的知识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更为深化,这对于实际教学过程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让营养健康方面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渗透,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生物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能够带给我们一些有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的日常饮食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无论是在案例教学中、情境教学中还是在学生们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深化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重视程度。这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认知,也能够培养学生具备更好的生活理念与生活习惯,最终达到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的教学目的。

作者:邹礼枞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董志彪.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杨永丽.健康营养行为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培养研究杨绪[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探讨

摘要:

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学习中,生物教师要倡导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寻求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

受我国当前国情所限,应试教育仍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新课改的推广与应用就是针对此教育弊端,采取的相应措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为新课改,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宗旨是提高学生素质。但到目前为止,部分教师仍简单的把新课改认为是教材的改换,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更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实现转变[1]。

1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教师水平限制

教师水平有限,会影响生物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水平限制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教学理念存在问题。新课改的理念是要求教师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又不影响教师的主导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缺少主观能动性,而且部分教师仍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教学质量[2]。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于高中生物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全面,就导致没有办法实现生物科学的有效教学。

1.2课堂教学效率低

课堂教学效率低,主要是由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资源匮乏及过分追求形式化的课堂氛围而导致的。教学方式单一是指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来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方式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资源匮乏是指教师没有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来选用习题和试题,并且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罗列高中生物的知识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对教学效果起到帮助作用,但一些课堂气氛只在表面发挥了娱乐作用,并没有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针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问题的有效措施

2.1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

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措施,避免教师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提高生物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当其冲。具体可通过几方面来提高:第一、教师自进行阶段性“充电”;第二、教师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的相关培训来丰富知识含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根据新课改中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

2.2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有效性的提高需从四方面来把握。

1.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非常抽象,学生不愿主动学习,教师可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2.要进行探究式教学。此方式完全贴合新课标的要求,更多地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作为指导人,为学生选取合适的课题,在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后,鼓励学生科学地进行实践。

3.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当加入多媒体素材[3]。高中阶段的知识大多难以理解,教师口述不够直观形象,这就需要适当借助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知识的应用方法,不但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提高教学效率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选择中,教师在立足教材本身的前提下,要努力从生活中发掘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利用。这种方式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联系实际。

2.3搞好实验教学工作

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各类科学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教学中,要把创新理念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去,再与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2.4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现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现代意识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学习课程知识时,应偏重于现代意识培养,以此提升自身生物科学知识素养。同时要求教师本身也应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通过培养学生现代意识,促使学生成为符合现代生物学发展所需要的生物科技人才。

3结束语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的号召下,通过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变,让学生将生物学好,对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提高,以及生物知识系统化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途径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王斐悦 单位:河北正定中学

参考文献

[1]郑远践.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5):298-298.

[2]阮善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6(2):39,50.?

[3]蒋文铭.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关爱明天,2015,(6):240-241.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学案导学模式运用研究

摘要: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好学案的设计,掌握编写的原则,研究学案导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重视学案指导预习和学案课堂导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关键词:

学案导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实践,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文章对此进行相关的研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

生物教师在进行学案设计时,必须明确设计的目标,站在专业的角度把握好学案设计的方向及难易度。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索,从整体上提高各项活动的可行性,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课程结束时做好全面的评价,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二、做好学案的设计

学案设计是学案导学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它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心血来进行设计。教师可以从全局上进行把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有计划性地进行学案的设计及完善。

(1)立足教材,分清教学中的重难点。

学案设计是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来进行设计。明确每一个学案编制的重心,突出主次,有目的地进行内容及方法的调整,合理使用现有的教学素材。

(2)合理控制学案的编制内容。

教师自身可灵活控制内容的长短,主线明确,循序渐进,从各个阶段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1)突出学习目标,从多角度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案中明确指出本节课程的重难点,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这样可以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2)做好前期的讲解及课题的引入。教师可设置几个生活化的热点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鼓励学生仔细翻阅教材,从中找出原因,顺理成章地将课题引入。再将新旧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

3)实施课堂导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小题目来引导学生去自由探讨,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逐步增加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及题目的解析中去。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

4)做好课堂总结,及时进行课后知识点的巩固。教师可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认知,选取部分较为经典的案例进行巩固训练,做到主次分明。同时,在课后训练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来进行巩固,重视学生基础的沉淀,为后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掌握编写的原则

目标性是学案编写较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它要求教师在编写的过程中突出教学的目标,并始终以此为中心开展各阶段的编写工作。同时,以学生为主导,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其服务的重心依然是学生,其目的依然是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设计的探究性、创新性、灵活性等特点,始终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点的探讨中。灵活运用多种素材、方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实现优化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四、学案导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

(1)学案指导预习。

学案编好后,提前一天印发给学生,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阅读,并且完成课前预习的内容,为第二天课堂自主构建知识做好准备。第二天上课时,老师要通过提问等形式检查学生是否预习,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2)学案课堂导学。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和学法指导。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情景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引入新课,然后根据学案提出自学的要求,并进行学法指导。

2)学生自学教材。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学案的指导下开展自学。同时,要求学生边自学边完成学案的部分内容,教师随堂巡视,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

3)分组讨论交流。自学时间到后,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相邻的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设一组长组织讨论。先让每个学生分别提出问题,组员共同解决,简单的内容少花时间,把讨论重点放在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上。

4)精讲释疑,巩固训练。经过自学和讨论,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难点的讲解。可通过相关题目的训练来检查教学的效果,逐步加深题目的难度。

5)合理安排复习及学案的分析。课堂结束后,可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准时将学案上交,对于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可进行重复的讲解。

五、结束语

学案导学是近年来实践效果较为显著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对于实现高效课堂十分有利。学案导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高中生物教师设计出较为科学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引导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巩固,教师则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并把握好学习的进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的成长都大有裨益,值得在实践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彭森辉 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

参考文献:

[1]曲姝.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

[2]王克华.导学案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运用实践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3]张萍.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上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研讨策略研究

【摘要】

生物课程是实验性极强的科目,它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具有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特点,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高中生在学习生物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这也是导致高中生物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高中生物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为了实现科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有效运用课堂讨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实践中要更加重视课堂讨论。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有效地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对学生生物学习潜能的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到底应如何有效运用课堂讨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恰当话题。

话题的选择对于课堂讨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选择一个恰当的话题才能真正发挥课堂讨论的作用。众所周知,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如何高效的学习,节省学习时间也就成为了高中生所热切关注的问题,如果选择的话题不恰当,无异于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导致生物教学效率的低下。具体来说,课堂讨论的话题选择应该满足几个要求。首先要注意的是话题的难度,教师选择的讨论话题必须难度适中,如果过于简单也就失去了挑战性,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得出答案的问题也就没有进行课堂讨论的必要了,这样的话题不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而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一个有难度的话题信息量很大,往往需要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也会有所迷惑和争执,如果选择的问题难度过高,讨论时间过长会耽误正常的教学进程,出现“得不偿失”的教学现象,因此,讨论话题既要有难度,又要保证难度适中。此外,话题的趣味性也是十分关键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为学生提供探究乐趣。

二、科学设计问题。

针对高中生物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特点,一个话题的提出需要搭配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确定讨论方向,经过独立思考亲自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说:“离开光合作用我们也就无存活,因为植物依靠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每天呼吸所需的氧气,那么,光合作用具体是在叶绿体的哪一部分进行的呢?”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为接下来的课堂讨论做铺垫,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参与讨论。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话题抛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讨论,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带着自身的疑惑与他人交流,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人云亦云的情况出现。可以说,巧妙而科学的问题设计是获得有效课堂回馈、是发挥课堂讨论效果的最佳途径,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课堂讨论的运用就要注意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的问题设计。

三、丰富讨论形式。

课堂讨论在教学实践中被普遍应用,作为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在应用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讨论形式,赋予课堂讨论新的活力。一般来说,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分析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形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但我们知道高中生物信息量大,内容难度较高,学生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和观察能力是有限的,在探究某个问题时往往需要借助小组的力量进行合作探究,因此,小组讨论可以说是课堂讨论中运用最广泛的形式。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要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爱好、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合理分组,考虑到小组成员间的差异性,不能出现盲目的进行小组讨论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此外,教师要合理控制小组人数,通常来说,两人一组最佳,要针对讨论话题的难度具体分析,若话题难度较大可适当增添小组人数,小组成员间应明确分工,分配好观察、记录、操作等任务,以此来提高讨论的效率。

四、课堂讨论的反思。

课堂讨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一直被广泛的应用,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生物教学实践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目前的课堂讨论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很多教师只注重少数同学对讨论结果的汇报展示,而我们进行课堂讨论必须避免轻结果重形式的现象,这是课堂讨论的一个误区,我们应该真正发挥课堂讨论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教学开放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探究兴趣,完善自身生物学的知识体系。任何教学方法都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我们要针对课堂讨论的特点,合理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

五、总结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应用课堂讨论可以改变以往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机会和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合理运用课堂讨论,并通过课堂讨论打造出适合学生发展和进步的科学课堂,其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系水平,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作者:王甲成 单位:江苏省泗阳县致远中学

【参考文献】

[1]陈立梅.讨论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4).

[2]刘宗翟.课堂讨论在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0).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注重学生课堂思维系统性分析

【内容摘要】

高中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时懂时不懂的情形,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缺少系统性,也就是思维缺乏系统性。思维的系统性表现为学生构建知识时的思维顺利程度,而这与生物知识构建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情况有关。基于思维的系统性去建构知识,可以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

高中生物;思维;系统性知识构建;问题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上,这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是一种突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课堂上只是注重某一个环节的改革而忽视了整体性,尤其是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的话,那学生的学习将会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这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对此,系统论的观点对教学就有了强烈的启示作用。本文试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谈谈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系统性。

一、思维系统性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听得懂,一会儿迷茫,这仅仅是内容的难度不同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学生的学习缺少节奏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不处于一个系统的状态。理论与实践都表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系统性对知识的建构有着直接的影响。谈到思维的系统性,有些人可能感觉到陌生,可是如果谈到思维的连续性,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有熟悉的感觉。实际上,思维的连续性取决于思维的系统性,这里可以来看一个例子。在“生态系统的稳态”一课的知识中,学生所具有的阶段生态系统的知识与本节要学的种群、群落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个联系,这个联系如何发生,取决于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只有学生的思维在充分调用了阶段生态系统的知识基础之上,再去有效地加工种群与群落的知识,那么,学生才会在个体与群体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也才能理解其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其中的系统性体现在,学生对不同阶段的知识的加工程度,即原有的生态系统的知识能否被有效回忆,新的种群与群落知识,及其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能否被有效加工,两个学习环节能否有效结合等。只有这些环节有效结合了,有效教学才有可能发生。问题在于,学生的这一知识建构过程往往是难以具有系统性的,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是否有效调动原有知识,如果教师不注意不同的学习环节的衔接,那在非系统性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就会出现困难。因此,实际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只有让学生处于一个完善的学习系统当中,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连续。

二、基于思维系统性设计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系统的状态之下呢?这取决于教学的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与控制情况。先说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具有系统性。事实上教学中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因为教学内容是由教材确定的,因此教学顺序就往往取决于教材的编写,事实上,教师的教学更多的应当考虑到不同的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的构建情况,比如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课的设计中,一般是依次给出生物圈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等几个概念,以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奠定基础。但实际教学中如果就生硬地按照这个顺序来设计,那教学效果就不会很好。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在理解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时候,往往会基于概念理解的角度认为生态既然是一个系统,那就是由一些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子系统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不同类型的生物是不是有着不同的系统?整个自然界如何成为一个系统的?这些问题将是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非系统的状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据此设计教学。笔者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事先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以了解学生思维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可能的答案,即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进行了预设,包括对正确的答案如何肯定,对错误的回答如何引导等。譬如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所产生的问题,然后向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与物质循环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以最终构建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思维系统性的背后是尊重学生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的教学要以生为本,这一理论认同起来并没有困难,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存在挑战。怎样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笔者以为,从知识构建的角度来看,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思维为本,只有知道了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规律,也才能有效地设计出教学。

四、总结

思维的系统性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思维的系统性与生物知识的系统性,与生物知识构建的系统性几乎是重叠的,因此重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就是对学生构建知识规律的重视,也是对学生学习规律的尊重。只要学生的学习满足系统性需求,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就会如同流水般顺畅。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维规律,以把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会让课堂的系统性变得更强。当然,问题解决的同时往往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而这将意味着下一节课的教学存在着新的挑战与魅力。

作者:孙美琴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2]吴新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生物技术世界》,2014(2).

[3]张思宁.心理系统与思维系统的关系解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