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应用研究(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掌握大量知识技术的人,更为主要的是拥有坚实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人,而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显然难以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中,四五十个学生处在同一间教室听课,教师向他们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理念。不仅如此,应试教育的存在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行为的模板化,也同时导致了学生的两极分化。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研究,着眼于教学中的问题,并从分层教学法的视角上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学科拥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但是这一充满新奇的学科,却被不适当的教学方法所湮没。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采取板书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方法虽然更快捷,能够使学生吸取一定的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初中阶段,每一个学生个性鲜明,在对知识的掌握及理解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是慢热型,他们对知识的即时掌握能力较弱,而在事后的认真钻研之下却能学得更加深入;有的学生是快捷型,他们对知识一点就通,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难以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有的学生是高效型,他们能够以最大速率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如此一来,教师的反复授课对他们来说索然无味,学习生物的兴趣也将逐渐消失。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学生,教师的统一授课方式都将致使学生被阻挡在前行的道路上,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对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十分不利。而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对学生进行分层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其学习上的优缺点,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优缺点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及学习特点将学生进行组合交流,这不仅仅能够促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取得学习上的收获,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班级和谐氛围的形成。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变态”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促使所有的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首先依据生物成绩将学生进行分组,能力较高的学生通过预习之后,在课堂上询问有挑战性的问题,领悟更高层次的生物知识,如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方法;能力较低的学生则询问基础的问题,在巩固基础的基础上提升生物学习能力,如变态的分类及定义。通过分层教学,有效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切合实际的提升。
2.对教学方法的分层
在备课方面,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备课,并且在备课过程中明确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保证教学效率,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在进行讲课过程中,对分层中较为优秀的学生采用半自主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独立分析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并且记录疑惑等待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多讲解基础知识,如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的意义等,当讲解完基础知识,再讲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机理,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授课方面,统一授课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暂时难以改变,因此,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增添自己独特的分层想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学好生物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如提问环节,教师可以将问题分层,并且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问答,对回答对的学生加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加以激励。这种提问模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对自己的自信心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得长远发展。
3.对课外练习的分层
有头有尾才能全方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课外练习也必定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对课外练习的布置中,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如生物基本概念的形象理解作业;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从概念的角度出发所可能考核的实际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概念所可能衍生出来的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以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练习,并且不断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总结
毫无疑问,分层教学法与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教学程度以及教学需求是相符合的,通过分层教学,学生才能够取得所需要的教学,以获得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要平等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才能拥有对生物学习的信心和对向光明未来前进的动力。
作者:龙春莲 单位:峡江县罗田中学
参考文献:
邓为民.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生物教学[D].郑州:河南大学,2007.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思考研究
[摘要]
初中生物是初中课程中的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奥妙和本质。如今的生物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所创新,教师本身的角色定位也要有所转变,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笔者作为一名生物教师,从事生物教学多年,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针对初中生物教学,笔者总结了几点心得,仅供广大读者借鉴和参考,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积极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 思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生物教材也是几经改进,就是为了适应当前学生现状,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更是对教材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一、教师要善于反思,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师,除了拥有过硬的初中生物教学水平以外,还应该具备不断反思的能力。不是每一个教师都会反思,但是会反思的教师就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能加以改进,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当代教师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教书匠”,而是向着多方位、全民型人才进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考验的是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本身综合素质是关键。所以教师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还有哪些不足,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需要怎样改变,体察学生的感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总之学会反思的教师一定会有进步,更适合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二、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不能照本宣科,要开展提问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师生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际开展互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更难容易表达自己的学习欲望和对生物课程的热情。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也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在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地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三、善于创造情景,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师应该致力于初中生对生物课程兴趣的培养。初中生物课程本身会涉及到一些小实验,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师生感情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我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来讲,在开展生物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入和创设情境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如果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引入小实验,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教师要想办法拉近学生与自己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教师。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果学生对一位教师有意见,就很容易对这门学科不感性趣,影响教学质量。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十分必要,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人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而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这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五、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首先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做一名自信、乐观、积极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教师的自信心来自于不断的自我磨练与提升以及良好的心态。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课后生活也是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机会。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证明自己,也可以通过课余活动提高自信心,培养良好乐观的心态。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人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学习的关系,更是朋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六、总结
总的来说,要想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要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与学生做朋友,通过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要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自信心。总之要想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要从多方面下手。
作者:葛红梅 单位:大安四中
第三篇:初中生物教学学生环境意识培养
【摘要】
生物学科与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生物知识而且还要参透环境意识。当前,在类的生存环境面临重重危机,教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环保问题,增强环保观念,用实际行动为保护我们的碧海蓝天、生态家园做出一份贡献是新时期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
生物科学是当今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它既揭示了生物体本身的生活、活动规律、内部构造也阐述了生物体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因势利导的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作者从事生物教学多年,现就这方面浅浅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地球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人也是自然界众多生物中的一种,由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过度攫取与开采,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近年来频繁报道的温室效应、酸雨现象、雾霾、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环境问题,很多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也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此,要想在地球家园上好好的生活,我们就必须重视环保,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也使人类得以繁衍和生息。
二、挖掘生物教材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探讨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例如,在学习“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时,列举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万余种;现存的我们熟悉的大熊猫不过1000头左右,朱鹮不超过100只,云南的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等等。通过这些数字,不难看出一些动物濒临灭亡,人口的不断增加通常是导致这些悲剧的导火索。如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
三、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当地生态环境
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生物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调查,这样不仅拓展了大家的学习视野,而且也能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的特点。如讲解《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章时,我们就组织学生进行了公园生物调查活动,以垂柳、小叶黄杨、连翘、杨树、玫瑰、荷花、竹子、玉莲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探讨每种植物适应的环境情况,主要价值、形态特征以及分布区域等特点,并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亲近了大自然,通过观察、分析、搜集资料等环节,大家不仅了解了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分布情况,如杨树属于杨柳科,具有喜光、喜湿、适应性的特点,而且主要的价值是制造纸浆和药材,外形特点是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主要分布区域是北半球温带、寒温带森林树种等,而且学生也亲身感受到植物多样性给当地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保护植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理论联系实际保护环境在身边
环境保护要从身边做起,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们自己找身边破坏环境的点点滴滴,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身边的一些浪费行为还在继续上演着,每次看到食堂中有一些同学把大量未吃完的饭菜倒掉,我就会感觉到深深的心痛,这些食物,如果在灾区,会使多少儿童填饱肚子呀;每次见到厕所中的水龙头没有闭紧,滴出一滴滴清澈的水,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眼泪吗,这些说在一些干旱地区,能派上多大的用处啊?中国是一个人均物资缺乏的国家,如果再这么浪费下去,国家的环境怎么能撑的下去呢,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的例子,例如罗布泊变为沙漠,敦煌的壁画变色,就连舟曲的泥石流,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人为的破坏,人们为了资源肆意破坏,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所以,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环境的方式。废物再利用有没有想过,洗碗水可以至少用两次,一个商店里的塑料袋也可以使用多次,这也是节省资源的表现。很多东西用完了还可以在别的用途继续使用,比如一个吃完的巧克力的罐子,并不用直接扔掉,稍加修改,就可以用来装些零钱,又美观,又增加了物品的使用率,资源的再利用,也可以变相的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创新教学形式实施环保教育
学校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此外,我校还经常观看有关环境保护的影像及开展以环境为主题的班会、办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板报、写关于保护环境的小征文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让这种意识时时与现实生活与身边人和事紧密联系起来,让环保教育与行动深入进行。
六、总结
总之,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身为一名生物学教师时刻把保护环境不仅挂在嘴边,还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主人,大家从不同的领域与岗位积极有效地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祖国环境在你我他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清新怡人,干净美好吧!
作者:王照升 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二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永成.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年20期
[2]朱乐霞.论初中生物教育中环境教育思想的渗透《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1期
[3]徐焱初中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环保意识《时代教育》2013年4期
第四篇: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法运用研究
摘要: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生物更是学生学习以及对于更深层次生物科学进行学习探索的基石,因此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了初中教师急需解决的任务。实验教学法是师生在实验室里实际操作的直观型教学方法,是实现新课改制定的目标,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重要性和其应用策略两方面对于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法 策略
生物这门学科立足于实验,且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仅仅停留在书本表面,靠“背实验”过关的学生已经不符合各大学校招生的要求,是否拥有动手操作、收集、选择应用和分享信息等能力以及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精神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可见实验教学法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的方法,这也决定了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1.1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和概念
由于生物学本身属于理工类,科学性强,书本中看似简单的规律和概念往往都经过了前人的抽象和总结,不易理解。此时运用生物实验就可以起到“破题”的作用,将原本晦涩的知识用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1.2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1]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仍是形象性思维,即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其记忆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印象会更深刻。而且初中学生还有有好奇心强,易被新奇独特的事物吸引注意力的特点。实验教学法由于探究性和趣味性比较强往往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考和对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做一个生态瓶并且要求学生自主对于生态瓶中各种物质的变化自主做出记录并及时给予相应指导,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经验与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知识也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实验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因素,生物实验教学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对此笔者从几方面提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策略以便于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把实验效果和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1加大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
切实按照课程改革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和生物实验材料,充足又安全的设备是实验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2]。此外对于实验材料不足的情况,笔者建议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地点的气候特点并结合课程内容,去采集当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这样在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又相对的降低了实验成本。
2.2边学边实验
边学边实验是指在实验室的大环境中,在教师在旁边指导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实验。这种做法是要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其中的乐趣,实验成功时体会到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在实验之前详细的像学生讲述实验的详细步骤,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洋葱表皮的获得方法,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在之后学生的单独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旁边巡视观察,如果发现有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立即出面指导,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实验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教师清晰的了解学生学习和实验的难点,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3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近年来,我国新课改教育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识,面对困难时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是强调了对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笔者认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在培养学生上述能力方面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把教学带回到前人探索新知识的原型,初步教授给学生关于生物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制订探究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初中生的各种思维方式,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以及实验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对一切事物都秉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以激发学生思维。当生物实验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时,教师应带领和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实验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不但升华了学生对实验的领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综合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实验时,出现了个别同学加入碘液后,三个试管内液体都变蓝色的情况,也就是说实验失败了。在这之后教师应做的是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探讨实验失败是否与馒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温水中放置时间的长短有关。另外在讨论之后还应该鼓励同学自主设计实验,积极探讨实验的另一种情况和方法,这一步骤进一步深化了实验,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种实验教学方法比传统的“填灌式”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更好一些,所以在开始接触生物学的初中就开展这一教学方法显得格外的重要。各种有趣的实验能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有一种新的视角去了解和观察实验的同时也是教授了学生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在完善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法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应用实验教学法,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作者:徐和 单位:杭锦后旗教育局电教站
参考文献:
[1]薛妍.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10).
[2]林霏.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4).
[3]宋凯波.让初中生物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科学探究应用
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到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中,逐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教师需要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优化,让学生逐渐对科学探究的流程和策略进行了解,重点是让初中学生学会设计和实施对照实验,让学生实验过程中变量唯一性,这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一、科学探究面向所有学生
科学探究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而不是仅仅为某几个学生准备的,因此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实验的时候,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进行合作式的科学探究,在小组中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给每个学生都安排一定的任务,尤其是对于一些沉默寡言的学生,更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让这些学生能够有信心参与到和探究中。而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避免一些优秀的学生控制把握局面,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对探究过程有所贡献,学生也会明白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消化与吸收”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指出,人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需要借助到酶,如果没有酶的话那么食物的消化过程就十分困难。教师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比如之所以人不能像牛羊一样直接吃草,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内没有可以消化植物的酶。为了验证“酶的重要性。”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合作来进行实验探究,一组学生用加酶的洗衣粉来洗衣服,而另一组学生用没有加酶的洗衣粉来洗衣服,最后对衣服的清洁程度来进行比较。在整个实验中,两组同学除了洗衣粉的种类不同以外,其他的量都是相同的,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参与到了实验探究中,并且学会了变量控制的实验探究方法,学生在探究中也理解了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二、科学探究注重能力梯度
科学探究的过程应该是由难到易、循序渐进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的时候,也应该设置不同的难度梯度,让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够逐步提升。教师在早期探究的时候,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对这样学生就会了解知识点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方面,学生在设计探究方案的时候会有所依据。早期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来进行的,但是随着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提升,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并且对实验过程进行准确的表述,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也需要做出解释,学会正确的数据分析,能够怀着一种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实验结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了解不同的生物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应该进行定性探究还是定量探究,便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部分内容比较难,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需要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物质变化过程进行了解,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就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刚开始就是让学生阅读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资料,让学生对着两个生物过程加深理解,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模拟过程,通过动画制作来对这两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力变化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就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解。最后教师就让学生来进行相关的探究实验,比如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等,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探究,都在这样循序渐进的科学探究中,学生就会完全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三、科学探究需要支持条件
在生物探究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材料工具,这样才能够便于探究过程的准立进行。而教师需要给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支持,一些学生提出新的观点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进行肯定,并且给学生提供条件来对其想法进行验证,即使一些想法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教师依旧要提供给学生条件,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探究,当验证自己的想法不正确的时候,学生就会加深印象。一些生物探究可以在实验室里面完成,而对于一些实验就需要到户外开展调查,教师需要陪同学生,保证整个探究过程的安全进行。学生在探究结束之后还需要进行总结,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找到探究中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就能够为以后的探究过程提供经验。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一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植物种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植物来进行种植,来观察植物每天的生长状态。一些学生在对植物观察的时候,选取了一些根茎植物,比如水仙、风信子、郁金香等,将这些植物种植在营养液中,选用透明的种植器皿,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根茎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直观的观察。而在此科学探究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培养的植物和器皿,然后给学生提供养殖的地点,这样就便于学生的观察。学生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来写观察日记,最后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和课本上讲解的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过程就会有直观的感受,加深印象,对后面知识的理解也会起到辅助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就需要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够动手来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作者:朱琴 单位:江苏南通市东方中学
第六篇:初中生物教学递进式生命教育方法探析
生物学蕴藏着关于生命、自然的奥秘,生物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比较大,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增加了很大的困难。长时期,学生课堂参与度比较低,对于学习生物缺乏热情,对生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些因素阻碍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递进式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剖析神奇的生物学,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促使学生对生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简化生物教学难度,让学生逐渐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递进式生命教育方式。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进行探讨。
一、情景教学,吸引学生对生物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情景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构建课堂教学情景,可以有效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为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从而充分激发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递进式生命教育需要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学生可以真正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一生”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的时候,由于绿色植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日常常见的绿色植物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提问,学生通过对绿色植物的了解,回答教师的问题。“盆栽一般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是一个常识题,学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养过盆栽,会迅速得出结论,“盆栽一般会放置在阳台,因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将教学案例放在教学准备阶段,以情景教学的形式出现,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一方面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为后续教学有序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形成初步的认识,即对植物生命存活条件形成初步的认识。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共鸣
在案例分析之后,学生对生命形成了初步的认识。这个时候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课前准备环节的案例分析得知,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果将植物长期置于不见阳光的地方,植物会出现什么变化”,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分析讨论,得出了结论“绿色植物长期置于不见阳光的地方,叶子会逐渐发黄直至枯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的结论进行分析,使学生真正明白了植物叶子变黄的原因,即缺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决定植物生存的关键性因素。在这个阶段,从生活实际出发,分析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生命体,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由学生亲身参与到生物学知识分析过程,再与教师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知识,从而充分引发学生对生命体的共鸣。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递进式教学方式,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生物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出正确结论,并将结论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真正明白生命体的形成,以及影响生命体的不良因素,促使学生对生命产生共鸣,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教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以为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深入剖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待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苏教版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一生”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需要学生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可以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相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分析结束之后,突出对重难点知识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通过这两章教学,学生充分认识到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由此,学生可以真正明白植物生长的环境。将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进一步延伸,使学生认识到生命体的存在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要使生命体可以存在,就需要使生命体处于合适的环境下。例如,人的生命受客观因素影响比较多,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以及激素调节都会对生命体活动产生影响。因此,生命体不可违背自然原则。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剖析,促使学生可以从更深层次对生命体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为培养学生对待生命的正确价值观提供充分的保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教学方式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目标。
作者:张志青 单位:江苏盐城市马沟初级中学
第七篇:把握探究能很好地突破初中生物教学探析
摘要:
探究是贯穿整个初中生物课本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好好地研究课本中的探究活动,才能在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作者就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谈谈如何利用探究突破教学。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教学实验科学探究一般分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五个步骤。探究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对提出的问题,在制订出严密探究计划的基础上,最后借助动手实验进行的。下面是我对探究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探究活动的必要性
探究活动不能肆意删除,它是新教材的核心和主导思想,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和形成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亲自动手操作,使指定的生物学变化重现出来,感受其全过程,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对这一知识产生深刻认识,因此,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进行探究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能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能加深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教材中的重要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就能使这些概念得到验证,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探究过程中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思考。
二、探究活动要目的明确
从事科学探究必须有明确的探究目的,学生往往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所以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学生进行探究时,必须明确两个目的: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淀粉的条件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是不是淀粉。目的明确后,学生才能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围绕这两个目的进行,也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进行。
三、探究计划制定要严密
探究计划严密才能保证探究结果的可靠和科学。例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在探究以光为变量时,探究方案的设计就必须创造两种不同环境:一个没光照的阴暗环境,一个有光照的明亮环境。取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纸盒上方的一端盖上一块硬纸板,纸盒中硬纸板遮盖的部分便成了阴暗环境,没有遮盖部分便是明亮环境,全班分八个实验小组进行探究。探究结果:七个实验小组是鼠妇移向小纸盒中硬纸板的遮盖部分,有一个实验小组的探究结果与他们不同。怎么会有两种“决然相反”的探究结果呢?通过观察发现,原来这个小组的小纸盒偏高,实验桌上的灯光偏低,光线斜射到了小纸盒内硬纸板的遮盖部分,纸盒的遮盖部分变成了明亮环境,没被遮盖的部分反而成了阴暗环境。最后八个实验小组取得了一致的探究结果: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以上例子就说明:只有保证探究计划的严密性,才能保证探究结果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四、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要实现表达交流
探究实验结束,做出完整的实验报告,报告中重点说明探究目的、探究方案、方法步骤、探究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分析,等等,从而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让自己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另一方面让别人能从中得到一定启发,并感悟到其中科学道理的存在。做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实际上就是探究中的最终环节,即表达和交流。
五、重视学生实验设计的思路
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中,实验设计的思路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我们会因为实验过程太久,为了完成实验本身而忽略思路的分析,这就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要会利用时间,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进行如下安排:先让学生观察去掉黑纸片后的叶片颜色,然后按照要求进行酒精脱色。在加热的空余时间里,讨论这个实验的方案,理解“什么是对照”、“什么是干扰因素”等相关重点问题,然后漂洗后滴加碘液,在等待变色反应的时候,讨论检验产物的方法和原理,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六、重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例如:“呼吸作用需要氧气”这个实验,把燃烧的小木棒伸入放有新鲜植物的锥形瓶中后立即熄灭,放入烫过的植物的锥形瓶中后小棒继续燃烧。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时,许多同学都说:“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这样的结论虽然是正确的,但就本实验来说,得出这种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该实验只能说明植物呼吸需要氧气,这说明学生不知道或者说还没有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是生物教材中的主导思想,是新课改的呼唤。生物教师应该好好地把握探究教学,为学生创造各种切实可行的探究机会和轻松愉快的探究氛围,并在探究过程中正确引导,积极参与,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使教学得到升华。
作者:黄国权 单位:南京市浦口区石桥中学
参考文献:
[1]汪忠.初中生物课程.改革及反思[J].生物学教学,2004(5).
[2]靳玉乐.探究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第八年: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教育应用
[摘要]
情感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思想、信念等方面,通过有效的引领,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思想、信念等方面,通过有效的引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初中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生物课与情感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学生学习兴趣源自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如果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呆板、枯燥的,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无法坚持学习下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兴趣、知识等,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让所学的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其次,情感因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如果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没有产生积极的情感就难以想象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三,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情感教育的推动。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将情感渗透到生物课的知识中,让学生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从而积极地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国民,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为了实现“中国梦”学好生物知识的远大志向。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乐业爱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对教育工作付出大爱,乐于为之奉献。”初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情感,多与学生交流,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强烈的情感。首先,教师要做到爱无偏斜,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自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同样学生也需要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教师的爱只有像阳光一样照耀着学生的心灵,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情感互动,学生才能尊其师,信其道,产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激情和动力,提升生物知识水平。不可否认,作为一名教师,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成绩暂时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就容易忽视。其实,后者才更需要老师的特别关心和帮助。教师要通过和后进生的深层交流,了解他们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学习落后的原因,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启发和引导,让他们产生学习的信心,在不断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有付出无私的情感,去关爱和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提升,才能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其次,教师要增进与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师生情感的交流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呵护学生的情感。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做到因人而异,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积极合作,有效探究,能够紧跟教师的引领前进。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真情实感,设身处地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做到教学相长。
(二)通过巧妙导入渗透情感教育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一堂课开好头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思维保持在良好的状态,确保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执教《远离烟酒》时,做了这样的导入设计:用PPT给学生展示了一组醉驾车祸、酒后斗殴等的照片,播放了吸烟的危害,如何劝戒他人戒烟的动画……最后呈现出一排黑体字:作为初中生,为了自身的健康,应当远离烟酒!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让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需要教师再做过多的讲述,学生经过激烈的情感碰撞,已经充分认识到烟酒的严重危害,情感教育的效果也就产生了。
(三)创设恰当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认知能力等创设生活情境,以期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习情境中。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生物奥妙的主动性。比如,在执教《生物的变异》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莉莉和明明是姐弟俩,他们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双眼皮,但是莉莉是单眼皮,明明是双眼皮,为什么呢?明明继承了父母的性状,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遗传。莉莉的单眼皮也是遗传吗?但是为什么不随父母是双眼皮呢?这是生物学中会学到的基因变异现象……通过生活实例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生物教学的很多实验中,我们会用到很多小动物,如青蛙、白鼠、小鱼等。在用这些小动物做实验时,笔者总是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小动物都是珍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懂得爱护。白居易说:“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各种飞禽走兽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尊重生命,保护生命。
(五)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笔者认为问题的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设计恰当的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深刻思考,积极探究。基于情感教育的考虑,我们的课堂提问还要更加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比如,在执教《生命的诞生》这节课时,笔者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从出生时的小不点,到现在长得这么高,这么健康,都是谁的功劳呢?”“父母从我们出生时就为我们辛辛苦苦地忙碌,现在他们仍然在为我们做着许多许多的事,哪位同学说说,父母都为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呢?”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从自身的感受去思考问题,找到各具特色的答案,情感教育在此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六)通过课堂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课堂评价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无论面对学生怎样的表现,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给予学生科学、公正、激励的评价,注意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即使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乐意接受和改正,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比如,笔者在执教《保护生物圈》时,对于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提了很多想法,有的说“生活、学习用品要做到节约”“以后再也不吃口香糖和泡泡糖”“说服别人不要吸烟,减少空气污染”,还有的说“尽量减少纸张的浪费”“少用干电池,多用充电电池”……对于同学们提出的这些建议,笔者做了积极的评价: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对如何保护环境也有了有效的策略。我们美丽的校园也是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保护地球从保护校园开始,让我们将每一个同学提出的妙计都运用到实践中去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没有情感的教学缺少生机和魅力,成功的情感教育将会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郝健 单位: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陈阳.情感教育在生物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2).
[2]于淑萍.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2,(07).
第九篇:初中生物教学情感教学体现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应用渗透情感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初中生物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学生才会愿意自主地学习生物知识。那么情感教学应该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呢?这就是本次研究将要说明的内容。
一、在教学目标中体现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情感目标列入到教学目标中,让教学的主题本身就富有情感。教师应用这种教学设计方法,能够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愿意接受生物教育。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植物根系的生长内容为例,如果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是如何生长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易用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植物根生长的规律,学生听到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会感到学习生长知识的过程很枯燥。然而如果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何让植物的根生长得好,教师的教学方法则会不同,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成长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生长得好,他们就会展现出勃勃的生机,我们看见绿色,心里就会欣喜;植物生长得不好,我们看着植物枯死的根、腐朽的干,就会不开心,会为此难过。那么怎样让植物健康的成长呢?研究植物根的成长非常重根。当教师引发了学生心中的情感时,学生便会自主的学习生物知识。由此可见,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目标中渗透情感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决定教师是否能用情感渗透的方法开展一系列教学的活动能力,影响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生物教师如果要在生物教学中体现情感教学,就要在教学目标中渗透情感教学,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力量、环保的价值、亲情的价值等,当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渗透这些情感教学时,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变会具有吸引力,令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生物知识。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当生物教师确定了情感教学目标以后,便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表现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设计的情感教学目标,这一阶段的实施决定了生物教师的教学情感目标设计能否实现。依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植物根系的生长内容为例,当生物教师确定了教学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之后,可以用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多媒体动画、参加实践过程的方法让学生受到情感教育。比如有一名生物教师在开展这一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去看苹果苗的栽培,让学生了解到过去,人们栽培苹果苗的时候,是将苹果苗栽到土里,如果应用这种栽培方法,当栽培人员移栽苹果苗时,会伤害苹果苗的根系;为了保护苹果苗的根系,现在人们想出一种新的方法。现在人们不再使用木瓷等容器来栽培苹果苗,而是应用无纺布作容器。当苹果苗在无纺布容器中长成后,人们直接把无纺布容器埋到大田里,无纺布原本就是纤维材料,它们在土中会被腐蚀,化为苹果苗生长的肥料。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教师不能应用抽象的方式开展情感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会削弱情感教学的表现力。生物教师要应用让学生看图片、看动画、甚至实地参观的方式,让学生直面各种生物现象,让学生发现内心的感受情感的涌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大情感教学的体现力。在生物教学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优选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应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加强情感教学的体现力度,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情感的力量,这种情感力量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生物的推动力。
三、在教学拓展中体现
在教学拓展的环节,教师可继续加大情感力量的渗透。部分生物教师在生物拓展的环节常常让学生去做习题、看资料,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会令学生把生物学习当作一种学习任务,从而学生根本没有得到情感教育。教师可应用让学生实践的方法继续强化情感教学的渗透,让学生受到情感力量的驱使,愿意自主的受到生物学教育。依然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植物根系的生长内容为例,有一名生物教师为了加强情感教学的表现力度,要求学生选择栽培自己喜欢的植物,通过栽培的方式观察植物根系的成长。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后,选择应用透明的器皿栽培植物,这种方式能够直接观察植物生长的情况;为了了解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力是否顽强,学生应用一次栽培十株植物的方式,了解植物的成活率;学生应用定期记录植物根系成长的方法做生物研究。学生应用这种方式学习生物知识,能感觉到植物正和自己一起成长,他们感受到让植物生长、成活的喜悦。教师还引导学生拍下植物成长的照片和其它学生一起交流,让其它的学生一起感受到栽培植物的喜悦。有一名学生在栽培宝石花的时候,说宝石花是一种特别容易生长的植物,虽然它看起来小小的、不太起眼、可是它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只要有一点点营养,它就能够发牙、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初中生物要意识到,情感教育不是通过看片、做题的方式能够体现出来的,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生物的成长、和生物共同体验生、老、病、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接受情感教育,教师要在教学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多实验。
四、总结
初中生物教师可在教学设计、教学课堂、教学拓展这三个环节开展情感教学,体现情感教学的成果。本次研究说明了在这三个环节中加强情感教学表现力的方法。
作者:吴春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
第十篇:初中生物教学趣味教学法应用
【摘要】
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可以给学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重点从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出发,针对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展开趣味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趣味法 简笔画
一直以来生物教学都是在沉闷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和学生似乎都习惯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教师发现现如今的生物课堂已经远远脱离了素质教育教学的轨道,可以说生物课需要改变已经成了一件十分棘手的问题,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活用简笔画,活化生物课堂
与高中生物知识点分布特点相比,初中生物的知识点表现的较为简单,同时也表现的相对琐碎,也就是说学生要记忆的学科知识相对也较多,由于学生在进入初中以来初次接触生物学科的学习,这些零碎的知识点给学生的学习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将美术课中的简笔画应用到生物课堂上,让学生在简笔画带来的乐趣中感受到生物学科也一样可以如此轻松。那么我们为何会想到在生物课堂上应用简笔画教学呢?很显然与整幅图画相比,简笔画更具神秘的气息,也更能激起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好奇心,与此同时简笔画更能够突出重点所在,如在教学“反射弧”时,教师就可以将主要的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等用简笔画表示出来即可,对其它一些对反射弧的学习容易造成干扰的部分就可以适当的选择放弃,从而可以很好的提高反射弧的教学效率。所以说简笔画确可以给生物教学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比如教师在讲到“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时,生物链的学习一直是此部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学生很容易对此部分内容的学生产生排斥和厌烦的心理,这时如果一个懂得如何使用简笔画的教师能够以简笔画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现一个个生动的生物链的话,那么我相信生态系统的教学一定可以更加的精彩。如植物-昆虫-青蛙-蛇-马这样一个简单的生物链,教师便可以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一片绿草,然后在青草上画一个青蛙的简笔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的让学生猜测自己在画什么,当然在画蛇和马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实施相同的操作,最后一幅由简笔画方式形成的栩栩如生的生物链便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惊讶在欣赏教师简笔画的过程中自己竟然已经完全掌握了这样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学生的内心一定是兴奋的,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也自然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二、巧设疑问,激发思维火花
素质教育坚持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以学生长远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目标,在我看来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的生物教学应该尝试采用新的提问策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非常的重视提问的环节,一般来讲教师都会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里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成果,或是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问题并在适宜的时机提出来,教师的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的,但是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中,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我们也要思考教师的提问真的有效吗?教师的提问效果又表现在哪里呢?显而易见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提问过于形式化、机械化、单一化,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想到教师下面将要问什么问题,如在学习“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知识时,教师会问:“叶绿素是什么呢?”、“叶绿素有什么作用呢?”想必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这些固守陈规的问题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样的问题也实在难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的趣味。为此教师不妨从设疑的角度出发,在提问的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的元素,让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
三、增加趣味活动,增添课堂精彩
不少教师并不喜欢在生物课堂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在他们的眼中在初中课堂中开展趣味活动难免显得太过小儿科了,这些趣味游戏的实施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还可以给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教师的这种想法是没有必要的,初中生也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年龄,他们的童心依然浓厚,如果教师能够在繁重的课业学习中给学生一个放松的天地,那么学生的学习很有可能便迎来崭新的春天。如在学习“植物中的营养元素”这章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讲课堂上开展一次“趣味抢答”的活动,即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整理一些抢答的题目,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由教师来提问,下面的学生采取抢答的模式,于是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便会变得更加的浓厚,往往在一次“趣味抢答”之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都会让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下高效的掌握,这时候再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会感觉很多小的知识点都似曾相识,学习起来也相对的容易很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趣味活动也同样适用于生物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和总结,只要教师敢于尝试和探索,我相信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趣味教学方式,学生也一定可以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法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宜的融入趣味的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生物学科的趣味,以此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
作者:王先学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红旗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淑宝;探索趣味教学法推动我校教学新模式[J];新课程(教研);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