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索(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中视频辅助生物教学探讨
1开展视频辅助教学的优点
1.1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通过开展视频辅助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多播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视频动画,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加深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理解,更加增强了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
1.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为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视频来辅助教学。在视频的辅助下,课堂设计边的优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营造的氛围是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学生在学习上变得特别积极,即学生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树立、创新能力被提高。
1.3有效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对视频来说,能够有效提高上课的效率。现在的教师,应用视频减少了板书的书写,时间节省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其集中力只是十二分,在这期间能够认真记笔记,生怕把内容漏了,另外,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写,即做到了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因此,在全部的上课过程中,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若课件制作的太“生动”,往往会分散学生的心思,所以,视频要恰当地运用在教学中。对于视频,不是越多越好,依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规律而设计,选用视频要恰当,来启发学生的认知、思维。
1.4免除了动画制作的技术障碍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课堂设计变得优化。其中,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中心,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力的养成。另外,视频的恰当使用,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在设计、制作、选择视频课件,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而定,在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思想联系在一起,把学作为一条主线。
2视频辅助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合理控制视频信息
在教学时,若利用的是视频,这时要特别注意,教师所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数量。课堂信息量的多少,不由内容所呈现的速度决定,而由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决定,对于视频,只是教师传递信息的速度加快了,内容的多少依据实际而定。因此,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要考虑得全面些。
2.2加强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手段、形式多种多样,而教学的过程的特点是严肃的,对于每门学科,其特点是逻辑性、规定性、严密性、科学性。对于视频教学,只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对于一个教师,教学课件的质量不论多好、水平多高,若在教学上没有一定的功夫,那么,视频只是教学的一个形式。这样的话不会给教学带来支持和协助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制作视频时,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要付出自己的精力而设计,不一定是“节节课”、“门门课”的视频。
2.3认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自己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而视频,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师通过视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调整教学内容、手段要适当。
2.4加强对教学教法的专研创新
对于已有的视频、课件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但是,结合自己的课堂,来再一次调整课件的内容,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样的视频课件才能适合使用。对教学、教法的研究,要加强。目前,视频、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要结合在自己的教学中,使得视频的辅助教学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还要重视教学方法、创新。
3如何合理地使用视频辅助教学,使之发挥媒体的功能来辅助教学
3.1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视频计算机,包括了视频、超媒体所有的功能,在教学中,通过利用视频可以或多或少改善教学,但是这并不是视频利用得就好,还需多思考一些事情,即怎样的条件下,怎样使用合适,而不能到处滥用。为课堂教学而服务的视频,应显现出其使用的效果,在利用课件时,依据实际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注重效果。
3.2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在课堂教学中,视频利用“音响、色彩、动态画”等把那些对象形象而直观地表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多种感官的体验,使他们更为集中、稳定、持久进入学习状态,但有些课件,有时偏移了教学的目标。如:有些生物课,为了介绍背景资料,引用了大量的音像、图片等资料。这样一来,冲淡了教学的主题,所以,引用要适当,才能促进教学的效果。
3.3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无的放矢
视频能够实现“声、光、色、图”的效果,能够形成一种快乐愉悦的氛围,学生被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有的课件,效果不是很好,即影响了课堂。如,在一节语文课上,要展示春天景色的美丽,却引用了一幅水粉画,结果色彩黯淡、模糊,其结果令人不满意。而有的课件,在制作时,找不到适合的音乐,即基调不吻合课文的内在,这样一来,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制作视频课件中,避免粗制滥造,要讲究科学性、美学性。
3.4开展视频辅助教学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在课堂设计,把学习者作为中心,以防出现“机灌”问题。而视频辅助教学,也能出现一个极端,即从“人灌”转为“机灌”。这样的教学,使得教师的主导而成了电脑的主导,学生确是机器的奴隶,所以,在备课、课件的制作中,要呈现一些典型的来触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现代化的机器,为教学更好的服务。总而言之,通过“视频辅助教学”,除了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加学生的喜爱,更能培养学生的习惯。我们要合理的引用“视频辅助教学”在教学中,使其实用性、推广性有效的发挥。
作者:徐敏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
第二篇: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生物教学培养
一、尊重自然的理念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载体首先是生态形式上的大自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讲到的生物进化论,不论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实际上都能够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与自然变化对生物适应性所带来的影响表现。以生物灭绝为例,1799年渡渡鸟灭绝1800年恐鸟灭绝、19世纪初白足澳洲林鼠灭绝、1865年西非狮灭绝……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的反映。除此以外,教材中提到的因为地理隔离或者生殖隔离所形成的新物种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从人类的角度上讲,我们应当秉承尊重自然的理念,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始终以尊重自然为基础与根本。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文精神中的“人文”,它指的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精神现象,它既是人类智慧的一个高度浓缩,又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现载体,所以都是围绕“人”的。因此,教师在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应当恪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例,在谈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章节时,它讲的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产生的污染物的总量增加,并因此所加剧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在1953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后的三年时间里,重点研究与分析了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并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倡议,而后这一倡议与言论逐渐成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独生子女)。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人口红利呈现下降趋势,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出台了“单独二胎”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不论是早年的“独生子女”还是如今的“单独二胎”,实际上都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
三、求真务实的态度
人文精神中还包含着对真理的追求,就是广义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在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应当重视对学生求真务实态度的培养,实际上,这一态度贯穿了生物学习的始终。特别是在进行实验操作与现象的记录时,比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中,在制备滤纸条的环节上,该实验实际上对滤纸条的制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即“选取经干燥处理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剪去一端的两角→在距离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线”,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过程,对纸条的长和宽、剪角的位置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这实际上是为了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而假如学生在自行操作时,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计的实验结果有所偏差,就需要去检视之前的每一个步骤,如选取的绿叶是否满足鲜嫩与浓绿的要求,所画的滤液细线是否“细、齐、色浓”,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会对下一个环节产生影响,而且唯有每一个环节都操作得当、准确,才能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这也是学生是否拥有求真务实态度的直接反映。
四、科学探索的方法
上文提到,人文精神中包含着广义的科学精神,而要保证这一精神的贯彻与执行,就离不开科学探索的方法。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的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为例,在常规的育种方法中,现在比较常用的有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各不相同,而应该怎么选择,选择的依据与方法是什么,就需要人类采用科学探索的方法去研究与分析。比如人工诱变育种,虽然它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的进程,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是强势经济,但它同时所具有的缺点就是突变后有利个体数量少,且工作量大,这就决定了它难以适应需求量大的、生活化程度高的育种,在这种情况下,太空育种这一类型会较为适合;与此类似,多倍体育种栽培下的作物个体较大,且能够提高产品及营养成分的含量,但缺点是多倍体发育延迟,结实率低,这就决定了该方法较为适合季节性明显的作物种植。由此可见,当我们对自然抱以尊重时,就应当以科学探索的方法去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五、结语
总之,人文精神本质上反映的是对人类价值及其精神价值的一种尊重与理解,而这些又可以具化为对生命的尊重、对科学的理解。人文精神中强调的精髓恰恰与生物学的研究对象高度一致。因此,教师应当秉承尊重自然的理念,恪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采用科学探索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学生塑造成为一名在知识储备与情感态度上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作者:赵兰生 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境
1)生物课不受到重视。
对学科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生物教学质量,尤其在目前的高考形式下,生物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生物科学是人类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科学之一,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不同的分值成为了影响生物教学的开展,其分值所占理科综合的比重一直较低,与当今社会对生物科学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符,很容易让学生、家长认为生物课不重要,这就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两大基本要素,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形成“合力”才能保证生物教学的质量。
2)教材质量较低。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材料。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方面要注意教材的适用性,一方面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确保教材作用的发挥;另外,还要选用高质量的教辅资料。但目前,教材版本多,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一旦选择错误,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设备不足。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高的学科,因此,模型、实验器材等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设备,它能够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理解知识。但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缺乏资金,再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生物教学设备的投入不足,严重缺乏教学设备,阻碍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对策
高中生物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使得生物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理论结合实践,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思考和掌握;体系化,即要按照生物学的逻辑要求把生物知识体系化,便于学生记忆、理解;重视质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概念,同时还要加强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具体措施如下:
1)正确认识生物教学中的困境。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教学也随之改变,教学中的困境是正常发展的正常现象,虽然给生物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如果能努力走出困境,生物教学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越。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生物教学中的困境,积极寻找困境的突破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工作职责不仅仅是教学,同时还要认真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改革。对教师来说,教学困境说明当前的生物教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学生来说,教学中的困境反应了学生对生物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想顺利走出教学困境,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积极开展生物教学改革。
2)要创新生物教学理念。
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支持。因此,要创新生物教学理念,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传统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为少数“尖子生”服务,但只培养出了少量高层次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要转变育人观,面对每一个学生,培养多层次的人才,满足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在传统质量观的影响下,“升学率”是衡量教学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的质量观要从片面的分数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念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开发。因此,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重发展。第四,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
3)认清高中生物的价值。
第一,要认清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传统的观念对生物教学重结果、重标准答案。但素质教育认为,关于知识的教学要重视过程,重视方法的学习。因此,在生物教学应以获取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为主。第二,要认清生物学科的社会价值。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而生物教学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生物教学不能因为考试而教,要提高知识的实用性,既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生物学概念,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生物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生物学方法。
4)积极构建新的生物教学体系。
高中生物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积极构建新的生物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和生物技能,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第三,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要正确使用“考试”的评价功能,但又不能陷入应试的误区,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提高的一种力量。第四,要积极与家长形成合力。要积极与家长形成合力,不仅要让家长认识生物学科的作用,同时还要让家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与学校生物教学形成合力。
5)创新生物教学方法。
第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生物也一样,要从基础学起,一步步实现突破。例如,在认识“细胞”时,首先要认识生命与细胞的关系,然后再学会观察细胞,接着学习细胞的不同结构。第二,要积极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师也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而不注重举出例子,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结论
生物学科的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生物素养的要求。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作者:张海花 单位:榆次第二中学校
第四篇:高中中学生生物教学学习策略研究
一、主动学习的特点
1.完整性。
高中生物的学习不仅包括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还包括很多实验内容以及生活中的观察了解,因此高中生物的自主学习具有从文字到图像、从书本到实践的完整性。
2.目的性。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地知道通过自主学习的行为能够获得怎样的知识,并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3.自觉性。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清楚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动机的时候,能够正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主动确立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通过努力不断朝着目标前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现状
通过一线生物教师对学生主动现状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一)在课上同学们通过认真听讲、做笔记,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但是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较为薄弱,仍以被动的听课为主。
(二)在课下同学能能够根据自己听课的情况,针对不明白的问题积极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沟通,反应出很多学生还是有主动提问的意识,但是机会比较少,多数还是通过不断的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由此可见,无论是学生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是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的,但是实施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小,很多同学的自主学习仍旧停留在思想上。因此各位高中生物老师要及时改变教学的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1.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升温,传统应试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如今的高中生物课堂,文科、理科、艺术学科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广大生物老师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同时,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艺术性。例如在课上老师可以穿插一些由生物知识改变而来的小诗歌来作为课堂的辅助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突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写一篇相关内容的报告,让作业也能够富有诗意。
2.明确自主学习的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明确学习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偏离正常研究方向的问题,让学生在合理的安排下进行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例如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某个章节的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的形式重点强调课堂的重点,并通过积极地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自学目标,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自学活动。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场所,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发挥出思维创新的闪光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并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坚持民主的班级管理思想,鼓励学生利用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获得思维碰撞的机会,增加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同学情谊。
4.利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的学习目的与期许,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重视学习动机的重要地位,利用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利用表扬和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激活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从最初的细胞分子到整个生态系统,从神奇的遗传知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从生物内部研究到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学习,学生从生物的进化史和发展史上看到了一幅幅前所未有的奇特景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以及对更多生物知识的求知欲,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动机和兴趣的积极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是决定学生是否会学习的重要因素,同时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研究能够从侧面展现出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概括,对改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静 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前言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了两个阶段,那就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在现阶段,又面临着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那就是知识经济。在农业社会时期和工业社会时期,创新是作为一个重要的驱动力来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凸显出来,它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以,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注重在其学生时代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其学习阶段就开始对其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广大人民教师必须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
2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2.1教学观念不够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些改变对于培养学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太深,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还是不能彻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对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也没有将学生置于一个创新的环境中来对其进行教学,而是以教师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观念势必会造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2.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主要采取的是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过高,往往是教师怎样教,学生也就怎样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可能也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教师自身对于某一问题没有彻底掌握,如果进行教学,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沿用的是“听课、背诵、练习和再现”的模式,对于许多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而只是机械地进行了背诵,然后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运用所记忆的方法能够加以解决,但是如果遇到陌生的问题,就不会对知识进行迁移。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3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生物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是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还要结合实验教学。而且生物实验教学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对理论知识加以理解记忆,同时通过实验,学生的探索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在高中教学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往往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影响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第一,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设备不是很齐全,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实验是无法进行的。第二,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对于高考没有意义,所以就忽略了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只重视理论知识。
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通过分析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其不利的,要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基本生理活动方式,创新离不开发散思维,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训,只有学生具有了发散思维,才能进一步地进行创新。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学生积极的加以引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寻找同一问题的答案,比如说可以设置诸如糖类在肝脏内怎样被利用的、受精卵是怎么样发育成单个个体的这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难度不大,但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要使得学生具有发散思维,教师还应该注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不能定向地将学生引向某一个答题方向,而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3.2注重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数百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而要有所创新,首先就要积极的进行实验。在进行高中生物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当给学生进行演示,在演示时,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仔细地对教师所做的实验进行了观察之后,教师应当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解决学生所提出的这些疑问。最后,教师还应当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并认真记录实验过程,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更为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生物知识。
3.3加强课外实践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除了课堂的理论讲解和实验教学之外,还有一个环节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课外的实践活动,通过课外的实践,学生对于理论和实验的知识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在课外活动中,传统的教学限制可以被打破,学生可以充分地进行发挥。而且课外的实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任务,这就需要学生自行设计任务,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
4结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来开展,而且新课标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广大教师应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他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创新的人才。
作者:周酈媛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翻转课堂分析
1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1.1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
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的完善高中生物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重视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有效的改善了学生由于生病或者学习能力较差导致的学习效率差的问题。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进行补充学习,直到自己完全学会为止。
1.2翻转课堂重视教学结构的完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结构主要是指在教学的环境中,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学习资源四要素相互作用的内容以及形式的汇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所以通过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改变非常重要。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使高中生物教师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注重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学习结构进行全新的构造,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
1.3翻转课堂重视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不断的教学实践表明,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有有利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依靠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课前准备,再在课堂中完成课本知识的呈现、传授以及整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及影音资料,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通过教学的实践发展,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2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之一,也是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之一。学生只有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促使生物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教学、影音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其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在实践基础上,通过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增加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非常重要。此外,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视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学习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学习生物知识。
2.1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外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外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高中生物学习中,需要涉及到很多的实验。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生物教师对教学课程进行分析后,针对生物知识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教学,利用实验设备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这对于学生深刻的理解生物知识以及增加知识的运用能力都非常有意义。
2.2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高中生物教师为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随时动手完成相关实验的探究,并在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自主观察教学视频以及有关教学资源进行解决。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可以无限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为逐渐改善高中生物教学的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都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生物教师应结合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重视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不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有效的完善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高效的完成生物课程的学习内容。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究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文杰 单位: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教学法应用
1问题教学法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而问题教学法正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好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出一道道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或思路,激发创造思维。
2问题教学法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合理的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教学实践总结,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设置问题情境并进行设问。
(1)通过课堂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有些知识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很容易唤起学生的想象力的。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的教学,在课堂上通过渗透现象演示实验,当长颈漏斗液面出现上升的现象时(为了方便观察作者用加碘的淀粉溶液代替无色的蔗糖溶液),学生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问题自然就在他们心理产生:为什么会上升呢?
(2)“温故而知新”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知识的再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例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节的教学时,让学生回忆叶绿体结构怎样、有什么功能等等基础知识作为知识的储备,再引入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可引发学生积极和有效地思索。
(3)从保健和健康方面创设问题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这方面创设的问题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这一节的教学,可以和学生讨论怎么科学合理减肥?怎么治愈青春痘?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危害?通过讨论后,让学生深刻认识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
(4)从生活方面创设问题情境: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的教学,提问凉拌黄瓜、西红柿时盘子里会出现很多水,这些水从哪里来,萝卜放在盐水里为什么会蔫了,引导和激发学生求知欲。
(5)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DNA的空间结构,细胞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现象和基因重组的过程等等,这些教学中常见的抽象概念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将抽象变为形象画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问题教学法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问题的设置张弛有度:设置的问题,应以学生经过认真思维和独立钻研后能够解决为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探究潜能的开发,过易和过难都不好。
(2)设置的问题应有趣味性:问题的设置要使学生感到有趣味性,而不是根据所学的知识就能马上回答,需要自己去发现,去研究,在探索问题的实践中学会学习。
(3)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营造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一起讨论和互交流。
4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实施问题教学法追求的目标。
作者:刘锦 单位:西安市长安区第二中学
第八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科学素养培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
课堂是教师展开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在开展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生物教材来为学生们讲解有关的生物知识、理论、规律、观点以及学习方式和解题方法等,这些均可以成为教师渗透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和载体。而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取有关的生物知识、科学解题方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规律等,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解有关遗传变异的时候,教师除了要教授给学生必要的遗传学理论知识和相关习题的解题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遗传学有关的具体问题。如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变异遗传来获取产量高的农作物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既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能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二、在生物实验中培养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可以深化学生对于已学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许多生物验证性或探究性实验,这为学生们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实验开展来使学生们掌握必要的生物分析和总结能力,这样将能大大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另外,在生物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看、多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而这些能力均是科学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师的辅助下,通过生物实验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植物细胞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地用显微镜对各种植物的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如果学生可以观察到有关的细胞成本或结构,教师需要及时加以确认和鼓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在探究过程中培养
探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是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探究性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更好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研究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时候,可以就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进行探究。让学生们采取对照实验的方式来对其猜测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通过排除、肯定、分析和总结,学生最终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这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各种生物实验的操作与演示,而通过实验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强化学生对已学生物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另外,实践教学作为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时候,可以参考教材中有关盐水浓度理论部分的知识,并借助实际的实验来让学生们切实得到有关的结论。学生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实验结论和现象进行验证,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有助于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又如在讲解植物生长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问题:“柿子与梨或苹果放一块为什么更容易成熟呢?”,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会积极分析、思考,从而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还可以活跃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也只有这样,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作者:王慧 单位: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第九篇:高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
1将环境教育融入教材知识内容中
在高中生物的教材知识内容当中,如果教师深入研究是可以发现很多有关于环境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知识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同时学习环境知识,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随时想到将生物知识有利的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来。比如在进行高中生物《关注癌症》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癌症相关的记录短片将学生引入课堂,让学生对癌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并且通过直观的数据统计结果告诉学生们癌症的普遍现象,官方数据统计,在2013年我国已经有多达450多个“癌症村”,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短片的画面情景展示会更加引起学生们的情感波动,看到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学生们会对癌症知识产生探究心理,如此一来,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癌症是怎样产生于人体的,他们的生存方式是怎样的,我们又将如何降服这种可怕的生物等等。课程中的知识还涉及有生物学中的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以及生物个体的成长与细胞的关系,一步一步的引导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学习高中生物课程,而结合环境知识的生物教学也同样帮助教师提高了教学效果。环境问题不像理论知识那样抽象,它是完全贴近生活的,生物知识结合环境问题的课程教育能让学生更加重视生物这门学科,并且会更加有兴趣去关注探究生物知识。
2通过生物实验课程了解环境知识
学生的特点就在于善于举一反三,在学习的基础上很容易想要加以运用,所以当教师带领他们学习生物知识以及环境知识以后,他们会意识到生物知识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也就会开动脑筋搜寻已有的知识来进一步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进一步学习的条件,让学生亲手实践,带领大家进入生物试验室动手实验自己的想法,通过现实反应来帮助学生学习。举例来说在学习“光合作用”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同学们带进实验室,通过亲手实验来观察现象。首先将绿叶撕碎,然后加入石英砂、无水乙醇、碳酸钙等物质加以辅助,随后将其研磨充分最终得到提取物,再将其做光谱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验证得出的绿叶组成成分和比例是否与课本知识一致。在这期间还可以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机理:光能通过绿叶中的哪些转化,绿叶吸收了什么,最终都生成了什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影响,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气候温度持续升高,学生就会明白都是由于人类对于绿色植物的肆意采伐,间接的也就教育学生们要保护绿色植物。环境教育与生物知识的结合教育,让学生们更加意识到在追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更加应该保护环境,否则如果人类连可以生存的环境都没有了的话,何谈经济的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植物可以制造新鲜的空气,可以阻隔噪音,可以调节大气温度,所以它对于我们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着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通过对青少年的意识影响可以很大程度上起到改善环境的效果。
3通过生活实践开展环境教育
教学效果的成功达成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教育,还需要理论联系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加理解并深刻记忆,引导学生对身边环境有所认识,然后结合理论知识也对生物学科更加了解,有利于往后对于生物的更进一步学习。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这节课的学习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知道这项工程是目前人类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样更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主动去搜索相关的信息,去探索这项工程的利弊,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论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更加用心的同学还自己观察并走访了附近农民群众,了解了杂交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区别,转基因水稻起初是可以抵御害虫,但好景不长,并且在今后的防治害虫手段上农药更加应用频繁了。这就能让学生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缺点,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强大,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在追求共生存的前提下来满足人类的欲望。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对学习环境知识和理论知识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样能让学生从更加独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知识。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教师一定要注意生物教学结合环境教育,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个人整体素质水平,将这种教学方法渗透到整个高中学习过程是正确的选择。
作者:王华堂 单位:江西省上饶中学
第十篇:高中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
一、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健康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何健康地生活,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是我们时时刻刻要面对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就有很多内容涉及这个方面,比如,在《遗传与进化》中人类遗传病这节课提到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的专门检测手段,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这些手段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者先天性疾病。当讲到这里时,很多学生就会有疑问:这些词在生活中都听说过,但是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又是如何确定胎儿是否有什么病呢?这就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教材中展示了一张羊水检查的照片,看完图片,学生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羊水中会有胎儿的细胞,可以通过检查胎儿细胞中的情况来确定胎儿是否有疾病,在这里还可以设置一个小问题:人工培养胎儿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检查胎儿患什么遗传病?这也就加深了学生对染色体变异这个概念的理解,染色体变异是显微镜下可见的变异,而基因突变和重组都是显微镜下不可见的变异,这样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B超检查这个词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呢?B超是一种超声波检查,通过B超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畸形胎儿:神经管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我展示一张B超的照片,B超单子显示有双顶径(胎头)、胎心、胎盘、股骨长度、羊水等数据,通过与正常数据比较,来确定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正常。通过B超检查是可以确定胎儿性别的,但是我国禁止性别鉴定,这一点可以向学生说明,使学生形成正常的生育观。学生对孕妇血细胞检查这个词有很大疑问,孕妇血细胞和胎儿之间有什么关联?原来孕妇的外周血中会有胎儿的细胞存在,最早报道的是滋养叶细胞,以后陆续发现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等。通过检查胎儿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来确定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对于基因诊断这个字,很多学生并不陌生,在学生的作业题中就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原理。通过基因诊断,可以更好地监测和预防遗传病。另外,有的人还在求学、就业、买保险等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人类健康方面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比如,关于MERS病毒,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用到自己学的免疫学知识:是否可以研制这种病毒的疫苗,激发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来对付这种病毒?其实这种情况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我及时指出,ME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有的学生立即联系到了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易突变。确实是这样,RNA在复制的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出错,并不像双链DNA那样有强大的纠错功能,这种病毒通常具有很强烈的变异能力,从而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也加深了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句话的理解。
二、环境污染与保护
什么是环境?生物学中的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与非生物因素。有关环境似乎永远围绕着两个问题在讨论,一个是污染,另一个就是保护。在《稳态与环境》这本教材中,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一幅幅图片告诉学生现实的环境污染有多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有的学生说海洋、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离自己太遥远。我就让学生自己举出身边有关环境污染的例子。很多学生都提到了雾霾,我设置一个讨论题:从你自身出发,思考如何降低雾霾?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农业生产,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农业生产的产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农药的需要量也就越来越大,但是过多的农药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频繁的农药使用又加大了害虫的抗药性,降低了农药本身的效果。如何从生物学上解决这个问题呢?高中生物教材提出了两种思路:一是转基因抗虫植物的种植,二是生物防治。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研制出了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抗虫基因来自苏云金杆菌,这种基因的产物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导致棉铃虫死亡。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小问题:为了防止基因污染,为什么一般基因不会转移到细胞核中?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细胞质遗传这些概念的理解。其实,学生对转基因这个词并不陌生,课堂上就有学生问我: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的?转基因大豆油能吃吗?其实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达到共识,它的长期影响目前还不可知,有不可预测的风险。生物防治是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这节课中提到的,利用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可以防治有害动物的侵害。书中图片显示播放结群信号引来鸟类就属于物理信息。其实物理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在夏天用到的驱蚊灯就是利用蚊虫对某些光特别敏感和喜欢,对另外一些光特别厌恶的知识,研究出一种蚊虫厌恶的特殊光源材料。利用化学信息进行防治是利用一些像性引诱剂之类的物质干扰雌雄个体交配,降低出生率,减少种群密度。当然如果是用农药灭虫就属于化学防治,有利于学生区分化学防治和使用化学信息防治。
三、结语
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其实仔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日常生活是离不开生物学常识的,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多联系生活,多发现问题,将更多的生物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之中,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物学。
作者:焦柳 单位: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