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物教学人文魅力辩证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重视生物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史一方面直观反映了科学家探究生物科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突出了科学家的思辨过程以及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这其中不仅体现了创新和探索精神,还包含了团队合作精神。比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就是沃森、克里克两位科学家合作、探究的成果,正是他们的这种合作精神才让他们摘得了DNA分子结构的桂冠。再如分离定律是难点之一,这节内容比较抽象、空洞,教师将孟德尔的探索过程向学生讲明之后,学生不仅会兴趣大增,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种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也会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史教育,能让学生从整体布局上充分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生物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生命科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在给学生带来巨大震撼的同时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命科学的兴起让人们看见了摆脱疾病的曙光,也让人们对环境治理增强了信心。而生物科技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良好改变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对于生物科技我们要坚持思辨态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以教材为中心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生物科技就是很好的素材。比如被认为是在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第三大科学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让人类能治愈各种疾病的同时,也增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需要斥巨资投入的计划,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承担得了,而且基因组计划很有可能带来大范围的歧视。再如克隆,虽然克隆能够用于克隆器官,救死扶伤,挽救濒危的野生动物,但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比如破坏人伦等。虽然生物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解答人类的奥秘,推动医学等领域的发展,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将会造成很大的灾难,通过对生物技术的探讨能够让学生保持辩证思维,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三、重视培养学生欣赏生物中的人文情怀
郝胥黎曾经说过“:科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新质直接与事实联系。”科学既来源于现实,又为现实服务。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必要的,因为生物学科中存在很多关于人文情怀的知识,比如“分子与细胞”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细胞器,教师可以基于此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之有关的背景知识,比如由细胞器损伤造成的疾病及其发病机理,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疾病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进行关怀,比如硅肺的多发人群———矿工。在“遗传与进化”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疾病的人群,培养他们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之情。在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疾病预防的宣传,呼吁学生消除对特殊人群的歧视和偏见。
四、利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科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态环境事例,比如全球变暖、沙尘暴、洪涝灾害、酸雨、雾霾等,向学生讲述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天灾虽然防不胜防,但是人祸却是可以避免的。课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这些生态环境产生的原因及其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切实的行动,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修3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素材,通过这一系列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
五、挖掘生物学知识背后的案例
每一个生物学知识的发现,都是科学家不懈探索的成果,挖掘生物学知识背后的案例,能够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产生的崇高敬意,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比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核酸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是生物学界的定论,由于美国科学家普鲁西纳发现由元病毒引起的疾病可以传染和遗传,而其中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这一发现推倒了存在了很多年的定论,证明蛋白质也是遗传物质。再如生物进化理论,它可以从“上帝造物”说起,到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再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这些生物学知识背后的例子都说明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需要人们去努力探索、发现、创新。生物学是一门高深、永无止境的学科,其中蕴含了很多奥秘,这些奥秘时刻吸引着很多人去探索,以此促进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课程中既包含很多简单易懂的知识,又包含很多比较抽象的知识,这些知识直接或间接地都包含很浓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逐一发现并交给学生。总体来说,高中生物还是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生物科学史和生物学科背后的案例、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知识本身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打造人文课堂。
作者:张雯 单位: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郎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