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论文(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生物教学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细胞分裂演示模型

一、设计背景

新课程提出了模型建构的方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设计了“细胞分裂演示的模型”,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体变异”等章节的教学中效果显著,使学生对与染色体有关的知识点理解更深刻,对知识框架的搭建影响意义深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通过活动进一步理解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识别并绘制模式图。(2)说出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3)通过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横向联系,更好地掌握细胞分裂演示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能力方面

(1)通过模型建构活动,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这一重要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2)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直观学习和掌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启发思维。(3)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使之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自然界。(2)通过对细胞周期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认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是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三、适用课型

新授课、实验探究课、习题课、高三备考的一、二、三轮复习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

五、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1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节中关于真核细胞的分裂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是理解细胞分裂过程的难点所在。本节课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为基础,使学生全面认识与细胞分裂有关知识,并具备建立简单模型的能力,为后面学习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等知识奠定基础。为突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在前后章节中的内在联系,我制作了形象直观、科学准确、方便实用的教具———“细胞分裂演示模型”,现对细胞分裂演示模型在高三备考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总。

六、课前准备

1.材料用具

毛根(黄色和红色两种)模拟染色体之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演示背景(电脑喷绘出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分裂轮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轮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红色绿色毛根若干,表示染色体,其中红色表示来自母方,绿色表示来自父方。)。

2.活动准备

活动议题:如何用毛根模拟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高中阶段能用此模型演示的章节或知识内容有哪些?任务分配:把全班学生分若干个小组,分别对确定的议题进行讨论、设计实施方案。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利用毛根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分裂轮廓演示背景图讲解有丝分裂过程。首先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轮廓演示背景图粘贴在黑板上,用毛根模拟染色体逐一进行讲解并在黑板上张贴演示,让学生予以参照。

2.学生活动

(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①把事先做好的毛根放在画好的细胞轮廓内,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毛根配对,使着丝点靠近。红色代表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黄色代表来自父方的染色体。②将两对颜色不同的毛根以上下两排的形式排列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处,红色毛根放在赤道板的一侧,黄色毛根放在另一侧。③移动毛根的连接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毛根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④出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将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毛根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⑤把新细胞中的毛根以单排的形式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平均分开每条毛根连接点,把毛根分别拉向细胞的两极,尽量一次移动所有的染色体,像在活细胞中发生的那样。(2)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①同活动一的方法步骤1。②两对颜色不同的毛根以上下两排的形式排列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处,注意:这次要在赤道板的每一侧放两条不同颜色的毛根。③继续活动一的3、4、5步骤,完成减数分裂全过程。(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与个时期的对应关系。①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变化绘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曲线及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曲线。②根据曲线再在X轴下构建出各时期的细胞分裂模型。问题讨论与升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特殊构象在近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如何通过细胞分裂演示模型加以演示?参照以下图形探究。通过细胞分裂演示模型的多次应用,切实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细胞分裂演示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激发探索热情,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开发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但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参与探究,在发挥创新精神方面还有所欠缺。

作者:于涛 单位:通钢一中

第二篇: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学

一、在问题思考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为高效生物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基础。如,在教学“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为了有效地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2)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种类增多,细胞的数目也会增加?(3)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而且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在自主实验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实验是生物这门科学性学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锻炼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在课改下,我们要认识到实验的价值,要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借助“唾液淀粉酶、试管、碘酒、馒头”等实验用品进行自主对照实验,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对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将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活动之中,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好前提工作。

作者:龙其燕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宁陕中学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探究式学习

一、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传统教育模式不同,探究式学习逐渐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正在被主动式学习取代,将处于被动式学习下的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展示独特的个性,在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提高学习兴趣。比如,教师讲到高中生物课本中《细胞基本结构》一章时,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之后,通常让学生根据图例熟悉细胞构成,加以板书描述细胞的主要结构。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搜索和细胞结构有关的各类信息,在课堂上组织小组间讨论,先后通过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挖掘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会自主学习。

2.注重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往往是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只能在下面被动地听和记,学生获得的全部信息一般都是老师认为需要教授的知识。按照现代教学理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学生真正想学的内容并不一定就是教师认为需要教的内容,这样即使学生暂时能强行记住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后期容易遗忘。但是,若老师在课堂上能事先询问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得到学生的反馈,就可以更好地备课,在课堂上真正让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例如,教学《细胞的生命历程》一课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板书细胞的生命历程,这种枯涩的解释无法让学生真正想学,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绘制不同阶段的细胞图片,这一动手的过程能够深化他们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教师再进行讲解,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知识。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措施

1.学生掌握主动权。

目前我国诸多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欠缺的是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已经听够那种枯燥无味的讲解,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教师适当将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课堂负责。比如,教师可以让班级每隔一周推荐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课文。讲解完毕,教师可以适当鼓励剩下的学生对讲解过程中的疑难进行提问,让学生对讲解者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老师仅仅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整个过程完整有序地完成。教学《遗传因子》一课时,很多学生很难全面理解遗传知识,当讲到杂交实验的具体步骤的时候,往往有些学生难以理解杂交试验的用意。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向学生提问,令其讲解杂交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探究学习目标。

2.按照步骤分析。

高中学生一般都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对于高中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可以投其所好,有针对性地分配任务,让他们分成小组,在课堂上自主对课本中的实验和知识点进行分析。这种做法能够让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教材中实验的科学原理等知识。讲解《基因的表达》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各个基因表达阶段的问题,让学生分析每个阶段代表的实际意义,比如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阶段,蛋白质的实际生物学意义;在基因对性状控制部分,让他们举例介绍不同基因控制下的不同性状,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解。这样既能让他们学习知识,又能加深记忆,从而令学生对基因的表达有更直观的认识,深入了解基因的表达过程,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呈现最好的一面。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除了有求知的欲望外,往往也具备自主探索和研究知识的能力,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单方面教学,很难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探索课本以外的知识,适当扩充知识,让他们利用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比如,在《杂交育种》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扩充课外知识,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时刻学习生物知识。灵活利用空余时间,从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寻找信息,整合信息,融入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中。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整理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让他们体验获取新知识的喜悦及和同学分享知识的乐趣。作为高中生物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开展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究式学习是必然的,对高中生物课堂进行探索和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林良绥 单位:泉州市城东中学

第四篇:初中与高中生物教学衔接

一、初、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初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环境等方面,且重点都只是对生命现象粗浅的描述,仅仅将各类生物知识进行了不同类别的概述,但却没有将生物界各个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体系.高中生物教材的基础和起点是初中生物知识基础,进一步深化了初中生命现象及形态结构产生的原因、过程等根本性问题,主要包括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物质分子等知识.如:在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书中,对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进行了基本的阐述,明确遗传信息是在细胞核中转录的.高中生物教材进一步揭示了对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一个遗传过程,明确了基因决定了生物性状,并对遗传学中的两大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并介绍了遗传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物归属于初中自然科学,主要要求学生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掌,掌握一定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在知识层次的构架上以科普为主.而高中生物是在初中生命科学知识基础上更加有深度的、有内涵的、揭示本质规律的生物教育,是整个知识框架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知道这个现象,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还需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生物现象.

二、初中和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虽然没有资格来改变课程设置,为实现初高中生物知识的全面了解,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必须重视初高中生物知识的有效衔接.这里的衔接不光指的是教材中的知识点的巩固和加深,还要对学生在认识层面上的规律和机理进行探讨,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得知识构建理论体系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依旧在误区里面不能自拔,教高中的时候完全抛开初中的知识点不谈,认为初中知识太过于简单没有必要涉及,这也就将初高中的知识在完全割裂和隔离开来了,相反的在高中教学中好药人为地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才对.此外,知识点教学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味地重复初中知识,或者直接进入高中更为深入的知识,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降低教学质量.

2.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确保初、高中生物教学的延续性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对初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准确、清晰的把握,对整体的知识框架要有着系统化的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延伸和拓展,对教材衔接处的真空地带进行补充,使初、高中生物知识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初中生物强调的是在生物圈中人类的活动以及人体的构造;高中生物课程的必修部分强调的是生物科学最基础的、本质的原理和规律,选修课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内容,包括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生物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等等.有助于学生拓宽科学视野,养成科学思维,加深对于生物这个领域的了解.

3.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由于初中生物所涉及的知识点过于浅薄,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大多采取的是授受式教学手段,并以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青春期,学习心理也完成了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改变.因此,高中生物的教学方融入探索性、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理论框架.高中生物教师不能依旧使用初中教学的那套老办法,在课堂教学上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使学生从内心对生物感兴趣,从而自发地进行对问题的思考.

4.做好学习方法指导的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初中生学习的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记忆、重现、简单模仿三个步骤,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没有完全养成独立思考和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但在高中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关键是对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初中教学更加关注到的是学生整体的一个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对生无所整一个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有较为精准的把握,并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实践操作技能.但笔者认为,虽然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教师的从旁知道也不可或缺.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结合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将教材内的知识点作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将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清楚认识到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生物知识基础,才能够把握初中高中教材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初中和高中的生物教学有着无缝衔接,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确保初、高中生物教学的延续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做好学习方法指导的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作者:刘建华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莲花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多鼓励学生勇于发问,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教师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关键,学生的课堂学习应该是相对集中的,而不是完全封闭的。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语言和态度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为注意的是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而不是单纯搞“一言堂”。教师可以依照生物教材的内容,采取讨论法、谈话法,探究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多数生物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谈话法,然而此种教学方法比较容易导致发生“教师专注讲解,学生只是听和记”的一言堂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谈话的策略,并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设计提问,让学生从单纯的倾听者转变为谈话的参与者。例如,教师针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功能对学生进行讲解时,可以设计问题对他们进行提问,这比平铺直叙地讲解此类陈述性知识收到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可以让学生回忆在初中阶段曾用何种方法看到细胞的什么结构,或者也可以让学生设想技术发展以后,将细胞放大成千上万倍,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等。对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不仅能分析旧知,还能引起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并启发他们对此产生质疑,进而才会让他们对亚显微结构的含义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随时启发学生主动发问,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和勇于发问,从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或者学生自己做实验时,教师都必须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和投入,并通过实验观察帮助学生制订观察计划,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树立观察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依照他们各自的研究目的,合理选择实验用具并设计可行性强的实验方案。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但由于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大部分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作用不大。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验内容,将实验条件或者形式进行适当改变,可以让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实验用具,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教师采取这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外,还有另外一个环节也很重要,那就是课外实践活动,这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不仅统一于整个生物教学中,而且还存在互相促进和互相影响的利害关系。学生虽然能在生物课堂上收获到知识和技能,但知识面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有目的性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营造生动丰富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程度。此外,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和智力发展十分有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时,不管是种植、养殖某种生物,又或者是采集何种标本,都必须要求学生针对各种生命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并查阅大量资料,再通过思考与总结去解决和说明某些生物学问题。这样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自学和创新思维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实验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

作者:胡胜梅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数学的权重和学科特性,它的重要地位引起教育者们和学生及家长前所未有的重视,语文英语紧随其后,而剩余的则成了“其他学科”———这是目前的高中教学具有的新特点,需要所有的参与者调整适应。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又促进教师们不断对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改进。一个阶段之后我们发现,有些改变是进步的、值得提倡推广的,有些变化则流于形式、进入误区甚至犯错误。我认为,走出误区,纠正错误,重新认识革新是目前生物学教学所急需的。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观察发现的几点问题。

1.急于创新,忽视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整体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许多生物教师迫不及待地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突然毫无铺垫转折地改变自己组织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有的教师的“改革”只是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并不符合自身面对的教情学情和发展需要。有的教师推崇源自于大学的“教授式教学”,大撒把让学生多做思考,对学生欠缺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有心提问却被老师用“自己学会思考”压回去,使得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思考一个原本通过老师的三言两语点拨就可以豁然开朗的知识点。这种照葫芦画瓢的教法改革不仅不能对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反而会使得学生“思而不学则殆”,对于这种生硬低效的教学滋生反感和厌烦情绪,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2.教学过于追求形式化,忽视教改的本质和目的。

许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相对易行的表面化的改革,对于教学教法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例如,有的教师对“启发式教学”十分喜爱,就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频频采用,而他(她)的“启发式教学”却没有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仅仅表面化地将“启发式”变成“疑问式”,忽略启发式教学中环环相扣的、启发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仅仅将启发式教学的表面———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进行模仿,那么这种毫无关系、毫无逻辑甚至毫无目的性可言的提问,使得学生无法集中于一个点进行思考,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抛出又会使学生产生“思考的疲劳”,最后对课堂产生倦怠感,使得课堂学习效果大大减弱。

3.教学内容不够突出重点。

许多教师过于坚持课本内容,将课本内容“神圣化”,一字不漏地将课本内容讲授给学生,模糊教学重点。一味地整本灌输,使得学生无法明确、掌握学习的重点,对于一些教学难点也无法突破。这种模式持续下去使得学生在复习时同样抓不住重点,产生一种整本书皆为重点却又都不是重点的错觉。长此以往,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会使得学生对于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反过来必然会严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4.执著追求“完美”,忽视教改要义。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于分数过度追求,形成了模块化、僵硬式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解题过程中会制定出一种经典的思维方式,并且对这种思维方式给出固定的适应考试的、经典的应试模式,要求学生对于此类题型的应试模式进行背诵,加以套用。这扼制了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这种教育方式能有效提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解题效率,使得学生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可谓“完美”。但是这种千篇一律的方式和培养学生的方法会使得学生在面对一道“不按常理出牌”的题型时会手足无措。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应试能力会有所下降,生活中的应变能力也会下降,最终让学校成为“批量生产的工厂”。这种模式与当今教育所提出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相去甚远。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在近几年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1.创新的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状况。

教师在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号召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时,由于该反应过程较复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我会以讲解为主,着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及巩固,强调抓牢基础;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会提出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促进其思考,在教学方法上重于引导,让学生自己寻找真正的答案,让学生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更上一层楼”。

2.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课本,应该基于课本而不囿于课本。在对课本熟知之后,将课本中应当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列举出来,作为授课要点。例如,减数分裂的教学中,虽然整体内容复杂,难度系数高,不易掌握,但仍有轻重难易之分:分裂过程为重,其他为轻;形成精子的过程为重,形成卵细胞过程为轻;中染色体、DNA变化为重,其他变化为轻。理解并区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为难点,对过程的记忆则是基础;依据分裂相判别细胞种类为难点,正向叙述阶段变化特征相对容易……突出重难点这类基本教育规律上的东西,千万不能因聚焦教改而忽略。

3.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只盯着成绩,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例如,在做完某一题后,可以接着给出变式题和关联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考,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思考是很难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成功思考后的愉悦,教师一定要采取恰当的鼓励思考的方式。

4.在课堂上深度剖析解题中的错误。

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知识点以外,还要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刻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只有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才能彻底纠正错误。随后对此类知识的缺陷进行综合整理,全面补漏,避免造次。只有通过这样的深刻解析,才能在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进步,最终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知识。

5.开展与生物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励学生对生物学深入学习,我们可以展开与生物知识相关的课外活动。例如,认识校园植物,进行生物课外实验,组织生物课外知识竞赛,参观生物科研场所,等等。还可以结合研究性学习,发动学生、指导学生展开生物学方面的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生物学知识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的认知层次,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之路的探究与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出现问题也是必然的,它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广大生物学教育从业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时代需要我们不懈探究和尝试,勇敢地面对问题,积极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学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学教学执教能力。

作者:张学芹 单位: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导入变得更加生动

要在课堂教学当中进行情境创设,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能弥补这样的短板。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放映动画、资料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生物的进化时,教师可以播放《地球进化过程》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进化过程,激发学生的求学热情。而在对《光合作用》进行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借助科学家的一些实验促进学生探究大自然的热情。借助断句的放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感化,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理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突破课文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讲解时,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演示,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组合定律,这样,这一章的难点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打破时空局限,提高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地模拟生物实验

众所周知,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而生物科学的前提就是实验。在对《神经调节》进行讲解时,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人类兴奋的传导当中电荷的递质是怎样的。在实验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常常会使教学效果较为模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则可以对比结果说明原因,修正实验当中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多样误差。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复习快速而高效

在生物复习过程当中,利用计算机设备,将预备好的系统投映到大屏幕中,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并且便于教师对于内容的讲解。在复习过程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内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复习。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其在学习过程当中学到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将展示内容呈现到学生面前之后,学生就会根据已经学到的内容,对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侧重复习,这就提高了复习的时效性。在对高中生物教学以及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把握自身定位,不应单纯地操作机器,将过多的时间放在电脑上,使机器代替了教师本身。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对“学教并重”的整合。此外,还应该增强对计算机的运用。

作者:赵晓娟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一中

第八篇:高中生物教学元认知能力培养

1.高中生物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原则

1.1内化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是指学生采用元认知技巧和方法进行训练,强化对元认知技巧及方法的掌握,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并且在新环境能够对这一技能合理的使用,实现该技能的循环应用和不断深化。内化原则主要理论支撑点是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达到一种自控、自动化和整体监控程度,这些都是经过转化而得,同时也是把外规则内化的必经过程。

1.2反馈性原则

反馈性原则是指在培养元认知过程中,培养重点是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和意识。元认知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反馈性,如果在元认知培养过程中去掉反馈原则,那么元认知能力培养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教师不能只单纯的进行教,还需要实施必要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元认知活动实施合理评价。

1.3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在元认知能力培养中,需要全面考虑效果和投入关系,合理评价训练效果。因为本文是将高中生物教学知识作为研究对象,所以,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元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方面,对元认知能力培养效果评价,这三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出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效果。

2.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措施

2.1提高教师元认知水平

由于教师对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效果具有主要影响作用,所以教师本身必须要具备较高元认知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克服“重结果轻过程”问题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让学生通过自我意识自主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元认知能力培养得失,以此达到完善教学的目的,这一切效果的实现都必须是建立在教师高元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例如,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学习主要目的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生态系统内容,而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对内容进行识别,生态系统营养成分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对内容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主要是应用内容。依照学习要求的不同,学生科对时间自由、合理分配,教师可引导学生基于对学习任务与目标的了解,深入、全面的认识教材编排体系。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材中的技巧、方法与思想,以此领会作者的根本意图。

2.2对学生传授有关元认知知识

教师若要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就应该从提高元认知能力入手。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元认知知识内容,让学生对元认知结构和实质有基本了解,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从而获得学生的支持,另外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也要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在为学生讲述细胞结构知识时,所有结构编排方式都是这一结构的结构、功能与位置,基于该目标提示,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整理,方便在自身知识网络中纳入新知识,以此形成相应知识结构,高中生物教材囊括有遗传学发展史,国内外科学家探索出DNA双螺旋结构、酶、植物向光性、光合作用以及遗传学等定律,学习以上知识期间,一方面要对定律发现过程加以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学习国内外科学家高尚品质,对其研究思路进行深入剖析,对其问题思考方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从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深入实际,为其科学思维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2.3引导正确归因,激发成就动机

归因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两者与教学息息相关,挫折失败和绚丽多彩都是人生常态,学习挫折易让学生产生自己能力不足的想法,形成一种“习得性失助感”,会对学生成绩提高动机产生影响。教师应该认可学生所做出的努力,让他们意识到努力是有效果的,也是值得的,并且给他们正确的参照标准,及时发现自身变化。例如,高中生物组织中如何鉴定脂肪一节中,需要徒手对花生种子进行切片,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从而获得切片制作技巧,这样就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在反腐练习的过程中,我会适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尤其是日常学习较差的学生,会重点表扬,以增强其学习信心,并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领悟学习的真谛。

3.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学有多种教学方式,但需要通过元认知理论对其进行合理调节,使学生元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由现状可以看出,元认知能力可以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大程度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知识协调能力。从教学中得出结论,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记忆能力本身不具有可比性,只有通过情境教学培养的认知活动才是对学生元认知能力进行真正培养的重要方式。

作者:杜斌 单位:甘肃华池县第一中学

第九篇:高中生物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

一、目前交互式白板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购入价格高昂

电子交互白板作为一种类似将电脑、投影仪等合为一体的新兴高科技电子设备,拥有独特的性能,导致目前在市场上的价格高昂,一般的高校不能承受其价格,而这会大大降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普及使用率。而且目前电子白板的价格在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这也导致目前还不能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普遍使用,因而它隐藏的巨大潜力在使用时也不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

(二)缺少专门维护人员

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主流是触屏式白板。触屏电子白板相较于其他屏幕,具有灵敏性高的特点,所以要特别注重防护灰尘和刮花等问题。如果机器出现了故障,就会影响电子白板的整个使用体验和观感,而只有专业维修人员才能排除清理故障,如果不能解决机器维修的问题,电子白板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就不能被充分利用。

(三)与之相匹配的资源不完善

交互式电子白板里面虽然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但是存在着“虽多不精”的问题,对于教师追求优秀教育资源的诉求不能全部满足,所以,如果想在高中生物课堂上使用电子交互式白板,就需要在完善自身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引申出更多优秀的科目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物课程的教育水平才可以得到最基本的提高,最后呈现出的结果才可以使师生都能满意。

二、交互式白板在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

(一)加强师生互动,优化课堂资源

教学时,教师采用的多是板书与上课前便以制作好的多媒体内容授课,这几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被盖上古板、不灵活的标签,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上,也不尽如人意,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大量备课也取不到与之相应的结果。而教师如果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电子白板里不但可以设置大量的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而且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与自己的教学目标灵活的选择其中的学习资源,完成备课目标。在电子白板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中的多样性功能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成果。

(二)代入课程实境,加深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上,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求知欲和学习的希望。比如学习“分子与细胞”时,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表现出细胞是如何分裂的情景,让每个学生都有可以看到细胞是如何分裂的机会,而这在以前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电子白板可以通过其储存的大量学习知识和可以联网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能充分了解细胞的构成与发展,不需要借助显微镜等仪器慢慢观察细胞的发展分裂。在方便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遗传与进化”一章时,电子白板可以运用幻灯片等形式对生物的遗传进化做一个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知识,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习到生物是如何获得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电子白板可以帮助教师更方便的教学,在课堂演示中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与效果。

(三)强化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

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仅仅只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播知识,课堂氛围稍显空洞,而与单调、无聊的刻板教学形象不同,交互式电子白板因其有趣,参与性高,并拥有丰富资料的教学课程形象深受欢迎,在实际运用中,电子白板可以通过跟学生进行互动来烘托课堂的气氛,通过联网互动让学生能够轻松高效的学习,快速投入其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结语

因为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高科技电子产品,这能够让师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教学资源,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电子白板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不能非常灵活地书写和内置中缺少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我们应该要避重就轻,着重发挥电子白板的优秀性能,借此提高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而非跟随者。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因其投入成本高,回报率不能马上看到,让许多高校对它望而却步,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一种电子技术,虽然价格高昂,机器本身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可以通过慢慢的改进,而使其渐渐完善,而这一切也需要我们的努力。

作者:孙帅 单位:青岛第五十八中学

第十篇: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材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才会对这门学科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讲“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树叶照片”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指导学生把拍摄好照片的底片放在新鲜树叶上,带有底片的植物放在阳光底下,保证植物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叶子经过阳光的照射后,去掉底片,并将叶子紫放到酒精中煮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待叶子全部褪色后放入器皿中,并加入碘液,让学生观察叶子发生的变化。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针对课本上的典型问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对一些规律的东西形成思维的谜团。教师在适当指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整合,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也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三、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实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自我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做实验,并把具体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讲“细胞壁的分离实验”时,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应用显微镜等器材,指导学生用洋葱做标本,教师在旁观看学生实验。对于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的部分,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改正。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奠定基础。高中生物在学生的高考成绩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作者:杨银致 单位:甘肃省兰州新区永登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