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综述(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些年我国新课改进程加快,素质教育观念的快速发展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初中生物学习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的初始阶段,良好的学习成果能够为后续理科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教学挑战。所以,教学工作者需要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教学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这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对策
近些年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较快,人们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学科,这个时期的学习能够为后续生物学习奠定基础。在传统生物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只重视理论性知识传输,使得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抽象化的生物理论。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需要革新传统化的生物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生物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从而全面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1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基础设备不完善
初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初中大多考试中生物学科所占分值较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当前大多教师和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处于忽视状态。大多数学校为生物分配的教学资源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生物教学中大多内容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从未接触和了解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生物实验室设备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很多实验设备只是摆设,进而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如果缺少基础性实验设备,不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对生物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1]
1.2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新课改发展为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生物教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目前大多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师都是在讲台上进行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加强练习。初中生物教学中大多知识点都是源于生物体本身,所以当前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生物体的观察,但是教师没有将理论知识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最终导致无法获取更高效的教学质量。[2]
1.3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
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针对实验教学展开技能考核,学生实践技能不能进行培育,加上缺乏完善的评价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对试验教学知识进行正确理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独立完成各项实验,使得教学不能获取良好教学成果。在实验教学中,比如通过显微镜对微观世界进行观察,大多数学生会感受到新奇,从而获取情感上的兴奋,导致课堂教学中没有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最终致使教学过程中失去了教学目的性,使得教学成果受到限制。[3]
2现阶段改善生物教学问题的措施探析
2.1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设施
当前初中生物教师自身教学素养以及教学能力对教学成果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随着新课改的快速发展,对初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参与各项培育学习活动,定期组织各类交流讨论会,丰富自身教学经验。在新时期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近些年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及相关部门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大多学校也开始重视基础生物教学。当前学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生物教学提供完备的实验器材,这样能够便于各项试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辅助教师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
2.2完善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起初接受生物知识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在讲解抽象性知识点时,需要对学生积极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其次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活动,教师为学生拟定相关谈论的课题,在探究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在自主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5]生物教学中有诸多抽象化的教学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理解,所以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弥补理论教学中缺失的部分,通过教师引导探究让学生掌握实验教学背后的主要原理,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比如在教学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一节的内容时,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而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且能够画出所观察细胞结构简图。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验学习的兴趣。[6]
2.3加强对学生实验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编号,每个学生固定座位,在每组学生中选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负责人。在学期开始之前需要对负责组长进行实验培训,让组长能够对实验教学中相关事宜进行管理,这样能够缓解班级教学中教师的管理压力。每次实验教学结束之后,组长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洁,检查仪器实际使用情况,如果有损坏现象需要及时进行记录,能够确保实验教学的稳定进行,对学生实验环节展开监督和引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7]
2.4因材施教,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点等方面因材施教,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进行理论教学时需要对学生实验技能进行培养,积极倡导探究式教学,因为大多数学生在进入中学接触物理教学知识点之后具有一定好奇心,加上学生生性好动,所以需要教师做好示范,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更加规范细致化操作。比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时,教师要先为学生讲述显微镜的具体作用以及基本结构,然后对学生进行示范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几次反复性训练之后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此类示范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基础学习进行引导。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教学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锻炼自身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重点突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中生物教学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将教学从基础知识层面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制定一般学习方法,主要是设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等过程,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实验具体现象进行分析。教学中需要着重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锻炼,能够总结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习中各项问题做出多重假设,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虽然有大多时候学生并未能获取自身想要的学习结果,但是通过完善的学习过程使得自身处理生物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教学“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大多学生在实验试管中加入碘液最终都变成了蓝色,说明此项实验结果失败了,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实验结果与馒头量多少、温度高低等因素相关,然后再重新设置操作步骤,将实验进一步深化,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育。[8]
2.5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为学生延伸教学内容,以此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为问题探究讨论提供良好氛围。比如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基本掌握各类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之后,需要在课后教学中进一步探究“不同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占多少”,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和基本特点,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课外活动中展开资料的搜集和总结,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后续各项探究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目前初中生物理论和实验教学至关重要,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在实验操作中得到巩固,共同探索新知识,为生物教学探究新方法,更顺应新时期生物教学的需要。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初中生物教学还会出现各类教学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学校需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基础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习兴趣,锻炼综合性思维能力。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拟定教学内容,从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为今后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梅.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3(12):124-124,125.
[2]党丽芬.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184-184.
[3]姜春东.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4):107.
[4]卢颖荣.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9):244-244.
[5]陈丹.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7):88.
[6]张景义.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8):125.
[7]杨宝印.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1):104.
[8]卢勤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2010(27):130,145.
作者:阮慧娟 单位:钦州市钦北区那蒙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摘要:在初中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一定调整,特别是在生物教学当中,不能完全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需要进行情景教学的导入。在本文中,就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景教学的导入给予细致分析,希望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能够帮助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景教学;研究
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都是最为基础性的,具有一定的感性和浅显性,其主要的研究侧重点是对生命现象的了解。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有效利用情景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且具有一定的高效率。
一、重现生物情景、增强学生记忆力
对于学生而言,拥有对学习的兴趣,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引导,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对初中生物的知识,有深入的思考。才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实现对知识学习的内动力。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当的对标本有所利用,通过投影仪还有计算机、模型等,这些电教传媒的使用,可以为教学创设合适的情景教学环境,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所感染,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对学习优势有所发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当中,提升教学的成效性。1.展示学生的生理机构、对学生观察力给予培养。学生学习最为根本的就在于提高自身的实验观察力。在对电教器材的使用中,能够一定在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这是提高学习动力的良好策略。在投影下,对图片进行处理,使其更加鲜艳明亮,学生的器官被刺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情景的创设,通过学生对细节的观察,让学生能够真正对事物的分析有深刻地认识,对于观察力也有所训练。比如,作为多细胞的丝状藻类的水绵,可以通过投影仪,对水绵的结构有清晰的展示,学生可以在投影仪的帮助下,看清楚水绵的具体结构,水绵是由多个结构相同的长筒状细胞连接而成的,在学生中,有些人的观察能力比较强,就会对水绵的结构有全面的了解,但是有些人就没有观察出来。作为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投影中的内容,有更多角度的细致理解,继而,对学生的观察力也是一种无形的增强。2.展示生物内部结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在对生物的内部结构进行展示中,要合理地利用模型,模型是不受其他设备的影响的,学生能够在对模型的观察中,对教师要讲授的新课程,有更为立体的认识。在教师讲到“心脏的结构”中,可以借用学校的心脏模型,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集中注意力,带着疑问对模型有细致的探究。当心脏模型在展示中,通过教师的解剖,更加立体地被“剖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心脏的内部结构,有所深入地掌握和了解。3.展现生物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可以通过对标本的运用,设置一定合理的课堂情景,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动。教师在授课中,需要拿出现实的标本。比如可以通过海星还有海胆标本,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对教学有主动意识。另外,在对生物动态过程的讲述中,选用教学录像片,在音乐和解说以及字幕效果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一定意义上的激发。除此之外,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在教师讲解真菌还有细菌等知识点时,通过对多媒体电脑软件的课件使用,学生可以在形象和直观的教学中,对这些菌类的结构特点还有形态,有更多地了解,自然对该部分的知识内容有深刻理解。
二、对问题进行情景设置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们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总结、研究和探索,都可以在生物科学中有所体现。对于生物科学未来的遇见,这是永远需要讨论的话题,同样,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在对初中的生物进行学习中,要带着疑问,才能获得学问的进步,在探究中对真理进行剖析,才能获得知识的突破。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是刺激学习效率的好方法。1.导入疑问、对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行激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对课堂的效率有所提升。在讲解“人体的营养”中,教师可以进行情景模式的建立,比如,可以问问学生们,今天吃饭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每天吃的饭菜要不一样呢,人吃大肉太多是不是会变胖,肠胃不好就容易消瘦。通过对问题的设置,再进行课堂的内容讲解,就能够在问题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2.在课程中设置疑问、集中学生涣散注意力。对学生进行教学,最重要的还需要注意,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是一个颇有技巧的小过渡,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高潮。3.课程结束时设置疑问、对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在课程即将进入尾声中,对问题进行情景设置,能够对所学知识给予巩固,同时也让教学变得更具灵活性,通过对疑问的设置,让学生在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对于学习的兴趣有所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判断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使学生全面提升。
三、对实验情景进行创设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中生物课程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对实验的观察中,对生物研究和教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知。故而,在日常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学生需要重视对实验的观察,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中,让学生对实验的气氛有所感受,能够学会实验,对实验中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有合理的掌握。1.模仿实验、尝试操作。初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际的初中生物实验中,学生往往都会很好动,注意力会分散,而学生在实验器材和用品上,就相对比较关注,但是就具体的实验步骤,却是心不在焉。根据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实验前,教师需要对实验的过程和具体操作,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通过示范作用,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模仿中,对实验有所认识,进行具体操作就会更加容易了。2.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进行生物的相关实验,不能太操之过急。作为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具体的操作和方法,有一定的熟悉度,就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器材,在课前要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明白实验中会产生哪些可能,所使用的实验用品,在操作方法上的不恰当,就会引发哪些危险,让学生在动手前,对实验有所认识,在操作中,对学生的不准确操作进行指出,让学生在科学的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3.观察实验、学习操作方法。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其观察要认真且细致。也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教学录像带实验时进行以下两种的观察。(1)对实验进行观察可以减少实验错误。具体的初中生物实验,很多学生还是容易犯错误,一些实验过程中,容易引发错误出现,但是,有的错误却无法补救。这种类型的实验,在进行具体的实验过程讲解中,要针对实验,进行录像带的播放中,学生能够对实验过程有所了解,在录像带的示范引导下,学生再进行实验,就能够比没有看录像带,做的实验更加精确,其实验效果也会更好些。(2)必须学习而不能去做的实验,对该种实验进行观察。在初中生物课程中,会有很多的实验课程安排,通常情况下,很多的实验都是可以进行的,但是往往有些实验,由于诸多人为因素,无法进行该种实验。基于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录像片,在录像片中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这样一来,就会提高教学的效果。简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不断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要对教学情境进行创建,在真情实感中,对教和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就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培养,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进行直观性的转变,让教学从刻板变得更具体生动性,在活跃而欢快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提升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立明.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14.
[2]王智军.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情景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99.
[3]李秀娟.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关于情景创设[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171.
作者:黄勇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郑墩中学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不同功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科学的有效整合,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会使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科学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整合
初中生正处在直觉经验思维为主导,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水平较低的状态,加上生物作为初中新增加的一门学科,所以初中生要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才能对概念做出很好的理解、判断、推理。因此,大部分学生反映生物难学。如果此时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依靠课本、挂图、模型、标本等媒体,然后再配以“满堂灌”,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模式,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好为传统教育方式的革新、学习方法乃至思维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所以初中生物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
一、让学生走好“第一步”
兴趣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学生要想学好生物,前提是学生爱学生物。在生物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形式作用于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能起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的作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进入最优的学习状态。如讲“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时,一开始利用多媒体的声、图、文字结合字的形式,创设“包大人伸冤”的情景(小明的爸妈都是有耳垂的,偏偏小明没有耳垂被取笑,从而要求在座各位包大人帮他洗冤的情景),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正义之心,还可以使学生明白这节课担负重要责任从而较快进入课堂。
二、使生物学“活”起来
生命的现象是包罗万象的,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将其运动、生长、发育、繁殖、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向学生展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用合适的事例、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对课文的文字内容、教学情境、形态结构、生理过程等进行精彩呈现,使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简单化。例如,在《遗传具有一定规律性》这一节中,由于初中生物没有安排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导致学生一直对遗传规律这部分知识点表示难以理解。针对这个问题,第一步,先用一对染色体为例表示体细胞中成对染色体,当这个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该对染色体会随机分到两个生殖细胞中(结合动画),所以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存在就不攻自破。然后不同精子与不同卵细胞结合,原本不成对的染色体(基因)到了受精卵又成对了。第二步,用Aa表示该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再结合第一步成对染色体分开的动画,学生就容易明白基因会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到了生殖细胞也是成单存在,从而形成含有A和a的两种精子。假若母本的基因型也是Aa,同样形成含有A和a的两种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受精卵就有AA、Aa、Aa、aa这四种可能。就这样通过多媒体的动画,一步一步形象生动地引导学生突破遗传规律这个难题。
三、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实验。但事实上,很多实验会受限于设备、场地、实验材料和实验隐藏的危险性、时间等条件而不能完成,由于缺乏实验基础从而导致很多的生物理论显得空洞乏味。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功能,让学生有一种“真实”的感觉。例如,在《生命的起源》这一节中,我们想通过实验了解原始生命的诞生过程,虽然课本上用一大串文字来描述该过程,但是对于没有学过生物的学生来说,文字描述的再精彩,还是显得枯燥无味。若学生想通过做实验来体验该过程,在现在的环境下,我们是无法回到原始地球来见证这一切的。在原始地球模式图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更能让学生意识到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没有生物存在的。然后再配以动画,演示大气中不同的成分以动态的形式慢慢变成有机小分子,到了原始海洋之后一步一步变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这样就能让学生真实的看到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
四、让微观与宏观轻松互换
生物学的生命活动规律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来阐述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示出来,尽显生物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例如:绝大多数的细胞都是很微小的,单纯通过挂图、文字、语言描述,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这些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物体。现在不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放大展现细胞的各种细胞器,还可以结合新一代显微镜,把想放大的实物马上放大,轻松实现微观的物体宏观化,生动形象,直观性强,使学生易懂好记。综上所述,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生物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刘恩山.生物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4-74.
[2]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叶巧玲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第一初级中学
第四篇: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渗透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通过学习生命所产生的光和热来探索生物的深广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无视生命价值、忽视生命之美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针对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出发,探究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分析实现生命教育有效渗透的教学途径,以期对改善初中生生命教育现状有所助益。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必要性;有效渗透
一、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育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初中生物的新课程标准对生命教育有着明确的论述,即通过生物教学让学生能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利用学科优势,逐渐为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初中生的人生经历有限,其对于生命的价值认识也不够深刻,甚至有一些学生在青春期情感的影响下,出现了践踏生命、自残、轻生等草率的行为。对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更应该理解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的思想、视野能够逐渐冲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生命的存续不仅是个体的决定,作为生物圈中的人,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存、情感需求,更应该认识到生命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对于初中生而言,生死似乎是一件可以轻易言说的事情,甚至一些学生出现了将“践踏”“自残”“轻生”等同于“有勇气”等愚蠢的想法,而完全想不到这些行为会对父母及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生命教育就是要扭转初中生这种对生命的思想局限,不仅要了解自我生命的价值,更应该举一反三,认识到他人生命,乃至自然界中其他生命体的价值,进而形成更广阔、更深刻的生命观念。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元素
初中生物学中包含着诸多生命教育的元素,其主要有:1.人的诞生。如在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人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以人为例,为学生展示一个婴儿从孕育到诞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胎儿要在母体中生存约280天的时间,而母亲也需要进过分娩的剧痛才能让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样,人的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极大的震撼;2.植物生命。教师可以结合《观察植物细胞》《绿色植物的一生》等课程让学生的目光从动物生命中延伸到植物生命,理解一株植物从种子到萌芽再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3.生命的珍贵。《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告诉我们,物竞天择是自然界进化的基本规律,最后保留下来的生命体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磨难,因此其珍贵性也不言而喻,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这一章节,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中珍贵的生命的破坏,从而引发学生对尊重生命,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4.生命安全。生存是生命体的第一需求,对于人类而言,如何才能获得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珍爱生命”这一章节,指导学生如何应对生命中的健康、安全威胁。5.生命的本质,从“生物的结构层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角度来讲,细胞构成生物,物质构成细胞,地球上任何生命体都无一例外地由物质组成,之所以生命体的外在呈现千差万别是因为各种物质的含量有所差异,如此看来,所有的生命本质都是相同的,而经历的由生到死的历程也是不变的,在这一理论的引导下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平等的进一步思考。
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原则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实现对生命理论的有效渗透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忽视,使得学生只是将生物学知识局限在教材、课堂上,而难以延伸到生活中来,针对如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从初中生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最迫切了解的生命的有关知识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并打破“学生对于生命一无所知”的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生命的价值;其二,将认知与体验相结合,生命教育不仅存在于口头教育、灌输中,还存在于对实践的体验过程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以领会生命微小与宏大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者鼓励学生种下一株植物,以体会生命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强化、提高思想认识;其三,将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从理性、科学的视角对生命进行解读,但是科学与人文并非格格不入,而生命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生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更丰富的人文情感,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从宣传人性真善美的角度对生命进行解读,从而让自然科学更具人文情怀。
四、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与死,从而珍视生命
生与死是世界上所有生命体面对的永恒主题。从哲学的角度讲,生与死就像硬币的两个面,没有生就无所谓死,而只有死方能显示出生的珍贵。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总是讳言“死亡”的话题,但是这却是生命不可绕过的一个终点。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最佳发展阶段,旺盛的生命力让他们很少思考生与死这种人类的终极问题。但是从生命教育的角度讲,如果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死亡的客观存在,又如何能够让他们知道生命的珍贵呢?初中生物教学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讲述了人类的产生。而初中生物教师在实践中可以从生命的开始与延续来讲述人类在亿万年的进化中所面临的生生死死;也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如在《关注健康》一课中用真实的案例为学生讲述抽烟、酗酒、吸毒对生命的危害,让学生能够逐渐明白,生命是珍贵的,如果肆意践踏,死亡并不遥远。当然,生命教育中所蕴含的生死观并不是用死亡来威胁人们美好生活,而是让人们认识到生死的客观性,并且能够逐渐排除对死亡的恐惧,从而更加珍视生命。
(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从而敬畏生命
生命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开始,到复杂的多细胞生命体,乃至具有高智商动物———人类,这个进化过程花费了亿万年之久。虽然对于许多人来说,亿万年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对于生命来说,它却意味着无数次的生死、消亡、演变,不断面临着远古时代地球上出现的种种威胁,而这个过程只能用伟大来形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等单元、章节,引导学生对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单细胞动物,并由此延伸思考动物、植物是如何从这个小小的单细胞逐渐进化而来的。除此之外,从目前的太空探测结果看,地球也许是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体的星球,这种生命体的孤独感也造就了他的伟大,只有伟大坚强的生命才能在种种威胁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生物特征以适应环境,同时也正是由于地球生命体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也更应该敬畏地球上的每一个来之不易的生命。
(三)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从而尊重生命
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都问过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对于这种涉及到生命教育、性教育的问题总是含糊其辞,编出各种离奇的故事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些离奇故事的真实性逐渐被质疑,因此,孩子对于“生命从哪里来”这一个话题再次陷入了迷惑,尤其进入到青春期之后,生理上的变化让孩子对于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这时初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解释。例如在《绿色植物的一生》《人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些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纪录片,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逐渐了解一颗种子是如何变成一颗植物的,青蛙是如何产卵、繁殖的,小鸡是如何在鸡蛋中破壳而出的,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繁殖过程,让学生在书中的资料以及纪录片中了解精子如何与卵子相遇,受精卵如何在母体内变成胎儿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与妈妈交流怀孕时的各种变化,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经过这样的生命教育,学生能够逐渐了解不同生命体的起源,并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尊重生命。
(四)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从而热爱生命
在工业社会之前,人类社会对于自然保持着绝对的敬畏,无论是在西方的《圣经》中,还是东方的神话传说中,人类都坚信人类的力量无法与自然抗衡,稍有违逆,自然便会降下灭顶之灾,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在科学、技术的护持下,人类开始了探索自然秘密的旅程,当自然的神秘面纱被揭掉之后,自然———便成为人类需要驯服的对象,没有厌足的攫取让自然环境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就在人类以为自然已经臣服的时候,自然的报复也随之而来:污浊的空气、浑浊的水源、断掉的生物链条、不断迫近的海平面等,人类生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这时人类才认识到了自然并非是予取予求的,因此,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等理论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初中生物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物多样性》《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等课程,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人类不过是自然界诸多生命体中的一员,每个生命体都有享受自然的权利,人类的过分攫取、过分占有其他生命体的生存空间,最后只能自食恶果。
(五)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敢于接受磨砺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情感、心理、思想都经历着新的变化,敏感的神经让他们对于生命有着患得患失的错觉,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中常常强调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从生物学角度讲,挫折是生物进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没有挫折,原始人也许就不会直立行走,如果没有挫折智人也许就不会成为生命体进化中的最后赢家。在生命教育中,生物教师可以从生命进化的角度,为学生另类解读挫折的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生物资料中的历史故事为学生讲述挫折对于生命的磨砺,如血液循环的发现是经过了几代生物学家的不懈努力而形成的,其中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甚至为了研究血液循环理论,与教会为敌,并被当成“异教徒”处死。而利用这些故事,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生命的价值,并从自己人生中的小小挫折中逐渐解脱出来。
五、结束语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不可回避的话题,而对于初中生而言,通过生物学知识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生拥有似水的年华、花样般的青春,让他们能够从科学、理性的视角给予生命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基于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科学知识的讲解,更要重视人文情感的渗透,让学生能够了解生命、正视生命,并让生命的含义真正走进内心,珍爱生命。
参考文献:
[1]姜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2.
[2]叶建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2):68-69.
[3]安文萍.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4,(14):89.
[4]李和军.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J].电子制作,2014,(13):191.
[5]陈雅男.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亚太教育,2015,(34):46.
作者:李宏志 单位:安徽省明光市城西中学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改变。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生物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物质结构及变化、一切物质的运动以及相互作用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门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广泛的运用性。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符合生物学的特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在生物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将其当做突破口,探索和寻找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与生物相关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事物有很多,例如,成语“飞蛾扑火”其主要反映的是生物知识中昆虫的趋光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生物的遗传性;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则讲的是生物中的条件反射。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生物知识和与生物相关的事物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对生物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二、借助多媒体让抽象变直观
以往的实践对人的认识过程进行了充分验证,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之后。而初中生初次学习生物时,形象思维仍是其主要思维阶段,并未完成抽象思维的过渡。然而生物这一学科实验内容大部分都以抽象为主,此时若是将实验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则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图片或动画以实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看抽象内容,更便于他们理解。如部分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观察心脏”中,会产生心脏心房、心室左右两部分相同这一错误认识。对此,教师可利用PPT将心脏剖面模式展示给学生观看,并在心脏组成讲解中询问学生:心脏两侧是否相通、同侧心房与心室是否相同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进而作出正确判断。而在将“心脏内血液是以什么方向流动的”这类问题提出后,学生可借助箭头指向对血液流动方向进行判断。教师采用这类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直观地观看抽象知识,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
三、重视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做中学”是我国大部分教育家都十分推荐的,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知识内容学习。然而,现阶段所开展的教学通常都是以间接经验的传授为主,缺乏直接性。初中生物教师可将“做中学”这一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亲手操作,以此将实验操作要领掌握,完成知识的学习。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时,部分学生将显微镜结构有了一定认识,并了解如何使用后,教师可询问学生,“通过显微镜,我们在视野左下方看到一个图像,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间,该如何移动装片?”大部分学生都会给出“以右上方的方向移动装片”这一错误答案,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显微镜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相反的,要想将左下方的图像移至中央视野出,就必须以左上方的方向移动装片。因此,借助实践操作能使学生突破认知障碍,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四、注入创新元素,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授生物时,教师应对教材不断进行挖掘,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使学生在课堂中带着疑问去听课,并在疑问得到解决之后探索另一个问题,使其离开课堂后也带着疑问。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还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如在对“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叶片表皮上气孔结构与功能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难以理解。气孔是微观结构,是以两个半月形构成的保卫细胞的空腔,而教师又应以怎样的方式使学生对植物叶片的气孔具有更直观的认识呢?对此,笔者在对植物叶片气孔进行教学时借助了创新演示实验进行探究。植物的叶与茎之间有着相通的导管,当茎内有大量气体充入时,气体能从茎通往叶,而达到一定量的气体后,气孔就会释放出叶片内的气体,而此时叶片若是在水中,便会有气泡产生,以此便能得知气孔的存在。以这类直观性的创新实验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植物气孔的探究过程中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气孔的存在和作用。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在对植物气孔的感性认识不足时,面对这一问题可借助宏观的、间接的方式,转换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而解决该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后,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实践,进而将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我们完成任意一堂课程的教学并在课后进行反思时,都会发现总有部分缺陷与不足的存在,这也恰好说明了“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也正是在这一寻找问题、探索策略,将缺陷弥补,将不足完善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成果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学生也才能收获更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肖倩倩.用实验做“犁”,耕种那块不肥沃的土地———新课改环境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7):168-169.
[2]杨立芹.浅谈优化教学设计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6).
作者:叶友军 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梦笔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