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综合大学艺术专业声乐教学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综合大学艺术专业音乐学教育领域中,声乐课教学课型一般有“个别课”和“小组课”两种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教师会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在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产生的不同心理,进行分析比较,探索研究能够找到更加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声乐;心理;个别课;小组课
综合大学艺术专业装中的声乐教学目前一般是采取个别授课和小组授课的形式,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心理将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声乐的演唱和学习中,歌唱心理问题始终是影响和制约演唱者歌唱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这种来自演唱者本身的心理问题,甚至不会因为其实际演唱的能力水平的高低而有所改变。
一、两种课型的特征比较
(一)小组课
1.内容丰富,相互借鉴。“小组课”是指一个教师同时教授多个学生。通常是根据程度基本相同,同一声部的学生两个或者多个为一个小组,一节课大家一起练声,然后大家分个来演唱歌曲。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唱、看、听了解与自己不同嗓音条件、不同音色特点、不同的歌唱状态和不同的歌唱感觉,学习教师对各个学生提出的学要解决的问题及途经不。在演唱作品方面,学生可以重复聆听自己已需要掌握的作品要领,同时了解一些自己不甚熟悉的其他作品。丰富了他们对歌唱的体验,提高整体的音乐素质。2.培养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小组课的学习中,学生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增强了歌唱的自信心,通过同学间的互学互教互帮的活动,锻炼了他们在声乐学习上的观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经常见到,在个别课中或者在琴房里唱的很好的学生,一到考试或者演出的时候就没有平时发挥的那么好了。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更多的则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好,缺乏自信心和舞台经验。在小组课上,当一个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当观众,我们将课堂作为一个小舞台,学生像演出时那样认真的投入演唱,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演唱能力,又增强了我们的他们自信心。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组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声乐曲目程度,遇到简单的曲目伴奏。我们可以让学生互相的伴奏,教师进行声乐指导。这样,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在学生的伴奏能力逐渐锻炼起来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加专心的指导学生的演唱。
(二)个别课
1.个别课的灵活性。“个别课”是指一个教师教一个学生,它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各不相同的生理结构和个性气质有针对性的来具体教授。个别课具有实践性、针对性、随机性的特点,但是随机性不等于随意性。随机性在于它对每一个学生的技能技巧是个提高的过程,但又涉及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生理与心理,随时受客观环境和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影响,客观环境有不确定性,所以教师需对学生未预计的情况随机应变。2.注重技能性。“个别课”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的是歌唱家式的学生。由于每节课有充足的时间来练声、演唱,便于教师对学生做到“对症下药”,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来纠正一些错误。在学生演唱有问题的时候教师能够准确、敏锐的判断,及时指出错误,予以改正,才使学生少走了弯路,能够稳步前进。个别课依据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使不同条件和水平的学生在声乐上都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健康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声乐心理简述
声乐心理学又是音乐心理学科的分支学科,主要是以研究声乐艺术实践环节(创作、表演、欣赏)的心理律和现象的一门实用型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的听觉对音高、音长、音色、音强、复合音、调试、调性、谐和与不谐和音的反应以及对声乐作品整体结构的感知和把握;②声乐作品对人身心的调节和对人的情感、智能的作用;③声乐创作的心理规律与灵感;④声乐表演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和表演主体的心理特征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特殊反应等;⑤声乐欣赏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及欣赏主体的心理反应规律和特征。
(二)健康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地位
声乐演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它不但是人声功能的参与与实现,而且是人与语言、歌唱有关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反应。因此,所谓声乐演唱心理过程的基本状态,实际上也就是歌唱中生理和心理控制歌唱器官,使其在符合发声要求和规律的正确心理运动状态,即我们经常提到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心理机制在声乐演唱、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两种课型现状分析
声乐教学中小组课和个别课虽然各有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小组课上一个同学所得到的针对自己训练的时间就远远不及个别课。我们如何在小组课上能够达到个别课上的学习效果,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但是个别课容易使学生形成对音乐“孤立性、单一性”的认识,小组课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他们感知、理解音乐,通过共同练声演唱,提高他们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这是个别课所不能达到的。如何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整好学生的情绪
积极主动的歌唱欲望、热情饱满的情绪是上好声乐课的重要保证。因为歌唱的欲望,歌唱时候的精神状态、心理活动,都会影响着歌唱者声音的发挥。唱得好当然是天赋条件和技能技巧好,但不能否认有时身体和心情的好坏也会大大的影响唱歌时的表现。歌唱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的支配,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也可能对歌唱的感受产生影响。作为学生,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情绪不是很好,应该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说出心里的感受,在老师的引导下及时的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让每节课都能有好的效果和提高。
(二)歌唱中良好的心境
歌唱极需一个好心境。声乐教学中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教师的批评使学生害怕出错而战战兢兢地唱,结果又唱错,女孩子可能就想哭,一哭嗓子就哽住了,想唱也唱不出来了,使人张不开嘴。如果是发生在个别课上,学生可以向教师说出心里的想法,希望教师能够改变态度,同时也要求学生不要怕批评,有了错误就要接受,并努力的改正。如果是小组课上的话,在做到以上问题的同时,还要不怕同组的学生笑话,诚恳的接受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意志类型进行培养,使其达到良好的歌唱心态。只有师生间相互真诚合作,才能创造良好的歌唱心境。
(三)学习过程中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声音的训练是以人为的条件来制造乐器的,它一定要遵守发声器官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进行。学习要由浅入深,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曲目都是有计划性的。不管是上那种课型,首先学生要明白声乐是没有办法速成的,有一个正确学习声乐的心态,明白歌唱技巧的掌握是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艰苦练习才能确立的。同时也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配合老师,勇敢的接受批评,不断进步,精益求精。因为任何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巩固的过程,我们必须依靠不断反复、持久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养成良好的歌唱技巧。声乐“个别课”与“小组课”这两种学习方式有点差异,但是他们的教学效果还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声乐“小组课”的利正是“个别课”弊,而“个别课”的利也正是“小组课”的弊。因此,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学生在这两种课型上的不同心态,只有教师有充分的了解的研究才能合理利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4:234—235.
[2]殷进良,高淼.谈歌唱心理素质的训练[J].中国音乐教育,2005,7.
[3]郝刚,安宝慧.声乐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教育,2005,6.
[4]吕琳.歌唱心理障碍的分析与调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4.
[5]N.K.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8.[6]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7.
作者:周箐 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