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民歌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从教学、科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统一的角度,以凤阳民歌为例,探讨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研中所展示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现实性要素意义,强化其对学生声腔音调训练、情感技巧把握和学术论文撰写的重要影响,对声乐教学改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地方民歌;凤阳民歌
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和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挑战。高校声乐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主干课程和重点学科。目前继续延续国内专业音乐学院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地方音乐人才的需要,并且将会在地方高校声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问题。要想做出改变,不仅要在教学模式上做出改变,还要突出地方特色,建立地方特色课程,将地方音乐引入声乐课程,在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做出改变。凤阳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笔者是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师,也是凤阳民歌市级传承人。在声乐教学中,选择了凤阳民歌的优秀曲目整理后引入高校的声乐课堂,在声乐教学、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地方民歌进入高校课堂并成为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刻思考。现对“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从历史性、艺术性、现实性三个方面做如下阐述。
一、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历史性要素
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教学课堂,是历史机遇、历史传承、历史联系的综合体现。从声乐教学模式的转变看,地方民歌进入高校课堂是历史机遇。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把打造、增强中华音乐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复兴和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人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地方高校的声乐教育,从一开始就沿用了著名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精、尖”歌唱演员为教学目标,以艺术歌曲、咏叹调、“青歌赛”创作歌曲、经典民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确实培养出了一批声乐演唱能力较高的学生,频频在全国的声乐比赛中获奖,并在毕业后进入知名度高的歌舞团、歌剧院工作。但是这类学生比较少,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师和基层文化工作。这就迫使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培养方向发生改变。“2000年《音乐周报》关于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分类科学性的讨论,引发对中国声乐教育的全面反思以及未来民族声乐教学道路的探索。”[1]国家教育部适时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必修课程指导纲要》,其中声乐课程内容有四个部分:声乐基础理论与知识、声乐艺术审美与表现、声乐基本技能与方法、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声乐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也有四条,其中第3、4条强调:“重视选择富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与乡土教材。”“面向基础教育,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高的声乐作品作为教学曲目。”[2]高校教学需要富有地方特色的声乐曲目,凤阳民歌符合“应用价值较高”的要点,所以凤阳民歌的一些优秀曲目被选入声乐专业课程教材,把握住了地方民歌进入高校课堂这一历史机遇。从声乐教学选用的曲目看,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是历史传承。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歌犹如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从古代《易经》的卦辞、卜辞,到第一部乐歌总集周代的《诗经》,元代和明代民歌与戏曲、曲艺相互吸收和影响,直至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歌都是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精神寄托。“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反映,它是音乐最初的萌芽。一切音乐作品(包括民间音乐的其他类别如器乐、曲艺、戏曲等)都离不开它。”[3]高校声乐教材中有《沂蒙山小调》(山东)、《兰花花》(陕西)、《小白菜》(河北)、《绣荷包》(山西)、《槐花几时开》(四川)、《牧歌》(内蒙古)、《孟姜女》(江苏)等这些由音乐工作者从各地优秀民歌中挑选出来的民歌精品,还有《人说山西好风光》(乔羽词、张棣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瞿琮词、施光南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火华词、阿拉腾奥勒曲)、《青藏高原》(张千一词曲)等音乐家吸取各个民族民歌音乐特色创作的声乐作品。沿着这些前辈走过的足迹,采集整理地方民歌,使之成为进入高校声乐课堂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发展地方高校的特色声乐课程,笔者编写了有地方特色的凤阳民歌声乐教材。入选高校声乐教材的民歌,是从现存的凤阳民歌中精选出来的。凤阳民歌有多少首呢?目前收录凤阳民歌数量最多的是笔者主编的《凤阳花鼓全书•词曲卷》一书,共收录凤阳民歌小调214首。选入教材的是其中的精华,如《凤阳歌》《鲜花调》《孟姜女》《十把小扇》《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等,这些小调都是从中国历史文化深处走来的知名曲目,有的几十年历史,有的数百年历史。如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品牌的《鲜花调》,又名《茉莉花》,最早出现在清代钱德苍增删修订的《缀白裘》中,该书第六集卷一《花鼓》的第三曲为《花鼓曲》,又名《鲜花调》[4]。我们在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唱这些曲目,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延续,又是对音乐艺术的传承。从一首民歌的不同变体中可以看到民歌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具有的历史联系。在教学《凤阳歌》的过程中,我查找与其相近的曲调及运用其曲调的艺术种类,发现除西藏、新疆等少数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有《凤阳歌》或其变体存在。《凤阳歌》流传各地后,融入当地的方言特色和艺术形式,有的甚至更改了曲名。但《凤阳歌》的神韵未变,如河南的阳调、苏南的春调、徐州琴书的四句腔、榆林小曲的叮当调等。真正是《凤阳歌》唱遍神州大地,“说凤阳”闻名五湖四海。从中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相互联系交融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规律,对学生把握音乐艺术的流变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过学习一个地区的民间歌曲,了解这些流传全国的“同宗民歌”的特点,把握一首民歌在不同艺术种类中的表现,可以横向考察音乐艺术发展流变的基本规律。
二、地方民歌丰富高校声乐教学的艺术性要素
凤阳民歌是国家级非遗,其艺术魅力可想而知。我们在声乐教学实践中与其亲密接触,对把握声乐艺术要素,对提升声乐艺术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地方民歌的独特方言,丰富了声乐音调艺术教学
习俗和方言是民歌产生的母体,独特的区域、民族、方言、情怀是区分不同民歌的重要标志。北方民歌豪放粗犷,南方民歌委婉细腻。地处江淮的凤阳民歌,兼有南北民歌的特点。其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凤阳话有4个声调,阴平(调值212)、阳平(调值55)、上声(调值24)、去声(调值53)。凤阳方言中保留了古入声字。与普通话相比,凤阳话发音短而促、平而直,凡是高平调的字音(55)一律降为低平调的字音(11)。”[5]在民歌演唱中若不这样发音就会发生“倒”字。把握这些方言用语的特殊发音,努力在咬字、吐字上下功夫,在掌握方言音韵上下功夫,可以使凤阳民歌演唱的地域音乐特色更加鲜明,演唱效果更加突出。
(二)地方民歌的民族唱法,丰富了声乐唱法的艺术教学
数千年灿烂文化和历史的积淀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6]要想唱好民族唱法,向中国民间歌曲学习是必要条件。在教学《王三姐赶集》这一曲目时,重点介绍民族唱法。这种唱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讲究“以情带声”“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其音色纯正、嘹亮、高亢,亲切感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用民族唱法演唱《王三姐赶集》,先认真研究其曲式结构、旋律特色,进而认真解读其歌词含义、时代背景,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刚解放时期的中国农村姑娘质朴、能干,对新生活充满向往的思想感情。认真领会其情感要求和演唱效果,特别是处理好唱词中的道白对话,营造出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音乐场景,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民族唱法的兴趣。近年来,笔者尝试将凤阳民歌《大姐门口一棵槐》和《八段景》两个曲目整理以后,由四个女生演唱,加进二胡、琵琶伴奏,在2016年5月的“滁州学院第七届艺术周”上演出,收到良好效果。
(三)地方民歌的不同变体,深化了声乐体裁艺术教学
体裁是指文艺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声乐体裁是指声乐作品的不同种类和样式。凤阳民歌中的优秀曲目被音乐家们改编创作出了多种声乐体裁,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和深度。其中最著名的是《王三姐赶集》这首民歌。《王三姐赶集》改编于凤阳民歌《王三姐卖鞋》,在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中一举成名,风靡全国。此后成为中国经典民歌。不同表演形式的《王三姐赶集》不断出现,使学生深化了对不同声乐艺术体裁的认识,近几年我在声乐课堂中教学了女声独唱、男女声二重唱、表演唱和无伴奏合唱的《王三姐赶集》。在教学女声独唱时,注意把握叙事性歌曲的特点,注意把握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注意用高位置来演唱高音,注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淳朴音乐风格,尽可能完美地树立起王三姐的典型音乐形象。在教学男女声二重唱时,充分发挥男女声的音色特点,兼顾戏剧性的感情抒发。在教学表演唱时,突出音乐情境的营造、人物对白的处理和形体动作的设计等方面,尤其注重音乐表演风格的提炼。在教学无伴奏合唱时,首先注意音准的训练,以解决无伴奏的难题;其次注意各声部音色的统一、声部间的音量均衡。最后注意音色、音高、音量和音乐风格的融合,塑造活泼、充满生机的音乐艺术形象。通过具体的演出活动,把这些不同表演形式的《王三姐赶集》搬上舞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是对不同音乐体裁艺术的深化理解,也是对不同音乐体裁进行比较教学方法的充分肯定。
三、地方民歌进入高校声乐课堂的现实性要素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民歌生存的社会基础面临着消失危险。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民歌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亟待改变。”[7]地方民歌进高校,既丰富了声乐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声乐学术能力,又突出了民歌非遗保护,拓展了声乐学术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民歌进课堂,促使高校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辛先生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地方音乐的兴趣、对地方民歌的热爱,采用多样、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把凤阳民歌引入高校课堂,在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已历时多年,取得了诸多成果。笔者在致力于凤阳民歌教学的实践中,首先感觉到学生艺术素质的明显提高,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田野调查和论文写作两个方面:田野调查的能力明显提升。笔者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凤阳民歌采风。先从阅读相关文史资料、观看相关演出视频入手,丰富知识储备;再到农村登门拜访民间艺人,聆听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曲目,增强感性认识;同时注重现场录音、录像以及对艺人生平、业绩、艺术风格的记录;回来再认真整理、记词、记谱,形成完整的资料。通过多次实践,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田野调查任务。论文写作的能力明显提升。声乐专业学生的论文写作原来比较弱。本人在引入民歌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首先丰富其专业知识。开出书单,让其认真阅读并做读书笔记。授课时注重基本原理、经典曲目、音乐名家、音乐流派和风格特色的介绍。其次提升其观察能力。从同学之间的相互听唱入手,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弄懂这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欣赏名家的音像作品,研究音乐发展的有关问题。在对比、考察、分析、研究中提出问题,明确自己的学术研究重点和论文写作课题。写论文要从写好观点开始,从大学一年级就对学生提出要求,对于演唱的曲目写一两点体会。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文章观点越来越明晰,论述越来越翔实,逻辑与结构都比较严谨,能撰写有独创性的学术论文,学术能力明显提高。
(二)地方民歌进课堂,促使高校老师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
在凤阳民歌进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进行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学设计,精选优秀曲目,编写声乐教材。根据凤阳民歌曲目和音调特点,精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曲调改编和创作。一方面凤阳民歌的曲目来自民间,内容上也良莠不齐。对曲目的选择要去粗取精,内容不健康的要舍弃,内容健康、主题鲜明、旋律优美动听的曲目才可以选入教材。另一方面按声乐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来选择,巧妙地将适合换声区、扩展音域、呼吸训练等声乐技巧训练的曲目挑选出来,改编成练声曲和歌曲。在把握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基础上开发凤阳民歌特色音乐,将演唱技巧融入其中。凤阳民歌被引入课堂教学,使与其相关的教学研究、学术研究不断发展,相关的教学任务、研究课题和学术成果显著增多。本人整理了多首凤阳民歌曲目,进入声乐课堂教学。挖掘、整理了明清时期流传日本、至今保存在“日本清曲”中的《凤阳歌》。2015年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教唱了《抗战中的新凤阳歌》,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并被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七集电视片《花鼓纪》收入。围绕凤阳民歌,笔者撰写了《论凤阳民歌的非遗特质和保护传承———以〈王三姐赶集〉为例》《中国经典民歌〈王三姐赶集〉考述》等论文,主持了校级课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民歌研究”、滁州市社科联课题“明代凤阳民歌传播中的官府行为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皖东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民歌’为例”等课题立项,还参加了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中国明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明史研究会举办的“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参编了《凤阳民歌》一书。
(三)地方民歌进课堂,促使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力度明显加大
技能教学、职业教育是地方高校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由之路。滁州学院对教学方向的调整启动比较早,成效也比较好,毕业生就业率处于全国的先进行列。音乐学院教学改革的力度也很大,成立了与滁州本土文化密切联系的研究机构,如凤阳花鼓研究所、凤阳花鼓艺术团等。2015年滁州学院凤阳花鼓音乐研究所和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挂牌,2016年被命名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平时注重对学生强化本土文化教育,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综上所述,本文以凤阳民歌为例,从教学、科研、社会传承相统一的角度,探讨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现实性要素,强化其在学生声腔音调训练、情感技巧把握和学术论文撰写中的主要作用。对推进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发挥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婷.高校声乐教学的地域化特色建构———以安徽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2]杨瑞.高师声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39.
[3]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钱德苍.缀白裘(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裘新江,周熙婷.凤阳花鼓戏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09):23.
[6]赵炜民.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途径[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
[7]赵艳艳.五河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6(02).
作者:周熙婷 单位:滁州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