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肢体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肢体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声乐不仅仅是一门歌唱艺术,同时还是一门表演艺术,因此在日常的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教学价值。本文结合声乐演唱教学的特点与笔者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措施,其中包括利用肢体语言来强化学生的发声技巧、利用肢体语言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以及利用肢体语言来强化学生的舞台表现力等等,让歌唱者能够通过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来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关键词]肢体语言;声乐演唱;演唱教学

在声乐艺术中,演唱与表演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元素,在实际的声乐演唱教学课程中,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且全面地分析歌曲内涵,深入理解歌曲中所蕴藏的思想情感;其次,教育者要教给学生正确运用演唱技巧的方法,将歌曲的主要情绪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最后,要让学生利用肢体动作来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赋予舞台以更多的表现魅力。

一、声乐演唱教学的特点

(一)专业性

声乐演唱课程本身具备很多鲜明的特点,众所周知的是,虽然学习声乐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天赋,但是如果想要在此领域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付出较多的精力投身到专业学习中。即使是对于那些天生嗓音条件很好的、有良好音乐感受力的学生,仍然需要接受科学化、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声乐演唱的技能与技巧,从而完整、准确地去表现声乐作品。

(二)实践性

声乐演唱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声乐演唱课程的实践包括课堂的练习演唱实践和舞台艺术实践。在声乐课的教学中,当学生了解到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以后,就需要进行发声技能技巧的实践训练了。掌握系统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声乐演唱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通过所掌握的声乐技能技巧和发声方法去演唱声乐作品则是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声乐演唱课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都要通过学生在舞台上的实践演唱来呈现。可以说,整个声乐演唱课的教学过程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断循环反复的实践中完成的。

(三)体验性

声乐作品演唱教学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在作品演唱课的教学过程中先有情感的体验,再有情感的表达。要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除了要有优美的嗓音、一定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有好的音乐感受力和情感表现,我们通常所说的“声情并茂”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不断的练习、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自身也会不断得到熏陶,从而领悟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意义,精神上也得到升华。

二、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作用

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依靠呼吸器官、发声器官以及共鸣器官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发声。因此如果想要得到稳定且优美的声音,就必须要使以上器官均处于兴奋的状态。在过去的声乐演唱教学课堂中,教师所采用的均为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调节发声状态时,总是一味地强调要“放松”“打开喉咙”以及“气息下沉”等等,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师的不断督促下,他们的声音会变得越来越紧、越来越僵,不具备灵活性。事实上,肢体语言所指的并非是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也并不是专业性较强的节拍律动,它所代表的只是一些非常简单且随意的身体姿态或动作,通过合理化应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发声器官处于最佳的状态,而且还能够消除掉学生的紧张心理,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由声乐演唱所带来的愉悦感受。

三、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利用肢体语言来强化学生的发声技巧

歌唱者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件发声的“乐器”,因此我们首先要将乐器塑造好。在做发声练习时,身体要直立并保持平衡,头部要摆端正,不要伸脖、耸肩;在练习高音时,要始终保持肩部的放松、下沉,让声音顺畅地从通道里流淌出来。下巴要微收,自然放松,以避免造成喉部的紧张,使唱出的声音暗淡无光。用气的时候,要保持胸部适当挺立,双肩自然下垂,肋骨打开,切忌弯腰驼背,呼吸要自由舒畅。具体地说,如在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时,可以提示其保持微笑的面部状态,小肌上抬,心情高兴愉悦,这样有助于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又如在训练气息及声音的灵活性时,可以让学生用手做划圈的肢体动作。总而言之,什么样的身体姿态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声音,因此,歌唱的姿势、肢体语言对于发声练习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身体姿态有利于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发音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肢体语言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对于缺少舞台表演经验的学生来说,同专业知识与演唱技巧学习一样重要的即为消除紧张心理。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传统声乐课堂中教育者为教学主体,学生大多只能够拘谨地站在钢琴旁边,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来进行发声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开朗且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高效,但对于那些声乐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以及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简直就如同噩梦。他们在老师的注视下会觉得非常紧张,满脑子所想的都是气息调节与位置把握,从而进入到一个越紧张越唱不好的怪圈之中,久而久之甚至还会对声乐演唱产生畏难情绪与恐惧感。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肢体动作,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掉紧张心理,让他们逐渐建立起演唱自信。声乐演唱事实上就是人体多个肌肉群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一方面能够让我们的声音状态变得更加轻松自然,另一方面还可以消除掉拘谨和手足无措的感觉。例如一些学生在进行声乐演唱时会选择边摇头边唱、边摆手边唱、边走路边唱、边下蹲边唱等等。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学生不是死板不动地站在那里演唱,只要稍微加上一些随意的肢体动作,他们的紧张情绪就可以被瞬间转移,从而获得更加轻松自然且明亮悦耳的声音,高音部分也会完成得更加轻松。

(三)利用肢体语言来强化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在声乐演唱表演过程中,娴熟的演唱技巧与清亮的嗓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是稳定的表演状态与良好的舞台风格。因此,如何能够在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是所有演唱者都必须去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到对肢体语言的学习上。通过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进行观察了解后可知,很多学生因为舞台经验过少,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得非常紧张,手、脚、头均不知道该怎样摆放,脸上的表情也是非常僵硬无感,给人带来一种非常不适的紧张感,大大影响到了演唱水平的发挥。虽然大多艺术院校都专门开设有形体课程,但是却仍然无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也并没有达到提高学生舞台表现能力的教学作用。在笔者看来,肢体语言的教学是不能够局限于系统化的教学方案之中的,而是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予以改善: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眼神交流来传递情感,根据歌曲的演唱内容来变化目光,例如在演唱《望月》时,演唱者的眼神当中应当饱含浓浓的思念之情;在演唱《三十里铺》时,眼神中要传递出与爱人之间的不舍之情;在演唱《牧羊姑娘》时,眼神中要表现出对牧羊女的怜惜之情。总而言之,眼神要随着歌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感而变化,切记不要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目光空洞、双眼无神的情况。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面部表情的控制方法,根据演唱歌曲的内容与情感变化来及时地调整面部表情,其中包括兴奋、痛苦、高兴、愤怒、惊喜、压抑等等,同时还要配合相对应的眼神与动作等,以此来引发出听众的情感共鸣。再次,要根据所演唱作品的不同风格来呈现不同的气质和身体姿态。如:在演唱军旅歌曲《一二三四歌》时,就要表现出军人的潇洒气质,动作要干净利落,声音要铿锵有力;在演唱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时,就要融入一些戏曲的唱腔和肢体动作在里面,这样才能表现歌曲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四、肢体语言应用与声乐演唱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声乐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应当同作品的风格保持高度一致。由于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形体表现与艺术风格均有不同,因此声乐表演者可以借助民族舞蹈的身段动作来展示出民族艺术的独有风格。其次,应当确保身体姿势的稳定性,同时还要与面部表情与神态加以配合。身体姿势的稳定是为了能够确保演唱过程中的气息存储量,而面部表情与神态的配合则能够将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出来,进一步强化声乐演唱表演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再次,肢体语言的表现应当适度,切记不可过于夸张且浮夸。在声乐演唱表演当中,过于夸张且丰富的肢体语言不仅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且还会导致整个表演变得头重脚轻,让原本完整的表演变得支离破碎。第四,肢体语言应当尽可能地展示出人物的特征,演唱者一方面要利用肢体语言来强化人物形象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另一方面还要让观众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由歌曲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内涵。最后,肢体语言需要调整好同歌曲演唱之间的平衡关系。虽然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中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归根结底来看却仍然处于附属地位,并不能够取代演唱本身。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提醒学生调整好肢体语言的应用比例,切记不可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震.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226—227.

[2]吕青.探讨将肢体语言应用于音乐演唱教学的有效对策[J].北方音乐,2016(36):156—157.

[3]王小娟.浅谈肢体语言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10):97.

[4]王子可.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重要性探析[J].音乐时空,2015(20):179—180.

作者:陈丰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