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思考(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声乐教学思考(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声乐教学思考(8篇)

第一篇:高校声乐教学创新思考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声乐教学现存的弊端日益凸现出来,要想推动声乐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创新声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声乐相关人才。因此,本文主要从声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声乐教学创新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声乐教学;创新思考;策略

声乐课程作为我国高校音乐相关艺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经历了长期的教学实践后,我国声乐教学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套体系存在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不合理设置、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以及教学脱离实际等,要想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就必须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推动声乐教学的长远发展。

一、目前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单一的教学模式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教师多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无味,教师也不能够对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水平、个性特点充分了解,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能够培养出个性发展的学生。

(二)教学内容设置缺乏合理性

就现在的声乐教学来说,教师更加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技能培养,对于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缺乏重视,这都导致了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缺乏合理性,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要想更好的掌握声乐技巧,首先应该对声乐作品充分理解,如果声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作品欣赏,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十分不利。

(三)缺乏专业素质高的声乐教师

一些高校由于缺乏对艺术类专业的重视,直接导致在为专业配置教师的时候不够合理,声乐教师体现出专业素质不高、年轻化等特征,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参与者,教师专业性差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出更多的声乐专业人才。

二、高校声乐教学创新策略

(一)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

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声乐课堂变得丰富起来,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声乐。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阎维文的《母亲》这首歌曲的时候,声乐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放映一些有关母爱的感人微电影、纪录片等,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母亲》这首歌曲中蕴含的感情,让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去演绎这首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性格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不同组学生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将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将基础能力偏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在课上为他们安排一些难度更大的声乐作品,让他们进行自主练习,而对于基础偏差的一组学生则应该注重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分组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让不同学生自身特点转化为自身优势,同时也能够做到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尊重,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对于声乐学习的热情。

(二)优化声乐课程设置

在进行声乐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注重多元化,不能够一味抄袭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要依据本学校的实际特征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开设课程,除了要开设基本的乐理知识、钢琴以及作品赏析课程以外,还应该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乐曲拿到课堂上,有效地将教学与社会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在设置科目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性,而不能够强硬的将所有科目拼凑在一起,在教学中,既应该对理论教学充分重视,同时也不能够忽略实践教学,应努力培养理论与实践都过硬的声乐专业学生,高校还应该将学生就业作为教学导向,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大学教育同社会工作紧密相连。

(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声乐教师是声乐专业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参与者,只有声乐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校应该对声乐教师定期培养,让其能够了解最新的声乐相关知识,还可以派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进修、交流和学习,找到自身的不足,完善教学方法。高校也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综合测评,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等进行阶段性考核,引导教师不断改进和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

三、结语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的声乐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高校必须推动声乐教学的创新和改革,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优化声乐课程设置并提升声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声乐专业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较高的学生,实现高校声乐专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了创新思考,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所借鉴。

作者:周琨 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明春.高校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成人教育,2012,(12).

[2]张静.新课改下高校钢琴教学方法中的改革创新[J].音乐天地,2012,(12).

[3]张力.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现状及改革创新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7).

[4]田甜.关于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5]景鹏.浅谈钢琴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时空,2015,(08).

[6]魏薇.关于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学改革的措施研究思考[J].音乐时空,2015,(17).

第二篇:高校声乐教学趣味性训练

【摘要】

高校声乐教学,具有培养教学人才和未来音乐产业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却体现出一种以声乐演唱技巧训练、情感培养为基本模式的范式特点。本文认为,高师声乐教学中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特征,因为音乐本来就是人生中最美好、快乐的元素之一。而且在音乐演唱中,音乐也是生活中的一股泉水、是陶冶人们不同性情的大熔炉。

【关键词】

高校;声乐教学;趣味性;性情

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音乐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身心愉悦体验,还能培养他们对于生活的正确态度,形成一个青年人内在的艺术气质。因而,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审美能力,通过这些不同的内容教授,让青年学生的声乐课程中充满美好和鲜活的体验特征。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趣味性措施

教授高校学生的声乐演唱课程,教师首先需要注意到声乐教学训练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性的演唱技能训练,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和延伸性的训练。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有时是枯燥的、艰难的,为了避免学生失去兴趣、知难而退,我一直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使高校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既轻松愉快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到对学生进行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在进行兴通达训练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全面了解学生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歌唱条件、生理结构、语言、习惯、歌唱特点,坚持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勿看到他人学习进度快,便拔苗助长,最终误人子弟。在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采用轻松的教学方式进行声乐教学训练。在课堂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去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最容易理解和听懂的教学语言、语态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觉得学习内容易懂、易记;用心与学生交流,采取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耐心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这对于教师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因而在声乐课堂的教学上,需要有目的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教学思路、教学方案的调整,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方向进行努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才可能保证学生在声乐教学中有很大的收获,对作品进行演唱时才可能启发其思维与灵感,进行富有创新性意义的发挥。这样的教学也才可能为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和空间。声乐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采用富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基本实践感受和体验,以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做举例,不断地进行交流与总结,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能够接受,让声乐教学理论更富有生动性,更易懂,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技巧训练。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趣味性训练

第一,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中的趣味性训练,需要在把握适当的声乐训练时间与量度基础上进行的。因为过度的训练,高强度、力度以的训练,只能让学生在演唱歌曲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造成更多的困难和不自信。因而,教师一定要灵活把握声乐训练与演唱的难易程度。由于教授的是大学生,他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都彼此不同,形成了富有个性化取向特征的声乐学习目的,因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点与声带不受损害。因为好多学生喜欢进行尽兴的演唱和训练,这样就会使得声带在震动的过程中产生轻微的充血,学生在声带充血的情况下演唱,就有可能引起病变造成声带损伤,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每节课学生们的声乐训练时间长短和强度,要教会他们在尊重个性喜好的基础上保护好声带。注意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1.示范法:将科学有效的,形象真实的发生过程示范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发声原理及方法。2.讲授法: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贯穿于声乐教学中,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更高层次的演唱水平。3.演示法:将最完美的歌唱状态、技巧及表演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全面感受和领会歌唱的魅力,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

三、审美能力训练与趣味性的结合

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进行审美能力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有效性训练。大部分声乐老师在教学当中主张在训练中不仅要多嗓子进行训练,还要练习在训练中的动脑能力。针对这些不同的问题和演唱中常出现的不同现象,教师应该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通过对训练当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失误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找到问题根源所在,因学施教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敏锐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需要塑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要正直己身,做学生生活中的标榜,在教学上让学生感到有没有压力感,稍加努力就会做到,并且注意鼓励学生,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讲解,也会使学生对学习训练产生乐趣、兴趣。

总之,高校声乐教学中,提高其训练方法与效果才是最为重要的收获目标,当然也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需要多多交流和学习同行其他老师的长处和优点以及好的教学经验,更加努力。多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多形式多角度的教学,让学生更快乐地接受声乐训练,提升其对声乐知识的兴趣。

作者:李欣鸿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2012级本科

【参考文献】

[1]吕荣丽.试论声乐表演中的形神统一[J].职业技术.2011(08).

[2]韩洛怡.浅谈舞蹈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0(01).

[3]王慧.芭蕾舞、现代舞与啦啦队爵士类舞蹈要素的对比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0(03).

[4]胡庆生.浅论声乐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9(06).

[5]姜兰,刘岩.论声乐表演与舞蹈表演的共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01).

第三篇: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

摘要: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声乐理论知识的兴趣,掌握基本的发声技能和技巧,同时要求高校声乐教师更新教学思想观念,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根据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了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的现状及问题,就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很好的融入,提升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效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以供同行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

传统音乐文化;高校;声乐教学;问题与建议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种类众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特点,经过漫长的岁月将传统音乐多民族文化一点点的沉淀,成为今天的多元素民族音乐文化。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和辛勤的耕耘,高校教育改革无论从教学体制方面,还是教学结构方面等等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可喜的收获。很多高校教师都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充分体会到课程教学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和更新教学方式很有必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不仅让学生深深领悟到除了欧洲美声唱法以外的音乐魅力,而且深深被祖先流传下来的音乐作品而感动,深深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无论是原始的宗教祭祀音乐、狩猎活动的《弹歌》乐舞、畜牧和种植的《逐草木》、《奋五谷》等的乐舞,还是中国民歌中的号子、山歌、小调以及文人音乐、民间音乐等都充分说明音乐中酿就了温良淳厚的中华民风。通过学习和研究,很多高校或学生开始重视民歌与曲艺、歌舞与戏曲等具有中华儿女创造出来的优秀音乐、艺术精神,愿意将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愿意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使中华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永远有活力。

二、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不足之处

从2015年起高校全面开始实施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声乐系也发生了变化,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也取得了成果,但将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仍有不足之处,如下简述。

1、传统音乐文化教材欠缺

教学改革,声乐系教学开始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由于以往的高校音乐教学教材中都是欧洲美声唱法洋文化的教学题材,教学中的一些发声方式和发声技巧都是来源于大西洋附近的国家,基本属于西洋唱法。教学课程改革后,很多高校使用新编制的现代高校音乐教学教材,新教材按照教学改革最新培养目标和新大纲要求编撰,除了取其精华的西洋音乐,还融入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音乐,可谓中西融合符合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新特点,对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新教材中所收集的有关国内传统音乐部分,仅仅是收录一些较优秀作品简单的进行编辑,没有系统性,更缺少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使课堂教学无法很好的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美。

2、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水平不足

高校一些教师进行声乐课程教学教授传统音乐文化时,能很好的讲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些演唱技巧、发声方法,也会同西方音乐一起讲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教师由于文化素养不高,专业教学水平有限,教学中有时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些教师不具备较多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在日常教学中很好的讲述传统音乐的历史时代背景、音乐特点。像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音乐,像以中原华夏族为主的包含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四域音乐等等。已及有关传统音乐的进而衍生发展知识。使学生无法知晓更多的传统音乐文化信息,无法理解音乐之精髓,在进行演唱时无法准确把握声乐中的歌唱技巧和旋律,无法表达传统音乐中真实的情感和具有中华民族的气息,对传统音乐中声腔的特点缺少一定程度的认知。

3、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手段不科学

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运用高校教学之中,特别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受教师们的青睐,极大的方面了课堂教学活动,当教师在教授传统音乐课程时,可借助现代科学多媒体播放技术,将一些艺术家的演唱作品直接播放,让学生直接用听觉、用心灵去感受艺术家的原唱、音乐作品的内涵,起到了一定的辅助教学作用。但仅仅根据声乐教学大纲要求或声乐教材中提供的音频资料进行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教学手段不够科学,教学方案不够全面,无法有效的进行课程教学,无法让学生深入体会演唱者的情感,无法让学生知道歌曲所表达的民族特色、地方风土人情,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用歌声表达祖国山河的美丽、人们生活的美好情景[1]。

4、未创设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情境

虽然高校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不断加强创新教育、创业培养,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校的创新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有些高校对深化教学改革重视程度不够,对国家培养人才质量标准、总体目标认识不够,对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比较滞后,以至于在一些进行声乐课程教学时缺少针对性,未创设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情境,使教学实效性不强。个别教师缺乏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爱好,无法将自身融入到传统音乐教授的情感中,无法制作出配合一些艺术家原唱的教学背景,像播放《山路十八弯》的原唱时,无法将美丽的高山、山路弯弯的情景做为此首歌的背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展示在课堂上、学生眼前,使学生从歌声中、背景画面中感受、体会此歌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的赞美,无法激起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喜爱之情,无法激起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无法将传统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下去。

三、解决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问题的建议

1、完善传统音乐文化教材

高校应按照2015国办发3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教学改革,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到高校声乐系课堂教学之中,在新编制的现代高校音乐教学教材中,不仅应按教育部教学改革最新培养目标和新大纲要求编撰,取其精华的西洋音乐内容,还应加入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特色的传统音乐内容,实现中西音乐教育结合,体现多元文化教育新时期、新时代、新特点,对教材中传统音乐部分进行系统性的编辑,加入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使音乐能表达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课堂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发声方式和技巧,还应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音乐[2]。

2、提高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水平

高校在进行深化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基本素养,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讲授声乐课程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式或方法呈多样化,有板书、有图片、有视频、有多媒体等等不再单一,传播的知识面更广,讲述传统音乐中的历史文化时代背景、民族风情更动听,音乐特点更详细。并且能够很好的将中国传统音乐会同西方音乐一起讲授,对不同演唱技巧、发声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开拓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视野,使学生能深入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过程,理解音乐之精髓,才能准确把握声乐中的歌唱技巧和旋律,在演唱中真实表露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和音乐特点。

3、采用先进科学多资源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应尽职尽责认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或声乐教材中提供的音频资料准备教学教案,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课堂辅助教学,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或借助社会的力量组织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观看真人表演或聆听优秀的艺术作品时,能深入体会演唱者的情感,知道歌曲所表达的民族特色、地方风土人情和音乐作品的内涵,能用心灵去感受新时代人们美好的生活情景。高校应充分运用多资源教学模式,有效的进行声乐课程教学[3]。

4、积极创设传统音乐教学情境

高校应提高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应提高对国家培养人才质量标准、总体目标认识,加深对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坚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不断加强创新教育、创业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进行声乐课程教学时应有针对性的创设传统音乐文化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歌声中、背景画面中感受、体会音乐表达的蕴意,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传统音乐,愿意将传统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下去。使传统音乐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四、总结

通过以上简略分析,传统音乐文化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很好的融入,高校领导层应积极支持,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应的辅助教学硬件设施,应积极组织安排专业课程教师进修、培训、学习,使学校师资力量整体提高一个档次,使声乐课程教师专业技术好、思想品德高,培养的学生演唱功底强、品德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敢于为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作者:康晓丹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常建萍.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3(21)

[2]鞠荣丽.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3]刘琨.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黄河之声,2016(06)

第四篇:高校声乐教学理论现状及改革

[摘要]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科研,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注重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更加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实践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但是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无论是在其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高校以传统方式进行声乐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于声乐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

人才素质;声乐教学;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声乐教学作为一门技术教学备受关注和重视,而且在己经实现的教学改革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关于声乐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特点进行的,但是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现声乐教学的改革进行阐述。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理论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现代化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学科知识还要求学生对于艺术也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还能帮助学生掌握一门技艺,在以后参与到社会中时,可以有竞争的资本。声乐作为高校教学内容的必修课,也是艺术类学生优先选择的学习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最主要的问题。为了响应教育高个的号召,各大高校对于艺术生有了一定程度的扩招,这就为艺术生进学校院学习降低了门槛,尤其是音乐学院扩招较为明显。而艺术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限于仅对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进行教学,对于没有天赋但是对音乐充满热情的学生也敞开了怀抱,提供了受教育机会。有的学生不具天赋,对声乐知识了解的也很少,但是热爱音乐,有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差,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乐感,对音乐严重缺乏敏感度,但是同样热爱音乐,这些学生都可以进入大学进行声乐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存在着差异,这也就是导致教学水平不一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最主要原困,随着学习声乐的学生人数越拉越多,学校对于教师数量的分配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前一些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也降低了教学质量。还有教师学校的教学器材不能及时进行更新,或者音乐器材数量不够,这些也会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准确。声乐学习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表演和演唱能力的教育与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音乐情感以及申美价值的培养。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声乐教学缺乏感情,只重视表演价值,难免就会显得功利性,从而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方向和内容产生误区,学生仅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的。(2)教学内容不合理。音乐院校的总之就是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但是传统的声乐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这对声乐教学的发展是起到阻碍作用的。困此,声乐教学应该顺应改革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3)教学特色不鲜明。我国大多高校的声乐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实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己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和目前的教育形势,而且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教学,普通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比不上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另外,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于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期中和期末声乐考试中演唱歌曲的水平来进行评价,学生所学到的也就一两首教师课上所教授的歌曲。困此,对于高校声乐的教学,应该包括对学生的专业演唱教学、声乐欣赏教学以及理解能力教学。(4)教学方法单一。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大多是模仿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不同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手段不同,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设置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5)教师素质不高。声乐教学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不仅包括专业的声乐知识以及理论,还包括对声乐作品的鉴赏和声乐的发展历史,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的东西很多,困此声乐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目前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师大多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素质比较强,但是综合运用能力就比较差,。我国社会目前需要的声乐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专业素质过硬,还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困此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表演能力、专业基本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

三、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目标

(1)明确教学目标。声乐课程的教学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促进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要加强对申美能力的培养,丰富人生经历,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灵活设置课堂内容,丰富教学模式,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知识联系实际,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表演经历和舞台经验,这样才符合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困此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唱歌能力、舞台表现能力以及组织演出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第二,创建实践教学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主要的教学任务不是要培养专业的歌唱型人才,也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人员,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的综合性的、实用性的、富有创造性的综合人才。淫才,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给学生适当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例如,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声乐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音乐会鉴赏、组织各种声乐方面的竞赛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参与音乐文化节等大型音乐盛典,到敬老院、部队、工厂等地方进行慰问演出,参加社会上一些大型的音乐歌唱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声乐知识的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另外,加强不同院校之间声乐教师的交流也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加大对教师队伍的投入,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4)完善教材。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声乐人才的培养。随着声乐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一些传统的教材己经不能适应新改革的教学要求,对于教材不及时进行更新,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些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困此,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时代特点和生活特征,自主编写适应现阶段教学要求的、与实际相结合、符合学生特点的声乐教材,困材施教。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现在正是实现转型的大好时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校企间的合作,使学生能够更多的走出校园,接触社会。高校对于声乐的教学,也应该把握时机,积极参与社会声乐实践中去,以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高校声乐的教学发展还很不稳定,但是只要能够找准方向,勇于实践,就一定会使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作者:王丽 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部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实践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4,(8):64.

2[]崔颖.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0,(12):45一46.

【3]王圣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2):107一108.

第五篇:高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方法创新

摘要: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学前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声乐课作为学前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专业技能课。但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并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特点,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特点和声乐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对改革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教学方法;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也愈发重视。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础,学前教育更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学前教育中,声乐教学同样至关重要。经研究得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不仅对学生的歌唱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还会对学前教育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然而实际上,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间题,与幼儿园对幼师的要求不相符。在此种形势下,高校就应当从当前学前教育的要求出发,对声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特点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课为一门核心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其通过人声将音乐表现出来,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而声乐教学法便是研究如何让不同性别、生理条件以及接受能力的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将自己天赋的声乐特色保留下来,同时对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及咬字归韵技巧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并借助声音将作品的内涵表现出来,进而促进自身歌唱水平及艺术修养的提升l[]。正是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才决定了这一专业的声乐教学是专门对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展开培养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并对声乐教学的目标进行了确立:让高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逐渐具备与幼儿教育所需的歌唱表演能力、组织教学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等。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前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在此种形势下,政府也放宽了招生政策,来自普通高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不但增多,这l使得学生的音乐基础起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及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可知,与高等音乐专业学校的声乐教学不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对声乐技巧难度的要求不高,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较为重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应当探寻出与学生相符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以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及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产生阻碍作用。笔者从教材、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这三个方面就存在的间题展开分析。

1、教材方面存在的间题

声乐教材不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甚至采用高等音乐专业院校的教材,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多,而且音律复杂多变,有关幼儿的歌曲很少,与当前的学前教育需求不符。为有效指导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应当编制出完善的教材。

2、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间题

由于受到以往教学理念以及学校师资队伍等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依然采取集体授课的方法,几个或十几个学生一起进行发音练习,教师无法关照到每位学生,对其课堂训练也不够重视。长此下来,有的学生就无法充分掌握教学内容,进而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3、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间题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普通高中,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学生的声乐起点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自身嗓音条件不是很好,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有的学生甚至不了解声乐基础知识,难以适应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高校及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有效应对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间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应当与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及目标相结合,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的目标,对教材体系进行完善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需求出发,对教材体系的设置进行完善,在将歌曲难度及专业性降低的同时,在教材中增加适量的幼儿歌曲,以便更好适应教学需求,并为声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应明确声乐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高度重视,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教学的系统性及灵活性充分考虑在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全面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z[]。

2、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其一,采取大课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将声乐的理论、教学法,以及儿童合唱、嗓音保护等内容向学生进行讲授。为促进学生听力的提高,还可让其演唱优美且短小的儿童歌曲。例如,在对儿歌《哇哈哈》展开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舞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唱,并请学生在现场进行指挥。这样一来,便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促进其团队精神的提高。其二,采取中课的教学模式:指的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几名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重唱、对唱等。此外,还可让学生通过评议进行相互学习,以实现共同进步。其三,采取小课的教学模式:指教师针对某些重点与难点对学生展开一对一的指导,并从音色的特点、声音的类型以及音域的范围等方面出发,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其声乐技巧的完善。

3、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应将歌曲欣赏、发声方法以及儿童歌唱教学法等内容纳入其中,并充分结合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等,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将专业要求降低,让学生对正确的发声方法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并将幼儿歌曲作为学习主线,将儿歌的正确歌唱方法教给学生,进一步完善培训方式3[]。

4、对教学实践予以高度重视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便是为了应用在幼儿教育上,因此,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的实践培训力度,为其创设更多实践机会。例如,定期在校内组织声乐比赛或歌唱大赛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此外,还可加大与艺术馆以及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力度,让学生来这些地方实习,从而丰富其实践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为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加强学生实践锻炼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育方面的人才。

作者:冯净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l]盖世俊.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I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04):111一113.

l2]龙有成,范燕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策略IJ].戏剧之家,2015,7(09):224一226.

l3]刘伟,王善虎,吕小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05):116一118.

第六篇:少数民族高校声乐教学改革措施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给我国传统的、本土的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声乐文化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原本璀璨的光芒日益黯淡。基于此,笔者通过强调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将其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剖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对可行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声乐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少数民族音乐;高校声乐教学;教学改革

1前言

一提到少数民族,人们眼前或者脑海中往往浮现出能歌善舞、载歌载舞的场景。少数民族的音乐种类很多,表现形式也极为丰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有其地域性的文化特点,它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体现。为了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普及和发扬,在我国综合高校尤其是艺术类和音乐类院校中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声乐的教育和培养,高校声乐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高校声乐教学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热爱。高校声乐教学离不开声乐老师和学生,二者分别作为教的主导者和学的主体。高校声乐教师应当在具备对音乐知识及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声乐知识。但是现阶段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音乐类化现象严重,音乐失去了传统的、本地特色的文化内涵。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提高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将其合理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文化。

2地方少数民族声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孕育了自己独特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音乐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音乐各具特色,表现形式也各式各样。但是随着我国民族的大发展大融合,很多文化出现了同化,各个国家之间、我国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地方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不断占据更高的市场地位,而少数民族本土的音乐黯然失色,甚至有些已经逐步退出音乐市场,人们在关注流行音乐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此外,由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方式的不科学,很多民族音乐只能通过民族内部之间的古老落后的方式进行传承,口口相传,这就使得很多少数民族音乐在传承的过程中可能会扭曲其原本的含义。因此,保护传承及发扬少数民族本土音乐文化迫在眉睫,而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将地方少数民族声乐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这样既达到了发扬本土音乐文化的目的,又能有效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果及声乐教学特色,可谓是一举两得。

3融合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现状

在实际的高校声乐教学中,由于高校缺乏对本地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及重视,或者受西方音乐理论影响过大,导致我国现阶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学方式、声乐唱法、教材编制等多方面的问题随之出现。受到西方音乐的冲击,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较多地采取中外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效果有利有弊。在唱法教学中,虽然兼顾汉族民歌及西洋美声唱法,但由于缺乏对本地少数民族的重视,因此对本族声乐教学比例逐步减少,没有足够的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分享给学生,很多情况下高校音乐教学被汉族音乐所替代。此外,在教学形式上缺乏特色,范化现象严重。由于高校声乐教师往往缺乏对本地区民族音乐唱法的理解与掌握,因此目前高校声乐教师不论是在教材选择、教学课程的设定或者实践教学及学生音乐作品创作中通常还是以西洋美声教学为主,这就很容易导致“崇洋轻土”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教学背景制约了民族唱法的发展,会让学生过分偏重国外音乐而逐渐背离本土民族特色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道路。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尤其是教育部门及高校教师,都应当在教学中加大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和融合力度,积极促进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4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声乐教学改革途径

4.1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声乐教学融入少数民族声乐的重视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合少数民族音乐,首先要求各级教育部门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形成从上而下的政策和制度以加强各个高校在教学中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而且地区教育部门应当对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积极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鼓励高校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为教师进行本土声乐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还应当加强对高校声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及音乐教学方式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本土少数民族音乐及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各高校开展本土少数民族融入声乐教学的科研或调研活动,培养教师多种声乐教学方式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水平。

4.2要积极开展具有民族声乐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

兴趣是第一老师,要想让少数民族声乐较好地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提高教师对本土民族声乐的教学兴趣及学生学习本地特色音乐文化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一直拘泥于课堂教学或者课本教学方式,则难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族声乐文化的魅力,久而久之就会严重降低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通过组织学生实地体验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风土文化及音乐文化情感,帮助学生感悟到原生态的魅力,丰富学生音乐表现形式,拓宽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学生音乐作品的创新发展。

4.3具体改革措施的应用

4.3.1唱法方面

针对学生音乐唱法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将西方美声唱法与少数民族音乐唱法相结合。唱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呼吸调整在演唱过程中的气息,正确的唱法能帮助学生在唱歌时气息更加平稳,为唱歌发声提供较为持续的动力。学生音色变化、音量大小、音质好坏、发声方式正确与否都能影响到歌唱情感的表达,而这些都跟唱法气息密不可分。比如壮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都是边干活边唱歌,这种习惯有效地锻炼了族人的气息。因此,气息的调整能够帮助学生驾驭更多种类和不同难度的民歌。高校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充分利用气息的调整进行歌曲演绎和诠释。此外,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也存在较大差异,各民族对于歌唱声音的理解也不同。比如,共鸣既是一种声乐术语也是一种练声方式,歌唱者的音色、音质及咬字都离不开共鸣,而在实际歌唱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民族唱法来表现。比如高山族和壮族在进行山歌演唱时的“高腔唱法”,在歌曲的开头音调就起得很高,这就要求歌手在演唱时灵活运用假声,并且气息必须从硬腭后鼻发出,在后咽腔处着力,这样才能使声音清扬悠远,具有穿透力,才能符合民族特点。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对不同民族的发声方式进行研究,并在教学中进行灵活应用。

4.3.2表演形式方面

在表演形式上,要与少数民族音乐相结合,高校教师音乐教学应当运用与少数民族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各民族音乐唱法及表现形式各有特色,比如侗族的大歌在表演形式上往往是独唱与众唱相结合的方式,而四川地区一些男女之间也会有山歌对唱的方式来演绎民族音乐。在演唱形式表现上最为丰富的民族就属瑶族和壮族了,他们在唱歌过程中通过齐唱、对唱、多声部、自由二声部轮唱等多种形式自由融入。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可以将多种演唱表现方式灵活用于声乐教学,避免教学形式过分单一和枯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传承和发扬民主声乐文化,实现双赢的局面。除去演唱形式,少数民族对歌曲的诠释还会借助多种多样的乐器,常见的就有蒙古族的马头琴、京族的独弦琴、瑶族的铜鼓和苗族的芦笙等等,多声部演唱时常见的乐器比如锣、镲婆等等,少数民族人民一般唱歌一边奏乐,这些乐器从不同程度上丰富了歌曲的内涵,而且在我国现阶段的一些声乐考试中,演唱已经成为必考科目,而且有很多考生为了使演唱更具表演力和感染力,还会借助一些民族乐器,民族特色的融入无疑给学生歌曲演唱增色不少。

4.3.3流行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结合

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与演唱上要与少数民族音乐相结合。随着国内外流行音乐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语言、表现形式、演唱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与流行音乐不同的特色。而且现阶段一些歌唱家及作曲家开始探索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合理融合一些民族音乐,或者在传统的民歌作品创作中融入了一些流行元素,或者对原有的民歌进行了改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混搭、融合、转嫁等方式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曲目和歌曲作品,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壮族大歌》就是壮族人在原有的民歌基础上进行的改编,该歌曲仍然沿用壮族特色的五声式,创新地结合了大调式的运用,而且通过壮族语言与汉语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地展现了壮族人们的生活特点,极具地方民族特色和壮族情调。并且在该歌曲的表现形式上通过多人的舞蹈形式又让观众对于壮族歌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因此,如果能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以这类歌曲作为示例,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声乐作品创作的思路。此外,“民通唱法”也是较为流行的一种唱法方式,即在民族唱法中结合通俗唱法,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使得歌曲更具表现力,更易于歌曲的情感表达,并且很多歌唱者还会通过加入滑音、哑音、顿音、伴唱和装饰音等的方法来向听众传递歌曲想要表现的情感。比如在一些山歌作品的创新中,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和少数民族声乐元素,使得歌曲更具民族特色,向人们展示了逼真的山村生活场景。

5结语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结的文化瑰宝,少数民族音乐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中华民族大力学习、传承和发扬。为此,高校在声乐教学中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地方少数民族声乐与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合,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并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发扬。

作者:许迪迪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芳.新疆少数民族声乐作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以喀什师范学院为案[J].艺术研究,2015(2):226-227.

[2]林妮.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高校声乐教学的结合[J].学术论坛,2012(6):213-216.

[3]林妮.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舞台,2013(3):229-230.

[4]秦卫红.融合少数民族音乐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J].大舞台,2013(4):184-185.

[5]张坚,张智斌.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2):134-138.

第七篇: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

摘要:

声乐教学作为我国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展开,声乐教学也面临着变革和创新。就目前情况来看,声乐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从声乐教学实际状况入手,分析了改革声乐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声乐教学;现状;改革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类专业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音乐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声乐课程都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专业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在培养声乐人才的时候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即教育理念,然而要想使得改革取得一定成效,首先必须要正确分析我国目前的声乐教学实际状况,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意义的改革方法和措施,推动声乐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更专业的声乐相关人才。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水平。教材既是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桥梁。然而,通过考察各个高校目前的声乐教材使用状况可以发现,声乐教材设置不合理、内容不科学等等问题依然存在,使学生学好声乐的难度加大。作为声乐课程的基础,虽然加大教材难度能够让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但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打击,甚至丧失学好声乐的信心,声乐教材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也会大大降低。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声乐课堂仍然将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学生是声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多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还有一部分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强制将知识给学生灌输,难以调动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基础、个性等的差异性,不了解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会对培养个性化的学生造成阻碍,同时也不能够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升。

(三)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声乐教师

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的一些高校并不能够对声乐专业给予充分的重视,高校声乐教师在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一些任课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在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由于这种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也难以调动对于声乐课程的重视度,声乐教学课堂质量也无法保证。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对于课堂效果和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教师缺乏专业素质,将会无法保障学生获得声乐知识的完整性,阻碍高校声乐专业的发展。

二、改革声乐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得声乐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声乐理论的掌握状况,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创新以及演唱等能力,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提升其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教学中,高校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了解社会的实际要求,以就业作为导向,使得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能够与社会发展相符合,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应该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对班级学生的基础情况、个性特点等充分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调动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状况进行分组,将基础好的学生一组,将基础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基础好的一组教师可以在课上给他们安排一些难度更高的练习曲让他们进行练习,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则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夯实基础,让学生提升对于声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这样的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师也可以结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得声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比如,教师在讲授贝多芬的《欢乐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贝多芬相关的纪录片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活经历,理解贝多芬创作不同乐曲时的心理状态,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作品情感,提升演奏演唱质量。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声乐教师是声乐课堂的引导者,只有不断提升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应该定期对声乐教师进行培训,让其能够了解声乐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社会对于声乐人才的要求,还可以让声乐教师到外校进行交流参观,学习其他学校的长处,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除此之外,高校也应该出台一套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情况等进行考核,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

四、结语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确定合理的声乐教学目标,结合使用多种声乐教学模式,提升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声乐专业人才。

作者:周琨 单位: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喜梅.探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J].大舞台,2012,(08).

[2]唐博.反思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出路[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1).

[3]孙兴友.从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谈声乐教学改革[J].大舞台,2013,(04).

[4]张坚,张智斌.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

[5]武悦.由当前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现状谈声乐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2015,(01).

第八篇: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

【摘要】

时代的发展使教学开始多元化发展,民族声乐多元化也是我国如今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理念的教学需求,高校必须对声乐教学模式和内容等全面的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现状,结合相关的基础理论,对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希望本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天然独特的艺术美感形式。基于民族特色,多元化融合各种声乐的精髓,如戏曲、歌曲和说唱等,从而推动高校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研究其多元化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既要尊重各民族的声乐文化,又要打造多元的教育环境,最终使民族声乐的教育进入全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考普及率的提升,民族声乐专业逐步进入专业性的学校,也步入了声乐教育的系统化和正式化阶段。市场发展对声乐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爱好和就业的双重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声乐专业。但是发展的迅速带来了一定问题,高考扩招导致曾经的旧式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如今的学生教育现状。高校虽然有民族声乐的相关基础理论课程和表演等教学内容,但是没有系统完善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受到的教育有限。如今的教师团队出现了人多但是尖端教育人才困乏的现象,尤其是专业性传统艺术形式的民族声乐教师。

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保护和传承民族声乐中的艺术文化

面对以上提出的声乐教学现状可知,必须深化营造中华民族声乐的文化氛围,教育学者必须深刻认识民族声乐教育改革实施多元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民族声乐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民族文化,所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培养和传承,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民族文化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学生的声乐学习中,树立健康向上的民族声乐审美观。

(二)加强民族声乐基础理论建设

理论基础建设是任何高校在做教育时必做的最基础的工作,民族声乐的教育更是如此,而民族声乐理论基础的学习的基础又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层层递进。民族声乐建立的基础是中华传统美学和哲学,在对学生的声乐教育过程中要紧握我国文化的艺术特点和风格特征,形成全面的理论体系框架,从而为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建设铺设道路。

三、高校民族声乐多元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高校民族声乐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形成相应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索,转变学生对民族声乐的态度和观念,将多元化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阶段,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优秀的民族声乐人才。

(一)优化民族声乐课程

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学需要学习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扎实打好声乐基本技能。高校多元化教学改革实践中,需要有效调整声乐教学中的技能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保留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精华部分和可借鉴部分,使学生充分扎实好基功,如基础技能和基础知识。学校再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深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1.合理调整民族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

民族声乐教师是整个教学框架中的主体部分,所谓的名师出高徒就告诉我们了老师在这个多元化教学中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加强对声乐老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在整个声乐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声乐老师也要提高认识,自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要把握世界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遵循民族声乐的本质特征,开设专项的民族声乐课,深化对东方民族声乐的探索和分析。同时高校也要在保证基础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民族音乐的比重,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形态的民族声乐。

2.改革民族声乐教学内容和教材

只有在中西合璧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魅力。从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来看,有些高校只将曲谱作为教学的参考材料,没有重视到音像和音响材料所发挥的教学效果,没有了影音图像这些直观的教材作辅助,势必会影响多元化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应丰富教学内容,不仅有曲谱也要有相关的影音资料,让学生选择更丰富更直观的资料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学习掌握声乐知识,深刻分析演唱技巧和作品的风格特色,提升自身的审美观。

(二)重视原生态民歌

在实际改革声乐教学发展过程中,适度扩大招收原生态民歌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从小耳濡目染的受到当地民族声乐的熏陶,具有天然的当地民族声乐基础,学校有针对性的对这些特质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天然优势发挥出来,使得民族声乐文化得以最大化的发扬。因此老师在民族声乐多元化教学中要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能深有体会的带动学生了解民族地域特有的文化,将民族声乐真正的韵味传达给学生。

(三)建立全面完善的音乐学知识结构

音乐不仅需要先天条件优势,也在于后天的整个系统完善的培养过程,需要特有的声乐技巧。所以,在整个多元化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熟练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完善音乐学基础知识结构。学生深入到真正的民族民风生活中,去体验感受民族声乐的发祥地的强大魅力,在美好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熏陶,让学生真正升华到情感认知,从而建立一套促进学生综合健康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

四、结语

声乐的多元化教学是当今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涵盖点,这也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对民族声乐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和人生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也是提高我国民族声乐教学质量水平的着重点。高校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优秀完善的民族声乐综合素质人才,从而为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教育发展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胡爱华 单位:凯里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艳.多元化视角下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窥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2]张智斌.生态唱法与声乐教学之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