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情感培养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声乐教学情感培养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声乐教学情感培养探讨

【摘要】

音乐是艺术,情感是音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情感培养,让情感推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声乐的学习效率。声乐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传达过程,从整体来说,情感贯穿了声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声乐教学的灵魂就是情感。

【关键词】

声乐教学;情感;教师

一、情感培养在声乐中的作用

(一)情感培养能够增强声乐表现力。

表现力就是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能够显示出作品的特点以及表演者的能力。声乐的表现力就是演唱者通过声乐将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能够理解主人公的情感。通俗的来说也就是演唱者对作品的再创造,因此,情感的表达是对声乐形式的关键因素。

(二)情感培养可以把握不同的风格。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民族特色上都有所差异,这就造成了每个民族自身独特的声乐风格,这也要求演唱者在表演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民族歌曲的情感性与地域性,这样才能够完成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的声乐风格能够增强对情感的培养。

(三)情感培养可以传达不同风格的审美。

人是审美主体,因此审美的过程就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评价过程。同样的,对某个风格的声乐作品,人们由于心理素质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并且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声乐作品中情感是人们审美的关键,从情感出发,人们才能真的欣赏这个作品。

二、在声乐教学中情感的运用

(一)声乐来源于生活。

声乐是人们对生活的打磨,之后通过声音的传达,满足了人们审美的需求。如果艺术不再从生活中吸取营养,那么艺术的生命将会枯竭,脱离生活的作品也不会被人们所欣赏,声乐作品也只有从生活中吸取营养才能真正的拥有生命力,为人们所喜爱。

(二)深刻理解声乐的内涵。

每一门艺术都有自身的思想和内涵,声乐艺术也是同样。对于声乐作品来说,只有通过声音才能让人们感觉到情感的传达,声乐艺术就是将声音转化为情感的一门艺术。演唱者也只有了解了整个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够真正的演唱出整个音乐作品,才能够真正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三)增强演唱者的人文素养。

艺术的修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练成的。每一个艺术家艺术修养的深浅跟他所理解的作品的层次有关,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因此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就应该深厚,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理解作品的内涵,传达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让观众享受到一场音乐的盛宴。

(四)提高演唱的技巧。

每一个成功的演唱者不仅应该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还应该掌握表达情感的技巧,如果不理解思想内涵,只有情感表达的技巧,不能深刻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是不成功的,但是如果演唱者知道作品的内涵但是并不了解演唱的技巧,也不能表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要能够充分的利用演唱的技巧表达出作品的内涵,达到情感与技巧的融合。

三、在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演唱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就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既是学生们自身体验作品情感的过程,也是演唱者情感跟观众情感的沟通过程,是共鸣过程。声乐不是做出来的或者是唱出来,而是培养出来的,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声乐教学的主要特征,不断培养学生的情感,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声乐教学中不断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技巧。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声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不断提高声乐作品的创作水平,丰富作品的形式,因为声乐演唱是整个表演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应该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演唱技巧。

(二)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声乐演唱的特性。

声乐的主要特性体现在民族特色方面,因为不同民族的声乐特性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演唱者尤其注意在演唱过程中将民族特性表现出来。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该重视民族的东西,领略民族声乐的高雅,抓住特性,将民族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在声乐教学中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在音乐领域中,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创作过程,人们都会产生情感冲动,带着这种情感冲动表现作品,虽然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和感染力,但也有可能只是感情冲动表现作品,没有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个人的感情,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更好地表现作品本身想表达的情感内容。

作者:陈放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晰.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

[2]易芊.声乐教学的情感处理分析[J].成功(教育),2010(3).

[3]鲁培菊.浅议声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整体统一[J].教育与职业,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