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声乐教学模式浅析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建构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
(一)打破传统唱法的禁锢
声乐主要有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传统的声乐教学死死地禁锢在这三种唱法中,教师没有创新,学生没有自由,培养出来的学生古板、呆滞,没有活力。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打破“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唱法,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
(二)立足我国声乐艺术的基础
我国的声乐艺术拥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辛勤、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完善的、系统的声乐艺术理论,为我们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我国声乐艺术的基础之上,吸收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探索、创新演唱的方法、技巧,培养新世纪的音乐人才。
(三)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
人的发音器官的构造是相同的,发声原理也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人唱歌却有好听和不好听之分,但这绝对不是因为谁的发音器官不同。究其原因,除了先天的嗓音条件外,训练与否、训练方法如何,是人们唱歌好听与否的关键。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博采众长,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因材施教。众所周知,西方的声乐艺术在较长的时间内都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不要采取仰望的态度,而是要秉持借鉴、学习的精神,使西方的声乐艺术走下神坛,走到我们的身边,学习它的语言和音乐风格、借鉴它的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艺术,汲取西洋唱法中的精华,发展我们的民族声乐,使我国的声乐艺术充满“国际范儿”。
二、建立适合学生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
虽然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各自有各自的特点。粗略来说有男声、女声、童声之分,具体来说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此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声音特点,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发声体系,正确、科学地选择符合的训练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声乐练习时,要确保学生所发的每一个音,都必须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还必须遵循“有音量而不伤嗓”的总原则。教师切不可因为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就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更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在学生没有打好基础的时候,就盲目教学生追求音量、高音,追求唱“大歌”。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基础打不牢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各种小毛病,不但影响当前的学习,对进一步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多花点时间把学生的基础打牢固,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为以后的歌唱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合适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唱法问题。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三种唱法”大行其道。学生嗓门大,声音粗犷、洪亮便唱美声;嗓门小,声乐优美、细腻就唱民歌,等等。即使学生的嗓音没有唱美声、唱民歌的特质,也可以通过模仿造出想要的声音效果。而真正的声乐不是去模仿,而是要去发掘自己的特质,构建自己的发声系统,用心去把握作品的风格,唱出别人一听就能辨别出的自己的特色。初中生的音乐知识有限,独自构建自己的发声系统有困难,需要教师指点。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十分灵敏的耳朵和聪明的智慧,对学生美好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分析,然后让学生通过锻炼得以稳定。
三、进行科学、规范的训练
要想使声乐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莫过于因材施教,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嗓音条件,音乐素养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使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辨才施教原则
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特点,辨别学生的特质,知道针对什么样的学生,采取怎样的训练方法,这是关键。教师不了解学生具备什么特点、特质,因材施教就无从谈起,及时实施也是纸上谈兵。辨才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全面了解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练就一双慧眼和一双聪耳,善于捕捉学生的发音、歌唱等音乐方面的优缺点,然后制定出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案,促进学生声乐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二)循序渐进原则
声乐训练,好比是盖高楼,必须打好地基才能支撑起整个大厦,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固,学生就会学得踉踉跄跄,既苦又累,还没有成效。因此,在声乐训练中,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每天都有进步,积小进步为大进步。一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乐理念,使他们认识到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恒心,扎扎实实,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印,做就做到最好。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告诉他们唱得非常好,引导他们感受自己的发音有什么特点,然后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使学生找出唱好的经验和规律,之后反复练习,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达到“张口就来”的程度。三是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播放名家歌曲,使学生在听中,感受歌唱家的发音特点和规律,体会歌唱家对音乐风格和情感内涵的把握,领会他们对作品的表现方法;让学生开口唱歌曲,通过认真分析音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四、结语
总之,声乐教学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百倍的辛勤和汗水,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发现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培养出有个性、有特点的优异人才。
作者:李静 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
第二篇
1.先进的办学理念及完善的教学体系
俄罗斯是个非常严谨并崇尚古典音乐的民族。在古典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多年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不断继承俄罗斯优秀音乐文化传统,重视和引进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音乐人才辈出。该校着眼学生未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正沿着最先进的世界艺术发展轨迹前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具有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的教学体系,有着明确的专业划分和科学严谨的教学大纲。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校在专业方向上作了科学的划分,其中包括:声乐演唱教研室,室内乐教研室,歌剧戏剧教研室,戏剧舞台行动、技巧教研室,编导教研室。各个教研室的老师相互配合,注重教学的规范化,重视实践,鼓励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感悟到,声乐学习不仅是学歌唱技巧与演唱风格,更是在一定的音乐美学原则下体现其艺术理想。这样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艺术道路,乃至人生道路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美声教学模式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传承于意大利正统美声学派。18世纪之前的俄罗斯音乐还处于模仿西欧的初级阶段,演唱水平并不高超。而到了19世纪,大批到西欧学有所成的声乐大师回归家乡,他们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演唱家。使俄罗斯音乐逐步进入了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俄罗斯声乐学派发展的“黄金时期”。俄罗斯在美声唱法的学习、发展、研究中均带有西方文化的特点。
2.1“二对一”教学模式
学院的每一位声乐老师都配有专职的“钢琴艺术指导”,形成了“二对一”的教学模式。所有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每周都需要完成两节专业课,一节室内乐和一节歌剧作品。声乐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发声训练,纠正发声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声音和方法来演绎作品。钢琴指导除了担任伴奏外,还需要负责学生声乐作品的语言、演唱风格以及对作品的处理把握等。如果声乐老师不在,钢琴老师可以教学生练习发声。两位老师的区别在于,声乐老师注重声音,而钢琴老师在声音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音乐性和流畅性。他们有着非常敏锐的声音辨别力和非常准确的声音观念,每一个提示都能给学生别样的启发。
2.2丰富系统的理论教学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其教学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又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其曲目的选择也很丰富,从练声曲到近现代派的无调性、序列音曲目;从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早期的受难曲、弥撒、康塔塔到歌剧片段乃至整部歌剧的演唱;俄罗斯民歌到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等等,都是声乐教学的学习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演唱全面的、丰富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培养学生尽快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此外,教学内容会随着年级的不同而变化,二年级的声乐学生除了专业声音技巧的训练,还要上室内乐课、歌剧课。学院为每个学生配备专业的歌剧指导、乐队指挥和钢琴伴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学到歌剧片段和整部歌剧排练,表现优秀者可以到学院的歌剧院进行演出。
2.3加强艺术实践
学校对学生的舞台实践活动非常重视,要求学生每学期参加不少于两场实践音乐会。形式多种多样:如班级音乐会、教研室音乐会及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演出活动。毕业前要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还要参加一部歌剧的演出。为学生彰显个性魅力、施展才华提供了良好空间。为了能提高学生的演出表演能力,学院还设置了舞台技巧,舞蹈课和戏剧表演课。这些课程都有着详尽的教学计划,每年度都有着严格的考试要求。在三年级的考试中要求学生演唱无伴奏的民族歌曲,对学生的节奏、音准、音乐表现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学生四年级时,会有一次管弦交响乐队为学生伴奏的考试机会。通过与交响乐队的合作,极大地丰富和提高学生对歌剧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顺利进入歌剧院工作、成为歌剧演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之所以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学府,与该院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密切相关。老师的聘任一般由声乐系主任决定。他们大都拥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声乐大师云集,目前负责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老师有:世界著名女中音、前苏联人民艺术大学的叶康娜•巴格乔娃;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等。室内乐演唱教师有俄罗斯荣誉艺术家等等。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很多教授,既从事教学工作也担任国家乐团、歌剧院演员的工作。在担任学校的教学工作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他们会穿梭于各大歌剧院之间进行演出。大量的舞台实践经验和经历无疑会不断给他们带来提升,而且还可以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学的理论知识又指导着舞台实践,使之更加地成熟和理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频繁磨合,锻炼了圣彼得堡教师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六七十岁的老教师依然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上,他们开音乐会已成为常态。这些专业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声乐教学走在世界前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进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则成为学生们成长必不可缺的硬件。如今许多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已经成世界著名的歌剧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显示出扎实的职业技能和深厚的学术思想。如当今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的美国大都会第一女高音安娜•涅特里布科就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培养出来。
4.严格的考核方式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声乐系的考试每学期分两次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前后持续半个月左右。考试曲目、数量和形式按照教学大纲严格执行。学校设有专业的考试评委会,负责每学期的专业考试。考试评委会是由系主任、声乐教研室主任、室内乐教研室主任及钢琴艺术指导教研室、歌剧培训教研室资深教授组成的五人组考试评委会。除了考试曲目有严格的规定外,考试程序也比较严谨。参加考试的学生必须着正规的演出服。考试采用5分评分制,表现十分出色的学生有可能得5分。如果考试低于3分,第二年需要补考,如补考不及格则会降低一年级重读。在俄罗斯,每年的5月是国家统一考试时间,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国考。每所音乐学院的五年级学生都必须参加国考,国考通过才能毕业。所以国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声乐系的学生也不例外。国考的评审委员由全俄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有着严格的考试标准。参加国考的科目为三科:声乐演唱、室内乐演唱、歌剧演出。声乐演唱毕业考试为国考演唱8首作品;室内乐演唱毕业国考演唱8首作品,要求4首俄罗斯浪漫曲和4首其他艺术歌曲;歌剧课国考内容是毕业的所有学生要演出一部完整的歌剧。俄罗斯民族深厚的艺术传统孕育出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它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强大的教师队伍,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其声名远扬并处于世界音乐学府的领先地位。它的办学理念、经验和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作者:张婉祺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