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素质中声乐教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心理素质中声乐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心理素质中声乐教学论文

一、心理素质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通过音乐和语言的充分结合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的艺术。演唱者要想完美地演绎声乐作品,只有精湛的歌唱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里的心理素质指的是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心理素质对声乐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在歌唱过程中,呼吸、吐字咬字以及共鸣等生理活动都是依靠大脑对各部分器官的协调和控制完成的,所以有人曾说:“歌唱是人类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之一。”歌唱者心理调控能力的强弱会影响歌唱时的呼吸状态和气息控制,会影响对歌曲的诠释和演绎以及表演的效果等。声乐学习者只有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掌握歌唱呼吸的正确方式,把控喉头的稳定位置,并协调好各个共鸣器官。如果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调控能力,在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而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若得不得教师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就很有可能引发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疾病,致使他们不能正常地进行声乐学习和表演,更甚者可能会毁掉一个有天分的声乐人才。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声乐学习中,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满怀信心、热情愉快地进行一切活动,才会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歌曲的演绎中,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现出歌曲的主题思想、情感基调和精神风貌等。因此,心理素质在声乐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在声乐学习中处于支配地位。

二、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培养学习兴趣,引发内部动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说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的主要源泉。兴趣的产生有时是由人的自身需求引发的,有时则是因为外界的刺激引发的,在心理学中,这个外界刺激一般称为“诱因”,在诱因的引导下,人们会对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事物或情境产生向往和追求。在声乐教学中,这种向往和追求就是学生对歌唱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而兴趣就是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很多教学实例也证明了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在教学“歌唱的呼吸方式”时,大部分教师会运用闻花香的动作让学生体会胸腹式呼吸,之后会让学生自己练习这个动作。有的学生通过认真练习和体会能够领悟到动作要领,而有的学生只是机械地练习,没有仔细体验和感悟,他们也就无法掌握这种呼吸方式。如果教师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学生闻花香,还对他们提出更具体、细化的要求,即让学生闻一闻玫瑰、月季、百合、菊花等几种花的气味有何不同,之后让他们闭上眼睛,通过闻气味来辨别这几种花。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有了这种积极的学习心态,学生就能从缓慢地呼吸、短促地急吸以及深呼吸中领悟到歌唱时的有意识呼吸方式,从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式。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当学生顺利快速地掌握了声乐理论知识和歌唱技巧时,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会以更加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而我们的声乐教学也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磨练意志力,树立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和歌唱技巧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如果学生能够勇敢面对并想办法克服它们,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可以得到锤炼,当他们获得成功后,就会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之后的学习。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帮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就可以排除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智慧、技能、知识等学习更多的声乐知识和技巧。磨练学生的意志力要从声乐教学的初期开始。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了解众多歌唱家的生平、经历,并让学生以这些成功者为榜样,时刻勉励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掉消极的学习心态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其次,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学生要想学有所成,必定要经历一些磨难。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并引导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正缺点。当学生看到了自己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时,他们就会增强学习声乐的信心。此外,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也是培养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让学生获得成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获得成功的几率与他的信心有直接的关系,收获的成功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声乐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练习、考试或者演出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增强声乐学习信心。其次,鼓励和表扬学生。教师的信任和认可会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表扬和鼓励的话语为主,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让他们从以往的练习和演出经历中回忆获得的成就,了解自己所具备的能力,使学生在肯定自己的过程中树立自信。

3.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境是一种持久的情感状态,人一旦产生了某种心境,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使自己所有的活动都带有某种情感色彩。比如,人在心情愉快时,不仅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表现出满意、满足的情感体验,而且对一些陌生的甚至是平时厌烦的事物也会产生好感,这就是因为情感具有调控行为的作用。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愉悦的心情可以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活跃状态,能使大脑保持高效率的活动,而烦躁的心情则会使人的心率加快,情绪波动较大,并干扰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因此,一件事情能够取得成功,与人的心境有很大的关联。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心境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树立愉快歌唱的观念,使他们在学习和练习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心境,把歌唱当做一件乐事、趣事,把登台表演当做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并认为自己的表演能够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学生始终以这样的心态来进行声乐学习和表演,一定能够体会到歌唱的魅力,并产生愉悦感。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平时表现很优秀,掌握了娴熟的歌唱技巧,也有充沛的情感体验,但是一到了舞台上,就不能自如地发挥,表演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就是因为他的心境不够放松,把歌唱当成了一个任务、一种负担,而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这种心态,要让他们在歌唱时排除环境、观众、场合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把歌唱表演当成平时的训练,以一种平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演唱中,从而吸引和感染听众。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声乐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学生应当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如合唱、独唱、音乐剧、歌剧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舞台表演经验,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克服胆怯、紧张的心理,增强舞台表演的信心,从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来说,在实践活动前,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让他们认真地排练。若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在正式演出前带领学生熟悉环境、场地、舞台、灯光、音响等,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消除演出时出现的不适感,尽量帮他们排除演唱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样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在演出前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能够大大提高他们演唱成功的概率。虽然我们会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前做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他们在正式演出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没有预知的问题,这些临时状况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演唱的效果。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宽慰和引导学生,使他们明白成功之路并不顺畅、平坦,磕磕绊绊是不可避免的,年轻经得起失败,而且从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宝贵的。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学生在舞台表演时才会更有“底气”,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能使演唱获得成功。

三、结语

总之,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具备了娴熟的歌唱技巧、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较强的表现力的同时,也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实现声乐教学的目标。

作者:常京霞 单位:太原学院